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社区党委”的创新探索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bianni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陈,你搬出社区都半年了,每次搞活动都要来回跑,把组织关系转过去岂不更方便?”
  “不转!不转!建北社区,永远是我的家……”
  和老陈一样,搬了家却坚决要把党组织关系留在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街道建北社区的,还有好几十名党员。2008年底以来,江北区以地缘关系为基础、共同需求为纽带、社区党委为核心、驻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建北“大社区党委”,就像一块大磁铁,牢牢地吸引着他们。
  
  寂寞“独唱”变激情“合唱”
  
  说起建北“大社區党委”的建设,社区党委书记孙燕感触良多:“以前,辖区各党组织之间联络少,社区活动少,党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很多党员没事根本不到社区来。”党组织条块分割、互不隶属、工作分家、力量分散,成为制约社区党组织发挥更大作用的瓶颈。那时,一旦社区要搞活动,她一定睡不好,为场地和资金发愁。
  为了将社区内的党组织和党员凝聚起来,2008年,江北区把观音桥街道建北社区作为示范点,探索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组建“大社区党委”,把有代表性的驻区单位党组织书记选举为社区党委副书记或党委委员,通过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究社区党建工作,解决社区重大问题。同年11月,建北社区将辖区内的市外经贸委、中保财产江北支公司、观音桥中学等单位的党组织负责人增选为“大社区党委”副书记或党委委员,“大社区党委”覆盖了16个辖区单位党组织和1450余名社区党员。从此,建北社区各党组织的工作便变“独唱”为“合唱”,社区和辖区单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组织共建,奏响了一曲和谐之歌。
  
  公共决策集“重智”
  
  “无论可怕的敌人,还是残忍的病魔,都无法让你臣服……”1月25日下午,建北社区会议室里,观音桥实验中学的孩子们在为社区军烈属和伤残军人表演节目。伤残军人王有贵老人高兴地说:“往年春节慰问,大都只收到一些物品,没想到今年还有专门为我们准备的演出!”
  “现在,春节慰问这些事,都由16个党支部和社区工作人员提议,再交由‘大社区党委’讨论后确定。观音桥实验中学党支部今年采取的联欢形式,便是他们自己想出来并通过社区党委讨论的‘新招’。”孙燕说。
  “‘大社区党委’非常民主,我们提的每一个意见建议都会得到重视。”社区党员们说。
  2009年,在社区党员的提议下,建北社区还成功举办了第一届“采青节”、庆祝建国六十周年书画展、帮助上千名下岗职工实现就业再就业等活动。
  “大社区党委”还建立了党代表会议制度,要求每个党代表定期接访群众、进家入户走访群众,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对于收集到的带有共通性的问题,或涉及社区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向“大社区党委”提出建议,由“大社区党委”研究解决。
  “通过工作统一部署、活动统一安排、信息统一反馈、先进统一评比等措施,‘大社区党委’的决策更加民主,驻区单位党组织与‘大社区党委’横向联系上也更加紧密了,真正成为社区党组织的一员。”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勇说。
  
  党员共管资源共享
  
  荟萃幼儿园能歌善舞的唐老师在社区的“第二职业”是“文娱岗”,她利用自身特长,帮助社区编排舞蹈,丰富社区文化生活;重庆银行建北支行的党员们则领了“社区理财岗”,帮助辖区居民学习理财知识,制订理财计划……“一员双岗”是建北社区“大社区党委”工作中的一项内容。通过统一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开展党员岗位承诺、创业承诺等活动,实现了活动共过、党员共管的目标。驻区单位党员结合自身行业和工作优势,积极参与认岗,让社区多了一份新生力量,让服务内容更全面,质量更高,更贴近群众。
  人保公司党委书记吉茂怀说:“过去单位组织党员活动,人少,内容比较单调,现在不一样了,内容多,形式活,非常丰富,这样的活动我们爱参加。”
  学校、企业成了社区党组织的一员,开展活动时,资金场所人员等都不用社区再担心;而企业在社区的帮助下,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金融危机让重庆迈腾环保有限公司、重庆三协科贸有限公司等几家驻区公司资金周转不灵,在“大社区党委”的协调下,两公司顺利办理了小额贷款。“‘大社区党委’成立一年,共帮助六家企业办理小额贷款200多万元。社区的服务让企业感受到了党组织的力量,贷款办理后不久,有几家公司就成立了党支部!”孙燕高兴地说。
  “‘大社区党委’这一组织设置创新,使社区党建资源得到整合,社区与驻区单位之间的联系紧密了,也给驻区单位搭建了联系服务群众的平台,形成了整体合力,提升了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水平。”江北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和平说。目前,江北区已经将“大社区党委”组建工作扩展到了石油社区、五里店社区和红土地社区。
其他文献
从失业到创业,从3个人的家庭作坊到2000多人的服务公司,凭着一张抹布起家的魏欣用了10年。  10年,魏欣走过的是一段不同寻常的人生。    ■ “抹”出来的商机    1999年,魏欣从重庆塑料九厂下岗了。当教师的妻子收入也不高,日子一下子窘迫起来。夏天,魏欣和妻子带着孩子到解放碑肯德基吃饭,夫妻俩点了28元的套餐,微笑着看着孩子啃鸡腿。儿子天真地问:“爸爸妈妈,你们怎么不吃?”“我们不饿,你
编辑同志:  你好。  我是农村乡镇的一位宣传委员。前不久接到一个“艰巨”的任务,负责全镇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接到这个任务,我就有一种担心:学习天天讲、月月讲、年年抓,大家司空见惯了,这次又搞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还能提起大家的兴趣么?  果然,我在私下与同事交流时发现,他们对学习一事比较漠然,“天天念在嘴巴上,都起茧了”,“学习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着啥子急”,“学与不学差别不大,有啥学头”…… 
马年总会发生些有影响的事。  1978年,马年,小岗的21个指印开创了中国农村的一次变革。  1990年,也是马年,重庆巴县小镇青木关(现属沙坪坝区)供销社(现青木关供销社有限公司)的一次“违规”,却拉开了商业企业走向开放的序幕。    ■ 偷吃“禁果”    很多时候,改革都是从“违规”开始的。  “我们就是车到山前,总得找条路啊。”原青木关供销社主任罗应举谈起当年的“青木关之变”,并没有想象中
“小圈子”、“小兄弟”、“小爱好”现象在某些领导干部身上表现得比较突出。不少领导干部的堕落,与“三小”不无关系。“三小”误国害民,不得不防。  防“三小”,思想防线不能松。“针尖大的窟窿能透斗大的风”、“筷子头上有陷阱”,这些发人深思的警言,很多领导干部并没有当回事,原因就是忽视了在思想上防腐。思想上防腐,关键是要明白“防微杜渐”的道理,正如一位中央领导指出的:“干部出问题,多数都是‘小洞不补,大
北碚区:推进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动交流    启动100个基层组织结对共建工程,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社区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结对共建,提供资金、信息、技术等支持。全区各联建单位召开联合组织生活196次,联建项目57个。同时,积极优化城乡人才资源配置,制订100名优秀后备干部进村锻煉计划和100名优秀“村官”引进计划。目前,全区21个产业点、产业项目、产业协会的党组织负责人进入所在村或社区
2008年对于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品公司总经理刘能风而言,是丰收的一年:2月,他的石刻作品《媚态观音》被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收藏;7月,石刻《玉印观音头像》在迎奥运民间艺术展上获得全国精品奖,并被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11月,石刻《日月观音》获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银奖;12月,获得“全国农村实用优秀人才”称号。  然而,有谁知道,这位获得如此多殊荣的重庆市“民间艺术大师”,以前只
此时疏浚现场早已污水四溢,现场的同志都争着下窨井排险,任维超说:“我是班长,我先下。”    5月25日上午,重庆市气象台发布的一条消息,让任维超一下子紧张起来。  任维超是北碚区市政工程处的疏浚工,因为多病,现已病退在家休养。  听到当晚将有强降温天气的预报后,任维超习惯性地拿起电话,向昔日的同事们,逐一交代需要重点排查的地点。  2008年,任維超因为身体原因病退,但被称为“北碚下水道活地图”
当重庆的一些企业正在为是否推迟上市计划而犹豫不决时,曾开发解放碑“纽约·纽约”、观音桥“未来国际”等著名楼盘的重庆房地产民企英利,2008年10月悄然在海外借壳上市。而使用了近15年的“重庆英利房地产开发公司”这个名字,一下更改为“英利国际置业”。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很多公司都选择收缩战线,英利却对全球化表现出少有的高调。    ■ 借壳上市获取新身份    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准备在冬天中安静下来
希望多刊登一些违法违纪案例性报道  我是一名转业军人。从部队转业到地方检察机关工作后,我发现了贵刊,还自费订了一份,经常阅读和学习。我觉得《当代党员》是一份具有时代特色的刊物,对我们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目前,我们正在大力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关键的一个问题是要靠法治来确保社会稳定。因此笔者建议贵刊拓宽“巴渝镜鉴”栏目选题范围,多刊登一些违法违纪的案例以及一些法规知识,为广
离退休党支部的主要工作应该是通过有效组织支部活动,使老同志把好的传统传承给新同志,在身心愉快中修养自我。因此,离退休党支部的工作和服务重点应是:努力构建领导支持、机关重视的有利于老同志身心健康的活动环境,努力营造组织关心、同志互爱的有益于老同志心理健康的活动氛围,努力形成支部激励、彼此信任的有助于老同志完善自我的学习空间。  因此,离退休党支部活动的组织,应该针对老同志的年龄、身体、心理、性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