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练习生活化做到学以致用

来源 :教师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g12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生活化的问题,让数学从生活中走来,再将数学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增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与生活,学习致用。因此,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可以设计符合学生口味的实际行的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的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实践活动、生活问题相结合。
  1.具有生活化、应用性的练习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学中,教学应该努力发掘出有价值的实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因此可以设计具有可操作性、趣味性和开放性的练习,让学生喜欢主动地完成。如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占优势,喜欢生动形象地事物。因此,可以使用过关游戏、儿童乐园和数学王国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高年级学生可以进行实际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探索研究,找到最佳解决方案,改变学习和练习是学生负担的状况。
  2.数学练习的合作性和实践性,使学生自主完成
  现行的数学教材使得教师不断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与合作性。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个性和品质,可以定期让学生以班或组等为单位,制作内容丰富多彩又充滿生活乐趣的《数学手抄报》或《数学墙报》,学生自主收集生活或通过图书、网络等发现的数学问题或数学常识,通过交流、研讨,制作出趣味性、综合性、启发性的报纸,学生易于养成主动发现数学问题、自主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的习惯。
  3.学科生活结合 综合发展
  学生可以在已有基础上,把生活中发现的已解决或尚未解决的数学问题,道听途说的或充满趣味的数学问题,通过《数学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不限制内容和形式,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获取数学知识,使得数学练习更具有时代性、自主性和个性。学生对发现和探索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更加深入。
  4.评价生活化 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以往的数学评价往往只是单一的等级评价,只是起到了调查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以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枯燥而又起不到对主体的激励作用。而生活化的数学评价,恰恰弥补了这些。在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以评价之余,从学生的解题思路、能力、习惯、情感、品质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表扬优点,提出不足,指出方向,使学生在真实而又生活化的情境中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树立学习的信息,大大提高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如对认真踏实、书写工整地的学生评价:你的作业书写的真漂亮,批改起来可真是一种美的享受啊!继续努力吧,相信你一定会更加优秀!对聪明而又马虎的学生:你的想法可真不错,但是却出了问题,好好查一查,看看问题出在哪里?希望你告别粗心,和细心交朋友,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等等诸如此类的语言,会让学生更爱学数学,更会学数学。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的数学教学,需要靠教师积极的为学生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尽可能的创设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富有生活气息的生活问题情景和练习,把生活实例融入数学,数学问题回归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认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切实体验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人人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贴近生活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学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学会用数学。
其他文献
在教育改革的迅猛发展,现代科技综合化的趋势,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素养,应成为现代化教育的目标。21世纪的今天,教材的全面改革,向我们提供了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推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最好机遇。要确定面向21世纪的现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综合实践否则就会成为无缘之水、无本之木。要加速开展课程改革和对教法的研究。综合化的课程,综合型的教学方法,必须成为我国现代教
期刊
【摘要】“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正是人本主义光辉烛照下的新型的课堂教学,它通过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充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使课堂真正成为展示学生生命价值的绿洲。  【关键词】新课程;参与式教学;初中数学主体参与;教学模式;探索应用 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关键的环节就是要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具有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一节好课不仅要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还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到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行这有效的教学活动,从而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一、 教师要善于发现、捕捉生活素材作为学习资源。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就是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所以教师在设计一节课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的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在培养识字能力的过程中,学生要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要培养识字能力,就要讲究识字的规律,根据规律来识字。这样,才可以识得活,学得巧,掌握得牢,运用得正确,加快识字的速度,提高识字的质量。小学阶段识3000字左右,前三年识2500个,完成识字任务的六分之五,基本上过了识字关。这个2500字的指标,怎样达到呢?是采用集中识字的办法,还是采取分级识字的
期刊
【摘要】在低年级教学活动中恰当地运用奖励,对儿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运用奖励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误区,使得奖励没有很好的实现自身的价值与意义。为了更好的发挥奖励的价值,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素养,对奖励有正确的理解与认识,遵循奖励原则,在熟悉儿童特点的基础上,因人施奖。  【关键词】奖励;儿童;教学活动;教师 在赏识教育理念的感召下,奖励在教学活动中开始广泛运用。奖励如一股春
期刊
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呢?按语文新课標要求,我们应该打破传统作文教学模式,采取“开放式”作文教学指导模式。怎样才能搞好“开放式”作文教学?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探讨小学开放式作文教学的必要性  开放式作文教学指的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创设更为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在给以明确、具体
期刊
【摘要】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所以,教会孩子如何面对挫折,是每一位家长必修的一门课程。首先,树立自信,培养竞争意识;其次,肯定自己,寻找不足;再次,辩证地看待问题,坏事变好事;最后,扬长避短,增强自信心。  【关键词】学会面对挫折;树立自信;肯定自己;辩证看问题;扬长避短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许多家长对孩子可以说是百般呵护,恐怕孩子受一点点委屈,这种做法是绝对错误的。要
期刊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现象、物理定律都可以用实验加以演示和验证,这有助于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当一个学生对某门学科发生浓厚的兴趣时,学习这门课程就有了内在的动力,这种内因的作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兴趣在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关键词】激发;兴趣;思维;紧密联系 ;乐学; 积极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
期刊
初中数新课程标准十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倡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要求学生密切的联系生活,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围绕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创新的能力。  一、 渗透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在情境导入新课中,教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与老师的教学方法密切相关,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用新的理念融入全教学过程,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方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教学方法;设计;学生兴趣;教学效果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上好数学课呢?下面谈谈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