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fea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评估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Avastin)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30例经玻璃体腔注射2.5mg Bevacizumab治疗的AMD病人进行回顾分析,主要评价指标包括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FT)和黄斑容积,对注射后视力无提高,黄斑区渗漏无明显改善或病情反复者进行眼内重复注射。所有病例都完成至少6个月的观察随访。结果 30例患者(30只眼)。注药后一周虽然平均CFT和TMV没有显著改善,但BCVA有显著提高,经平均9.7个月的随访,BCVA和TMV三项指标均较基线有显著改善,终末随访时BCVA提高至少两行者为18 只眼(60%),稳定者为 8只眼(26.7%)。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能够安全有效地改善或稳定多数湿性AMD的病情,但术后定期随访以及根据病情变化进行再次注射是必要的。
  关键词:黄斑变性/药物疗法;脉络膜新生血管化/药物疗法;抗体,单克隆/治疗应用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自2009年 5 月~2011年1月我院眼科门诊共对114例AMD患者分20批次实施玻璃体腔内注射Bevacizumab,其中距首次注药随访时间超过6个月且资料完整的共30例(30眼)。
  二、方法
  所有首次就诊患者均经眼科常规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检查以明确湿性AMD诊断,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心血管等全身疾病和/或局部手术禁忌证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一)实施方法:
  确定择期注药后,按照眼内手术进行准备,术前3天开始交替滴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典必殊)和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海伦),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爱尔卡因)行眼球表面麻醉,手术室内按内眼手术操作常规消毒铺巾,以1 ml 注射器抽取 0.1ml(2.5mg)Bevacizumab,颞下距角巩缘3.8mm经睫状体平坦部进针,将药物注射至玻璃体腔内,出针后使用棉签压迫进针口片刻,观察眼压及病人有无光感,术毕包眼至次日清晨,继续滴上述眼药水5天并口服抗生素3天以预防潜在的眼内感染。
  (二)评价项目
  1.视力检查:根据国际标准视力表由专人负责获得患者的BCVA,其评判标准如下:
  视力提高:BCVA 提高 2 行或 2 行以上;视力稳定:BCVA 浮动在 1 行以内;视力下降:BCVA 降低 2 行或 2 行以上。
  2.OCT 检查:采用Stratus OCTTM Model 3000,由专人负责采用Fast Macular Thickness模式,自动获得黄斑中心凹厚度(CFT)和黄斑容积(TMV),并在Retinal thickness(Single Eye)分析模式下通过阅读6幅断层扫描图像来判断自动测量的准确性,对图像变异明显而自动标记不正确者,则该幅图像不纳入统计;当所有6幅图像自动标记均不正确者,则采用手动测量来获得黄斑中心凹水平和垂直的视网膜厚度。
  结果
  本组病例术中无1例患者因眼内压过高而实施前房穿刺,除3例发生注射部位结膜下少许出血并于术后短期自行消退外,术后无任何并发症发生。30例患者中男性21例(70%),女性9例(30%),右眼 21只,左眼 9只;年龄分布58~81岁,平均年龄72±5.5岁。本组患者共接受了58次玻璃体腔内注射,注射次数最少1次,最多4次,平均注射次数为1.93次/眼,19例(63.3%)患者接受了多次玻璃体腔内注射。术后随访时间最短为6个月,最长为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9.7±5.2月,所有患者在就诊前及整个随访过程中除口服非特异性性药物外,未接受过传统激光或光动力等其他治疗,该组病例患眼均为有晶体眼,其基线BCVA范围为0.01~0.6,平均对数BCVA为1.03±0.55;基线CFT范围介于163~670μm,平均值为364.97±151.83μm;基线TMV范围为5.95~15.14mm3,平均值为8.36±1.84mm3(表1)。
  表1:治疗前后logMAR视力、CFT及TMV变化
  时间 眼数 平均视力 P值 CFT(μm) P值 TMV(mm3) P值
  基线 30 1.03±0.55 364.97±151.83 8.36±1.84
  1周 23 0.79±0.33 0.002 314.91±127.31 0.119 8.15±1.84 0.346
  1月 25 0.71±0.40 <0.001 291.32±135.60 0.071 7.69±2.04 0.074
  2月 16 0.68±0.41 0.001 271.61±115.73 0.231 7.21±1.65 0.046
  3月 20 0.71±0.33 <0.001 255.90±126.16 0.004 7.71±2.14 0.117
  6月 27 0.68±0.40 0.001 251.70±77.23 0.003 7.22±0.89 0.013
  末次 30 0.70±0.40 0.004 272.93±81.06 0.005 7.20±0.98 0.004
  讨论
  本组病例经过平均9.7个月的随访,末次随访视力提高2行或2行以上者高达60%,视力稳定者占26.7%,而视力降低者仅为13.3%,这与国内的报道相当,我们还意外的发现,本组患者在注药后1周左右,平均视力即有显著提高,这与Costa RA等的研究结论相似,平均视力也会较注药前有显著提高。我们还注意到,在接受再次或多次注药的19只眼中,再注药1周后平均视力显著提高,视力提高2行或2行以上者仍然达50%,CFT也有显著改善,这无疑对于指导针对AMD再次注药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OCT已经成为眼底特别是黄斑部疾病的最主要检查和评估手段之一,我们选择了(CFT)作为评价黄斑厚度的指标,而在本研究中,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直径6mm范围内的视网膜容积或许能够很好的彌补CFT的欠缺。
  虽然全身静脉注射Bevacizumab有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但由于玻璃体腔相对独立于全身血液循环系统,因此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被认为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有研究发现在治疗与AMD相关的CNV时,1.25mg和2.5mg的单剂剂量效果相当,但也有人证实在一定范围内,治疗效果与注药剂量呈正相关。对于注药频率及再注药问题,尽管Arias 等研究发现头3个月连续每月玻璃体腔注射1次,然后再根据所需进行注射的治疗策略(负荷剂量)比注射1次后根据所需再进行注射在术后6个月的视力和OCT改善方面更有优势,但在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特别是考虑到患者的依从性和经济承受能力,在本研究我们采用了2.5mg的单剂注射剂量,依据术后随访决定再次注射,仍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培泉,许宇黄,欣玻,等.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Ranibizumab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疗效观察.中华眼底病杂志,2008,24:217
  [2]Ostri? M,Vrca A,Kolak I,etal.Cranial nerve lesion in diabetic patients[J],2011 Sep,35 Suppl 2:13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研究早期系统化康复与护理在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62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平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病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系统化康复治疗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与生活能力评分情况。结果 ①治疗后,观察组肢体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日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对肠梗阻患者采取介入支架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00例老年梗阻介入支架治疗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50例,观察组采取金属支架介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梗阻解除率、梗阻复发率、舒适度、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梗阻解除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观察组梗阻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自2012年5月~2013年6月以来,应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3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手术时间50~70 min,平均55 min,术中出血150~300 mL,平均180 mL。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33例骨折均愈合良好。无髋内翻、钢板松动、脱钉、断板、断钉、骨折移位、下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国产支气管堵塞器应用于胸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患者共20例,插入支气管堵塞器,观察支气管堵塞器盲插成功率、术中肺萎陷情况及手术野暴露情况、术中单肺通气前后的脉搏血氧饱和度及气道压峰值、术后患者声音嘶哑、咽喉痛发生率,术后满意度评分。结果 支气管堵塞器盲插成功率90﹪。术中98﹪肺萎陷较好。单肺通气后气道峰压值较双肺通气稍增高。SpO2单肺、双肺通气比较
期刊
摘要: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高危妊娠胎儿脐动脉(UA),肾动脉(Renal artery;RA)及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预测胎儿宫内缺氧。方法 回顾240例晚期妊娠孕妇(孕龄≥32周,平均37周)声像图,探讨胎儿宫内缺氧与脐动脉,肾动脉及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S/D、PI、RI)间的关系。结果 宫内缺氧的胎儿,其代偿期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降低显著,而脐动脉,肾动脉阻力指数明显。以
期刊
摘要:目的:对临床上脾胃虚弱型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行六君子丸联合四联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将2012年6月—2014年5月我所内科诊治的80例脾胃虚弱型Hp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四联疗法治疗,治疗组患者行六君子丸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达95%,对照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75
期刊
摘要:目的:对三步针罐疗法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观察。方法:将5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甲、乙两组,其中,对甲组患者予以中药汤剂加以治疗,对乙组患者予以三步针罐疗法进行治疗,然后对甲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经治疗后,乙组患者的有效率比乙组患者的高,有十分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甲组:对该组病患予以中药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双腔水囊引产器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临床疗效,并与普通水囊引产器对比。方法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需终止妊娠的产妇共76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8例,采用双腔水囊引产器引产;对照组38例,采用普通水囊引产器引产。结果双腔水囊引产成功率为97.4%,水囊脱落率为0,总产程平均时间为(28.94±2.76)h。普通水囊引产成功率为84.2%,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西地碘含片联合西瓜霜喷剂治疗口腔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56例口腔溃疡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西地碘含片联合西瓜霜喷剂治疗,对照组只单纯采用西地碘含片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  采用西地碘含片口服治疗,5次/天,
期刊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异淋)增多,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单)、病毒感染、淋巴細胞增殖等疾病。近来我们观察到肺炎支原休感染(MP)的患儿外周血异淋明显增多,现将69名小儿外周血异淋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标本来源:来自本院住院部外周血检出异淋患儿69名。年龄0~7岁,男45名,女24名。正常对照为本院健康体检0~7岁小儿21名。  2.方法:采末梢血涂片或抽静脉血用EDTA-K2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