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人面石像》的文本分析,从霍桑与超验主义自然观的异同及其观念产生的原因两方面切入探讨霍桑的自然观。霍桑认为自然是一个充满着神性与真善美的存在,有着教化人心的作用,这一观点与超验主义自然观有一定相似之处,但绝不能断言它就来源于超验主义。对于超验主义者一味鼓吹的个人主义,霍桑颇不以为然,他自然观的形成与个人生活经历、宗教意识,以及工业文明的兴起都有一定的关联性。
关键词: 霍桑 人面石像 自然观 超验主义
霍桑作为19世纪美国影响最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在文学创作上始终秉持着浪漫主义文学“回归自然”的主张。在诸多作品中都体现出了他对自然界的格外关注,一方面,他在《美国笔记》、《古屋杂忆》等作品中以直观性的阐述倾吐了自己对身边美丽大自然的喜爱,另一方面,在他笔下,自然又是一个充满着神性与真善美的存在。以《红字》为例,海斯特正是在森林里获得了精神的救赎与完善。
纵观当今有关霍桑的研究论著,众学者都不约而同地对他在康科德的三年生活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着力挖掘超验主义思想在霍桑身上所留下的蛛丝马迹,产生了《超验主义自然观在〈红字〉中的体现》、《浅谈霍桑的超验主义》等学术论著。就自然观来看,霍桑与超验主义者之间的确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就此定论这是超验主义对霍桑产生的影响则显得不够严谨。本文将通过对《人面石像》的文本分析来探讨霍桑的独特自然观,并尝试着厘清他与超验主义者之间的界限。
从大坏境看来,《人面石像》的故事就发生在原生態的大自然中——“在绵亘的崇山峻岭怀抱之中,有一处相当开阔的山谷,住着好几千居民。”①霍桑并没有事无巨细地描绘那山谷中风光的可爱,而是将“大自然的博大心灵一时高兴所作”的人面石像作为广大自然界的象征,它庄严、亲切、有着钟爱之心。作为一则寓言,这篇故事的语言是朴实无华的,霍桑的自然观念也通过直截了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就明确指出——“单是望望它就已经是一种良好的教育。”②即自然有着教化人心的作用。
故事充满着神秘色彩,围绕着汩汩山溪与莽莽林梢传达给人们的一则预言——这个山谷必将有一位与人面石像面容相似的伟人出现——而展开,并以故事的主人公欧贝斯特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为轴线推进故事的发展,对于这一人物,霍桑极尽褒美之辞,童年时代的他怀着“一颗挚爱之心”③,随着年纪的增长,智慧、勤劳、和善、崇高、贤哲也逐一在他的身上闪光。值得注意的是,这位主人公从未接受过学校的教育,他所做的,只是在每天的劳作之后,一连几个钟头凝视石像、冥思遐想。在此处,人面石像作为整个自然界的化身,如同一位老师将它的崇高智慧与仁慈之心传递给了欧内斯特,并时常向他灌输生活的希望,以至于在旁人眼中,“就好像他一直在跟天使交谈……似的”④大自然被赋予了神性,人通过凝视,与自然达成了心灵上的沟通交流,进一步形成一种使人向善的力量,这就与超验主义自然观有一定相似之处。超验主义者认为,精神贯通人与自然,通过直觉,人可以实现与“超灵”的对话,并且每日与大自然的交流,能使一个人“在成年之后依然保持着孩童般的纯真”⑤。
作为浪漫主义者,霍桑同样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必须看到,在那个有着石像光辉照耀着的村庄里,依然充斥着愚昧,人人都知道人面石像的存在,而他们都只是匆匆瞥上一眼,只有欧内斯特投以凝视并参透了其中的真理;每当有疑似预言中的那个伟人出现,他们无一不蜂拥而上、毫无理性地高喊着“他多像人面石像啊!”,也只有欧内斯特时刻保持清醒。毋庸置疑,仁慈的人面石像对广大生灵是一视同仁的,“其中奥秘就在于,这个男孩有着一颗纤细而诚挚的心,他的天真纯朴使他能看出别人所看不见的东西。”⑥在霍桑看来,自然的奥义是要与人的智慧相结合的,在大自然的神性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样必不可少,这与超然主义者所认为的“美依然需要智力的理解与追索。”⑦有异曲同工之妙。欧内斯特天真纯朴的气质是与生俱来的,在与自然的交谈中,他的光芒得以最大程度地彰显出来。超验主义是美国后期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基础,可以说,浪漫主义是霍桑与超验主义者的共同血脉,他们在自然观上的相似走向便有缘可因。
二者的相似之处固然存在,但是在康科德的三年古屋生活中,霍桑始终是徘徊于这一群体之外的。在这篇寓言里,我们也不难看出他对超验主义自然观的批判。这集中体现在诗人这一形象上。超验主义者对诗人极力赞美,他们“可以任意摆弄世上一切庄严形式和现象,并坚持心灵至上的原则”⑧霍桑对诗人这一群体怀着极为矛盾的心理,在《奇幻大厅》中,他批评他们“性格乖戾、刚愎自用、心存戒备、自命不凡、毫无理性”⑨,却又说“我喜欢他们搞的那一套”⑩,可见霍桑对他们充满智慧的思想是予以肯定的,而作为人本身,他并不认可。从表面上看,霍桑对《人面石像》中的诗人形象并无尖锐的批判,甚至洋溢着褒美之辞——“这位天才人物是带着奇特的禀赋从天堂降凡的。”{11}并认为“诗人的理想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至理真言”{12},但是,霍桑却没有让他成为那个预言中的伟人,这便是他对超验主义自然观的反诘。诚然,诗人有足够的智慧,并凭借着童年的记忆把他对自然的感受写进诗作之中,然而最为关键的是他的大半生都身处于熙攘喧闹的城市,这暴露出一个极大的问题,即思想与现实的脱节,这也是超验主义的问题所在——绝对乐观、绝对个人化,却忽视了那个时代的现实问题。从这个层面来说,诗人便是超验主义者的化身,徒有虚无空泛的思想。欧内斯特与山谷的自然环境朝夕相处,他的思想与其生活是相称的,正因为有了日常生活的沉淀,他才拥有诗人所不具备的同情之心,而这也是成为伟人所必须的品质。相比于超验主义者,霍桑“主张从过于依赖艺术想象力的病态回归到建立在对他人关爱基础上的健康状态”{13},他的自然观更关注于现实,在人类与自然的天平中,他偏向于自然界。在他看来,人的主观性固然重要,但人的心灵绝非大自然的主宰,唯有在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才能寻得真实的人生,唯有在脚踏实地的生活中才能真正领悟为人的真谛。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霍桑的自然观并不似某些学者所认为的完全脱胎于超验主义,除了浪漫主义思想这一共同源流,他独特自然观的形成也有其特定的背景。
在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童年生活往往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起眼却影响深远。我们可以推测,霍桑对自然的热衷与他童年时代的生活经历有一定关联。他12岁时随母亲搬到了缅因州的雷蒙德,那是一个位于塞巴尔湖畔的乡村,原生态的自然美景解放了他的天性,捕鸟、钓鱼、远足,以至于三年后他因学业而不得不离开此地时还曾写信抗议。这一份执念与遗憾深藏在他的头脑之中,在潜移默化间引导着他对浪漫主义的皈依,也促成了他自然观念的形成。另外不可忽视的是,在从鲍德温学院毕业后霍桑曾有过一段长达十年的隐居生活。对于这段特殊的日子,他表示“过去的十年我没有生活,只是梦想着生活”{14}。独居生活给他的心灵笼上了阴影,在他感受到自然的美妙时,这种热爱就一瞬间迸发,并成为他作品中最热衷于描写的对象。
19世纪美国工业文明兴起,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物质享受越来越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霍桑更体会到大自然的可爱。《人面石像》中除了主人公欧内斯特,还出现了“积金”、“咆哮将军”、“老石面”等人,他们就是那个资本主义泛滥时代的缩影,分别代表了金钱、嗜血与权力。霍桑对这三者皆不屑一顾,他将这三种人物一一搬上舞台,极具现实批判意义,通过与欧内斯特的对比,“引导人们超脱世俗的利欲去追求一种更纯正的价值”{15}。这三类人的共同特点即在于早年时就离开了山谷那个“自然”环境,即便他们天赋异禀,成为了不同领域的佼佼者,但這远不是至善。霍桑认为,崇高、庄严只有在自然当中才可以寻得,这无疑是对那个时代现实社会的逃离与批驳。
在霍桑笔下,人面石像有着“崇高庄严的气质”与“天赐神授的同情心”{16},而那个预言中的伟人欧内斯特同样拥有“纯净高尚的质朴思想”、“不事声张的善行义举”{17}与亲切谦和的谈吐,这些在霍桑看来最为神圣、凝聚着真善美的品质都笼罩着一层宗教色彩。霍桑虽然不是加尔文主义的教徒,但是一方面由于家族传统,他在潜意识中或多或少的怀有宗教因素,另一方面在那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宗教的规约型显得尤为可贵。怀着对那个时代的忧虑,他赋予大自然神性,并号召世人回归自然、秉持善念,在与自然的对话中获得灵魂的升华。他与超验主义者在人与自然的地位高低问题上产生分歧,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宗教观念的原因,爱默生认为“产生这种欢愉心情的力量并不存在于大自然之中,它出自人的心灵,或者出自心灵与自然的和谐之中”{18},他更为强调人心的力量,虽然霍桑也坚持着人文主义,但潜意识中的宗教观念与智性的引导使得他无法忽视神性的至高地位,对超验主义的绝对个人主义嗤之以鼻。
在成长经历、宗教传统、时代背景的交织下,霍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自然观,从《人面石像》这篇寓言我们可以窥见。在霍桑的观念中,自然是一个充满着宗教神性与真善美的存在,有着教化人心的作用,人类可以在它的指引下,凭借自己的智慧,达到至善的境地。
注释:
①本社选编.外国短篇小说(下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10(第1版):339.
②本社选编.外国短篇小说(下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10(第1版):340.
③本社选编.外国短篇小说(下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10(第1版):342.
④本社选编.外国短篇小说(下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10(第1版):350.
⑤[美]爱默生,著.赵一凡,译.论自然·美国学者.北京:三联书店,2015.11(第1版):7.
⑥本社选编.外国短篇小说(下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10(第1版):344.
⑦[美]爱默生,著.赵一凡,译.论自然·美国学者.北京:三联书店,2015.11(第1版):20.
⑧[美]爱默生,著.赵一凡,译.论自然·美国学者.北京:三联书店,2015.11(第1版):49.
⑨[美]霍桑,著.姚乃强,等译.霍桑集上.北京:三联书店,1997:858.
⑩同上.
{11}本社选编.外国短篇小说(下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10(第1版):354.
{12}本社选编.外国短篇小说(下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10(第1版):355.
{13}尚晓进主编.霍桑短篇小说选读与评述.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5(第1版):342.
{14}霍桑书信,引自代显梅著.超验主义时代的旁观者——霍桑思想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6(第1版):30.
{15}朱虹.英美文学散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5(第1版):135.
{16}本社选编.外国短篇小说(下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10(第1版):352.
{17}本社选编.外国短篇小说(下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10(第1版):350.
{18}[美]爱默生,著.赵一凡,译.论自然·美国学者.北京:三联书店,2015.11(第1版):9.
参考文献:
[1]兰德尔·斯图尔特,著.赵庆庆,译.刘纯豹,校.霍桑传[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
[2]外国短篇小说(下册)[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
[3]代显梅.超验主义时代的旁观者——霍桑思想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4]尚晓进.原罪与狂欢:霍桑保守主义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5.
[5]爱默生.论自然·美国学者[M].赵一凡,译.北京:三联书店,2015.
[6]尚晓进.霍桑短篇小说选读与评述[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
[7]朱虹.英美文学散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4.
[8]霍桑.霍桑集上[M].姚乃强,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
关键词: 霍桑 人面石像 自然观 超验主义
霍桑作为19世纪美国影响最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在文学创作上始终秉持着浪漫主义文学“回归自然”的主张。在诸多作品中都体现出了他对自然界的格外关注,一方面,他在《美国笔记》、《古屋杂忆》等作品中以直观性的阐述倾吐了自己对身边美丽大自然的喜爱,另一方面,在他笔下,自然又是一个充满着神性与真善美的存在。以《红字》为例,海斯特正是在森林里获得了精神的救赎与完善。
纵观当今有关霍桑的研究论著,众学者都不约而同地对他在康科德的三年生活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着力挖掘超验主义思想在霍桑身上所留下的蛛丝马迹,产生了《超验主义自然观在〈红字〉中的体现》、《浅谈霍桑的超验主义》等学术论著。就自然观来看,霍桑与超验主义者之间的确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就此定论这是超验主义对霍桑产生的影响则显得不够严谨。本文将通过对《人面石像》的文本分析来探讨霍桑的独特自然观,并尝试着厘清他与超验主义者之间的界限。
从大坏境看来,《人面石像》的故事就发生在原生態的大自然中——“在绵亘的崇山峻岭怀抱之中,有一处相当开阔的山谷,住着好几千居民。”①霍桑并没有事无巨细地描绘那山谷中风光的可爱,而是将“大自然的博大心灵一时高兴所作”的人面石像作为广大自然界的象征,它庄严、亲切、有着钟爱之心。作为一则寓言,这篇故事的语言是朴实无华的,霍桑的自然观念也通过直截了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就明确指出——“单是望望它就已经是一种良好的教育。”②即自然有着教化人心的作用。
故事充满着神秘色彩,围绕着汩汩山溪与莽莽林梢传达给人们的一则预言——这个山谷必将有一位与人面石像面容相似的伟人出现——而展开,并以故事的主人公欧贝斯特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为轴线推进故事的发展,对于这一人物,霍桑极尽褒美之辞,童年时代的他怀着“一颗挚爱之心”③,随着年纪的增长,智慧、勤劳、和善、崇高、贤哲也逐一在他的身上闪光。值得注意的是,这位主人公从未接受过学校的教育,他所做的,只是在每天的劳作之后,一连几个钟头凝视石像、冥思遐想。在此处,人面石像作为整个自然界的化身,如同一位老师将它的崇高智慧与仁慈之心传递给了欧内斯特,并时常向他灌输生活的希望,以至于在旁人眼中,“就好像他一直在跟天使交谈……似的”④大自然被赋予了神性,人通过凝视,与自然达成了心灵上的沟通交流,进一步形成一种使人向善的力量,这就与超验主义自然观有一定相似之处。超验主义者认为,精神贯通人与自然,通过直觉,人可以实现与“超灵”的对话,并且每日与大自然的交流,能使一个人“在成年之后依然保持着孩童般的纯真”⑤。
作为浪漫主义者,霍桑同样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必须看到,在那个有着石像光辉照耀着的村庄里,依然充斥着愚昧,人人都知道人面石像的存在,而他们都只是匆匆瞥上一眼,只有欧内斯特投以凝视并参透了其中的真理;每当有疑似预言中的那个伟人出现,他们无一不蜂拥而上、毫无理性地高喊着“他多像人面石像啊!”,也只有欧内斯特时刻保持清醒。毋庸置疑,仁慈的人面石像对广大生灵是一视同仁的,“其中奥秘就在于,这个男孩有着一颗纤细而诚挚的心,他的天真纯朴使他能看出别人所看不见的东西。”⑥在霍桑看来,自然的奥义是要与人的智慧相结合的,在大自然的神性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样必不可少,这与超然主义者所认为的“美依然需要智力的理解与追索。”⑦有异曲同工之妙。欧内斯特天真纯朴的气质是与生俱来的,在与自然的交谈中,他的光芒得以最大程度地彰显出来。超验主义是美国后期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基础,可以说,浪漫主义是霍桑与超验主义者的共同血脉,他们在自然观上的相似走向便有缘可因。
二者的相似之处固然存在,但是在康科德的三年古屋生活中,霍桑始终是徘徊于这一群体之外的。在这篇寓言里,我们也不难看出他对超验主义自然观的批判。这集中体现在诗人这一形象上。超验主义者对诗人极力赞美,他们“可以任意摆弄世上一切庄严形式和现象,并坚持心灵至上的原则”⑧霍桑对诗人这一群体怀着极为矛盾的心理,在《奇幻大厅》中,他批评他们“性格乖戾、刚愎自用、心存戒备、自命不凡、毫无理性”⑨,却又说“我喜欢他们搞的那一套”⑩,可见霍桑对他们充满智慧的思想是予以肯定的,而作为人本身,他并不认可。从表面上看,霍桑对《人面石像》中的诗人形象并无尖锐的批判,甚至洋溢着褒美之辞——“这位天才人物是带着奇特的禀赋从天堂降凡的。”{11}并认为“诗人的理想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至理真言”{12},但是,霍桑却没有让他成为那个预言中的伟人,这便是他对超验主义自然观的反诘。诚然,诗人有足够的智慧,并凭借着童年的记忆把他对自然的感受写进诗作之中,然而最为关键的是他的大半生都身处于熙攘喧闹的城市,这暴露出一个极大的问题,即思想与现实的脱节,这也是超验主义的问题所在——绝对乐观、绝对个人化,却忽视了那个时代的现实问题。从这个层面来说,诗人便是超验主义者的化身,徒有虚无空泛的思想。欧内斯特与山谷的自然环境朝夕相处,他的思想与其生活是相称的,正因为有了日常生活的沉淀,他才拥有诗人所不具备的同情之心,而这也是成为伟人所必须的品质。相比于超验主义者,霍桑“主张从过于依赖艺术想象力的病态回归到建立在对他人关爱基础上的健康状态”{13},他的自然观更关注于现实,在人类与自然的天平中,他偏向于自然界。在他看来,人的主观性固然重要,但人的心灵绝非大自然的主宰,唯有在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才能寻得真实的人生,唯有在脚踏实地的生活中才能真正领悟为人的真谛。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霍桑的自然观并不似某些学者所认为的完全脱胎于超验主义,除了浪漫主义思想这一共同源流,他独特自然观的形成也有其特定的背景。
在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童年生活往往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起眼却影响深远。我们可以推测,霍桑对自然的热衷与他童年时代的生活经历有一定关联。他12岁时随母亲搬到了缅因州的雷蒙德,那是一个位于塞巴尔湖畔的乡村,原生态的自然美景解放了他的天性,捕鸟、钓鱼、远足,以至于三年后他因学业而不得不离开此地时还曾写信抗议。这一份执念与遗憾深藏在他的头脑之中,在潜移默化间引导着他对浪漫主义的皈依,也促成了他自然观念的形成。另外不可忽视的是,在从鲍德温学院毕业后霍桑曾有过一段长达十年的隐居生活。对于这段特殊的日子,他表示“过去的十年我没有生活,只是梦想着生活”{14}。独居生活给他的心灵笼上了阴影,在他感受到自然的美妙时,这种热爱就一瞬间迸发,并成为他作品中最热衷于描写的对象。
19世纪美国工业文明兴起,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物质享受越来越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霍桑更体会到大自然的可爱。《人面石像》中除了主人公欧内斯特,还出现了“积金”、“咆哮将军”、“老石面”等人,他们就是那个资本主义泛滥时代的缩影,分别代表了金钱、嗜血与权力。霍桑对这三者皆不屑一顾,他将这三种人物一一搬上舞台,极具现实批判意义,通过与欧内斯特的对比,“引导人们超脱世俗的利欲去追求一种更纯正的价值”{15}。这三类人的共同特点即在于早年时就离开了山谷那个“自然”环境,即便他们天赋异禀,成为了不同领域的佼佼者,但這远不是至善。霍桑认为,崇高、庄严只有在自然当中才可以寻得,这无疑是对那个时代现实社会的逃离与批驳。
在霍桑笔下,人面石像有着“崇高庄严的气质”与“天赐神授的同情心”{16},而那个预言中的伟人欧内斯特同样拥有“纯净高尚的质朴思想”、“不事声张的善行义举”{17}与亲切谦和的谈吐,这些在霍桑看来最为神圣、凝聚着真善美的品质都笼罩着一层宗教色彩。霍桑虽然不是加尔文主义的教徒,但是一方面由于家族传统,他在潜意识中或多或少的怀有宗教因素,另一方面在那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宗教的规约型显得尤为可贵。怀着对那个时代的忧虑,他赋予大自然神性,并号召世人回归自然、秉持善念,在与自然的对话中获得灵魂的升华。他与超验主义者在人与自然的地位高低问题上产生分歧,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宗教观念的原因,爱默生认为“产生这种欢愉心情的力量并不存在于大自然之中,它出自人的心灵,或者出自心灵与自然的和谐之中”{18},他更为强调人心的力量,虽然霍桑也坚持着人文主义,但潜意识中的宗教观念与智性的引导使得他无法忽视神性的至高地位,对超验主义的绝对个人主义嗤之以鼻。
在成长经历、宗教传统、时代背景的交织下,霍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自然观,从《人面石像》这篇寓言我们可以窥见。在霍桑的观念中,自然是一个充满着宗教神性与真善美的存在,有着教化人心的作用,人类可以在它的指引下,凭借自己的智慧,达到至善的境地。
注释:
①本社选编.外国短篇小说(下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10(第1版):339.
②本社选编.外国短篇小说(下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10(第1版):340.
③本社选编.外国短篇小说(下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10(第1版):342.
④本社选编.外国短篇小说(下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10(第1版):350.
⑤[美]爱默生,著.赵一凡,译.论自然·美国学者.北京:三联书店,2015.11(第1版):7.
⑥本社选编.外国短篇小说(下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10(第1版):344.
⑦[美]爱默生,著.赵一凡,译.论自然·美国学者.北京:三联书店,2015.11(第1版):20.
⑧[美]爱默生,著.赵一凡,译.论自然·美国学者.北京:三联书店,2015.11(第1版):49.
⑨[美]霍桑,著.姚乃强,等译.霍桑集上.北京:三联书店,1997:858.
⑩同上.
{11}本社选编.外国短篇小说(下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10(第1版):354.
{12}本社选编.外国短篇小说(下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10(第1版):355.
{13}尚晓进主编.霍桑短篇小说选读与评述.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5(第1版):342.
{14}霍桑书信,引自代显梅著.超验主义时代的旁观者——霍桑思想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6(第1版):30.
{15}朱虹.英美文学散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5(第1版):135.
{16}本社选编.外国短篇小说(下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10(第1版):352.
{17}本社选编.外国短篇小说(下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10(第1版):350.
{18}[美]爱默生,著.赵一凡,译.论自然·美国学者.北京:三联书店,2015.11(第1版):9.
参考文献:
[1]兰德尔·斯图尔特,著.赵庆庆,译.刘纯豹,校.霍桑传[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
[2]外国短篇小说(下册)[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
[3]代显梅.超验主义时代的旁观者——霍桑思想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4]尚晓进.原罪与狂欢:霍桑保守主义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5.
[5]爱默生.论自然·美国学者[M].赵一凡,译.北京:三联书店,2015.
[6]尚晓进.霍桑短篇小说选读与评述[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
[7]朱虹.英美文学散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4.
[8]霍桑.霍桑集上[M].姚乃强,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