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移动机器人要完成智能任务,前提是创建未知环境地图,本文利用图像配准方法,采用ICP算法结合奇异值分解算法(SVD),建立了地图融合的数学模型,解决了多移动机器人拓扑地图融合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将ICP-SVD图像配准算法应用于机器人拓扑地图融合,算法简单,消耗时间短,且有效提高了地图的匹配效果。
关键词:多移动机器人;拓扑地图;图像配准;ICP-SVD
0 引言
多个移动机器人位于同一空间,协同工作,可以提高探索环境的效率;融合多个机器人的传感器数据,可以有效提高环境地图的精确性。拓扑地图重在描述环境的拓扑结构,占用存储空间少,计算时间短,所以,拓扑地图的相关计算效率较高。
现阶段的研究工作中,Dedeoglu解决了融合基于路标的地图,利用两个地图间的某一顶点匹配,估计一种转变方案,配准其他的顶点,产生统一的全局地图,但是,多机器人协作未得到一个完整的总体解决方案。Konolige采用一种决策框架理论方法,在框架范围内的局部地图中,实现了机器人相对定位,证明基于特征点的融合方法具有更高效率,缺点是特征点的提取过程较复杂。
本文中采用的ICP(Iterative Closest Point)图像配准方法,即反复迭代寻找最近点,是Besl在1992年提出的。文中的拓扑地图融合来自几何信息,如路径连通性,节点类型等。利用结构的图像匹配和几何特征的图像配准,依据匹配范围和误差的大小,保留最佳匹配方案的假设,融合两个地图。
1 地图融合的数学模型建立
首先对拓扑地图进行平面转换,采用线性变换中的刚体变换:
将平面中的一点用齐次坐标表示,向量 表示点 , 代表旋转矩阵, 代表平移矩阵, 分别表示x方向平移,y方向平移和逆时针旋转角度。
令 是三个实数,则点p关于 转移关系为:
式(1)表示对点 进行角度为 的旋转变换,沿坐标轴方向在坐标平面内进行 的平移。
文中的拓扑地图融合,采用的是两两匹配方法。若两个局部地图已知,目的是搜索某一平面转换,此时对应的匹配范围应为最大。
将这两个地图记为MapA和MapB,EA、EB表示地图的两个矩阵,矩阵中的元素表示路径端点坐标。设路径数分别为n和m,则地图MapA、MapB间的相似度关系如下:
式中, 表示两个地图匹配的程度, 表示地图MapA中的路径i, 表示地图MapB中的路径j。
2 ICP-SVD算法解决拓扑地图融合
将ICP-SVD算法应用于拓扑地图融合,基本输入是两个地图的路径端点集合,搜索各个路径端点在固定地图上的最近点。
固定地图的路径端点集合记作M,坐标为: ;另一进行平面变换的地图路径端点集合记作D,坐标为: 。当计算到第k次迭代时, ,计算M与 间的变换矩阵,更新原变换,到两组数据间的距离最小为止,即经过迭代使如下优化函数最小。
ICP-SVD算法的每一次迭代包括以下四步:
Step1:初始化:求两组点集的均值, , ;初始化旋转矩阵R= ,平移矩阵T= ,则 ;
Step2:采用奇异值分解算法(SVD)计算旋转矩阵和平移矩阵:
设d为点集D的质心,m为点集M的质心,将所有点的坐标减去质心坐标。则平移之后的点为 , 。平移之后的总误差为:
最小化E等价于最大化
其中, 。
对H进行奇异值分解计算, ,令 ,若X的行列式det(X)=1,表明 和 是2个相互正交的矩阵,得到R=X,平移向量 ;
Step3:将R与T应用到点集D,求出新点集 ,并用它代替原有D;
Step4:计算新点集D与M间的目标函数 ,若两次迭代误差小于给定阈值 (本文实验中取值为 ),则迭代结束。
3 实验仿真结果及分析
本文使用机器人Pioneer3在固定的室内环境中进行实验。Pioneer3共配置了8个声纳传感器,每10cm停下测量一次数据,其路线能覆盖整个环境,这样进行实验检测到了多个数据样本。
为了验证文中ICP-SVD配准算法融合拓扑地图的可行性,利用MATLAB实验仿真。在实际环境中,移动机器人运动方向多样化,从不同角度探测环境,地图融合时,旋转角度 需考虑多种取值。
图1和图2所示为环境中待配准的原始地图,配准过程中,将地图MapA固定,视为“模板”,对地图MapB进行平面变换。图3所示为两张地图的最终配准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配准融合后得到的全局地图准确度大大提高。
图4所示为相邻两次的迭代误差差值变化曲线,横坐标是迭代次数,纵坐标是相邻两次的迭代误差差值。此实验中,当迭代11次,相邻两次的迭代误差值小于给定阈值0.1,此时迭代结束。
ICP-SVD配准算法融合拓扑地图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任意环境中的两张地图,配准融合后得到的地图效果很好。而且,算法实现简单,消耗时间短,很大程度提高了多移动机器人系统的工作效率,得到的环境地图更精确。
利用我校的机器人实验室条件,对本文中算法地图融合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实验中均采用两个机器人工作)。
機器人实验室中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中的算法用于实际环境中拓扑地图融合准确度较高,减少了时间损耗,满足实际要求。
4 结论
本文研究了多移动机器人的拓扑地图融合,在机器人相对位置未知的情况下,对于两个拓扑地图,采用图像配准方法中经典的ICP(Iterative Closest Point)算法结合奇异值分解算法(SVD),进行地图融合。在MATLAB环境下,针对不同的环境进行了仿真,在实验室中的实际环境中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文中的ICP- SVD图像配准算法进行拓扑地图融合,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且算法较稳定,实现简单,消耗时间较短,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多移动机器人系统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赵翊捷,陈卫东.基于地图的移动机器人定位技术新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Vol.36,No.10.2002,1435-1438.
[2]W.H.Huang,and K.R.Beevers.Topological map merging[C].The 7th Intl Symp on Distributed Autonomous Robotis Systems(DRAS 2004).
[3]陈世欢.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改航路径规划[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5(2):52-54.
[4]易学渊.一种图形处理用的多格式定点运算器[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4(10):147-150.
[5]G.Dedeoglu and G.S.Sukhatme.Landmark-based matching algorithm for cooperative mapping by autonomous robots[C].In L.E.Parker,G.W.Bekey,and J.Barhen,editors,Distributed Autonomous Robotic Systems 4,pages 251–260.Springer-Verlag,2000.
[6]晁衍凯,徐昱琳.基于双目视觉的机器人目标定位与机械臂控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J].2013(7):6-9.
[7]P.J.Besl and N.D.McKay.A method for registration of 3-D shapes[C].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14(2):239–256,February 1992.
[8]王娜.移动机器人拓扑地图创建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9.
[9]王娜.基于声纳的移动机器人地图创建改进方法[J].科协论坛.2010,(6):65-67.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J14LB61)
关键词:多移动机器人;拓扑地图;图像配准;ICP-SVD
0 引言
多个移动机器人位于同一空间,协同工作,可以提高探索环境的效率;融合多个机器人的传感器数据,可以有效提高环境地图的精确性。拓扑地图重在描述环境的拓扑结构,占用存储空间少,计算时间短,所以,拓扑地图的相关计算效率较高。
现阶段的研究工作中,Dedeoglu解决了融合基于路标的地图,利用两个地图间的某一顶点匹配,估计一种转变方案,配准其他的顶点,产生统一的全局地图,但是,多机器人协作未得到一个完整的总体解决方案。Konolige采用一种决策框架理论方法,在框架范围内的局部地图中,实现了机器人相对定位,证明基于特征点的融合方法具有更高效率,缺点是特征点的提取过程较复杂。
本文中采用的ICP(Iterative Closest Point)图像配准方法,即反复迭代寻找最近点,是Besl在1992年提出的。文中的拓扑地图融合来自几何信息,如路径连通性,节点类型等。利用结构的图像匹配和几何特征的图像配准,依据匹配范围和误差的大小,保留最佳匹配方案的假设,融合两个地图。
1 地图融合的数学模型建立
首先对拓扑地图进行平面转换,采用线性变换中的刚体变换:
将平面中的一点用齐次坐标表示,向量 表示点 , 代表旋转矩阵, 代表平移矩阵, 分别表示x方向平移,y方向平移和逆时针旋转角度。
令 是三个实数,则点p关于 转移关系为:
式(1)表示对点 进行角度为 的旋转变换,沿坐标轴方向在坐标平面内进行 的平移。
文中的拓扑地图融合,采用的是两两匹配方法。若两个局部地图已知,目的是搜索某一平面转换,此时对应的匹配范围应为最大。
将这两个地图记为MapA和MapB,EA、EB表示地图的两个矩阵,矩阵中的元素表示路径端点坐标。设路径数分别为n和m,则地图MapA、MapB间的相似度关系如下:
式中, 表示两个地图匹配的程度, 表示地图MapA中的路径i, 表示地图MapB中的路径j。
2 ICP-SVD算法解决拓扑地图融合
将ICP-SVD算法应用于拓扑地图融合,基本输入是两个地图的路径端点集合,搜索各个路径端点在固定地图上的最近点。
固定地图的路径端点集合记作M,坐标为: ;另一进行平面变换的地图路径端点集合记作D,坐标为: 。当计算到第k次迭代时, ,计算M与 间的变换矩阵,更新原变换,到两组数据间的距离最小为止,即经过迭代使如下优化函数最小。
ICP-SVD算法的每一次迭代包括以下四步:
Step1:初始化:求两组点集的均值, , ;初始化旋转矩阵R= ,平移矩阵T= ,则 ;
Step2:采用奇异值分解算法(SVD)计算旋转矩阵和平移矩阵:
设d为点集D的质心,m为点集M的质心,将所有点的坐标减去质心坐标。则平移之后的点为 , 。平移之后的总误差为:
最小化E等价于最大化
其中, 。
对H进行奇异值分解计算, ,令 ,若X的行列式det(X)=1,表明 和 是2个相互正交的矩阵,得到R=X,平移向量 ;
Step3:将R与T应用到点集D,求出新点集 ,并用它代替原有D;
Step4:计算新点集D与M间的目标函数 ,若两次迭代误差小于给定阈值 (本文实验中取值为 ),则迭代结束。
3 实验仿真结果及分析
本文使用机器人Pioneer3在固定的室内环境中进行实验。Pioneer3共配置了8个声纳传感器,每10cm停下测量一次数据,其路线能覆盖整个环境,这样进行实验检测到了多个数据样本。
为了验证文中ICP-SVD配准算法融合拓扑地图的可行性,利用MATLAB实验仿真。在实际环境中,移动机器人运动方向多样化,从不同角度探测环境,地图融合时,旋转角度 需考虑多种取值。
图1和图2所示为环境中待配准的原始地图,配准过程中,将地图MapA固定,视为“模板”,对地图MapB进行平面变换。图3所示为两张地图的最终配准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配准融合后得到的全局地图准确度大大提高。
图4所示为相邻两次的迭代误差差值变化曲线,横坐标是迭代次数,纵坐标是相邻两次的迭代误差差值。此实验中,当迭代11次,相邻两次的迭代误差值小于给定阈值0.1,此时迭代结束。
ICP-SVD配准算法融合拓扑地图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任意环境中的两张地图,配准融合后得到的地图效果很好。而且,算法实现简单,消耗时间短,很大程度提高了多移动机器人系统的工作效率,得到的环境地图更精确。
利用我校的机器人实验室条件,对本文中算法地图融合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实验中均采用两个机器人工作)。
機器人实验室中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中的算法用于实际环境中拓扑地图融合准确度较高,减少了时间损耗,满足实际要求。
4 结论
本文研究了多移动机器人的拓扑地图融合,在机器人相对位置未知的情况下,对于两个拓扑地图,采用图像配准方法中经典的ICP(Iterative Closest Point)算法结合奇异值分解算法(SVD),进行地图融合。在MATLAB环境下,针对不同的环境进行了仿真,在实验室中的实际环境中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文中的ICP- SVD图像配准算法进行拓扑地图融合,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且算法较稳定,实现简单,消耗时间较短,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多移动机器人系统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赵翊捷,陈卫东.基于地图的移动机器人定位技术新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Vol.36,No.10.2002,1435-1438.
[2]W.H.Huang,and K.R.Beevers.Topological map merging[C].The 7th Intl Symp on Distributed Autonomous Robotis Systems(DRAS 2004).
[3]陈世欢.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改航路径规划[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5(2):52-54.
[4]易学渊.一种图形处理用的多格式定点运算器[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4(10):147-150.
[5]G.Dedeoglu and G.S.Sukhatme.Landmark-based matching algorithm for cooperative mapping by autonomous robots[C].In L.E.Parker,G.W.Bekey,and J.Barhen,editors,Distributed Autonomous Robotic Systems 4,pages 251–260.Springer-Verlag,2000.
[6]晁衍凯,徐昱琳.基于双目视觉的机器人目标定位与机械臂控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J].2013(7):6-9.
[7]P.J.Besl and N.D.McKay.A method for registration of 3-D shapes[C].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14(2):239–256,February 1992.
[8]王娜.移动机器人拓扑地图创建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9.
[9]王娜.基于声纳的移动机器人地图创建改进方法[J].科协论坛.2010,(6):65-67.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J14LB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