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材料与方法
1995年月以来反复咯血患者例其中男例女8例年龄~78岁平均5岁。咯血原因分为支气管扩张8例肺结核1例肺癌例慢性炎症例。病程天~9年日咯血量1~1ml。均经内科药物保守治疗1~天无效而行动脉栓塞术。
介入方法:均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局麻后经皮行右侧股动脉穿刺引入导丝导管鞘后经导丝引入5cobra或RG导管在电视监视下将导管置于T5、T6水平根据胸片或胸部CT图像所示病灶部位寻找患侧支气管动脉用手推注入%~%泛影葡胺或碘海醇~5ml观察血管形态及分布并与胸片或胸部CT所示的病变例作对照分析通常在出血部位可见血管增多、走行紊乱、扩张迂曲、造影剂外溢等征象。确定病变出血动脉有无脊髓动脉共干有无动一静脉瘘明确靶血管后将导管前端嵌入靶血管使其牢固用明胶海绵颗粒约1mm大小和适量造影剂混合后装入5ml注射器内在X线电视监视下缓慢经导管注入根据病变性质栓塞前可注入适量的药物如抗生素、抗癌化疗药物等并仔细观察血流变化直至中远段小动脉分支不显影再在出血支气管动脉的近端用1~5根mm×1mm的明胶海绵条进行栓塞直至出血动脉全干完全闭塞不显影术后穿刺处压迫止血约1分钟处加绷带加压包扎患者平卧穿刺肢体制动6~8小时术后均继续进行抗生素和基础病药物的相应治疗。
血管造影表现:①出血血管的小动脉分支增多、增粗、迂曲扩张、走行紊乱延长至病变区未梢血管呈丝状不规则分布或见新生肿瘤血管及肿瘤染色。②造影剂外溢至肺泡内呈片状云雾状或进入气管腔致支气管显影呈支气管双轨征或支气管树征。③例共发现出血血管68支其中支气管动脉6支肋间动脉8支支气管肋间动脉共干1支。④造影导管的部位与肺内病变的部位基本一致肺内病变越严重其血管异常越明显。
结 果
本组例均采用明胶海绵作栓塞剂共栓塞病变出血血管68支其中支气管动脉6支肋间动脉8支支气管肋间动脉共干1支动脉栓塞后例患者咯血立即停止9例于术后1~天咯少量瘀血其中1例术后1小时再次大咯血用Cobra导管未找到出血血管后改用RG导管发现另1支气管动脉出血再次检查而止血复发例均为支气管扩张患者分别于术后6个月及1个月再次咯血但咯血量较术前明显减少再次行动脉栓塞后咯血停止未再复发术中证实出血原因为栓塞血管再通再通血管的口径较首次栓塞前明显变细。
并发症:BAE后发生胸痛18例胸闷1例胸骨后灼热感1例打嗝例低热例。6例背部疼痛较重均以肋间动脉供血为主所有患者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无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讨 论
大部分咯血病灶的出血动脉为支气管动脉这已形成共识还有少部分是锁骨下动脉、腋动脉的分支这些血管本身就参与胸部各组织的血供在肺部疾病引起咯血时均可成为出血血管特别是上肺病变所以动脉栓塞治疗咯血时不仅要作支气管和肋间动脉的造影必要时还要作锁骨下动脉及腋动脉分支的造影。本组以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出血为主与肺内病变的部位基本一致。
本组均采用明胶海绵作为栓塞材料属中期栓塞剂价格便宜取材方便;同时明胶海绵颗粒较大不易进入脊髓根动脉避免了脊髓损伤。我们行动脉栓塞治疗咯血时先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出血血管的中远段小分支再抵注明胶海绵条栓塞出血血管的主干降低病变区及其周围侧支循环形成的机会栓塞成功率1%即刻止血率1%。一般说来栓塞对肺结核的止血率不及支气管扩张因为咯血的动脉栓塞术只是作为一种对症治疗的手段对肺内基础病变一般不起根本治疗作用。所以我们主张咯血患者作动脉栓塞后对肺内基础病变仍要积极治疗。
BAE术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是脊髓损伤和异位栓塞特别是脊髓损伤。本组未发生1例严重并发症。为防止脊髓损伤术者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尽量选用非离子造影剂或把离子型造影剂浓度稀释为%~%;②熟悉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与脊髓动脉的解剖结构、正常变异、相互变异;③栓塞材料尽量选用颗粒较大的固体栓塞剂如明胶海绵等而不使用颗粒较小的固体栓塞剂或液态栓塞剂因为脊髓动脉细小这两种栓塞剂会造成其栓塞;④发现支气管肋间动脉共干合并脊髓根动脉时尽量选用同轴向导微导管避开脊髓根动脉而行BAE;⑤每间隔5分钟左右向导管内注射1次适量的肝素生理盐水防止血栓形成栓塞脊髓动脉;⑥术中注射栓塞剂时经常询问患者下肢及背部有无异常感觉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注入栓塞剂退出靶血管;⑦发现脊髓损伤时应及时综合处理。其措施包括:用甘露醇、地塞米松等减轻脊髓局部水肿及炎症反应;用丹参注射液或低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微循环增加受损组织的血液供应;用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支持治疗;辅以理疗针和功能锻炼。
综上所述动脉栓塞是治疗咯血的有效且较安全的治疗手段明胶海绵价格便宜、制作方便属中期栓塞剂可先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末梢病变血管再用明胶海绵条栓塞出止血管的主干直至其完全闭塞临床上经内科常规保守治疗无效的咯血患者建议及时行动脉栓塞术治疗。但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姑息治疗手段积极治疗原发病仍极其重要。
1995年月以来反复咯血患者例其中男例女8例年龄~78岁平均5岁。咯血原因分为支气管扩张8例肺结核1例肺癌例慢性炎症例。病程天~9年日咯血量1~1ml。均经内科药物保守治疗1~天无效而行动脉栓塞术。
介入方法:均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局麻后经皮行右侧股动脉穿刺引入导丝导管鞘后经导丝引入5cobra或RG导管在电视监视下将导管置于T5、T6水平根据胸片或胸部CT图像所示病灶部位寻找患侧支气管动脉用手推注入%~%泛影葡胺或碘海醇~5ml观察血管形态及分布并与胸片或胸部CT所示的病变例作对照分析通常在出血部位可见血管增多、走行紊乱、扩张迂曲、造影剂外溢等征象。确定病变出血动脉有无脊髓动脉共干有无动一静脉瘘明确靶血管后将导管前端嵌入靶血管使其牢固用明胶海绵颗粒约1mm大小和适量造影剂混合后装入5ml注射器内在X线电视监视下缓慢经导管注入根据病变性质栓塞前可注入适量的药物如抗生素、抗癌化疗药物等并仔细观察血流变化直至中远段小动脉分支不显影再在出血支气管动脉的近端用1~5根mm×1mm的明胶海绵条进行栓塞直至出血动脉全干完全闭塞不显影术后穿刺处压迫止血约1分钟处加绷带加压包扎患者平卧穿刺肢体制动6~8小时术后均继续进行抗生素和基础病药物的相应治疗。
血管造影表现:①出血血管的小动脉分支增多、增粗、迂曲扩张、走行紊乱延长至病变区未梢血管呈丝状不规则分布或见新生肿瘤血管及肿瘤染色。②造影剂外溢至肺泡内呈片状云雾状或进入气管腔致支气管显影呈支气管双轨征或支气管树征。③例共发现出血血管68支其中支气管动脉6支肋间动脉8支支气管肋间动脉共干1支。④造影导管的部位与肺内病变的部位基本一致肺内病变越严重其血管异常越明显。
结 果
本组例均采用明胶海绵作栓塞剂共栓塞病变出血血管68支其中支气管动脉6支肋间动脉8支支气管肋间动脉共干1支动脉栓塞后例患者咯血立即停止9例于术后1~天咯少量瘀血其中1例术后1小时再次大咯血用Cobra导管未找到出血血管后改用RG导管发现另1支气管动脉出血再次检查而止血复发例均为支气管扩张患者分别于术后6个月及1个月再次咯血但咯血量较术前明显减少再次行动脉栓塞后咯血停止未再复发术中证实出血原因为栓塞血管再通再通血管的口径较首次栓塞前明显变细。
并发症:BAE后发生胸痛18例胸闷1例胸骨后灼热感1例打嗝例低热例。6例背部疼痛较重均以肋间动脉供血为主所有患者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无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讨 论
大部分咯血病灶的出血动脉为支气管动脉这已形成共识还有少部分是锁骨下动脉、腋动脉的分支这些血管本身就参与胸部各组织的血供在肺部疾病引起咯血时均可成为出血血管特别是上肺病变所以动脉栓塞治疗咯血时不仅要作支气管和肋间动脉的造影必要时还要作锁骨下动脉及腋动脉分支的造影。本组以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出血为主与肺内病变的部位基本一致。
本组均采用明胶海绵作为栓塞材料属中期栓塞剂价格便宜取材方便;同时明胶海绵颗粒较大不易进入脊髓根动脉避免了脊髓损伤。我们行动脉栓塞治疗咯血时先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出血血管的中远段小分支再抵注明胶海绵条栓塞出血血管的主干降低病变区及其周围侧支循环形成的机会栓塞成功率1%即刻止血率1%。一般说来栓塞对肺结核的止血率不及支气管扩张因为咯血的动脉栓塞术只是作为一种对症治疗的手段对肺内基础病变一般不起根本治疗作用。所以我们主张咯血患者作动脉栓塞后对肺内基础病变仍要积极治疗。
BAE术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是脊髓损伤和异位栓塞特别是脊髓损伤。本组未发生1例严重并发症。为防止脊髓损伤术者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尽量选用非离子造影剂或把离子型造影剂浓度稀释为%~%;②熟悉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与脊髓动脉的解剖结构、正常变异、相互变异;③栓塞材料尽量选用颗粒较大的固体栓塞剂如明胶海绵等而不使用颗粒较小的固体栓塞剂或液态栓塞剂因为脊髓动脉细小这两种栓塞剂会造成其栓塞;④发现支气管肋间动脉共干合并脊髓根动脉时尽量选用同轴向导微导管避开脊髓根动脉而行BAE;⑤每间隔5分钟左右向导管内注射1次适量的肝素生理盐水防止血栓形成栓塞脊髓动脉;⑥术中注射栓塞剂时经常询问患者下肢及背部有无异常感觉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注入栓塞剂退出靶血管;⑦发现脊髓损伤时应及时综合处理。其措施包括:用甘露醇、地塞米松等减轻脊髓局部水肿及炎症反应;用丹参注射液或低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微循环增加受损组织的血液供应;用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支持治疗;辅以理疗针和功能锻炼。
综上所述动脉栓塞是治疗咯血的有效且较安全的治疗手段明胶海绵价格便宜、制作方便属中期栓塞剂可先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末梢病变血管再用明胶海绵条栓塞出止血管的主干直至其完全闭塞临床上经内科常规保守治疗无效的咯血患者建议及时行动脉栓塞术治疗。但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姑息治疗手段积极治疗原发病仍极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