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本次对难治复发性粒细胞白血病采用雷利度胺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难治复发性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雷利度胺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治疗2~6个疗程,平均(3.98±0.65)个疗程,其中有效患者3例,病情完全缓解患者2例,死亡1例;大部分患者均存在疲倦与乏力的情况,但是在治疗期间未出现腹泻、恶心、皮疹、瘙痒、便秘等不良反应,而针对于患者在治疗期间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均遵循医嘱给药,患者不良情况得以好转。结论:对于难治复发性粒细胞白血病首选雷利度胺,但是此药物存在轻度不良反应,给予对症治疗能够得到缓解,因此值得推广。
【关键词】 难治复发性粒细胞白血病 雷利度胺 治疗效果
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肿瘤,并且并发率较高,大部分白血病患者的最终归宿均是死亡。但是目前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治疗白血病的方法越来越多,均能够有效提升白血病患者的生存率,但是根据大量相关研究表示,即便白血病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转或控制后,依然会出现病情反复,因此这一情况也越来越受到医学界以及社会的关注[1]。故本次对难治复发性粒细胞白血病采用雷利度胺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存率,现在将临床治疗过程形成报告,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难治复发性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6例,在所有研究对象当中有男患者4例,女患者2例,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为(48.34±3.24)岁。治疗初始时患者的外周血原始细胞中位数为35.5%,患者的骨髓原始细胞中位数为64%,所有患者当中有1例患者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5q-)转化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其余患者中,M2为6例,M4为1例,M6为1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雷利度胺(广西健泰药业有限公司供应商提供),用药方法为口服,计量为每日50mg,连续用药3周,然后停药1周,一个疗程为4周。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肝肾功能、血常规情况以及骨髓等进行详细检查和记录,并根据患者病情情况进行对症支持。
1.3 判断标准
①医护人员进行随访并记录6例患者的治疗情况,如病情好转、病情完全患者以及死亡情况。②医护人员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利用软件将数据汇总并作出相应的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采用卡方检验方式进行计数资料,并将t值带入计量资料,当P值小于等于0.05时,统计的方法才具有意义。
2 结果
2.1 6例患者治疗情况
所有患者均治疗2~6个疗程,平均(3.98±0.65)个疗程,其中有效患者3例,病情完全缓解患者2例,死亡1例。
我院医护人员对3例有效患者进行随访至2015年12月,1例患者为血液改善,1例患者为持续缓解,1例患者由于病情发展过快而退出研究。
2例完全缓解的患者当中:1例为M2患者,1例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5q-)转化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
死亡患者:由于无法继续承担医疗费用而放弃治疗,放弃30d后由于嚴重感染而死亡。
2.2 6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通过研究结果表示,大部分患者均存在疲倦与乏力的情况,但是在治疗期间未出现腹泻、恶心、皮疹、瘙痒、便秘等不良反应,而针对于患者在治疗期间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均遵循医嘱给药,患者不良情况得以好转,详细数据见下表1。
3 讨论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直至今日为止,在临床医学中也没有能够完全认识此疾病,但是根据相关研究表示,有学者认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白血胞发病具有一定关系,同时也与病毒感染、遗传、化学原因、电离辐射等因素相关。同时患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患者以儿童和小于35岁人群为多数,患者患上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之后,通常病情发展迅速,并且治疗相对棘手,通常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有贫血、发热、出血等,此疾病预后较差,患者容易出现病情反复等情况[2]。而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上对于治疗难治复发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方法也越来越多。而雷利度胺是抗肿瘤活性、抗血管增生的一种药物,在2005年推出,其毒性较低,对于调节患者的免疫能力、抑制细胞生长、抗肿瘤以及抗炎活性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内相关研究表示,目前对于治疗难治复发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首选雷利度胺进行治疗,同时也有国外临床研究表示,对10例难治复发慢性淋巴胞白血病给予雷利度胺进行治疗,有2例患者病情得以完全患者,有8例患者病情得到稳定。而本次研究结果表示,所有患者均治疗2~6个疗程,平均(3.98±0.65)个疗程,其中有效患者3例,病情完全缓解患者2例,死亡1例。与上述研究无显著差异,但是通过研究结果表示,大部分患者均存在疲倦与乏力的情况,但是在治疗期间未出现腹泻、恶心、皮疹、瘙痒、便秘等不良反应,而针对于患者在治疗期间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均遵循医嘱给药,患者不良情况得以好转,其原因在于雷利度胺的常见不良反应均有血液学不良发应以及非血液学相关不良反应,包括患者感觉疲倦、乏力、皮疹、恶心、呕吐等[3]。而本次研究中,存在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血小板减少、贫血等症状,但未出现皮肤反应、胃肠道反应等。综上所述,对于难治复发性粒细胞白血病首选雷利度胺,但是此药物存在轻度不良反应,给予对症治疗能够得到缓解,因此值得推广。但是由于本次随访时间较短且病例较少,因此还应当收集更为广泛的数据进行调查和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依香为,董坚,史明霞等.雷利度胺治疗白血病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4,(20):3205-3207.
[2]刘念,陈文明.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新药治疗[J].白血病·淋巴瘤,2013,22(1):35-37,46.
[3]晋鑫,张翼鷟.雷利度胺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新进展[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2,20(1):205-209.
作者简介:步云文(1985年-),女,山东邹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师,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 难治复发性粒细胞白血病 雷利度胺 治疗效果
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肿瘤,并且并发率较高,大部分白血病患者的最终归宿均是死亡。但是目前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治疗白血病的方法越来越多,均能够有效提升白血病患者的生存率,但是根据大量相关研究表示,即便白血病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转或控制后,依然会出现病情反复,因此这一情况也越来越受到医学界以及社会的关注[1]。故本次对难治复发性粒细胞白血病采用雷利度胺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存率,现在将临床治疗过程形成报告,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难治复发性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6例,在所有研究对象当中有男患者4例,女患者2例,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为(48.34±3.24)岁。治疗初始时患者的外周血原始细胞中位数为35.5%,患者的骨髓原始细胞中位数为64%,所有患者当中有1例患者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5q-)转化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其余患者中,M2为6例,M4为1例,M6为1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雷利度胺(广西健泰药业有限公司供应商提供),用药方法为口服,计量为每日50mg,连续用药3周,然后停药1周,一个疗程为4周。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肝肾功能、血常规情况以及骨髓等进行详细检查和记录,并根据患者病情情况进行对症支持。
1.3 判断标准
①医护人员进行随访并记录6例患者的治疗情况,如病情好转、病情完全患者以及死亡情况。②医护人员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利用软件将数据汇总并作出相应的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采用卡方检验方式进行计数资料,并将t值带入计量资料,当P值小于等于0.05时,统计的方法才具有意义。
2 结果
2.1 6例患者治疗情况
所有患者均治疗2~6个疗程,平均(3.98±0.65)个疗程,其中有效患者3例,病情完全缓解患者2例,死亡1例。
我院医护人员对3例有效患者进行随访至2015年12月,1例患者为血液改善,1例患者为持续缓解,1例患者由于病情发展过快而退出研究。
2例完全缓解的患者当中:1例为M2患者,1例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5q-)转化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
死亡患者:由于无法继续承担医疗费用而放弃治疗,放弃30d后由于嚴重感染而死亡。
2.2 6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通过研究结果表示,大部分患者均存在疲倦与乏力的情况,但是在治疗期间未出现腹泻、恶心、皮疹、瘙痒、便秘等不良反应,而针对于患者在治疗期间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均遵循医嘱给药,患者不良情况得以好转,详细数据见下表1。
3 讨论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直至今日为止,在临床医学中也没有能够完全认识此疾病,但是根据相关研究表示,有学者认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白血胞发病具有一定关系,同时也与病毒感染、遗传、化学原因、电离辐射等因素相关。同时患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患者以儿童和小于35岁人群为多数,患者患上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之后,通常病情发展迅速,并且治疗相对棘手,通常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有贫血、发热、出血等,此疾病预后较差,患者容易出现病情反复等情况[2]。而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上对于治疗难治复发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方法也越来越多。而雷利度胺是抗肿瘤活性、抗血管增生的一种药物,在2005年推出,其毒性较低,对于调节患者的免疫能力、抑制细胞生长、抗肿瘤以及抗炎活性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内相关研究表示,目前对于治疗难治复发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首选雷利度胺进行治疗,同时也有国外临床研究表示,对10例难治复发慢性淋巴胞白血病给予雷利度胺进行治疗,有2例患者病情得以完全患者,有8例患者病情得到稳定。而本次研究结果表示,所有患者均治疗2~6个疗程,平均(3.98±0.65)个疗程,其中有效患者3例,病情完全缓解患者2例,死亡1例。与上述研究无显著差异,但是通过研究结果表示,大部分患者均存在疲倦与乏力的情况,但是在治疗期间未出现腹泻、恶心、皮疹、瘙痒、便秘等不良反应,而针对于患者在治疗期间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均遵循医嘱给药,患者不良情况得以好转,其原因在于雷利度胺的常见不良反应均有血液学不良发应以及非血液学相关不良反应,包括患者感觉疲倦、乏力、皮疹、恶心、呕吐等[3]。而本次研究中,存在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血小板减少、贫血等症状,但未出现皮肤反应、胃肠道反应等。综上所述,对于难治复发性粒细胞白血病首选雷利度胺,但是此药物存在轻度不良反应,给予对症治疗能够得到缓解,因此值得推广。但是由于本次随访时间较短且病例较少,因此还应当收集更为广泛的数据进行调查和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依香为,董坚,史明霞等.雷利度胺治疗白血病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4,(20):3205-3207.
[2]刘念,陈文明.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新药治疗[J].白血病·淋巴瘤,2013,22(1):35-37,46.
[3]晋鑫,张翼鷟.雷利度胺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新进展[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2,20(1):205-209.
作者简介:步云文(1985年-),女,山东邹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师,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