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时间,一篇名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文章在网上广泛传播。文章讲述10岁的儿子在学校如厕时遭两名同班男生欺辱的经历。此事件经多家媒体报道,迅速成为新闻焦点,引发人们对校园欺凌问题的关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该怎么从根源上预防校园欺凌呢?……
2016年12月,“北京某知名小学欺凌事件”一度引起社会的关注。目前关于校园欺凌事件并不少见,据姚建龙教授2016年对全国29个县104825名中小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校园欺凌发生率为33.36%,其中经常被欺凌的比例为4.7%,偶尔被欺凌的比例为28.66%。校园欺凌行为小学阶段尤其严重,初中次之,高中有所减弱。这类事件的发生不仅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秩序,而且给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带来极大危害。
一、欺凌现象的原因分析
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有着复杂的、多方面原因。“欺侮者”的养成往往源于家庭教育先天失调,而学校教育氛围不良和社会风气不佳则会放大家庭教育的失误,为欺侮行为滋生提供土壤。
其一,家庭教育缺失或存在误区。大多数家长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教育焦虑,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渴望孩子能够通过教育改变命运,因而频繁带孩子穿梭于各种培优班和特长班,导致孩子在学习之外的其他内心需求得不到关注,缺少自由玩耍的幸福体验。孩子压抑的情绪最终通过暴力发泄出来,如语言暴力、观看暴力视频、打暴力游戏或实施暴力行为等。同时,在品德行为方面,一些家长也没有给孩子做出良好的示范和榜样。有些家长教育孩子方法简单粗暴、过分严厉,经常呵斥体罚,无形中为孩子树立了使用暴力的榜样;还有些家庭关系紧张、家暴频繁;个别家长自身本就藐视规则,信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一味地教育孩子“不能吃虧”。
其二,学校教育看重学业成绩,忽视学生品德培养。学校很少对孩子进行友善教育、爱心教育和尊重教育,班级中缺少关爱氛围,强调学业竞争和排名。教师会花费更多的精力关照优秀生,而对于后进生的要求只限于“上课不违反课堂秩序即可”,在学生中无形地划分为三六九等。一些调研表明,受欺侮儿童往往自尊心差,在同伴中不受欢迎,欺侮者则身强体壮,容易冲动,同样与同伴关系不良。被教师忽略、成绩不佳的孩子得不到认可,不受学生群体欢迎,甚至被认为是“垃圾”。其中个性内向胆小者易成为被欺凌的潜在对象,而胆大好动者则可能成为欺凌者,这些学生“从学校的运作中找不到存在感和愉悦,理所当然地逃离进自己的天堂,而在教室和学校的边缘地带,自我中心、无规则意识、简单的低层次欲望驱动和同伴影响等因素就导致了校园欺凌”。
另外,学校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学校领导官本位意识比较浓厚,缺乏平等、民主、责任意识。再者,一些家庭背景特殊的学生在做出不良行为时,学校领导或教师为了本校或个人利益,无视学生心灵受伤,害怕得罪家长,不敢主持正义,一味大事化小。
二、欺凌现象的防治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校园欺凌所带来的一系列消极后果无论是对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而言,均不利于其日后健康发展。因此,对小学生校园欺凌现象的尽早防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一,校园欺凌现象重在预防,建立校园反欺凌预防体系很重要。首先,学校要加强反欺凌教育。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对于欺凌没有清晰的认识,难以把握“玩笑”和“欺凌”的界限,常发生以大欺小、以强欺弱行为而不自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什么是欺凌及其带来的后果,让学生认识到欺侮包括语言欺侮、身体欺侮和关系欺侮等,起绰号、讲粗话、打人、毁坏他人财物、捉弄人等伤害他人情感与自尊的行为均属欺凌行为。学校还可以加大安全教育、生命教育的比重,通过教材呈现、开展主题班会、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欺凌行为的伤害性;通过法制教育和规则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欺凌者应承担的责任。教师要教育学生在遭遇欺凌的时候要采取合适的方式来回应及反击,切勿“以暴制暴”或者认为被欺侮是不光彩的经历,默默忍受。其次,学校要加强学生行为管理。小学阶段的欺凌多表现为言语伤害行为和身体直接接触行为,欺凌行为多发生在课间休息或午休时间,同样具有隐蔽性的特征。学校和教师往往低估了学生中身体欺侮事件的发生频率。由于教师对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缺乏察觉和有效制止,导致学生由“叫绰号”等较小的欺凌行为演变成为严重的欺凌行为,由单人欺凌行为演变成多人行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保持对学生欺凌行为的警觉,通过班干部、家长等多种反馈渠道及时了解班级欺凌行为,并对欺侮者进行必要的批评与处罚,避免“破窗效应”。从以往经验来看,男生卷入校园欺侮事件较女生更多,班主任应针对性别差异,进行重点的监督教育。
第二,加强友善教育,营造学校关爱氛围。一些调研表明,欺侮行为发生频率与学校类型有关,办学质量较高学校欺侮行为相对较低。另一些调研表明,周围有要好的同学和朋友的学生遭受欺侮行为的可能性较低,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化解孤立。而对学校及教师认可程度的高低与遭受欺辱行为的可能性呈负相关关系,一句话,学生融入学校生活有助于减少冲突发生。由此可见,学校全方位关心学生,营造安全关爱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更为积极地参与学校生活,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也有助于减少校园欺侮行为。
首先,教师是示范关爱行为的最佳榜样。教师要做到关爱每个孩子,尤其是要关爱三类学生:学习困难学生、行为问题学生和人际交往适应困难的学生。另一方面,尤其是注重营造家庭式的氛围,强调每个人都是班级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淡化学生的成绩排名,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好,让积极进取的理念深入人心,并通过过集体生日、建立学习互助小组、开展志愿活动等多种方式来培养集体归属感,让成绩不好的学生也能体会到集体的接纳和同伴的尊重。
其次,注重学生之间相互关爱的品质养成。移情是关爱的发生机制,也即是说,关爱他人的前提条件是能够对别人的情感产生共鸣,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具有关爱品质的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互动的过程中,能够对他者的生命表现出一种尊重、关切。尊重意识和移情(同情)能力应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点,尤其是移情教育能够改变学生对欺侮行为的态度。
第三,注重培养学生应对冲突的能力。小学生之间常会因为“玩笑”“打闹”等引起一系列的冲突,而教师精力有限,对学生的告状往往无暇深究。故而,可以采用朋辈调解的方法,即在学生中训练调解员,通过调解员协助冲突,让同学以理性及和平的方法解决冲突,促使双方达成协议,帮助学生在学校环境中解决冲突。由于调解是基于当事人双方的意愿而主动开展,且由同龄学生作为第三方调解员,更有利于消除冲突的根源,避免进一步恶化为欺凌、暴力事件。所以,可以在全校范围内遴选比同龄学生略为成熟懂事的孩子,训练他们化解学生冲突的能力。通常流程如下:给冲突的两方以机会让他们分别陈述事件始末;让两人互换立场,让欺侮者体验被欺侮者的感受;欺侮者道歉。如果双方对于调解结果不满,则提交至班主任处理。调解行为有助于学生养成理性态度和情感控制能力,防止学生在情绪冲动下实施过激行为。
第四,家校合力育德是关键。尽管学校是校园欺凌发生的主要场地,但欺凌产生的根源却在家庭、社会。因此,校园欺凌的防治迫切需要家长、社会的积极配合。合力育德有助于克服学校教育的盲区。
首先,家校价值观要统一,双方都要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共同培养学生的合作关爱意识。许多学校开发了德育作业,或开展陪父母上班、孝顺父母等活动来引导家庭对于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视与投入。此外,家长应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其他心理需求,尊重、理解孩子。
其次,家校双方可以充分利用微信、QQ等网络社交平台,及时交流学生的日常表现,以保证全面掌控学生的情况,发现学生有欺凌或者被欺凌的苗头要及时合作采取措施,正确引导,将潜在的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另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家委会和社区志愿者,补充学校教师力量之不足,在欺凌行为发生之后,加强对受欺侮者个体心理的干预与疏导。
当然,校园欺凌现象的防治不仅要依靠家庭和學校,还需要教育制度支持,要进一步完善校园欺凌行为综合治理的制度。同时,净化社会文明环境,减少网络游戏和各种媒体中的暴力因素,为未成年人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2016年12月,“北京某知名小学欺凌事件”一度引起社会的关注。目前关于校园欺凌事件并不少见,据姚建龙教授2016年对全国29个县104825名中小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校园欺凌发生率为33.36%,其中经常被欺凌的比例为4.7%,偶尔被欺凌的比例为28.66%。校园欺凌行为小学阶段尤其严重,初中次之,高中有所减弱。这类事件的发生不仅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秩序,而且给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带来极大危害。
一、欺凌现象的原因分析
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有着复杂的、多方面原因。“欺侮者”的养成往往源于家庭教育先天失调,而学校教育氛围不良和社会风气不佳则会放大家庭教育的失误,为欺侮行为滋生提供土壤。
其一,家庭教育缺失或存在误区。大多数家长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教育焦虑,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渴望孩子能够通过教育改变命运,因而频繁带孩子穿梭于各种培优班和特长班,导致孩子在学习之外的其他内心需求得不到关注,缺少自由玩耍的幸福体验。孩子压抑的情绪最终通过暴力发泄出来,如语言暴力、观看暴力视频、打暴力游戏或实施暴力行为等。同时,在品德行为方面,一些家长也没有给孩子做出良好的示范和榜样。有些家长教育孩子方法简单粗暴、过分严厉,经常呵斥体罚,无形中为孩子树立了使用暴力的榜样;还有些家庭关系紧张、家暴频繁;个别家长自身本就藐视规则,信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一味地教育孩子“不能吃虧”。
其二,学校教育看重学业成绩,忽视学生品德培养。学校很少对孩子进行友善教育、爱心教育和尊重教育,班级中缺少关爱氛围,强调学业竞争和排名。教师会花费更多的精力关照优秀生,而对于后进生的要求只限于“上课不违反课堂秩序即可”,在学生中无形地划分为三六九等。一些调研表明,受欺侮儿童往往自尊心差,在同伴中不受欢迎,欺侮者则身强体壮,容易冲动,同样与同伴关系不良。被教师忽略、成绩不佳的孩子得不到认可,不受学生群体欢迎,甚至被认为是“垃圾”。其中个性内向胆小者易成为被欺凌的潜在对象,而胆大好动者则可能成为欺凌者,这些学生“从学校的运作中找不到存在感和愉悦,理所当然地逃离进自己的天堂,而在教室和学校的边缘地带,自我中心、无规则意识、简单的低层次欲望驱动和同伴影响等因素就导致了校园欺凌”。
另外,学校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学校领导官本位意识比较浓厚,缺乏平等、民主、责任意识。再者,一些家庭背景特殊的学生在做出不良行为时,学校领导或教师为了本校或个人利益,无视学生心灵受伤,害怕得罪家长,不敢主持正义,一味大事化小。
二、欺凌现象的防治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校园欺凌所带来的一系列消极后果无论是对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而言,均不利于其日后健康发展。因此,对小学生校园欺凌现象的尽早防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一,校园欺凌现象重在预防,建立校园反欺凌预防体系很重要。首先,学校要加强反欺凌教育。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对于欺凌没有清晰的认识,难以把握“玩笑”和“欺凌”的界限,常发生以大欺小、以强欺弱行为而不自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什么是欺凌及其带来的后果,让学生认识到欺侮包括语言欺侮、身体欺侮和关系欺侮等,起绰号、讲粗话、打人、毁坏他人财物、捉弄人等伤害他人情感与自尊的行为均属欺凌行为。学校还可以加大安全教育、生命教育的比重,通过教材呈现、开展主题班会、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欺凌行为的伤害性;通过法制教育和规则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欺凌者应承担的责任。教师要教育学生在遭遇欺凌的时候要采取合适的方式来回应及反击,切勿“以暴制暴”或者认为被欺侮是不光彩的经历,默默忍受。其次,学校要加强学生行为管理。小学阶段的欺凌多表现为言语伤害行为和身体直接接触行为,欺凌行为多发生在课间休息或午休时间,同样具有隐蔽性的特征。学校和教师往往低估了学生中身体欺侮事件的发生频率。由于教师对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缺乏察觉和有效制止,导致学生由“叫绰号”等较小的欺凌行为演变成为严重的欺凌行为,由单人欺凌行为演变成多人行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保持对学生欺凌行为的警觉,通过班干部、家长等多种反馈渠道及时了解班级欺凌行为,并对欺侮者进行必要的批评与处罚,避免“破窗效应”。从以往经验来看,男生卷入校园欺侮事件较女生更多,班主任应针对性别差异,进行重点的监督教育。
第二,加强友善教育,营造学校关爱氛围。一些调研表明,欺侮行为发生频率与学校类型有关,办学质量较高学校欺侮行为相对较低。另一些调研表明,周围有要好的同学和朋友的学生遭受欺侮行为的可能性较低,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化解孤立。而对学校及教师认可程度的高低与遭受欺辱行为的可能性呈负相关关系,一句话,学生融入学校生活有助于减少冲突发生。由此可见,学校全方位关心学生,营造安全关爱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更为积极地参与学校生活,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也有助于减少校园欺侮行为。
首先,教师是示范关爱行为的最佳榜样。教师要做到关爱每个孩子,尤其是要关爱三类学生:学习困难学生、行为问题学生和人际交往适应困难的学生。另一方面,尤其是注重营造家庭式的氛围,强调每个人都是班级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淡化学生的成绩排名,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好,让积极进取的理念深入人心,并通过过集体生日、建立学习互助小组、开展志愿活动等多种方式来培养集体归属感,让成绩不好的学生也能体会到集体的接纳和同伴的尊重。
其次,注重学生之间相互关爱的品质养成。移情是关爱的发生机制,也即是说,关爱他人的前提条件是能够对别人的情感产生共鸣,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具有关爱品质的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互动的过程中,能够对他者的生命表现出一种尊重、关切。尊重意识和移情(同情)能力应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点,尤其是移情教育能够改变学生对欺侮行为的态度。
第三,注重培养学生应对冲突的能力。小学生之间常会因为“玩笑”“打闹”等引起一系列的冲突,而教师精力有限,对学生的告状往往无暇深究。故而,可以采用朋辈调解的方法,即在学生中训练调解员,通过调解员协助冲突,让同学以理性及和平的方法解决冲突,促使双方达成协议,帮助学生在学校环境中解决冲突。由于调解是基于当事人双方的意愿而主动开展,且由同龄学生作为第三方调解员,更有利于消除冲突的根源,避免进一步恶化为欺凌、暴力事件。所以,可以在全校范围内遴选比同龄学生略为成熟懂事的孩子,训练他们化解学生冲突的能力。通常流程如下:给冲突的两方以机会让他们分别陈述事件始末;让两人互换立场,让欺侮者体验被欺侮者的感受;欺侮者道歉。如果双方对于调解结果不满,则提交至班主任处理。调解行为有助于学生养成理性态度和情感控制能力,防止学生在情绪冲动下实施过激行为。
第四,家校合力育德是关键。尽管学校是校园欺凌发生的主要场地,但欺凌产生的根源却在家庭、社会。因此,校园欺凌的防治迫切需要家长、社会的积极配合。合力育德有助于克服学校教育的盲区。
首先,家校价值观要统一,双方都要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共同培养学生的合作关爱意识。许多学校开发了德育作业,或开展陪父母上班、孝顺父母等活动来引导家庭对于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视与投入。此外,家长应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其他心理需求,尊重、理解孩子。
其次,家校双方可以充分利用微信、QQ等网络社交平台,及时交流学生的日常表现,以保证全面掌控学生的情况,发现学生有欺凌或者被欺凌的苗头要及时合作采取措施,正确引导,将潜在的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另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家委会和社区志愿者,补充学校教师力量之不足,在欺凌行为发生之后,加强对受欺侮者个体心理的干预与疏导。
当然,校园欺凌现象的防治不仅要依靠家庭和學校,还需要教育制度支持,要进一步完善校园欺凌行为综合治理的制度。同时,净化社会文明环境,减少网络游戏和各种媒体中的暴力因素,为未成年人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