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泥土变成灰尘,当种子磨成面粉,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大地上还能最后剩下什么?这是当下原乡书写呈现出的针对中国乡村困境表达的焦虑。石也的小说《当泥土变成灰尘》表现出对乡村命运走向的深入思考。作品描写了因为修路拆迁引发的一系列事件,作家以民间立场从农民角度出发,讲述了当下中国的故事。而这个故事从一家人在拆迁事件中的命运转变,表现出乡村的历史进程中乡土观念的蜕变。
回望百年来中国乡土文学发展轨迹,小说《当泥土变成灰尘》以其冷峻的现实思考,传达出作家对农民在地理空间与文化空间双重思想层面的意义揭示,从而理性地以文学叙事方式讲述出乡土在今天现代节奏下终成灰尘的真正忧思,是对当下农民与农业与乡土关系的现代思考的警示。
一、拆迁事件中的功能性表述
小说《当泥土变成灰尘》的故事线索很简单,全篇以全知视角叙述了一家三口人对一件事的态度。中心事件是修路拆迁,而门连贵和儿子及儿媳这一家三口,都因为拆迁而发生了一系列的可称为命运转变的故事。
按照结构主义叙事学的描写方式,故事本身将会有三个逐渐深入的层次:一是作为世件核心的拆迁本身是功能层,将会带动一切后续事件的发生;二是人物门连贵和儿子、儿媳因为拆迁发生的一连串的行为反应方式,构成行为层;三是拆迁事件对于乡土世界意义发生层面,则是作家也是隐形作者彰显态度的意义表述层。三个层面逐一地把当下中国农村拆与建的现代进程深化为农民的切身事件,进而反观今天进行时态中的乡土世界存在方式及乡村伦理文明嬗变的重大思考,层层剥茧似的暴露出来当下中国乡土问题。也就是说从叙事情节出发,作家石也通过《当泥土变成灰尘》文学想象方式,表面上是在讲一个农村因为修路拆迁的故事,然后全篇作品的情节会因为拆迁聚焦在门连贵一家人的行为反应态度上,小说开始进入叙事层面,把门连贵这个人物对拆迁事件的一系列心理活动进行了细节似的呈现,以其成为全村“最后一个”抗拒拆迁本身的农民形象而使小说具有了悲壮的美学况味。作品自此滋生出叙述本身的力量。
这篇小说解读的关键是人物门连贵。作品中心情节是因为修路而拆迁,村人会获得补偿款。小说开篇就写了村人欢呼雀跃的兴奋态度和以村支书多得120万为代表的内心贪婪。门连贵的儿子儿媳也在这群人中,与此相对照的是门连贵冷眼旁观的态度与之形成鲜明对比,众人皆醉我独醒,是因为金钱烫手不成?作者的包袱在于打破作品的平衡向人物精神深度开掘,与补偿款相比,门连贵更舍不得自己辛苦翻盖的老屋。这里曾经有自己过世父母生活的记忆,还有为自己的儿子娶了媳妇的高兴心情,生命的悲喜都在这里发生成为抹不去的生命记忆。他家门前有一座馒头山,还有顺山而过的小河,那里曾经是门连贵儿时嬉戏的乐园,山要铲平修路了,一切都仿佛在梦里。好在自己的房子不在拆迁的名单中,在儿子儿媳惊讶愤怒的表情里,门连贵平静地走出了会议室。小说就在门连贵与众人之间以一冷一热、一静一动相互衬托中拉开了序幕。而叙述的焦点不仅是补偿款的得与失制造出来的矛盾,更深刻的在于快速的现代进程以巨型钢铁铲车为具象,砸碎了也铲平了门连贵乡土世界平静的田园生活。更有意味的是,不论是村人的兴奋,还是门连贵的难过,这个正在发生的现代进程以钢铁般的意志变成大时代阵阵轰响的洪流,农民们猝不及防地被裹挟而去。
拆迁的故事开始被叙述成拆迁过程中的生活世界和生命情感的起伏。一个大时代的面相将因为作家要表现“当泥土变成灰尘”的乡愁时,作品会以民间立场和乡土空间视角,表现出乡土废墟化的尖锐现状,从而使小说在守土与离乡的变奏叙述中呈现出深远的警示。
二、废墟化的乡土发声的困境
石也笔下的乡土世界,关涉出他自己切实的生命感悟。相信作家已经超越了乡土文学还乡与去乡的二元结构式的知识分子的乡村想象,而是真正地俯身倾听到现代化进程下大地发出的深沉的呓语。
小说中的门连贵形象承载了作品很多意义,绝非是作品以个别代替一般、以现象代替本质的臆想,没有流于简单和平庸的苦难描写,而是从一个农民对乡土对家园的一份真挚的生命情感出发,是一个中年农民汉子通过大半生对乡村的全部生命记忆和理解来抗拒拆迁的强行进入。因此这个人物有些悲壮的举动就使门连贵有了“最后一个”的意味。
或许如此,读罢《当泥土变成灰尘》,会让人想起来李杭育的《最后一个鱼佬》、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白先勇的《金大班的最后一夜》,“最后一个”作为一个原型或者是故事的一个召喚结构,把“最后一个”的记忆存留的珍贵与即将失去的悲壮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作家笔下的故事在大的历史进程不可阻挡地向前推动时,却以文学对个体生命记忆的方式,切入了文学叙述的生命记忆,从而使刚性的历史带有了生命的温度。
小说中门连贵总是以不舍不弃的目光,打量着乡村寸土的一切。对于他来说,带有生命记忆和情感的小山、河流、草木,真是满眼春色风月无边。当钢铁铲车轰隆隆响起时不仅污染了空气,也窒息了他的灵性的生命浪漫。特别是他看到了因为拆迁款未得而又想发财的儿子儿媳都变了本性时,他的内心是痛苦的。儿媳为了钱成了包工头的姘妇,事发后儿子门晓辉拿了钱忍气吞声,而后又偷窃诈骗想尽手段弄钱,这一切变化让门连贵沉默了。小说结尾,门连贵捡到了一条快饿死的小狗,起名叫小逗儿,每天都在田野里疯跑,门连贵觉得自己认识的人谁也赶不上小逗儿,包括自己。作家在小说的结尾写了最终失语沉默的门连贵,他羡慕那条可以在田野里像风一样自由疯跑的狗,这是一个农民在面对家园尽毁无所寄托的内心悲凉。浓郁象喻色彩指向无以发声的凋敝的乡土。一个失魂落魄的农民,从此找不到自己的归宿;一个面对着强大的资本推进的现代性进程的乡村世界,也以边缘化的姿态同样没有话语权,陷入失声的困境。
因此,沉默的朱连贵以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真实的田园情怀,成为作品中清醒理性的“最后一个”守土的老农民。面对今天贪婪而功利的现代社会,这个老农民以其末世情怀,来告别不能相融的现代世界!小说的结尾门连贵吐血而死,一腔热血倾洒在家乡故土上,或许这是一种生命纪念式的告别仪式,染上了浓郁的悲剧色彩。他身后面目全非的田园故土映衬出一种历史沧桑感。作家笔之所致,这“最后一个”田园挽歌式存在的农民汉子,显示出作家在他身上寄托的道德眼光和文化思考。 于是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拆迁对于乡土和农民意味着什么?作品中聚焦点是修路拆迁,而文中现代化合理性进程下的拆迁举动,是以资本进入后给予补偿款而大举拆迁的过程,拿到钱款的农民开始想法儿花钱,消费主义无孔不入,包工头为修路工人开了酒店,有了卡拉OK也引入了性交易特色服务,门连贵的儿媳成为酒店老板也成为包工头姘妇。传统的乡村在转型现代化新农村时并不能双脚落地,而是悬在空中成为空壳。离开了祖屋,住进了统一风格化的新村,精神远离了土地根本,真可谓是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离土的农民成为城乡之间最后的历史的中介者。正如费孝通多年前所言,近代乡村工业对乡村社会日益瓦解,是对乡土社会的蛀蚀。他叹息于传统乡土社会有营养的东西正在一点点消失。同样,现代作家们也会在作品中痛心于那些曾经与我们中华民族血脉相承的乡土文化记忆的快速消失,依附土地的乡村伦理文明日益沦丧,所以才发出当泥土变成灰尘的感叹和时代质询。
三、拆解后我们还能重建什么?
如果把《当泥土变成灰尘》这篇小说放在中国百年乡村文学发展的回望中,会发现作品“拆迁”作为关键词,也是新世纪以来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举措,是作家面对当下农村又一次重大历史转折之际立足于民间立场和乡土空间表达对当下乡村命运的深刻思考,也因此这篇作品具有了融入时下中国农村改革命运的特别意义。
小说描写了拆迁后,村庄已经变成了灰尘笼罩下的世界。而现代化工业手段不仅仅是在村庄修一条路的表面问题,实则是后面以拆迁款为符码的资本运行的消费主义进入的过程。在金钱的杠杆下,门连贵家上演了一连串的劇目,儿媳眼热别人家拆迁款而以补偿心理委身于包工头,成为小酒店的老板,而自己的丈夫门晓辉在得知这些真相后,却因为拿到钱而忍气吞声。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平息火气的钱款数目越来越大,内心的贪欲也越来越大。门晓辉这个人物是一个新时代农民的独特的符号,他代表了那些主动抛弃并最终失去乡村伦理文明和道德的一代年轻人。因为原本就不依恋土地,因而金钱是自己在世界上唯一可以依靠的东西。所以他为了得到更多的金钱,慢慢学会用狠手段、用欺骗和偷盗这种不惜偷抢夺的方式,在他眼里工地上的原料一切都可以变为金钱。当他不惜主动砸碎了自己家里的墙壁诈取索赔款,父亲门连贵看见自己家的墙壁裂缝横生时,他知道他的儿子再也找不回自己了。实际上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一直以启蒙视角关注着农民精神的成长。农民教育问题,也是理解乡土中国一个症结所在。我们在关注这一问题时,一直以“启蒙和反启蒙”、“批判与反批判”来面对农民的教育,但却总是找不准脉搏,也找不到治病的良方。
今天的农民不会是阿Q(鲁迅《阿Q正传》)也不会是陈奂生(高晓声《陈奂生上城》,不会在自己编织的精神胜利法里幻想自己是主人。但问题是在今天当下的乡村大地上,一个农民真正连自己的土地都摒弃了,他的自我真实的立足点在哪里?作家石也在作品中以拆迁作为故事的聚焦点,其背后的创作意图在于作家正视了乡村地理空间和文化空间双重意义上的拆迁。废墟之上只有灰尘,而不会是生长希望的土地。
作品难免带有一丝悲怆的意味,如同门连贵吐血而亡象征了精神困厄之死一样。乡土中国正处于现代转型时期,而乡村的日益凋敝和消失,也让作家呈现出现代精神危机下的创作焦虑。作家让门连贵和他的乡人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在现代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农村文明与工业文明冲突加剧,乡村社会结构失调,乡村伦理文明日益沦丧。这一切无不提醒现代人,我们记忆中的家园乡村正在一部分消失不见。现代人的思乡之痛也是社会改革阵痛。就像小说里在村人眼里巨大的钢铁铲车,在它面前门连贵以为骄傲的房屋田园就像趴着的可怜的小狗,弱小无助,所以有着村人生命记忆的小馒头山和河流一夜之间炸飞铲平,土地变成灰尘,隐喻出传统的农耕文明一夕之间成为新时代的旧影。现代工业的快捷与农耕文明慢节奏的巨大反差,蕴含着深重的历史悲怆感。
《当泥土变成灰尘》描写了老一代门连贵们“守土”的悲壮,新一代门晓辉们一夜之间成长起来的嚣张的贪婪欲望,父与子两代农民的精神历程的思考,促使作家以拆迁后的满目废墟,质询今天新乡土社会可能还会建设成什么样的文化景观?现代化进程快速挺进,而弃土失乡的境遇使作品呈现出一个严峻的问题追问:乡土社会地理空间与文化空间拆迁后我们还能重建什么?如何回护乡土文化的精神遗存,又如何应对废墟后的精神重建?这是本篇小说写作背后真正的意义所在。
作者简介:郭力,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当代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中国作协会员。
回望百年来中国乡土文学发展轨迹,小说《当泥土变成灰尘》以其冷峻的现实思考,传达出作家对农民在地理空间与文化空间双重思想层面的意义揭示,从而理性地以文学叙事方式讲述出乡土在今天现代节奏下终成灰尘的真正忧思,是对当下农民与农业与乡土关系的现代思考的警示。
一、拆迁事件中的功能性表述
小说《当泥土变成灰尘》的故事线索很简单,全篇以全知视角叙述了一家三口人对一件事的态度。中心事件是修路拆迁,而门连贵和儿子及儿媳这一家三口,都因为拆迁而发生了一系列的可称为命运转变的故事。
按照结构主义叙事学的描写方式,故事本身将会有三个逐渐深入的层次:一是作为世件核心的拆迁本身是功能层,将会带动一切后续事件的发生;二是人物门连贵和儿子、儿媳因为拆迁发生的一连串的行为反应方式,构成行为层;三是拆迁事件对于乡土世界意义发生层面,则是作家也是隐形作者彰显态度的意义表述层。三个层面逐一地把当下中国农村拆与建的现代进程深化为农民的切身事件,进而反观今天进行时态中的乡土世界存在方式及乡村伦理文明嬗变的重大思考,层层剥茧似的暴露出来当下中国乡土问题。也就是说从叙事情节出发,作家石也通过《当泥土变成灰尘》文学想象方式,表面上是在讲一个农村因为修路拆迁的故事,然后全篇作品的情节会因为拆迁聚焦在门连贵一家人的行为反应态度上,小说开始进入叙事层面,把门连贵这个人物对拆迁事件的一系列心理活动进行了细节似的呈现,以其成为全村“最后一个”抗拒拆迁本身的农民形象而使小说具有了悲壮的美学况味。作品自此滋生出叙述本身的力量。
这篇小说解读的关键是人物门连贵。作品中心情节是因为修路而拆迁,村人会获得补偿款。小说开篇就写了村人欢呼雀跃的兴奋态度和以村支书多得120万为代表的内心贪婪。门连贵的儿子儿媳也在这群人中,与此相对照的是门连贵冷眼旁观的态度与之形成鲜明对比,众人皆醉我独醒,是因为金钱烫手不成?作者的包袱在于打破作品的平衡向人物精神深度开掘,与补偿款相比,门连贵更舍不得自己辛苦翻盖的老屋。这里曾经有自己过世父母生活的记忆,还有为自己的儿子娶了媳妇的高兴心情,生命的悲喜都在这里发生成为抹不去的生命记忆。他家门前有一座馒头山,还有顺山而过的小河,那里曾经是门连贵儿时嬉戏的乐园,山要铲平修路了,一切都仿佛在梦里。好在自己的房子不在拆迁的名单中,在儿子儿媳惊讶愤怒的表情里,门连贵平静地走出了会议室。小说就在门连贵与众人之间以一冷一热、一静一动相互衬托中拉开了序幕。而叙述的焦点不仅是补偿款的得与失制造出来的矛盾,更深刻的在于快速的现代进程以巨型钢铁铲车为具象,砸碎了也铲平了门连贵乡土世界平静的田园生活。更有意味的是,不论是村人的兴奋,还是门连贵的难过,这个正在发生的现代进程以钢铁般的意志变成大时代阵阵轰响的洪流,农民们猝不及防地被裹挟而去。
拆迁的故事开始被叙述成拆迁过程中的生活世界和生命情感的起伏。一个大时代的面相将因为作家要表现“当泥土变成灰尘”的乡愁时,作品会以民间立场和乡土空间视角,表现出乡土废墟化的尖锐现状,从而使小说在守土与离乡的变奏叙述中呈现出深远的警示。
二、废墟化的乡土发声的困境
石也笔下的乡土世界,关涉出他自己切实的生命感悟。相信作家已经超越了乡土文学还乡与去乡的二元结构式的知识分子的乡村想象,而是真正地俯身倾听到现代化进程下大地发出的深沉的呓语。
小说中的门连贵形象承载了作品很多意义,绝非是作品以个别代替一般、以现象代替本质的臆想,没有流于简单和平庸的苦难描写,而是从一个农民对乡土对家园的一份真挚的生命情感出发,是一个中年农民汉子通过大半生对乡村的全部生命记忆和理解来抗拒拆迁的强行进入。因此这个人物有些悲壮的举动就使门连贵有了“最后一个”的意味。
或许如此,读罢《当泥土变成灰尘》,会让人想起来李杭育的《最后一个鱼佬》、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白先勇的《金大班的最后一夜》,“最后一个”作为一个原型或者是故事的一个召喚结构,把“最后一个”的记忆存留的珍贵与即将失去的悲壮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作家笔下的故事在大的历史进程不可阻挡地向前推动时,却以文学对个体生命记忆的方式,切入了文学叙述的生命记忆,从而使刚性的历史带有了生命的温度。
小说中门连贵总是以不舍不弃的目光,打量着乡村寸土的一切。对于他来说,带有生命记忆和情感的小山、河流、草木,真是满眼春色风月无边。当钢铁铲车轰隆隆响起时不仅污染了空气,也窒息了他的灵性的生命浪漫。特别是他看到了因为拆迁款未得而又想发财的儿子儿媳都变了本性时,他的内心是痛苦的。儿媳为了钱成了包工头的姘妇,事发后儿子门晓辉拿了钱忍气吞声,而后又偷窃诈骗想尽手段弄钱,这一切变化让门连贵沉默了。小说结尾,门连贵捡到了一条快饿死的小狗,起名叫小逗儿,每天都在田野里疯跑,门连贵觉得自己认识的人谁也赶不上小逗儿,包括自己。作家在小说的结尾写了最终失语沉默的门连贵,他羡慕那条可以在田野里像风一样自由疯跑的狗,这是一个农民在面对家园尽毁无所寄托的内心悲凉。浓郁象喻色彩指向无以发声的凋敝的乡土。一个失魂落魄的农民,从此找不到自己的归宿;一个面对着强大的资本推进的现代性进程的乡村世界,也以边缘化的姿态同样没有话语权,陷入失声的困境。
因此,沉默的朱连贵以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真实的田园情怀,成为作品中清醒理性的“最后一个”守土的老农民。面对今天贪婪而功利的现代社会,这个老农民以其末世情怀,来告别不能相融的现代世界!小说的结尾门连贵吐血而死,一腔热血倾洒在家乡故土上,或许这是一种生命纪念式的告别仪式,染上了浓郁的悲剧色彩。他身后面目全非的田园故土映衬出一种历史沧桑感。作家笔之所致,这“最后一个”田园挽歌式存在的农民汉子,显示出作家在他身上寄托的道德眼光和文化思考。 于是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拆迁对于乡土和农民意味着什么?作品中聚焦点是修路拆迁,而文中现代化合理性进程下的拆迁举动,是以资本进入后给予补偿款而大举拆迁的过程,拿到钱款的农民开始想法儿花钱,消费主义无孔不入,包工头为修路工人开了酒店,有了卡拉OK也引入了性交易特色服务,门连贵的儿媳成为酒店老板也成为包工头姘妇。传统的乡村在转型现代化新农村时并不能双脚落地,而是悬在空中成为空壳。离开了祖屋,住进了统一风格化的新村,精神远离了土地根本,真可谓是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离土的农民成为城乡之间最后的历史的中介者。正如费孝通多年前所言,近代乡村工业对乡村社会日益瓦解,是对乡土社会的蛀蚀。他叹息于传统乡土社会有营养的东西正在一点点消失。同样,现代作家们也会在作品中痛心于那些曾经与我们中华民族血脉相承的乡土文化记忆的快速消失,依附土地的乡村伦理文明日益沦丧,所以才发出当泥土变成灰尘的感叹和时代质询。
三、拆解后我们还能重建什么?
如果把《当泥土变成灰尘》这篇小说放在中国百年乡村文学发展的回望中,会发现作品“拆迁”作为关键词,也是新世纪以来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举措,是作家面对当下农村又一次重大历史转折之际立足于民间立场和乡土空间表达对当下乡村命运的深刻思考,也因此这篇作品具有了融入时下中国农村改革命运的特别意义。
小说描写了拆迁后,村庄已经变成了灰尘笼罩下的世界。而现代化工业手段不仅仅是在村庄修一条路的表面问题,实则是后面以拆迁款为符码的资本运行的消费主义进入的过程。在金钱的杠杆下,门连贵家上演了一连串的劇目,儿媳眼热别人家拆迁款而以补偿心理委身于包工头,成为小酒店的老板,而自己的丈夫门晓辉在得知这些真相后,却因为拿到钱而忍气吞声。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平息火气的钱款数目越来越大,内心的贪欲也越来越大。门晓辉这个人物是一个新时代农民的独特的符号,他代表了那些主动抛弃并最终失去乡村伦理文明和道德的一代年轻人。因为原本就不依恋土地,因而金钱是自己在世界上唯一可以依靠的东西。所以他为了得到更多的金钱,慢慢学会用狠手段、用欺骗和偷盗这种不惜偷抢夺的方式,在他眼里工地上的原料一切都可以变为金钱。当他不惜主动砸碎了自己家里的墙壁诈取索赔款,父亲门连贵看见自己家的墙壁裂缝横生时,他知道他的儿子再也找不回自己了。实际上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一直以启蒙视角关注着农民精神的成长。农民教育问题,也是理解乡土中国一个症结所在。我们在关注这一问题时,一直以“启蒙和反启蒙”、“批判与反批判”来面对农民的教育,但却总是找不准脉搏,也找不到治病的良方。
今天的农民不会是阿Q(鲁迅《阿Q正传》)也不会是陈奂生(高晓声《陈奂生上城》,不会在自己编织的精神胜利法里幻想自己是主人。但问题是在今天当下的乡村大地上,一个农民真正连自己的土地都摒弃了,他的自我真实的立足点在哪里?作家石也在作品中以拆迁作为故事的聚焦点,其背后的创作意图在于作家正视了乡村地理空间和文化空间双重意义上的拆迁。废墟之上只有灰尘,而不会是生长希望的土地。
作品难免带有一丝悲怆的意味,如同门连贵吐血而亡象征了精神困厄之死一样。乡土中国正处于现代转型时期,而乡村的日益凋敝和消失,也让作家呈现出现代精神危机下的创作焦虑。作家让门连贵和他的乡人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在现代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农村文明与工业文明冲突加剧,乡村社会结构失调,乡村伦理文明日益沦丧。这一切无不提醒现代人,我们记忆中的家园乡村正在一部分消失不见。现代人的思乡之痛也是社会改革阵痛。就像小说里在村人眼里巨大的钢铁铲车,在它面前门连贵以为骄傲的房屋田园就像趴着的可怜的小狗,弱小无助,所以有着村人生命记忆的小馒头山和河流一夜之间炸飞铲平,土地变成灰尘,隐喻出传统的农耕文明一夕之间成为新时代的旧影。现代工业的快捷与农耕文明慢节奏的巨大反差,蕴含着深重的历史悲怆感。
《当泥土变成灰尘》描写了老一代门连贵们“守土”的悲壮,新一代门晓辉们一夜之间成长起来的嚣张的贪婪欲望,父与子两代农民的精神历程的思考,促使作家以拆迁后的满目废墟,质询今天新乡土社会可能还会建设成什么样的文化景观?现代化进程快速挺进,而弃土失乡的境遇使作品呈现出一个严峻的问题追问:乡土社会地理空间与文化空间拆迁后我们还能重建什么?如何回护乡土文化的精神遗存,又如何应对废墟后的精神重建?这是本篇小说写作背后真正的意义所在。
作者简介:郭力,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当代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中国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