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扶”:社区弱势群体教育策略探析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弱势群体问题日益凸显。要做好帮扶弱势群体工作,应通过扶“心”、扶“技”、扶“情”等工作,促进弱势群体的成长。
  【关键词】弱势群体 教育策略 三扶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B-0127-02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转型,社区教育中心服务区域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弱势群体。虽然他们从年龄、性别上有差异,但是也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性格冷淡,情感孤僻,不善与人交际,缺少相对谋生的手段,等等。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社会的底层,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构建和谐社会,最为根本的还是做好帮扶弱势群体的工作,让他们尽快成为践行“中国梦”的生力军。要实现这一目标,社区教育中心工作人员需要做到扶“心”、扶“技”、扶“情”的“三扶”工作。
  一、扶“心”
  弱势群体为何处于弱势?除了经济上的原因,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弱势。比如,留守儿童与父母、孤寡老人与子女之间的情感沟通日趋冷漠,社会失足人士的一种心理自卑,等等。要想让他们融入社会,前提是化解他们的心理坚冰,因而扶“心”是弱势群体变得合群的首要条件。在具体实践中,笔者认为应重点做好以下三点工作:
  一是沟通。沟通是化解弱势群体心理坚冰的一剂良药。社区教育中心工作人员不能坐着办公,而应该常走动,多与弱势群体沟通,即便没有实质性效果,但至少要让弱势群体感到一种被尊重、没有被遗忘的感觉。笔者所在的社区明确规定,社区教育中心工作人员必须每周对登记在册的弱势群体走访一次、沟通一次。而且在沟通中,还强调工作人员除了做到以诚待人,将心比心,还要做到引导留守儿童的父母、孤寡老人的子女通过打电话、回家探望等形式与他们积极沟通,甚至还与他们“约法三章”,规定每周一次电话,每两个月一次“回家”。
  二是活动。活动,就是让弱势群体“动”起来。“动”起来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组织留守儿童过“集体生日”,组织孤寡老人重阳节“游政府”,等等。活动不拘泥形式,关键是能打破时空的限制,让弱势群体真正地“走”到一起,去参加他们自己的活动,去参加社会的“活动”,还有组织他们参加各级比赛等。笔者所在社区教育中心在2013年暑假就曾联合妇联、共青团,帮助留守儿童圆梦,组织他们到城里去,与父母开开心心过一天。这些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是结对。无论怎样的沟通,或者怎样的活动,某种意义上说,仍然停留在“点”上,对弱势群体缺少“面”上的关怀。因而,笔者所在社区教育中心认真研究,结合弱势群体提出了具体结对活动。社区教育中心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发动“五老”作用,给留守孩子找一个“妈妈”、“爷爷”、“奶奶”;给孤寡老人,找一个“同伴”,找一个留守“儿子”、“女儿”,等等。这种结对方式,这种志愿者行动,一定程度上能更好地融化弱势群体的心理坚冰,为他们融入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扶“技”
  弱势群体处于弱势,除了心理因素外,还缺少一定的经济地位,从而被排斥在正常社交之外。扶“心”固然能够为他们融入社会创造条件,但如果收入得不到根本性提高,那么他们最终还是会处于弱势。因此,需要在技能上下工夫,让弱势群体有一技之长,让他们拥有值得自己骄傲的技能,从而变得“坚强”起来。笔者所在社区教育中心在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做出尝试。
  一是组织网络培训。很多时候,弱势群体“弱”在经济上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是眼界、视野。很多孤寡老人不会使用电脑,不会观看视频,甚至连一些手机简单的拨打功能都不会。交际的狭窄,一定程度上造成他们心理的孤僻。因而,社区教育中心应把网络培训作为重点工作,创新培训形式,将集体培训与个人指导相结合。不仅指导他们学会游览网站,还着重指点通过QQ、视频等形式与家人沟通。家境相对特殊的弱势群体,则在微机房里每天为他们开辟网络“绿色”通道,让他们上网冲浪、聊天。网络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弱势群体的眼界,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二是牵头企校联动。社区教育中心积极给弱势群体搭桥牵线,通过到周边企业走访、沟通,了解企业的实际需要,积极组织相关企业技术人员到社区教育中心对弱势群体进行免费技能培训。针对一些对培训内容学习有困难的弱势群体,教育中心还安排他们进企业实习跟学,甚至还请有经验的师傅对他们“一对一”指导。这种企校联动,一方面能尽最大可能地确保弱势群体有工作、有事做;另一方面也能实实在在地提高他们的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三是结合当地产业。很多弱势群体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上班,如残疾人,留守照顾老人、儿童的妇女,等等。社区教育中心应该因人制宜,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家能上班。比如“化整为零”,社区教育中心牵头让一些零件发包他们回家做;还有就是根据农村实际组织一些讲座,比如如何科学养鸡养猪等。让弱势群体在家就能致富,在家就能有事做。
  三、扶“情”
  一些弱势群体除了收入低下,也存在精神匮乏的问题,他们没有自己的爱好与情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生活情绪也相对庸俗。因此,对他们帮扶,除了扶“心”、扶“技”,还需要扶“情”,让他们有精神寄托。
  一是搞好大型群众活动。群众是需要精神生活的,弱势群体更需要精神生活。社区教育中心应把大型群众活动作为对弱势群体的帮扶措施之一。比如,把中年留守妇女组织起来举行秧歌、腰鼓等活动,把孤寡老人组织起来跳广场舞,把留守儿童组织起来开展“六一”文艺汇演,等等。为了让弱势群体融入社会的大家庭,社区教育中心应有目的地接纳社会其他人士一起参与,安排一些弱势人士做他们的小组长、小队长,甚至“教练”,让弱势群体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二是搞好艺术培训工作。社区有很多专门的艺术教室,比如舞蹈房、音乐室、绘画室等。针对弱势群体精神贫乏的现象,社区教育中心组织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各种艺术培训,比如老年辅导班、少儿特长班、妇女十字绣班,等等。在具体的艺术培训活动中,除了对他们进行技法指导,还通过具体技法对人生观、价值观重新定位。与此同时,社区教育中心还利用各种场合,组织他们参加各种比赛、演出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不仅锻炼了他们艺体技能,而且提高了他们的生活品位和生活情趣。
  三是搞好“名”师互动。这里的“名”师相对而言是指社区周边有地位、有品位的社会成功人士。如果每次活动都是弱势群体参与,就会显得单调,大家的情绪也不高。为此,应及时组织一些活动,如中秋茶话会、社区书画展等,让那些学习有成的弱势群体与成功人士一起登台亮相,这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弱势群体的一种肯定。同时,社区教育中心应经常组织这些“名”师进社区,与弱势群体进行沟通交流,既能更好地消除弱势群体的心理阴影,更能拓宽他们的视野,为更好地融入社会做好准备。
  其实,很多时候,弱势群体并不是真正的“弱势”,弱势群体所谓的“弱势”,只是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了他们心理、技能乃至交际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与正常的社会有了一定的脱节。因而,社区教育中心应想办法真正帮扶他们,帮助他们走出弱势的阴影,在帮扶中,除了给予一些物质援助外,更重要的是做到扶“心”、扶“技”与扶“情”,使弱势群体更好地融入社会。
  (责编 刘 影)
其他文献
执政基础是我们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是我们党"执好政、掌好权"的保证.加强党的执政基础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从当前来讲,加强党的执政基础建设,就必须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而创新,是推动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最终源泉与主要动力.能否在工作中有所创新、总结出执政的新经验是检验基层党
城市大气污染控制可采取以下战略:将大气污染控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有效控制烟尘污染;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加强管理与文明施工,抓好重点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实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
将CAD/CAM技术与机械制图课程融合,以计算机绘图软件应用为主线的制图课程教学改革,对于解决制图课程的教学难题,培养适应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一个古老而崭新的哲学命题、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道德支撑、让社会主义荣辱观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等方面论述了树立和坚持以“八荣八耻”为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两个<纲要>的比较,对于我们把
加强政党制度研究,是不断扩大的国际交住的需要,是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有效抵制西方政党制度消极影响的需要,也是新时期对我国政党制度提出的新要求.在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