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及我国针对培养“十二五”新型人才的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经济管理知识与能力在高等教育各类专业教学中的地位日显重要,尤其对于培养学生的管理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具有其他课程所无可替代的作用。而我国不少高校尤其是各地方高校在经管类课程设置和教学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与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经济管理类专业提出的新的要求是严重不相符的。因此,培养什么样的经管人才,就成为许多高校相当长时间内面临的重大课题。依托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我国地方高校在进行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时必须把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放在首位。作者认为,我国各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在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时应该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开放性、前瞻性、现实性、灵活性和区域性等七大原则。
关键词: 高校经管类专业 课程设置 七大原则
以知识经济为特色的21世纪,社会的主要财富将来源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不难预料,掌握更多知识和信息的人才才有可能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得更多的市场利潤,创造更多知识和信息的国家才能拥有更强的综合国力,而提供知识和信息的主要载体即高等教育就在人类社会发展和各国经济竞争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并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在现实的世界中增长知识和更新知识,而且要求改变现有滞后的教育观念,即要变传统的狭隘的“专才教育”模式为宽广的“通识教育”模式,以着重培养学生获取、运用、创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作为80%以上的高校都会设置的经管类专业来说,由于其与现实经济的高度对接关系,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就具有了里程碑的意义。因此,研究和遵循经管类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就有了格外突出的现实价值。笔者由于长期从事金融学、经济学理论的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在实践过程中深感课程设置的重要性,特总结出高校经管类专业课程设置的七大原则,以请教于各方面的专家与学者。
一、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要求各类课程的配套适合知识经济的需要。因为在工业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中,学习之主要含义是接受已经确定的观点、方法和原则用来解决已知的和重复发生的问题。而知识经济的时代却要求教育不是为个人寻找职业做准备,而是提高生存水平、增强创新能力。要改变过去“深井”型的知识结构为“金字塔”型的知识结构,就必须培养通识或通才型的人才。因此,传统的课程结构必须调整,必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综合提高的原则,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得到更好的全面发展。要处理好思想与业务、理论与实际、学习与健康等方面的关系,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具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本本领、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要强调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学生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要强调拓宽基础教学的内涵,改变本科教育内容偏窄、偏专的倾向,加强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才社会科学在内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学及基本素质的培养。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使学生通过学习构建起可适应终身教育及社会发展变化需要的知识、能力结构。
课程安排是教学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性原则的具体体现。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照顾学生的合理负担,教学计划必须合理安排每学期课程门数和每门课程的教学时数,以及其他各种教学形式的教学时数。总的思路是:要适当增加课程门数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适当压缩各单课课时数,实行课时数总量控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合理安排各学期重点课程与非重点课程的搭配,以均衡各学期的负担;低年级主要安排必修课,以加强基础教学,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减少必修课的安排,增加选修课教学学时,做好课外教辅资料的配套工作,逐步提高课外学时数。具体说来,首先,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要通开,并且要占总课时的35%左右。其次,通识文化基础课程的学时比重占25%左右,其中应包括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课程,培养理工科素质的课程、培养坚强意志品质和高雅素质的课程等,应新增逻辑、写作、当代科学技术概述、心理学、美学等方面的限定选修课程或任选课程。最后,专业主干课程要占总学时的15%左右,其他的政治理论课程、实践环节等应占25%左右。
二、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要求经管类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施教顺序规范化。一是要满足逻辑上的继起性、内容上的互补性,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等要求。比如金融学本科专业,在进行专业基础课程设置时一般是按照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计量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国际金融学等的顺序来设置而不能反过来;二是要处理好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各层次知识的衔接;三是要梳理课程设置,根据培养目标构建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要改变课程内容陈旧、分割过细的简单拼凑状况,避免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防止“因人设课”和“因无人而不设课”的情况出现。对于同类专业间的共同基础课程,要加强内容和体系上的统筹和协调;四是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加强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方式和途径;五是要处理好课内教学与课外指导的关系,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措施以减少课内学时,加强课外指导,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的教育活动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三、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要求课程体系和施教内容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十二五”时期是中国经济与世界全面接轨的时代,其特点是在高新技术推动下,各国的资源、信息共享,各国市场联网,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这就在客观上要求课程体系有高度的柔性,迅速吸纳在经济加强运动中产生的诸如信息经济、动态经济、非线性经济等新的知识,提高受教育者对复杂多变市场的预测、适应、调控能力。为此,必须在课程体系中设置新学科专题的课程,学时总数不少于3%。 四、前瞻性原则
前瞻性原则要求课程设置不但反映学科现状、总结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而且反映学科发展的趋势,体现出先进性、超前性,更要强化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及与时俱进的理念,注意引导学生向未来的有待拓宽与拓深的领域进行探讨,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有关专业理论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这实质上是要求增强学生的知识创新意识。有资料显示,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1倍,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加1倍,而21世纪的今天则是每3-5年增加1倍。大学教育已不是习俗认为的求知的完成,而是培养求知的方法与能力。因为学习越来越渗透在每个人的工作和社会生活中,求知将成为终身的使命。加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潮涨潮落的经济大潮,错综复杂的管理系统催生出源源不断的经济学的新观点,因此在课程体系中必须留出一个空间,对学科前沿和学术动态进行专题讲座,课时比例至少应占2%。
五、现实性原则
现实性原则要求联系当前中国与世界的现实和学生的思想现实进行施教,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实质上是学以致用的原则。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很高,各方面的改革进一步深化,尤其是四大商业银行的纷纷上市、利率的不断调整、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不断调整、城镇化进展不断加快等都要求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与之相适应。那么,课程体系和施教内容如何反映我国经济生活的迅猛变化?如果苛求教学计划的稳定性和严肃性,则使课程调整出现困难,增加反映现实社会变革的难度。如果讲授太笼统,又不具有操作上的意义;讲得太具体,又有将政策法规上升为课程之倾向,不具有原理性,加之新政策、新法规的推出,内容立刻就得更替。这可以说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一直笼罩在教师与教育管理工作者头上的陰影。当前能采取的唯一办法也许是:以变动的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来反映变动的社会现实。以金融学专业为例,旧的课程设置中缺乏中外金融发展比较、投资组合管理、期货理论与实务等,在进行新的教学计划调整时应随时来反映现实生活。但是,教学计划的变更、课程体系的调整,往往遇到来自教务部门的更大阻力。所以笔者建议:地方高等院校对人文社科类专业的管理要多增加一些柔性。
六、灵活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要求在努力保证人才培养基本质量的同时,办出特色和个性。在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上要符合国家的统一要求,在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上要反映出学校的基本办学特色和各专业的特色,以适应社会的多样化人才需求。各高校可根据各自专业的生源质量、师资水平、办学历史与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远景规划、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与范围等实际,科学地确定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努力将各自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反映在教学计划之中。可采取2-3年调整一次全校选修课的种类与数量的办法,把与时代结合不紧密的、知识陈旧和老化的一些选修课程替换掉,而增加一些与社会实际衔接紧密、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某些课程适时地补充进来,如个人推销术、就业技巧、文学名著赏析等;此外,经管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也可以考虑2年一次小调整、4-6年一次大调整,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现实。当然,必须配套的是适度放开专业基础选修课课程选修学分及专业方向选择权等措施,以改变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千人一面”的状况,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各高校还应该积极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的课外学术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科技论文等多种教育形式和机会,为学生发现并发展各自的兴趣、潜力和专长创造条件,并促使其达到个性发展与社会责任的高度统一,增加和改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环节,并融于教学的全过程之中。
七、区域性原则
高校经管类专业作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对于发展当地经济文化事业、提升平均受教育程度、积累较高水平的人力资本存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经管类专业课程的设置必须考虑当地经济文化教育事业长远发展的需要,突出区域性特点。我国地域广大,各个地区的经济基础不同,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等背景的差异,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和其固有的传统和优势进行课程设置的适时调整,定位于服务本省及大区域,进而放眼全国。
参考文献:
[1]赵礼强,赵冰梅,吴志红.培养经管类应用性人才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及平台构建[J].实验室科学,2009(05).
[2]杨林,李伟,李宏.综合集成战略:地方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选择[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6).
[3]吴岩.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目标、新任务[J].北京教育,2010(01).
[4]白靖,赵静一.地方大学科技园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模式[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03).
[5]王广谦等.金融学科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项目来源:河南省教改课题项目编号:2012SJGLX144《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高校经管类专业 课程设置 七大原则
以知识经济为特色的21世纪,社会的主要财富将来源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不难预料,掌握更多知识和信息的人才才有可能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得更多的市场利潤,创造更多知识和信息的国家才能拥有更强的综合国力,而提供知识和信息的主要载体即高等教育就在人类社会发展和各国经济竞争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并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在现实的世界中增长知识和更新知识,而且要求改变现有滞后的教育观念,即要变传统的狭隘的“专才教育”模式为宽广的“通识教育”模式,以着重培养学生获取、运用、创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作为80%以上的高校都会设置的经管类专业来说,由于其与现实经济的高度对接关系,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就具有了里程碑的意义。因此,研究和遵循经管类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就有了格外突出的现实价值。笔者由于长期从事金融学、经济学理论的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在实践过程中深感课程设置的重要性,特总结出高校经管类专业课程设置的七大原则,以请教于各方面的专家与学者。
一、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要求各类课程的配套适合知识经济的需要。因为在工业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中,学习之主要含义是接受已经确定的观点、方法和原则用来解决已知的和重复发生的问题。而知识经济的时代却要求教育不是为个人寻找职业做准备,而是提高生存水平、增强创新能力。要改变过去“深井”型的知识结构为“金字塔”型的知识结构,就必须培养通识或通才型的人才。因此,传统的课程结构必须调整,必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综合提高的原则,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得到更好的全面发展。要处理好思想与业务、理论与实际、学习与健康等方面的关系,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具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本本领、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要强调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学生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要强调拓宽基础教学的内涵,改变本科教育内容偏窄、偏专的倾向,加强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才社会科学在内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学及基本素质的培养。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使学生通过学习构建起可适应终身教育及社会发展变化需要的知识、能力结构。
课程安排是教学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性原则的具体体现。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照顾学生的合理负担,教学计划必须合理安排每学期课程门数和每门课程的教学时数,以及其他各种教学形式的教学时数。总的思路是:要适当增加课程门数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适当压缩各单课课时数,实行课时数总量控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合理安排各学期重点课程与非重点课程的搭配,以均衡各学期的负担;低年级主要安排必修课,以加强基础教学,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减少必修课的安排,增加选修课教学学时,做好课外教辅资料的配套工作,逐步提高课外学时数。具体说来,首先,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要通开,并且要占总课时的35%左右。其次,通识文化基础课程的学时比重占25%左右,其中应包括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课程,培养理工科素质的课程、培养坚强意志品质和高雅素质的课程等,应新增逻辑、写作、当代科学技术概述、心理学、美学等方面的限定选修课程或任选课程。最后,专业主干课程要占总学时的15%左右,其他的政治理论课程、实践环节等应占25%左右。
二、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要求经管类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施教顺序规范化。一是要满足逻辑上的继起性、内容上的互补性,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等要求。比如金融学本科专业,在进行专业基础课程设置时一般是按照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计量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国际金融学等的顺序来设置而不能反过来;二是要处理好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各层次知识的衔接;三是要梳理课程设置,根据培养目标构建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要改变课程内容陈旧、分割过细的简单拼凑状况,避免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防止“因人设课”和“因无人而不设课”的情况出现。对于同类专业间的共同基础课程,要加强内容和体系上的统筹和协调;四是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加强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方式和途径;五是要处理好课内教学与课外指导的关系,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措施以减少课内学时,加强课外指导,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的教育活动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三、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要求课程体系和施教内容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十二五”时期是中国经济与世界全面接轨的时代,其特点是在高新技术推动下,各国的资源、信息共享,各国市场联网,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这就在客观上要求课程体系有高度的柔性,迅速吸纳在经济加强运动中产生的诸如信息经济、动态经济、非线性经济等新的知识,提高受教育者对复杂多变市场的预测、适应、调控能力。为此,必须在课程体系中设置新学科专题的课程,学时总数不少于3%。 四、前瞻性原则
前瞻性原则要求课程设置不但反映学科现状、总结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而且反映学科发展的趋势,体现出先进性、超前性,更要强化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及与时俱进的理念,注意引导学生向未来的有待拓宽与拓深的领域进行探讨,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有关专业理论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这实质上是要求增强学生的知识创新意识。有资料显示,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1倍,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加1倍,而21世纪的今天则是每3-5年增加1倍。大学教育已不是习俗认为的求知的完成,而是培养求知的方法与能力。因为学习越来越渗透在每个人的工作和社会生活中,求知将成为终身的使命。加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潮涨潮落的经济大潮,错综复杂的管理系统催生出源源不断的经济学的新观点,因此在课程体系中必须留出一个空间,对学科前沿和学术动态进行专题讲座,课时比例至少应占2%。
五、现实性原则
现实性原则要求联系当前中国与世界的现实和学生的思想现实进行施教,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实质上是学以致用的原则。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很高,各方面的改革进一步深化,尤其是四大商业银行的纷纷上市、利率的不断调整、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不断调整、城镇化进展不断加快等都要求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与之相适应。那么,课程体系和施教内容如何反映我国经济生活的迅猛变化?如果苛求教学计划的稳定性和严肃性,则使课程调整出现困难,增加反映现实社会变革的难度。如果讲授太笼统,又不具有操作上的意义;讲得太具体,又有将政策法规上升为课程之倾向,不具有原理性,加之新政策、新法规的推出,内容立刻就得更替。这可以说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一直笼罩在教师与教育管理工作者头上的陰影。当前能采取的唯一办法也许是:以变动的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来反映变动的社会现实。以金融学专业为例,旧的课程设置中缺乏中外金融发展比较、投资组合管理、期货理论与实务等,在进行新的教学计划调整时应随时来反映现实生活。但是,教学计划的变更、课程体系的调整,往往遇到来自教务部门的更大阻力。所以笔者建议:地方高等院校对人文社科类专业的管理要多增加一些柔性。
六、灵活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要求在努力保证人才培养基本质量的同时,办出特色和个性。在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上要符合国家的统一要求,在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上要反映出学校的基本办学特色和各专业的特色,以适应社会的多样化人才需求。各高校可根据各自专业的生源质量、师资水平、办学历史与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远景规划、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与范围等实际,科学地确定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努力将各自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反映在教学计划之中。可采取2-3年调整一次全校选修课的种类与数量的办法,把与时代结合不紧密的、知识陈旧和老化的一些选修课程替换掉,而增加一些与社会实际衔接紧密、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某些课程适时地补充进来,如个人推销术、就业技巧、文学名著赏析等;此外,经管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也可以考虑2年一次小调整、4-6年一次大调整,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现实。当然,必须配套的是适度放开专业基础选修课课程选修学分及专业方向选择权等措施,以改变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千人一面”的状况,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各高校还应该积极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的课外学术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科技论文等多种教育形式和机会,为学生发现并发展各自的兴趣、潜力和专长创造条件,并促使其达到个性发展与社会责任的高度统一,增加和改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环节,并融于教学的全过程之中。
七、区域性原则
高校经管类专业作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对于发展当地经济文化事业、提升平均受教育程度、积累较高水平的人力资本存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经管类专业课程的设置必须考虑当地经济文化教育事业长远发展的需要,突出区域性特点。我国地域广大,各个地区的经济基础不同,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等背景的差异,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和其固有的传统和优势进行课程设置的适时调整,定位于服务本省及大区域,进而放眼全国。
参考文献:
[1]赵礼强,赵冰梅,吴志红.培养经管类应用性人才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及平台构建[J].实验室科学,2009(05).
[2]杨林,李伟,李宏.综合集成战略:地方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选择[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6).
[3]吴岩.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目标、新任务[J].北京教育,2010(01).
[4]白靖,赵静一.地方大学科技园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模式[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03).
[5]王广谦等.金融学科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项目来源:河南省教改课题项目编号:2012SJGLX144《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