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行政效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各级行政机关工作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影响一个国家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行政效率明显偏低。而造成我国行政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行政管理观念淡薄;行政管理作风拖拉;行政管理研究滞后;行政管理法规不健全。因此,要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行政效率:深化行政机构改革;健全行政管理法规;提高行政人员素质;改进行政领导艺术;优化行政工作环境;改善行政办公条件。
关键词:行政 效率 机构
Abstract:The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is weighs a national a all levels of administrative organ work quality important target, also is affects a country competitive ability a important attribute. At present, our country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obvious is somewhat low. But creates the country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low main reason is: the administration idea is light; the administration attitude hauls; the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lag;the administra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are not perfect. Therefore, should enhance our country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from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 deepening administrative machinery reform;the perfect administra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improves the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 quality;improvement administration leadership skill;optimization desk work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administration work condition.
Key word: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Machinery
一个社会能否快速健康发展,取决于效率、公平、经济稳定与增长三个问题的有效解决。效率涉及社会稀缺性资源的配置,也即如何生产;公平涉及社会收入和财富的分配,也即为谁生产;经济稳定与增长涉及社会经济能否长期稳定与增长,也即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在这三个问题中,虽然市场是解决效率问题的最好装置,但市场并不能解决所有的效率问题,更不能解决公平问题和经济稳定与增长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要靠政府。因此,政府和市场是一个社会的两股重要力量,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在全球中拥有和保持强大的竞争优势,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国家的政府效率较高,政府在社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一、有关行政效率的概述
(一) 政府的作用
广义的政府是国家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等公共机关的总和;狭义的政府是指一个国家的行政机关。一般我们把政府界定为执行国家权力,进行政治统治并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国家行政机关。而政府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弥补市场缺陷,也就是解决市场资源配置的问题;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也就是解决社会收入分配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也就是解决经济持续增长问题。
(二)行政效率的衡量指标
行政效率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所得到的劳动效果、社会效益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的比率关系。行政效率主要体现三个方面:一是行政效率要有定量分析。它的高低有一定数量比例,可以作定量分析对比。行政管理活动需要有一定的花费,要力求以最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消耗,取得最大的效果。二是是行政效益应是在社会效益上,是效率的统一。企业管理的效率主要体现为节省劳动消耗,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行政管理则不同,它是行政部门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是利民、利国的服务活动。评估行政管理活动的效率,必须注意普遍的社会效益,不能简单地仅以人力、物力、财力的数量分析来评价行政目标实现的程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是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对社会生活进行组织、协调、控制、平衡等等行政管理活动,要体现社会和国家的需要,与整个国家和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稳定繁荣发展的要求紧密联系。评价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效率,就不能不评价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不断增长的需要所产生的影响程度。三是行政效率体现在行政管理的各环节、各层次、是行政管理体系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是对行政管理活动的整体要求。所有行政组织在全部行政运行过程都应讲求效率。行政效率概念是广泛的、全面的、多目标的。行政效率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效率和效果的统一。因此,所谓政府高效,即是这两个内容的有机结合。
二、我国行政效率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行政效率的国际比较
行政效率是政府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所谓政府竞争力,是指国家行政辖区政府领导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参与国际或地区竞争、分享人类福祉的能力。具体而言,政府竞争力包括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政府行政能力、社会稳定能力、提供新的制度安排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等。而政府效率竞争力,根据世界上最融洽、最国际化和和强度最大的商学院之一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报告,该报告对公共财政、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政体组织、企业、市场保障组织、教育等最具劣势的20个竞争指标的系统评价,其中有10个分布在政府效率中(政府国际竞争力构成要素见表一)。
而政府效率的国际竞争力,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2001 年至2006 年关于49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竞争力评比的排名情况的来看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在逐渐上升 (见表二) 。
(二)我国行政效率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机构林立
我国行政机关十分庞大,并且职能交叉,机构重叠。以一个省的办事层次为例,政府下设委、办、厅、局,厅局下有二、三级单位,有些行业系统的主管委、办内,又设立一些与厅、局职责相对应的处、室,处室以下又对口设科到人。莫说是基层办事要“过五关、斩六将”,就是省级厅、局办一件事,往往也要经过七、八个环节。
2.人浮于事
当前,人浮于事不仅简单地表现为工作人员多,而且表现在领导干部多,虚职、副职过多,造成了职务贬值,有职无责,有职无权。据了解,有不少厅局,处级以上干部占到70%以上。官一多,一方面容易助长官僚主义,上情不易下达,下情不易上报,人为地阻碍了政令的畅通;另一方面,形成了多头领导,搞得下属不知听谁的好,严重影响了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
3.程序冗长
少数领导片面强调政策性,对于职权范围内的事该拍板的不拍板,该决定的不决定,往往事无巨细,都要通过“集体领导”、“民主评议”,形成无休止开会讨论、长时间议而不决的循环公式,以致经常错过时机,贻误工作。一旦出现一些失误,即以集体名义承担,这不仅是怕负责任的表现,而且是行政部门工作低能、低效率的重要根源。此外,在贯彻执行上级决议时,往往也是几经周折,一拖再拖;合“胃口”的就执行,不合“口味”的就拖着不办,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对上级的文件断章取义,按需宣传,各执一端;有的甚至明从暗抗,阳奉阴违。
4.审批繁琐
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很多,有的是对业务不太熟悉,不易指导;有的是因情况不明,难于批办;有的是意见不一,无人裁决;有的是不偏不倚,画圈了事;有的是互不见面,打笔墨官司;有的是碰到问题等等再说;如此一来,对下级来文所请示的问题只能是久拖难决了。加之审批程序也往往要转几个环节,从申请单位到主管部门,再从主管部门到分管口子,然后再报同级有权审批的行政部门,其中有很多中间环节夹在里面只是起了传送带的作用,增加了传递时间。此外,办事手续多。要解决一个问题或者是要想办一件事情,常常要提出报告,向上呈递,上级批办,部门主办,主办部门代为拟稿,有关部门会签,接着,再转上级承办部门签收,审稿,与其它一些部门协调、沟通,然后,送审批、付印、分发(这里尚未提及本部门内部的拟稿、复核审稿、定稿、签发多个环节)。基层想办一件事,不盖上三、四个图章就办不成事,往往是你在火里,他在水里,你急他不急,慢条斯理,按部就班,少则数月,多则几年,真是“跑穿鞋底,磨破嘴皮”。
5.会海难填
至今仍有部分同志认为,只有开会才能贯彻上级指示,似乎只有开会研究了一项工作,才算是放到了议事日程,会议开得规模大、级别高,才是“领导重视”。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出现了不少的“四无”会议,即:无所谓的会,无成效的会,无准备的会,无决议的会。由于会议多,加之有时在时间的安排上比较集中,有的无法形成有效的决议;有的对会议上提出的一些问题,不能在会上定下来,喜欢在会议结束总结时,来一套“拟会议之后,与某某部门研究,再发文告知”云云,会议一散,许诺的话就烟消云散;有的会议虽然做出决议,但由于一个会套着另一个会,也顾不上抓落实;有的即使传达会议精神,也是“依葫芦画瓢”,传达会一开,就算完成了任务;还有个别会变成了“答谢宴会”,你请我,我邀你,今天你请客,明天他做东,乱拉领导出面陪会,使得会议常年不断,屡开不凋。据报载,由各级政府召开的会议不少于一亿个,每天30万个,仅会议差旅费就达500亿元之多。
三、形成行政效率低下的原因
(一)行政管理观念淡薄
我国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封建思想影响很深,因循守旧的观念危害甚广,小农思想根深蒂固,小生产观念、私有观念严重,这些反映在行政部门中造成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衙门作风”、“手工劳动”、“以我为中心”。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行政部门虽然一直致力于根除这些弊端,并且有很大的成效,但是,肃清旧思想、旧观念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况且,就是已经转变了思想认识问题,还有可能反复。旧思想虽然与旧社会一道被埋在棺材里,但它还会腐烂发臭。尤其在政府体制转轨过程中,往往旧体制的弊端未除,新体制的弊端新生,且两者互相结合。因此,这种历史方面造成的危害,对今天加强行政管理、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仍会造成障碍。
(二)行政管理作风拖拉
行政部门中有些工作人员习惯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满足于按部就班,在思想上没有紧迫的时间观念,造成了时间上的惊人浪费。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时间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是难以补偿的浪费。可以说,行政部门存在的所有弊端中,都有一个浪费时间的问题在里面。国外有这样一段描述“现代社会,工作效率一日高似一日,生活步伐一日快似一日……,人们行走匆匆,仿佛后面有追兵”。相比之下,我国行政部门的工作效率是较低的,生活步伐是慢吞吞的,工作节奏是慢悠悠的。
(三)行政管理研究滞后
长期以来,我国没有把行政管理学当回事,再加上文革期间“左”的思想一统天下,帽子乱扣,棍棒乱打,搞得从事这门学科研究的人心有余悸,每有新的见解,也往往考虑再三,不敢公开表示意见,窒息了行政管理学的研究。正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作为先导,我国行政机构在建国后,大的变动调整了几次,反复较大,但都没有解决好部门林立,机构臃肿,层次繁杂,副职过多的问题。机构到底怎么设置?人员到底怎么配备?常常是凭“老经验”决策,凭“想当然”办事,而没有运用科学管理机构的原理去指导实践。在行政管理中,较多的是以人设事,以事磨人,以长官意志代替有关政策,难免不会引出政出多门,政策经常朝令夕改的局面来。
(四)行政管理法规不健全
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在于行政法律制度不健全,有些行政法规虽然有,但没有好好执行。如机构立法问题就是如此,机构膨胀是机构改革非法制化、非制度化的产物。机构一多,环节就多,办起事来层次多、头绪乱的现象并未减少,过去那种机构林立,层次过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况依然如故,互相扯皮,争功诿过等弊病也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四、建立效率政府的思路
高效政府主要具备以下特点:用相同或更少的行政资源生产或提供较高质量、满足需求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主张公共服务社会化、市场化,强调政府与公民、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政府角色和职责以市场为取向,具有企业精神和竞争机制,行政运行灵活并极易调节以适应新的环境;缩减管理层级,优化工作流程,减少内部的繁文缛节;放松对公务员的规制,相信并依靠公务员的责任心和能力来开展创造性工作,促进和鼓励他们成功;政府在民主和法治机制中运转,追求行政效果和公众满意。建设效率政府,应当围绕这些方面而采取以下相应对策和措施。
(一)深化行政机构改革
优化行政组织,是提高行政效率的一个重要条件。政府行政管理中存在的官僚主义、效率低下,有其经济的、文化的和社会历史的原因。但是,也要看到官僚主义、效率低下同政府机构臃肿、层次繁多、职责不清、分工过细、人浮于事和权力过分集中有密切关系。要使国家机器运转灵活,根本办法是简政放权。凡是适宜于下面办的事情,都应由下面决定和执行。转为政府机关管理职能的前提下,从机构配置的科学性和整体性出发,适当精简专业管理部门,加强决策咨询和调节、监督、审计、信息部门,调整健全决策中心,裁减并妥善安排人浮于事部门的人员。副职数目要严格控制,管理幅度要恰当,过大则效率不高,过小则浪费,恰当才能指挥灵便、渠道畅通。在我国,对某一行政组织进行全新的设计,从头建起的情况比较少见,大量存在的问题是如何改革与完善现有的行政组织。毫无疑问,我国现存的各级各类行政组织对于国家的统一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团结、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等都起了重大的作用。在整体上,是应该肯定的,不会也不允许一切推倒重来。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现行的一整套行政组织体制主要发源于高度集权的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它与社会主义有计划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与党政职能分工,现代化、科学化管理及知识化、专业化的人事制度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因而必须加以改革与完善。由于现代行政管理纷繁复杂,政府的行政权相对扩大,政府管理的成败得失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为防止政府的不良行政和非法行政,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减少政府管理的失误,确保政府管理的效能,就必须对政府实施有力的监督,使其管理权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实施。我国长期以来行政监督体制不够健全,监督工作十分软弱无力,造成了行政监督的诸多弊端。健全行政监督体制,广泛深入地开展行政监督工作,将是今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提高行政效率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二)健全行政管理法规
健全行政管理法规是提高行政效率的法律保证。为此,必须加强行政管理法规的建设,以法律形式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建立和完善行政机关的《组织法》、《编制法》、《行政诉讼法》、《国家公务员条例》等,使一切活动都具有基本的规范和程序,各级行政机关明确职权和责任,上下左右关系理顺,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日常工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也是提高行政效率不可缺少的重要保证。这些工作制度包括催办通报制度,正规的公文制度,请示、报告制度,办公会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考核奖惩制度等等。特别是严格工作责任制,明确划分责权,做到责权统一,从制度上杜绝敷衍塞责、拖拉扯皮、争功诿过的现象。现代行政管理最重要的特征是法制化的管理。行政管理法制化就是通过法律对国家行政管理的各项活动、各个环节进行调整和规范,将行政管理的一系列技术方法、协调手段、行为方式、步骤和程序法律化、制度化,为国家行政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依法行政是现代行政管理发展的大趋势。行政管理法规作为行政管理法制化的有力工具,以国家强制力和严肃性确保行政管理活动有章可循、有效运转。政府在建设政治文明时要考虑到的是如何提高行政效率,努力形成运转协调,执行高效的管理体制。要以管理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为重点,以人、财、物的管理和使用为重点,以关键岗位和薄弱环节为重点,改革和完善监督机制,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保证政府目标的实现。
(三)提高行政人员素质
行政人员的培训,是关于公务员的工作技能的训练和业务知识及能力的培养。建立培训制度,加强对公务员的培养,是现代行政管理高效能的要求。对公务员培训要贯彻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目的是使公务员适应行政机关各岗位业务要求,不断提高行政效率。为此,公务员培训不同于普通教育,它不以取得学历文凭为目的;也不同于党校教育,不以政治理论和形势教育为主要内容。目前,我国正建立以国家行政学院和若干地方行政学院为主体的、包括各类各级培训机构在内的公务员培训网络。对公务员进行有计划的定期培训,有三种类型:一是岗前培训,对新录用的公务员要培训后再上岗,以便使其了解和掌握性质必备的业务知识和技能,更快地适应新工作岗位的要求;二是资格培训,对即将担任新的职位的公务员,要通过培训,取得接任新岗位的资格;三是岗位培训,也叫继续教育,是为了提高公务员的业务水平,吸收新的知识,防止知识老化。公务员在培训期的学习成绩和鉴定将存入本人档案,作为对其安排使用、晋升职务和定工资等级的依据之一。行政人员素质如何,对行政效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行政人员素质现代化,主要表现为:政治素质方面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共产主义的理想;科学文化素质方面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能力素质方面具有把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办事能力。此外还应有健康的体格和充沛的精力。行政单位除了对行政人员的个体素质有明确要求外,单位内部还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整体结构,才能获取高效率。为此对行政人员要择优录用。同时要加强上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提高培训工作质量。
(四)改进行政领导艺术
领导及其活动是人类社会群体活动的一般现象,它属于特殊的职业形态。行政领导是领导活动的一种,它在国家政府管理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生活各领域、各层次中,处于核心的、主导的地位,决定着国家职能的实现程度和依法实施行政管理的水平。在社会主义国家,行政领导是行政权力的象征,也是人民公仆的体现。建立一个科学的、民主的、强有力的行政领导体制,是现代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要充分发挥行政领导在国家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提高行政效率,必须提高行政领导者的素质,建立合理的行政领导集体,并不断地探索科学的行政领导艺术。任何一个行政单位如果没有素质较高的领导者,就会成为一个松散的缺乏战斗力的机构,也就谈不上高效率,领导者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要努力提高领导艺术,善于领导所属行政人员同心协力做好工作。这样才能提高行政效率。反之,提高行政效率也会向低的方向转化。领导者是否具有现代管理观念同行政效率关系极大。领导者要通晓现代管理观念同行政管理的规律,树立信息观念、系统观念、时间观念、信誉观念等。领导者要善于运用影响力来提高行政效率,这也是一种宝贵的领导艺术。领导者要学会领导艺术,这是提高效率的一条途径。领导者不随便干预下一层次的事;不能颠倒工作的主次;要随时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善于控制会议厅文牍,消除文山会海;善于调动部属的积极性。美国管理专家杜拉克在《有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提出管理者的有效性的五要素是:善用自己的时间;安排工作的先后次序;注重绩效和成果;发挥人才的长处,包括上司的、本人的、部属的长处;作决策时以科学方法提高效率。这是一个很有见识的总结。
(五)优化行政工作环境
行政环境对各个层次的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提高效率影响极大。行政管理好比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尽管它本身没有什么毛病,但如果有人设置路障,车子也就无法正常行驶。社会风气不正,这就是一种不良的行政环境。纠正不正之风,清除腐败现象,是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条件。提高行政效率改善行政环境和工作条件很重要。行政环境即政府管理的环境,我们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就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现代行管理理论方法在国外已研究近百年,取得了很大的研究成果。我们要借鉴其先进的东西,来促进行政管理的现代化。但是任何先进的理论方法,必须结合具体实际才能发挥其威力,加强其活力,收到理想的效果。研究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环境,正是为了有的放矢地运用国外有益的行政管理研究成果,根据我国的国情加以改造,为我所用,实施自己的行政管理。闭关自守,拒绝借鉴国外行政管理研究成果中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成份,只能停滞落后。全盘端来,不结合中国实际,盲目照抄照搬,非但改变不了行政管理的落后状况,而且将阻碍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我国政府的主要任务。对发展不平衡的各个地区,政府要采取切合实际的决策,措施、方法、和步骤进行管理,不能“一刀切”。我们既要看清初级阶段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这个基本事实,同时又要看到我国经济建设已经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以及国际国内的有利条件,根据行政环境的要求和提供的条件来确定行政目标,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六)改善行政办公条件
管理技术和工具是提高行政效率的一种物质基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固然是提高行政效率最重要的因素,但在现代管理中,技术作用也不可忽视。当前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空前膨胀,如果运用电子计算机信息系统,就能为准确、及时地决策和果断迅速地执行创造有效的条件。使用电子计算机处理公文、传递信息和存贮信息,就可大大提高办公速度和质量。如果长期不去关心管理技术和工具的改进,只喜欢使用陈旧的手工式抄写、传递,大量行政人员陷于文牍事务之中,数字不准,传递不及时,信息利用率低,效率的提高显然要受影响。为了提高效率,行政单位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自身的力量,逐步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逐步走向办公自动化。
参考文献:
1.陆国泰.人事行政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孙莱等.行政管理学概论[M].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
3.肖尚弼.行政管理学[M].哈尔滨出版社,1988
4.夏书章.行政学新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6
5.许文惠.行政管理学[M].人民出版社,1990
6.张康之、李传军.公共行政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7.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8.张永桃.行政管理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9.曾繁正等.人事行政管理学[M].红旗出版社,1998
关键词:行政 效率 机构
Abstract:The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is weighs a national a all levels of administrative organ work quality important target, also is affects a country competitive ability a important attribute. At present, our country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obvious is somewhat low. But creates the country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low main reason is: the administration idea is light; the administration attitude hauls; the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lag;the administra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are not perfect. Therefore, should enhance our country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from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 deepening administrative machinery reform;the perfect administra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improves the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 quality;improvement administration leadership skill;optimization desk work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administration work condition.
Key word: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Machinery
一个社会能否快速健康发展,取决于效率、公平、经济稳定与增长三个问题的有效解决。效率涉及社会稀缺性资源的配置,也即如何生产;公平涉及社会收入和财富的分配,也即为谁生产;经济稳定与增长涉及社会经济能否长期稳定与增长,也即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在这三个问题中,虽然市场是解决效率问题的最好装置,但市场并不能解决所有的效率问题,更不能解决公平问题和经济稳定与增长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要靠政府。因此,政府和市场是一个社会的两股重要力量,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在全球中拥有和保持强大的竞争优势,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国家的政府效率较高,政府在社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一、有关行政效率的概述
(一) 政府的作用
广义的政府是国家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等公共机关的总和;狭义的政府是指一个国家的行政机关。一般我们把政府界定为执行国家权力,进行政治统治并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国家行政机关。而政府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弥补市场缺陷,也就是解决市场资源配置的问题;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也就是解决社会收入分配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也就是解决经济持续增长问题。
(二)行政效率的衡量指标
行政效率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所得到的劳动效果、社会效益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的比率关系。行政效率主要体现三个方面:一是行政效率要有定量分析。它的高低有一定数量比例,可以作定量分析对比。行政管理活动需要有一定的花费,要力求以最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消耗,取得最大的效果。二是是行政效益应是在社会效益上,是效率的统一。企业管理的效率主要体现为节省劳动消耗,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行政管理则不同,它是行政部门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是利民、利国的服务活动。评估行政管理活动的效率,必须注意普遍的社会效益,不能简单地仅以人力、物力、财力的数量分析来评价行政目标实现的程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是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对社会生活进行组织、协调、控制、平衡等等行政管理活动,要体现社会和国家的需要,与整个国家和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稳定繁荣发展的要求紧密联系。评价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效率,就不能不评价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不断增长的需要所产生的影响程度。三是行政效率体现在行政管理的各环节、各层次、是行政管理体系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是对行政管理活动的整体要求。所有行政组织在全部行政运行过程都应讲求效率。行政效率概念是广泛的、全面的、多目标的。行政效率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效率和效果的统一。因此,所谓政府高效,即是这两个内容的有机结合。
二、我国行政效率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行政效率的国际比较
行政效率是政府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所谓政府竞争力,是指国家行政辖区政府领导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参与国际或地区竞争、分享人类福祉的能力。具体而言,政府竞争力包括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政府行政能力、社会稳定能力、提供新的制度安排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等。而政府效率竞争力,根据世界上最融洽、最国际化和和强度最大的商学院之一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报告,该报告对公共财政、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政体组织、企业、市场保障组织、教育等最具劣势的20个竞争指标的系统评价,其中有10个分布在政府效率中(政府国际竞争力构成要素见表一)。
而政府效率的国际竞争力,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2001 年至2006 年关于49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竞争力评比的排名情况的来看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在逐渐上升 (见表二) 。
(二)我国行政效率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机构林立
我国行政机关十分庞大,并且职能交叉,机构重叠。以一个省的办事层次为例,政府下设委、办、厅、局,厅局下有二、三级单位,有些行业系统的主管委、办内,又设立一些与厅、局职责相对应的处、室,处室以下又对口设科到人。莫说是基层办事要“过五关、斩六将”,就是省级厅、局办一件事,往往也要经过七、八个环节。
2.人浮于事
当前,人浮于事不仅简单地表现为工作人员多,而且表现在领导干部多,虚职、副职过多,造成了职务贬值,有职无责,有职无权。据了解,有不少厅局,处级以上干部占到70%以上。官一多,一方面容易助长官僚主义,上情不易下达,下情不易上报,人为地阻碍了政令的畅通;另一方面,形成了多头领导,搞得下属不知听谁的好,严重影响了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
3.程序冗长
少数领导片面强调政策性,对于职权范围内的事该拍板的不拍板,该决定的不决定,往往事无巨细,都要通过“集体领导”、“民主评议”,形成无休止开会讨论、长时间议而不决的循环公式,以致经常错过时机,贻误工作。一旦出现一些失误,即以集体名义承担,这不仅是怕负责任的表现,而且是行政部门工作低能、低效率的重要根源。此外,在贯彻执行上级决议时,往往也是几经周折,一拖再拖;合“胃口”的就执行,不合“口味”的就拖着不办,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对上级的文件断章取义,按需宣传,各执一端;有的甚至明从暗抗,阳奉阴违。
4.审批繁琐
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很多,有的是对业务不太熟悉,不易指导;有的是因情况不明,难于批办;有的是意见不一,无人裁决;有的是不偏不倚,画圈了事;有的是互不见面,打笔墨官司;有的是碰到问题等等再说;如此一来,对下级来文所请示的问题只能是久拖难决了。加之审批程序也往往要转几个环节,从申请单位到主管部门,再从主管部门到分管口子,然后再报同级有权审批的行政部门,其中有很多中间环节夹在里面只是起了传送带的作用,增加了传递时间。此外,办事手续多。要解决一个问题或者是要想办一件事情,常常要提出报告,向上呈递,上级批办,部门主办,主办部门代为拟稿,有关部门会签,接着,再转上级承办部门签收,审稿,与其它一些部门协调、沟通,然后,送审批、付印、分发(这里尚未提及本部门内部的拟稿、复核审稿、定稿、签发多个环节)。基层想办一件事,不盖上三、四个图章就办不成事,往往是你在火里,他在水里,你急他不急,慢条斯理,按部就班,少则数月,多则几年,真是“跑穿鞋底,磨破嘴皮”。
5.会海难填
至今仍有部分同志认为,只有开会才能贯彻上级指示,似乎只有开会研究了一项工作,才算是放到了议事日程,会议开得规模大、级别高,才是“领导重视”。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出现了不少的“四无”会议,即:无所谓的会,无成效的会,无准备的会,无决议的会。由于会议多,加之有时在时间的安排上比较集中,有的无法形成有效的决议;有的对会议上提出的一些问题,不能在会上定下来,喜欢在会议结束总结时,来一套“拟会议之后,与某某部门研究,再发文告知”云云,会议一散,许诺的话就烟消云散;有的会议虽然做出决议,但由于一个会套着另一个会,也顾不上抓落实;有的即使传达会议精神,也是“依葫芦画瓢”,传达会一开,就算完成了任务;还有个别会变成了“答谢宴会”,你请我,我邀你,今天你请客,明天他做东,乱拉领导出面陪会,使得会议常年不断,屡开不凋。据报载,由各级政府召开的会议不少于一亿个,每天30万个,仅会议差旅费就达500亿元之多。
三、形成行政效率低下的原因
(一)行政管理观念淡薄
我国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封建思想影响很深,因循守旧的观念危害甚广,小农思想根深蒂固,小生产观念、私有观念严重,这些反映在行政部门中造成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衙门作风”、“手工劳动”、“以我为中心”。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行政部门虽然一直致力于根除这些弊端,并且有很大的成效,但是,肃清旧思想、旧观念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况且,就是已经转变了思想认识问题,还有可能反复。旧思想虽然与旧社会一道被埋在棺材里,但它还会腐烂发臭。尤其在政府体制转轨过程中,往往旧体制的弊端未除,新体制的弊端新生,且两者互相结合。因此,这种历史方面造成的危害,对今天加强行政管理、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仍会造成障碍。
(二)行政管理作风拖拉
行政部门中有些工作人员习惯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满足于按部就班,在思想上没有紧迫的时间观念,造成了时间上的惊人浪费。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时间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是难以补偿的浪费。可以说,行政部门存在的所有弊端中,都有一个浪费时间的问题在里面。国外有这样一段描述“现代社会,工作效率一日高似一日,生活步伐一日快似一日……,人们行走匆匆,仿佛后面有追兵”。相比之下,我国行政部门的工作效率是较低的,生活步伐是慢吞吞的,工作节奏是慢悠悠的。
(三)行政管理研究滞后
长期以来,我国没有把行政管理学当回事,再加上文革期间“左”的思想一统天下,帽子乱扣,棍棒乱打,搞得从事这门学科研究的人心有余悸,每有新的见解,也往往考虑再三,不敢公开表示意见,窒息了行政管理学的研究。正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作为先导,我国行政机构在建国后,大的变动调整了几次,反复较大,但都没有解决好部门林立,机构臃肿,层次繁杂,副职过多的问题。机构到底怎么设置?人员到底怎么配备?常常是凭“老经验”决策,凭“想当然”办事,而没有运用科学管理机构的原理去指导实践。在行政管理中,较多的是以人设事,以事磨人,以长官意志代替有关政策,难免不会引出政出多门,政策经常朝令夕改的局面来。
(四)行政管理法规不健全
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在于行政法律制度不健全,有些行政法规虽然有,但没有好好执行。如机构立法问题就是如此,机构膨胀是机构改革非法制化、非制度化的产物。机构一多,环节就多,办起事来层次多、头绪乱的现象并未减少,过去那种机构林立,层次过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况依然如故,互相扯皮,争功诿过等弊病也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四、建立效率政府的思路
高效政府主要具备以下特点:用相同或更少的行政资源生产或提供较高质量、满足需求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主张公共服务社会化、市场化,强调政府与公民、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政府角色和职责以市场为取向,具有企业精神和竞争机制,行政运行灵活并极易调节以适应新的环境;缩减管理层级,优化工作流程,减少内部的繁文缛节;放松对公务员的规制,相信并依靠公务员的责任心和能力来开展创造性工作,促进和鼓励他们成功;政府在民主和法治机制中运转,追求行政效果和公众满意。建设效率政府,应当围绕这些方面而采取以下相应对策和措施。
(一)深化行政机构改革
优化行政组织,是提高行政效率的一个重要条件。政府行政管理中存在的官僚主义、效率低下,有其经济的、文化的和社会历史的原因。但是,也要看到官僚主义、效率低下同政府机构臃肿、层次繁多、职责不清、分工过细、人浮于事和权力过分集中有密切关系。要使国家机器运转灵活,根本办法是简政放权。凡是适宜于下面办的事情,都应由下面决定和执行。转为政府机关管理职能的前提下,从机构配置的科学性和整体性出发,适当精简专业管理部门,加强决策咨询和调节、监督、审计、信息部门,调整健全决策中心,裁减并妥善安排人浮于事部门的人员。副职数目要严格控制,管理幅度要恰当,过大则效率不高,过小则浪费,恰当才能指挥灵便、渠道畅通。在我国,对某一行政组织进行全新的设计,从头建起的情况比较少见,大量存在的问题是如何改革与完善现有的行政组织。毫无疑问,我国现存的各级各类行政组织对于国家的统一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团结、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等都起了重大的作用。在整体上,是应该肯定的,不会也不允许一切推倒重来。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现行的一整套行政组织体制主要发源于高度集权的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它与社会主义有计划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与党政职能分工,现代化、科学化管理及知识化、专业化的人事制度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因而必须加以改革与完善。由于现代行政管理纷繁复杂,政府的行政权相对扩大,政府管理的成败得失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为防止政府的不良行政和非法行政,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减少政府管理的失误,确保政府管理的效能,就必须对政府实施有力的监督,使其管理权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实施。我国长期以来行政监督体制不够健全,监督工作十分软弱无力,造成了行政监督的诸多弊端。健全行政监督体制,广泛深入地开展行政监督工作,将是今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提高行政效率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二)健全行政管理法规
健全行政管理法规是提高行政效率的法律保证。为此,必须加强行政管理法规的建设,以法律形式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建立和完善行政机关的《组织法》、《编制法》、《行政诉讼法》、《国家公务员条例》等,使一切活动都具有基本的规范和程序,各级行政机关明确职权和责任,上下左右关系理顺,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日常工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也是提高行政效率不可缺少的重要保证。这些工作制度包括催办通报制度,正规的公文制度,请示、报告制度,办公会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考核奖惩制度等等。特别是严格工作责任制,明确划分责权,做到责权统一,从制度上杜绝敷衍塞责、拖拉扯皮、争功诿过的现象。现代行政管理最重要的特征是法制化的管理。行政管理法制化就是通过法律对国家行政管理的各项活动、各个环节进行调整和规范,将行政管理的一系列技术方法、协调手段、行为方式、步骤和程序法律化、制度化,为国家行政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依法行政是现代行政管理发展的大趋势。行政管理法规作为行政管理法制化的有力工具,以国家强制力和严肃性确保行政管理活动有章可循、有效运转。政府在建设政治文明时要考虑到的是如何提高行政效率,努力形成运转协调,执行高效的管理体制。要以管理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为重点,以人、财、物的管理和使用为重点,以关键岗位和薄弱环节为重点,改革和完善监督机制,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保证政府目标的实现。
(三)提高行政人员素质
行政人员的培训,是关于公务员的工作技能的训练和业务知识及能力的培养。建立培训制度,加强对公务员的培养,是现代行政管理高效能的要求。对公务员培训要贯彻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目的是使公务员适应行政机关各岗位业务要求,不断提高行政效率。为此,公务员培训不同于普通教育,它不以取得学历文凭为目的;也不同于党校教育,不以政治理论和形势教育为主要内容。目前,我国正建立以国家行政学院和若干地方行政学院为主体的、包括各类各级培训机构在内的公务员培训网络。对公务员进行有计划的定期培训,有三种类型:一是岗前培训,对新录用的公务员要培训后再上岗,以便使其了解和掌握性质必备的业务知识和技能,更快地适应新工作岗位的要求;二是资格培训,对即将担任新的职位的公务员,要通过培训,取得接任新岗位的资格;三是岗位培训,也叫继续教育,是为了提高公务员的业务水平,吸收新的知识,防止知识老化。公务员在培训期的学习成绩和鉴定将存入本人档案,作为对其安排使用、晋升职务和定工资等级的依据之一。行政人员素质如何,对行政效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行政人员素质现代化,主要表现为:政治素质方面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共产主义的理想;科学文化素质方面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能力素质方面具有把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办事能力。此外还应有健康的体格和充沛的精力。行政单位除了对行政人员的个体素质有明确要求外,单位内部还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整体结构,才能获取高效率。为此对行政人员要择优录用。同时要加强上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提高培训工作质量。
(四)改进行政领导艺术
领导及其活动是人类社会群体活动的一般现象,它属于特殊的职业形态。行政领导是领导活动的一种,它在国家政府管理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生活各领域、各层次中,处于核心的、主导的地位,决定着国家职能的实现程度和依法实施行政管理的水平。在社会主义国家,行政领导是行政权力的象征,也是人民公仆的体现。建立一个科学的、民主的、强有力的行政领导体制,是现代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要充分发挥行政领导在国家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提高行政效率,必须提高行政领导者的素质,建立合理的行政领导集体,并不断地探索科学的行政领导艺术。任何一个行政单位如果没有素质较高的领导者,就会成为一个松散的缺乏战斗力的机构,也就谈不上高效率,领导者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要努力提高领导艺术,善于领导所属行政人员同心协力做好工作。这样才能提高行政效率。反之,提高行政效率也会向低的方向转化。领导者是否具有现代管理观念同行政效率关系极大。领导者要通晓现代管理观念同行政管理的规律,树立信息观念、系统观念、时间观念、信誉观念等。领导者要善于运用影响力来提高行政效率,这也是一种宝贵的领导艺术。领导者要学会领导艺术,这是提高效率的一条途径。领导者不随便干预下一层次的事;不能颠倒工作的主次;要随时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善于控制会议厅文牍,消除文山会海;善于调动部属的积极性。美国管理专家杜拉克在《有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提出管理者的有效性的五要素是:善用自己的时间;安排工作的先后次序;注重绩效和成果;发挥人才的长处,包括上司的、本人的、部属的长处;作决策时以科学方法提高效率。这是一个很有见识的总结。
(五)优化行政工作环境
行政环境对各个层次的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提高效率影响极大。行政管理好比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尽管它本身没有什么毛病,但如果有人设置路障,车子也就无法正常行驶。社会风气不正,这就是一种不良的行政环境。纠正不正之风,清除腐败现象,是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条件。提高行政效率改善行政环境和工作条件很重要。行政环境即政府管理的环境,我们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就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现代行管理理论方法在国外已研究近百年,取得了很大的研究成果。我们要借鉴其先进的东西,来促进行政管理的现代化。但是任何先进的理论方法,必须结合具体实际才能发挥其威力,加强其活力,收到理想的效果。研究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环境,正是为了有的放矢地运用国外有益的行政管理研究成果,根据我国的国情加以改造,为我所用,实施自己的行政管理。闭关自守,拒绝借鉴国外行政管理研究成果中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成份,只能停滞落后。全盘端来,不结合中国实际,盲目照抄照搬,非但改变不了行政管理的落后状况,而且将阻碍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我国政府的主要任务。对发展不平衡的各个地区,政府要采取切合实际的决策,措施、方法、和步骤进行管理,不能“一刀切”。我们既要看清初级阶段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这个基本事实,同时又要看到我国经济建设已经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以及国际国内的有利条件,根据行政环境的要求和提供的条件来确定行政目标,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六)改善行政办公条件
管理技术和工具是提高行政效率的一种物质基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固然是提高行政效率最重要的因素,但在现代管理中,技术作用也不可忽视。当前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空前膨胀,如果运用电子计算机信息系统,就能为准确、及时地决策和果断迅速地执行创造有效的条件。使用电子计算机处理公文、传递信息和存贮信息,就可大大提高办公速度和质量。如果长期不去关心管理技术和工具的改进,只喜欢使用陈旧的手工式抄写、传递,大量行政人员陷于文牍事务之中,数字不准,传递不及时,信息利用率低,效率的提高显然要受影响。为了提高效率,行政单位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自身的力量,逐步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逐步走向办公自动化。
参考文献:
1.陆国泰.人事行政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孙莱等.行政管理学概论[M].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
3.肖尚弼.行政管理学[M].哈尔滨出版社,1988
4.夏书章.行政学新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6
5.许文惠.行政管理学[M].人民出版社,1990
6.张康之、李传军.公共行政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7.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8.张永桃.行政管理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9.曾繁正等.人事行政管理学[M].红旗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