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在救治凶险性前置胎盘中的应用

来源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0rx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多学科诊疗模式应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由多学科协作团队对46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进行救治的情况。结果:46例患者剖宫产术前予预置血管球囊14例;术中行子宫压迫缝合术26例,宫腔球囊置入术37例,宫腔纱条填塞4例;术后行子宫动脉栓塞10例。41例患者保留子宫(89.13%),手术平均时间为(121.1±53.7)min,平均失血量为(1680.4±1194.2)ml。输血36例,其中自体回输血6例。术后转ICU 18例,术后平均住院天数(7.5±2.7)d,新生儿Apgar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后常规留置肾盂造瘘管和未留置肾盂造瘘管治疗单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行MPCNL治疗单侧肾结石的2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常规留置肾盂造瘘管的154例患者纳入常规组,另将未留置肾盂造瘘管的130例患者纳入无管组。比较两组的结石清除率、手术用时、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降钙素原下降值、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的结石清除率、手术用时、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降钙素原下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胃是非霍奇金淋巴瘤最常见的结外部位之一。原发性胃淋巴瘤腹部症状不具有临床特异性,与其他良恶性疾病难以区分。因其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疾病,不同病理类型其治疗疗效差异大,虽然治疗方法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仍没有形成统一的治疗模式。作者将对原发性胃淋巴瘤近年各种治疗方式的进展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