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目的 对比分析中老年胃肠道类癌和青年胃肠道类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不同人群胃肠道类癌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40例胃肠道类癌确诊患者,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2组,中老年组>36岁;青年组<35岁。回顾性分析中老年胃肠道类癌患者其发病情况同中青年胃肠道类癌患者的差异。结果 各年龄组患者的发病部位均以小肠、直肠类癌多发,中老年组胃肠道类癌的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便血和排便习惯改变。青年组患者首发症状以腹痛、便血为主;中老年组患者行根治性手术的比例高于青年患者,中老年组胃肠道类癌患者II,III期的比例明显高于青年患者,中老年患者确诊时合并心肺等疾病明显高于青年患者。结论 中老年胃肠道类癌患者确诊时并发症较多,根治手术率高,恶性度较低,临床应给予早期正确的诊断和积极的治疗。
关键词:胃肠道类癌;诊治;病理特征
引言:类癌是一种生长缓慢的特殊类型的肿瘤,又称嗜银细胞瘤,具有恶变倾向,可以发生转移。在体内分布较广,但绝大多数是在胃肠道内。部分类癌具有内分泌功能,可以产生一系列特殊的临床表现。胃肠道类癌肉眼外观为胃肠粘膜下的小结节,呈灰黄色或灰白色,边缘清楚,质硬,一般直径为1~3cm,偶尔可达到10cm[1],较大者可形成溃疡,以致与腺癌不易区别。有时可伴有局部肠壁肌层增厚以及纤维化反应,引起肠粘连。镜下可见低柱状或多角形瘤细胞,含有大小一致的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核及颗粒状胞浆,呈菊花形腺泡状排列,间或聚集成巢状或呈弯曲走行的带状。临床表现不典型,准也不统一,其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与腺癌有明显不病理诊断标同。对我院2008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中老年胃肠道类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同青年胃肠道类癌患者进行对比分析。
资料与方法
本组40例患者,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18岁~76岁,平均为50.3岁。病史1d~15年,平均为8个月。男女比例为1.2:1。肿瘤发生部位:直肠18例,胃8例,阑尾7例,结肠5例,小肠2例。
临床表现:腹痛、腹胀等腹部不适症状者21例,消化道出血9例,肠梗阻4例,排便习惯改变3例,腹部包块3例,其中3例伴有类癌综合症。
诊断及病理:本组40例患者中34例患者术前行内窥镜检查,CT检查3例,B超检查2例,消化道造影1例。病理标本常规HE染色,对可疑病变加以嗜银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肿瘤单发35例,多发5例,肿瘤直径>2cm的21例,而>1cm的11例,直径<1cm的8例。局限于黏膜或粘膜下层的22例,浸润肌层的10例,浸润浆膜层的8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15例,伴有远处转移的6例,部位均为肝脏。本组典型类癌22例,不典型类癌10例,小细胞癌8例。
手术方式:胃大不切除6例,全胃切除2例,其中2例行联合脏器切除术(肝脏);小肠部分切除术2例;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回盲部切除术1例,阑尾切除术6例;直肠类癌电镜下切除4例,局部扩大切除8例,直肠前切除或Mile's术6例,其中1例行二期原位肝移植术。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及Ridit检验。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病理所见:胃肠道类癌是胃肠道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发生的肿瘤,肿瘤大体形态随原发部位,病理学类型不同差异较大,表现为质硬的黏膜下黄色结节通常被覆完整的黏膜。肿瘤细胞形态按其分化程度不同分为典型类癌、不典型类癌和小细胞癌、其中典型类癌的镜下特点为瘤细胞中等大小,核圆形或卵圆形、居中、胞浆较丰富。核分裂相罕见。异形性不明显。癌组织排列较规则。不典型类癌瘤细胞形态不均一,呈多形性,核分裂相多见,瘤组织呈巢或片块,可见菊形团结构,而小细胞癌瘤细胞小,核圆形或雀麦形,深染,胞浆稀少或呈裸核状,核分裂相多见,细胞弥漫分布成片肿瘤大小与临床病理因素关系,肿瘤大小与组织学类型,周围组织浸润与否无关,(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
38例随访,2例失访,随访18-100个月。8例胃类癌,2例于术后半年死于肿瘤复发、肝转移,存活6例,18例直肠类癌,1例失访,3例术后2年死于肝转移,1例术后1年意外死于车祸,14例存活。5例结肠类癌,1例术后11个月死于肿瘤复发,4 例健在,小肠类癌2例,均存活 2年以上。7例阑尾类癌均存活,最长已存活10年。
讨论
胃肠道类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自新生儿至90岁以上均有报告。诊断为本病的平均年龄为50~58岁,男女之比无明显差别。胃肠道类癌占所有胃肠道恶性肿瘤的0.4~1.0%[2]。据浙江省大肠癌协作组报道,对186234名30岁以上成人进行以直肠镜为主的普查,发现直肠类癌34例,其发生率为18.3/10万,与该组中查出的直肠癌l4例及息肉癌变20例总数相等。上海市纺织医院以直肠指诊及直肠镜为主,对472766人次进行普查,发现直肠类癌93例,其发生率为19.7/10万,发现直肠癌50例。上述两组普查中发现的直肠类癌明显多于直肠癌[3]。
类癌多为单发,亦可多发,生长较缓慢,发生转移与否常与肿瘤大小有关。如小肠类癌小于1cm者约有2%发生转移,1~2cm者约有50%发生转移,大于2cm者转移率可达80%。转移部位以区域淋巴结及肝脏最多见,也可转移至其他脏器。局部可浸润肠壁全层甚至邻近脏器。转移肿瘤还有促使纤维化的倾向,使腹膜、胸膜、心内膜及瓣膜出现纤维化增厚挛缩。类癌患者并发其他癌的可能性比一般人群高7~37%。伴发癌中51%位于胃肠道。类癌亦可同时并发其他内分泌腺瘤[4]。
总之,临床上应提高对青年结直肠癌的警惕性,对有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的患者,应考虑胃肠道类癌的可能性,进行肠指诊,肠镜检查,以及实验室相关检查,以早确诊。只要患者全身情况及技术条件允许,均应及时给予手术治疗。对低位保肛手术应综合评估肿瘤至肛缘的距离,占据肠管的周径,病理分化程度,与周围组织的浸润程度及技术条件等因素。严格掌握适应症,对体质尚好的晚期结胃肠道类癌患者结合术前放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江晓华,蓝霞.胃肠道类癌12例诊治体会[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9(01)
[2]文亮,韩丹.胃肠道类癌的临床病理及其影像学表现[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05)
[3]吴静,董文广,王天宝.胃肠道类癌诊治与预后因素分析[J].华西医学.2007(01)
[4]唐韬,宋新,黄林平.胃肠道类癌诊治及预后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04)
关键词:胃肠道类癌;诊治;病理特征
引言:类癌是一种生长缓慢的特殊类型的肿瘤,又称嗜银细胞瘤,具有恶变倾向,可以发生转移。在体内分布较广,但绝大多数是在胃肠道内。部分类癌具有内分泌功能,可以产生一系列特殊的临床表现。胃肠道类癌肉眼外观为胃肠粘膜下的小结节,呈灰黄色或灰白色,边缘清楚,质硬,一般直径为1~3cm,偶尔可达到10cm[1],较大者可形成溃疡,以致与腺癌不易区别。有时可伴有局部肠壁肌层增厚以及纤维化反应,引起肠粘连。镜下可见低柱状或多角形瘤细胞,含有大小一致的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核及颗粒状胞浆,呈菊花形腺泡状排列,间或聚集成巢状或呈弯曲走行的带状。临床表现不典型,准也不统一,其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与腺癌有明显不病理诊断标同。对我院2008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中老年胃肠道类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同青年胃肠道类癌患者进行对比分析。
资料与方法
本组40例患者,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18岁~76岁,平均为50.3岁。病史1d~15年,平均为8个月。男女比例为1.2:1。肿瘤发生部位:直肠18例,胃8例,阑尾7例,结肠5例,小肠2例。
临床表现:腹痛、腹胀等腹部不适症状者21例,消化道出血9例,肠梗阻4例,排便习惯改变3例,腹部包块3例,其中3例伴有类癌综合症。
诊断及病理:本组40例患者中34例患者术前行内窥镜检查,CT检查3例,B超检查2例,消化道造影1例。病理标本常规HE染色,对可疑病变加以嗜银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肿瘤单发35例,多发5例,肿瘤直径>2cm的21例,而>1cm的11例,直径<1cm的8例。局限于黏膜或粘膜下层的22例,浸润肌层的10例,浸润浆膜层的8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15例,伴有远处转移的6例,部位均为肝脏。本组典型类癌22例,不典型类癌10例,小细胞癌8例。
手术方式:胃大不切除6例,全胃切除2例,其中2例行联合脏器切除术(肝脏);小肠部分切除术2例;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回盲部切除术1例,阑尾切除术6例;直肠类癌电镜下切除4例,局部扩大切除8例,直肠前切除或Mile's术6例,其中1例行二期原位肝移植术。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及Ridit检验。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病理所见:胃肠道类癌是胃肠道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发生的肿瘤,肿瘤大体形态随原发部位,病理学类型不同差异较大,表现为质硬的黏膜下黄色结节通常被覆完整的黏膜。肿瘤细胞形态按其分化程度不同分为典型类癌、不典型类癌和小细胞癌、其中典型类癌的镜下特点为瘤细胞中等大小,核圆形或卵圆形、居中、胞浆较丰富。核分裂相罕见。异形性不明显。癌组织排列较规则。不典型类癌瘤细胞形态不均一,呈多形性,核分裂相多见,瘤组织呈巢或片块,可见菊形团结构,而小细胞癌瘤细胞小,核圆形或雀麦形,深染,胞浆稀少或呈裸核状,核分裂相多见,细胞弥漫分布成片肿瘤大小与临床病理因素关系,肿瘤大小与组织学类型,周围组织浸润与否无关,(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
38例随访,2例失访,随访18-100个月。8例胃类癌,2例于术后半年死于肿瘤复发、肝转移,存活6例,18例直肠类癌,1例失访,3例术后2年死于肝转移,1例术后1年意外死于车祸,14例存活。5例结肠类癌,1例术后11个月死于肿瘤复发,4 例健在,小肠类癌2例,均存活 2年以上。7例阑尾类癌均存活,最长已存活10年。
讨论
胃肠道类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自新生儿至90岁以上均有报告。诊断为本病的平均年龄为50~58岁,男女之比无明显差别。胃肠道类癌占所有胃肠道恶性肿瘤的0.4~1.0%[2]。据浙江省大肠癌协作组报道,对186234名30岁以上成人进行以直肠镜为主的普查,发现直肠类癌34例,其发生率为18.3/10万,与该组中查出的直肠癌l4例及息肉癌变20例总数相等。上海市纺织医院以直肠指诊及直肠镜为主,对472766人次进行普查,发现直肠类癌93例,其发生率为19.7/10万,发现直肠癌50例。上述两组普查中发现的直肠类癌明显多于直肠癌[3]。
类癌多为单发,亦可多发,生长较缓慢,发生转移与否常与肿瘤大小有关。如小肠类癌小于1cm者约有2%发生转移,1~2cm者约有50%发生转移,大于2cm者转移率可达80%。转移部位以区域淋巴结及肝脏最多见,也可转移至其他脏器。局部可浸润肠壁全层甚至邻近脏器。转移肿瘤还有促使纤维化的倾向,使腹膜、胸膜、心内膜及瓣膜出现纤维化增厚挛缩。类癌患者并发其他癌的可能性比一般人群高7~37%。伴发癌中51%位于胃肠道。类癌亦可同时并发其他内分泌腺瘤[4]。
总之,临床上应提高对青年结直肠癌的警惕性,对有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的患者,应考虑胃肠道类癌的可能性,进行肠指诊,肠镜检查,以及实验室相关检查,以早确诊。只要患者全身情况及技术条件允许,均应及时给予手术治疗。对低位保肛手术应综合评估肿瘤至肛缘的距离,占据肠管的周径,病理分化程度,与周围组织的浸润程度及技术条件等因素。严格掌握适应症,对体质尚好的晚期结胃肠道类癌患者结合术前放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江晓华,蓝霞.胃肠道类癌12例诊治体会[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9(01)
[2]文亮,韩丹.胃肠道类癌的临床病理及其影像学表现[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05)
[3]吴静,董文广,王天宝.胃肠道类癌诊治与预后因素分析[J].华西医学.2007(01)
[4]唐韬,宋新,黄林平.胃肠道类癌诊治及预后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