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特级教师金戈在讲座《裸读新诗》中说:“诗是有生命的,经过诗歌点燃的孩子,他们的生命将不同凡响”。青少年正是培养纯正文学兴趣的时候,如果将大部分时间用于故事类文学文本的阅读,不能让他们接触到纯正的文学。朱光潜先生认为“读诗的功用不仅在消愁遣闷,不仅是替有闲阶级添一件奢侈;它使人到处都可以觉到人生世相新鲜有趣,到处可以吸收维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同时“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致。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学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然而诗歌教学一直以来都处于边缘地带。统编新教材在七年级上册仅选了两首新诗——《天上的街市》《太阳船》;七年级下册选了外国诗两首,八年级没有一首新诗入选,最近的九年级教材似乎发现了这一问题,设置专门的新诗单元。与此同时,反观一线的新诗教学与古典诗歌教学之间边界模糊,朗读、知人论世、主题探究等依然是新诗和古典诗歌教学的主要方法。
新诗有其独特的内质,新诗教学不能因循于古典诗歌教学,应该努力让学生在个性化语言的体验中生成诗的情味,在丰富的诗歌学习活动中感受新诗的魅力,通向这种教学之境的基本策略是“裸读”:抛开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等材料,直接面对诗歌,走近诗歌和诗人的内在世界。为实现这一教学策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的“学”设好支架,定好活动。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诗歌阅读兴趣,帮助学生习得新诗阅读的知识、方法和策略,笔者挑选了徐志摩的《月下待杜鹃不来》作为教学样本。诗歌内容如下:
月下待杜鹃不来
徐志摩
看一回凝静的桥影,
数一数螺钿的波纹,
我倚暖了石栏的青苔,
青苔凉透了我的心坎;
月儿,你休学新娘羞,
把锦被掩盖你光艳首,
你昨宵也在此勾留,
可听她允许今夜来否?
听远村寺塔的钟声,
像梦里的轻涛吐复收,
省心海念潮的涨歇,
依稀漂泊踉跄的孤舟!
水粼粼,夜冥冥,思悠悠,
何处是我恋的多情友?
风飕飕,柳飘飘,榆钱斗斗,
令人长忆伤春的歌喉。
一、 立交流支架,在对话活动中生成原始体验
在裸读的基础上对诗歌进行反复诵读,是新诗教学的基本策略,课堂上笔者先向学生展示了裸读的定义。为了让更多同学参与课堂,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三遍,然后根据ppt给出的聊天范式与同桌聊读后的阅读初体验。
学习活动一:聊聊阅读初体验
A.我读到了一个……诗人,他……
B.我读到了一处……风景,你看……
C.我读出了……
师:我请一组同学展示一下他们聊天的过程。
生1:我读到了一个孤独寂寞的诗人,你看他在月光下一直等待,等到青苔凉透了他的心坎,寂寞到与月亮进行对话,但是最终好像还是等不到他要等的人。
生2:你讲得真好,我欣赏的是风景,我读到了一处优美、宁静的风景。你看那桥影、波纹、月色等景物组合在一起多么优美,在夜幕中传来隐隐钟声和飕飕风声,给原本安静的夜更增添了几分安宁。
(根据学生聊的内容,教师板书“诗人:孤独、寂寞 风景:优美、宁静”)
诗歌阅读的原始体验是学生进入诗歌的起点,也是课堂学习最初的生发点,为了让这一学习活动在自由言说的状态下充分展开,笔者选择了同伴互聊的形式,同时又规定一定的聊天范式,不至于聊得漫无边际,实现活动的有效化。
在原初体验的基础上再进行朗读教学,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师:接下来我们要根据聊天过程中的初步体验进行朗读,关于朗读形式,大家有好的建议吗?
生1:老师,我们分组朗读吧,班级里有四个小组,每组读一段。
师:好的,老师采纳你的建议。(这是课堂生成,但是新诗是不适合齐读的)
师:读完了,四个组都读得富有感情,但是有一个共同问题,大家听出来没有?
生:参差不齐。
师:是的,所以大家以后读新诗要注意尽量不要齐读,最好是自己读,因为新诗没有古典诗歌的格律,更多的是诗人心情的流露。好的我请刚才给我们挖坑的同学——建议分组读的同学来读一下这首诗歌。
(学生个读,富有感情,掌声)
新诗朗读教学,不适宜集体齐读,课堂上笔者因势利导,利用课堂现场生成的问题作为思考的支架,将齐读与个读进行对比,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新诗朗读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学生今后对诗歌的朗读理解。
二、设知识支架,在对比活动中感悟语言魅力
诗歌语言的品味,一方面需要各种形式的朗读,另一方面则需要借助一些知识或已有经验进行感悟和赏析。如果朗读过后直接让学生找自己喜欢的句子,談感受,讲感悟,容易导致学生思维碎片化,为了避免这种琐碎的分析讲解,破坏诗歌整体美感,笔者在赏析时以诗歌语言对比活动为支点,适时引入意象的知识,引导学生感悟诗歌语言与情思之美。
PPT出示
A.看一回凝静的桥影,
数一数螺钿的波纹,
然而诗歌教学一直以来都处于边缘地带。统编新教材在七年级上册仅选了两首新诗——《天上的街市》《太阳船》;七年级下册选了外国诗两首,八年级没有一首新诗入选,最近的九年级教材似乎发现了这一问题,设置专门的新诗单元。与此同时,反观一线的新诗教学与古典诗歌教学之间边界模糊,朗读、知人论世、主题探究等依然是新诗和古典诗歌教学的主要方法。
新诗有其独特的内质,新诗教学不能因循于古典诗歌教学,应该努力让学生在个性化语言的体验中生成诗的情味,在丰富的诗歌学习活动中感受新诗的魅力,通向这种教学之境的基本策略是“裸读”:抛开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等材料,直接面对诗歌,走近诗歌和诗人的内在世界。为实现这一教学策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的“学”设好支架,定好活动。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诗歌阅读兴趣,帮助学生习得新诗阅读的知识、方法和策略,笔者挑选了徐志摩的《月下待杜鹃不来》作为教学样本。诗歌内容如下:
月下待杜鹃不来
徐志摩
看一回凝静的桥影,
数一数螺钿的波纹,
我倚暖了石栏的青苔,
青苔凉透了我的心坎;
月儿,你休学新娘羞,
把锦被掩盖你光艳首,
你昨宵也在此勾留,
可听她允许今夜来否?
听远村寺塔的钟声,
像梦里的轻涛吐复收,
省心海念潮的涨歇,
依稀漂泊踉跄的孤舟!
水粼粼,夜冥冥,思悠悠,
何处是我恋的多情友?
风飕飕,柳飘飘,榆钱斗斗,
令人长忆伤春的歌喉。
一、 立交流支架,在对话活动中生成原始体验
在裸读的基础上对诗歌进行反复诵读,是新诗教学的基本策略,课堂上笔者先向学生展示了裸读的定义。为了让更多同学参与课堂,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三遍,然后根据ppt给出的聊天范式与同桌聊读后的阅读初体验。
学习活动一:聊聊阅读初体验
A.我读到了一个……诗人,他……
B.我读到了一处……风景,你看……
C.我读出了……
师:我请一组同学展示一下他们聊天的过程。
生1:我读到了一个孤独寂寞的诗人,你看他在月光下一直等待,等到青苔凉透了他的心坎,寂寞到与月亮进行对话,但是最终好像还是等不到他要等的人。
生2:你讲得真好,我欣赏的是风景,我读到了一处优美、宁静的风景。你看那桥影、波纹、月色等景物组合在一起多么优美,在夜幕中传来隐隐钟声和飕飕风声,给原本安静的夜更增添了几分安宁。
(根据学生聊的内容,教师板书“诗人:孤独、寂寞 风景:优美、宁静”)
诗歌阅读的原始体验是学生进入诗歌的起点,也是课堂学习最初的生发点,为了让这一学习活动在自由言说的状态下充分展开,笔者选择了同伴互聊的形式,同时又规定一定的聊天范式,不至于聊得漫无边际,实现活动的有效化。
在原初体验的基础上再进行朗读教学,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师:接下来我们要根据聊天过程中的初步体验进行朗读,关于朗读形式,大家有好的建议吗?
生1:老师,我们分组朗读吧,班级里有四个小组,每组读一段。
师:好的,老师采纳你的建议。(这是课堂生成,但是新诗是不适合齐读的)
师:读完了,四个组都读得富有感情,但是有一个共同问题,大家听出来没有?
生:参差不齐。
师:是的,所以大家以后读新诗要注意尽量不要齐读,最好是自己读,因为新诗没有古典诗歌的格律,更多的是诗人心情的流露。好的我请刚才给我们挖坑的同学——建议分组读的同学来读一下这首诗歌。
(学生个读,富有感情,掌声)
新诗朗读教学,不适宜集体齐读,课堂上笔者因势利导,利用课堂现场生成的问题作为思考的支架,将齐读与个读进行对比,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新诗朗读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学生今后对诗歌的朗读理解。
二、设知识支架,在对比活动中感悟语言魅力
诗歌语言的品味,一方面需要各种形式的朗读,另一方面则需要借助一些知识或已有经验进行感悟和赏析。如果朗读过后直接让学生找自己喜欢的句子,談感受,讲感悟,容易导致学生思维碎片化,为了避免这种琐碎的分析讲解,破坏诗歌整体美感,笔者在赏析时以诗歌语言对比活动为支点,适时引入意象的知识,引导学生感悟诗歌语言与情思之美。
PPT出示
A.看一回凝静的桥影,
数一数螺钿的波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