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觉察视野下的名师成长基因研究r——基于广东省70份初中名师成长档案的文本分析

来源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t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助自我觉察理论框架对广东省70份初中名师的成长档案展开文本分析,内部自我觉察通过对自我价值观、自我热情、自我抱负、自己与环境匹配、自己行为模式、自我反应、自我影响力的觉察进行;外部自我觉察通过“他人眼中的我”实现.提炼出名师具备了价值、教育、思维、实践和领导五维关键素养,发现名师成长的关键事件有专业认同、挑战驱动和学习支持.进而提出创造“被看见”和“被认同”的荣耀时刻,强化成长动力;增加与利益相关者的连接时刻,进化成长思维;鼓励终身成长的认知时刻,强化专业反映的教师成长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对出土文献中有关“成国”的材料及传世文献中关于“成国”的记载作了梳理,认为成国初封于陕西,平王迁都后封于今山东省宁阳县的埕城,后迁至今山东郓城境内,再迁至“成之阳”一今山东鄄城东南,称“成阳”.山东新泰出土的“成阳左戈”戈铭中的“成阳”与其他出土文献中的“城阳”字形、铭文辞例及器物的材质、器形均不同.此戈当为成国迁至“成之阳”改称“成阳”后,其左库所铸兵器.
选择性异读是东巴在写经时将某一内容的几种选项一并写出,而读经时根据具体情况选读其中之一的现象.本文举例分析了东巴经的选择性异读,与敦煌书仪文献中的类似现象进行了比较,指出了东巴经选择性异读研究的意义.
“复活字”是指古代早就存在,因某种原因基本不再使用但现代又被重新启用的汉字.对“复活字”进行全面的梳理对于我们进一步挖掘汉字的字形演变规律和使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测查范围,共测查出180个复活字,顺便测查出220个未复活字,按照汉字的特性对其进行分类,阐述这些汉字“复活”的原因.
在倡导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受教育权演进为公平优质受教育权是时代的要求.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受教育权应当按照义务教育阶段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划分,逐步进阶为公平优质受教育权.受教育权的权利义务模型应当是“公民权利-国家义务”模型.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国家承担的义务限度有所不同.结合我国当前实践,公平优质受教育权具备实现可能,其中义务教育阶段是受教育权朝着公平优质受教育权整体演进的起点及基础.
2019年10月12-13日,中国文字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在郑州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文字学会主办,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和文学院承办.来自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新闻出版机构的1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rn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汉字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运富教授主持12日上午的大会开幕式.中国文字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黄德宽教授,郑州大学副校长吴宏阳,教育部语信司规划协调处处长王奇,在开幕式上讲话.黄德宽会长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历史巨变.中国文字学在这
期刊
根据本文统计,已公布的里耶秦简中共有习字简109枚.里耶习字简主要以文书为主,偶有书信、诏书等内容.部分习字简将偏旁形同、形体相近的文字连续书写,这可能反映了当时人们记忆、理解文字的方法和思维习惯.里耶习字简在形式上并无特定规范,常常较为随意,书体杂糅、书写草率、书风拙稚等都是其特征表现.
以响堂山石窟刻经为代表的北齐实物文献,与汉译佛经《大正藏》对读,其中的文字、词汇差异不仅能反映北齐时代的语言文字特点,还可以帮助语文辞书的编纂,以《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为代表的语文辞书应不断吸收出土文献的新成果,据响堂山佛经补足辞书之处主要有:提早首见例证年代19处、弥补例证缺失24处、增加《大字典》字头3处及补充《大词典》异体词形8处、增加释义义项1处.
偏旁是汉字体系中重要的结构单位,也是影响汉字组词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对《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中565个同类属偏旁词的分布与分类,对62组同类属偏旁的词汇系联能力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偏旁系联”的字词教学方法以及有关教学建议.
广东省2018年开始实施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计划,主要面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培养紧缺学科的农村教师.这些师范生是否“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与其职业认同有密切联系.采用《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量表》及自编的“职业认同影响因素问卷”,对广东省340名公费定向师范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职业认同水平方面,广东省公费定向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水平总体中等偏上,其中内在价值认同最高;男生的职业认同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农村生源的职业认同显著高于城镇生源;不同年级之间的职业认同没有显著差异.在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方面,入学动
从“冶”字写法来看,十七年比阳令戈应该是魏国兵器;从韩、楚两国疆域变迁的因素考虑,戈铭“比阳”不是《汉书·地理志》南阳郡比阳县,可能是秦始皇东巡经过的比阳(位于秦东郡),而七年令雍氏右库戈加刻的秦文字地名“比阳”才是《汉志》比阳县.七年令雍氏戈、二年主父攻正戈等资料表明,三晋各国的兵器上也存在铸或者刻写上置用地、机构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