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现代化新农村培育领头雁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csecurity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班长。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苏州的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从乡镇工业崛起到现代农业发展,从家庭承包到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从新农村建设到推动城乡一体化,不管什么时期什么阶段,苏州农村工作都有新创造,都有新路子。苏州的每一个进步,都饱含着村一级书记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苏州发展每一个阶段,都凝聚着村书记们的智慧和创造。
  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伴随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快速推进,苏州农村的方方面面都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格局变了,经济主体多样化了,有新型的集体经济、有股份合作经济、有私营个体经济等等;政治格局变了,行政权威开始受到挑战,“一声令下、全民响应”的局面已经不再;社会格局变了,相对固定的社会形态已被打破,人员、劳动力可以大范围地自由流动;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变了,农耕时代的价值体系已很难维系,“集体意识”退化了,原来农村的亲缘约束、熟人约束明显失效,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化。
  农村的民心民意也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比如,除了需要“增加收入”、“提高征地补贴标准”、“完善社会保障”等,也需要安定、安全,包括生活安定、社会安全、财产安全、食品安全、饮水空气安全等;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渴望更加强烈,反对村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搞形式主义,反对暗箱操作,反对公款吃喝,反对强制拆迁等等。
  在各种新情况新矛盾不断发生的情况下,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的素质高低、能力强弱、作风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发展。要担当起一个村的发展、维稳和改善民生的重任,有不少村书记显得不适应、跟不上,创新发展的能力不够,解决新形势下新矛盾的能力不够,引领富民的能力不够,甚至少数村支书还不知如何开展工作。
  当前,全省已进入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阶段,苏州作为苏南板块的主要代表,承担着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先行探路的重要责任,这是苏州经济社会发展也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定位。从这一定位出发,尤需培育和增强其六个方面的能力。
  推动村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新的发展阶段,很多旧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如大干快上基础设施项目,依靠廉价劳力搞简单加工,建标准厂房、门面房出租等。村级经济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这个新思路的核心就是:创新思维、智慧增长。所谓创新思维:一要有好奇心,经常要问还能干些什么,走出“看资源做菜”的思维局限;二要注意人家还没有注意的东西,走差异化发展道路;三要善于举一反三,从其他地方发展经验中吸取有利于自己的东西。所谓智慧增长,集中反映在“全生产要素的整合”上。包括土地、劳力、资本、技术、地理环境、社会关系等要素的整合。基本要求是:充分发挥优势,立足比较优势进行发展定位;注重抓住机遇,全局的政策、市场的变化、宏观的布局,都蕴藏着新的发展机遇;善于借助外力,外力包括村外的资金、技术、人才等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一切资源;及时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转变村级经济经营方式,使之与科学发展要求相匹配。苏州各地的实践表明,当前推进村级经济发展应在以下方面着眼:现代农业、服务业是村级经济发展的新领域;移地发展是村级经济发展的新空间;抱团经营是村级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借梯上楼是村级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村干部在最基层,应该和老百姓朝夕相处、休戚相关。但现实中村干部脱离群众的问题仍一定程度上存在。在有的村里,谁是书记,群众不知道;谁当书记,群众无所谓。密切联系群众,扎实做好群众工作,村书记心中要有群众,要真正了解村里群众的基本情况,哪家哪户,姓什么叫什么,在哪里工作,几口人,收入情况,身体情况,有什么困难等等。常熟蒋巷村书记常德盛说:“在蒋巷村,只要一闭上眼睛,就能喊出每户每个人的名字。我知道他们的性格、他们的为人和他们的需求。”了解村情、熟悉民情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功。要常走动、常露面、常交谈,加强同群众的日常沟通,使群众能看到你,认识你。要懂得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尊重地方风俗习惯。要讲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讲老百姓熟悉的话。尽量使自己成为群众的一份子,群众家中有事要关心,婚丧嫁娶、生老病死,能到场的尽量到场,让群众时刻感到党的关怀和温暖就在身边。赢得群众的信任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
  办实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农民群众是从一件件具体事情来观察、评价村干部的。如果村干部真正办实事,为群众排忧解难,就有威信,就能凝聚起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合力。为农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首先要力促“富民”。创造条件,让群众充分就业。农村拆迁和土地流转后,会出现富余劳动力的问题,不能以为给了补偿款就万事大吉;安居还要乐业。村(社区)党组织可以通过安排保洁、保绿、保安等扩大就业,增加农民劳动收入,解决“闲得慌”的问题。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尽量使农民的资源、资产变成资本,成为可靠的收入来源。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做到分配公正,防止权力、资本侵犯农民的权益。在村级经济实力增强的前提下,扩大公共福利,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使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农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还要善于化解矛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各种矛盾纠纷尤其是经济纠纷比过去多得多,村干部要提高调解处理能力,当好老娘舅,善于断隋理。每个村都应建立一支调解队伍,知情知理知法,把“情”放在第一位,做到“不跑远路,不花钞票,不打官司,不伤感情”,不上交不推诿,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积极并正确引导群众关心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我国农村政治制度明确规定了村民自治,但现实中农民往往对自治不感兴趣,对公共事务不热心,参与积极性不高。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归结为“农民素质不高”,如分散的生产方式、分散的就业方式,致使“集体”观念淡薄;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如贪污腐败等,致使群众怀疑心态滋长;在自治的实现形式上也缺少实实在在、行之有效的载体和手段。要形成农民群众共同关心、参与农村治理的局面,取决于基层党组织的引导能力。要在农民群众中大力开展村民自治制度的宣传教育,让农民知晓自己的权益。要建立健全一系列制度,如选举制度、任期制度、用人用工制度、村务公开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审计制度等,用制度保障农民群众自治权力。要提供有效的途径和形式,比如建立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会,“网上村委会”等组织,让群众发表意见有平台,解决问题有渠道。要用真情、动真格、见真效,真正从内心尊重群众,不搞形式主义,让群众从实实在在的自治实践中体验到“自治”给大家带来的好处。
  营造健康向上风气的能力。一个村的经济实力再强,如果风气不好,仍然不是名副其实的现代化新农村。村党组织负有教化村民引领风气的责任。这种教化引领是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这种教化引领需要多渠道、多形式进行。要多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如文化、体育、募捐、读书等。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每年搞一次募捐活动,蒋巷村在全村开展读书活动,既净化了社会风气,又有效增强了农民群众的归属感和凝聚力。要积极开展扬善抑恶的评选活动,如评选“五星”家庭、友善邻里、和谐社区等,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农民确立正确的荣辱观,着力解决农村社会风气中存在的赌博、偷盗、迷信等突出问题,使现代文明在农村扎根。
  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的能力。党的先进性,不是一个人作楷模,而是靠一群人作楷模。对村书记来讲,加强党组织建设的重点是形成团队。必须十分重视村级班子的建设,深入了解班子每一名成员,并努力在一班人中建立真诚、有效的工作关系,使村级党组织成为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的集体。要给班子每一个人以干事的机会;给班子里想干事的人以舞台;给班子里干成事的人以荣誉;给班子里不干事的人以危机。同时,充分发挥好两支队伍的作用。一是村里老党员、老干部的作用,他们有觉悟、有威望、有影响力;二是村民小组长队伍的作用,着力形成上下齐心、左右互通、积极进取、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调研组成员:孟焕民、陶若伦、张三林)
  责任编辑:尤健
其他文献
【核心提示】  ·国际城镇化的经验表明,一方面,工业化是城镇化的主要驱动力,另一方面,成功的城镇化能够推动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城市规模增长、质量提升,取决于产业门类、层次的具体情况和城市功能。  ·积极稳妥地推进我省城镇化,重点应该关注市民化、集约化、差别化,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城镇化也被称为城市化、都市化,城镇化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向城镇的转型、集中、强化和分异,以及城镇景观的
期刊
【核心提示】江苏多种形式的城镇化之路,给我国当前正在推进的城镇化大战略带来了有益启示。无论何种形式的城镇化,都必须围绕城镇化的目标,统筹解决人口的集中形式问题、生产的集中形式及生产方式的变革问题、生活方式城镇化问题、社会管理的城镇化问题、城镇化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以及社会公共服务问题。  经过多年探索,江苏各地初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不同层面、多种形式的城镇化发展之路。从四个层面看,城市群建设打造着“一
期刊
编者按: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发展城镇的目的是为人服务。新市民是城镇的新兴主体,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如何让新市民融入城市、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是城镇化建设面临的一大問题,也是民生建设的重要任务。在此,我们发表一组笔谈,既有理论思考,也有样本分析,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新市民的社
期刊
2013年3月18日18时58分,“天下第一村”的缔造者吴仁宝在自家老屋溘然长逝。这位“中国最有名的农民”,用自己的毕生追求,诠释了“社会主义定能富华西”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展示了一个共产党员一辈子为党、为国、为民的情怀。  水立潮头的时代英雄  老书记驾鹤西去,吴仁宝的名字却永远与华西连在了一起。对华西村来说,吴仁宝是一个时代,他自1957年担任华西村党组织书记以来,几十年如一日,带领群众艰苦创业
期刊
近年来,港闸区委切实按照省、市委的统一部署,紧密结合区情实际,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纳入总体规划,创新举措、扎实推进,有力提升了区域党建科学化水平,不断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创新理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把解决“为什么学”摆在首位,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作为安身立业之本,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内生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一是把着力点放在解决“知识恐慌”、“本领
期刊
5月的南京,繁花似锦。作为南京2013年二十项重大文化工程之一、与南京云锦密切相关的江宁织造博物馆于5月1日正式开放。5月10日,人们还将迎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和中国丝绸协会共同倡议的“世界云锦日”。从上世纪50年代起,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为了南京云锦的复兴,数代云锦人呕心沥血,默默耕耘。随着传统技艺的全面继承,人们物质文化追求的不断提高,全社会对文化遗产价值认识的不断加深,南京云锦
期刊
进一步释放户籍制度改革的红利 张锋  【核心提示】户籍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公民依法自由迁徙,改革的关键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这是一个随着城镇化进程,逐步剥离附在户籍上的行政功能和福利分配功能,建立法治化、科学化的人口管理系统的渐进的改革过程。  全国人大十二届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强调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有序
期刊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镇江新区主动适应发展阶段的新变化,积极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与时俱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逐渐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有机结合的新路子。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把握民生建设的价值取向  加快民生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实质是以人民幸福为本。在加快民生建设上
期刊
深刻理解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 葛守昆  【核心提示】传统的城镇化追求的是规模的城镇化、土地的城镇化;走的是城镇建设扩容、大兴土木造城的外延式发展路子。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不是外延式发展,追求的不仅仅是扩大投资规模,扩大城市面积,提高城镇化率,根本的目标是符合全面小康社会、现代社会要求的民生改善和人居环境改善,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发展很快,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也出现了一些矛
期刊
江苏在全国“三农”领域引人瞩目:省内农民专业合作社工商登记成员数、出资额、农户入社率、社均成员数均位列全国第一。记者近年来深入采访、观察研究的感受是,这“四个第一”的背后,是江苏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从“量”到“质”的深刻变化。  从社员合作到社联合作  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  近年来,江苏农村蓬勃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呈联合发展之势,部分地区、部分行业开始探索成立联合社、合作联社等经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