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一名歌唱演员,除了要把漂亮的声音传送给观众外,重要的是让观众看到演员在舞台上整体的美;这个美包括演唱、表演、服饰等。通过对《春江花月夜》这首歌曲的分析,文章试图从歌唱演员的演唱、表演、演唱修养等方面做一些研究,希望对有志学习声乐演唱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音乐;表演;美学
一、歌曲《春江花月夜》的音乐结构分析
歌曲《春江花月夜》是由作曲家徐景新创作的随想曲,此曲根据琵琶文曲《夕阳箫鼓》改编而成。琵琶文曲《夕阳箫鼓》通过对夕阳西下,江上归州等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感受,全曲共分为11段。歌曲《春江花月夜》选其中主题旋律改编而成。
我们知道琵琶文曲《夕阳箫鼓》是以乐队演奏的形式描绘夕阳下的场景;由此曲改编而成的舞蹈《春江花月夜》是描写一位少女在江边看到的美景而产生的联想,用舞姿来诠释音乐;歌曲《春江花月夜》则是根据旋律加填词用人声唱出此时的景色。三种艺术表现方式给人对音乐感受有所不同;听乐队的演奏,需要乐队配器使各声部之间的旋律产生平衡,给听众以谐和的声音,同时要求听众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并充分发挥想像力去感受每一段音乐的意境。舞蹈则与观众拉近了距离,观众可用视觉直接感受人体动感的艺术魅力。而歌唱是用歌词叙述的方式,声乐演员用歌声表达歌词的内涵与观众沟通,更能使观众走进音乐。
歌曲《春江花月夜》的演唱者应定为第三人称,他把在江边看到的风景告诉观众。在音乐上笔者把它划分为:
引子 前奏由钢琴以小字组的“6”由慢到快而后四度上行的旋律引出人声“U”,而这个声音带给观众是宁静的,且声音似乎模仿中国的一种乐器“埙”,声音是由远而近。
A段 “江上明月升,江畔花如锦,春潮随波千万里,夜色沁人心”歌词,向人们描绘出江边的美景。
B段 “啊”作承上启下转换,是演唱者对大好景色的感叹。
C段 以大段的花腔演唱告诉观众演唱者看到的一些场景。
D段 是钢琴的大段SOLO,笔者以为此段旋律演奏的力度和音色应该是模仿古筝。
A段 又回到第一段的歌词。
尾声 “U”和歌曲引子的“U”形成首尾呼应。整首歌一气呵成,有音落情不落之感。
二、歌曲《春江花月夜》的演唱处理
演唱《春江花月夜》应该是不拘泥于哪种唱法,艺术都是相通的,往往一部艺术作品表现的内容是一样的,不同的是表现形式。在我看来唱法是次要的,关键是演唱的作品是否表达了作者的思想,且能让观众肯定。按照作者的意思,歌曲《春江花月夜》“题材是中国的,有民族的音调,但唱法上结合了西洋美声。”[1]歌谱给演员的演唱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首先在声音的处理上有模仿乐器的声音,还有运用中国戏曲的行腔等。
引子三小节“U”母音,要求演唱者音色纯而丰满,声音要拉直,从弱到强再渐弱,好似慢慢泛起的夜雾,在江上萦绕。
歌曲A段的四句“江上明月升,江畔花如锦,春潮随波千万里,夜色沁人心” 三个“沁人心”时声音要渐弱,从音乐处理上是合乎逻辑的,也符合人物的心里感受,因为是在感叹此时的美景,通过演唱者二度创作,整段演唱使人听起来委婉动听;可借用昆曲南仙吕[皂罗袍]牡丹亭·游园的行腔,唱“里”字给点儿擞,要避免拿腔拿调的演唱,这样有悖于歌曲表达的内涵。
B段“啊”是歌曲的衔接段,是内心情感的抒发。它引出后面大段花腔部分;这个字运腔的换气很讲究,把这段唱的旋律与钢琴伴奏的旋律结合起来看是很贴切的。
花腔的演唱运用西洋美声唱法,气息深到下腹,上面要挂在头腔,上下两点集中歌唱,每个音唱出来的效果如珍珠落玉盘,声音短促、剔透;因为歌曲的速度比较快,所以强调每个音的音准。当进入—=84 的速度时,演唱者要把此段的韵味唱出来,笔者体会作者是借用戏剧西皮流水快板,每小节第一拍切分的地方要唱得很准确。歌唱的旋律是高音,声音像一根线飘在上面;钢琴伴奏左手用八分音符一拍的八度跳音,右手是十六分音符一拍的跳音;不管是前面的快板还是后面的慢板,换气的节奏要掌握好,不要给观众有丝毫不舒服感,因此在练习过程中,让技能形成习惯,才能运用自然。
D段是钢琴SOLO,—=96 作者同样采用左手弹奏八分音符一拍节奏,右手十六分音符一拍的跳音;最后左手八度上行激进音把旋律推向高潮,引出再现A段;演唱者此时的用声应该更丰满,气息要连贯,要有气掀山河之势,但也要避免为了撑大音量而撑喉,使音色暗淡。再现B段“啊”起音在a2,一定要很准确地唱出此音,千万不要用滑音带上去,否则会破坏歌曲的意境。尾声“U”的用声要流畅,气息要稳;渐弱要循循渐进,给观众一个完美地结束。
三、歌曲《春江花月夜》的表演
这首歌曲的表演,可运用戏曲的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法,但演唱前演员酝酿好情绪,因为演唱者是一个人在讲故事,所以通过什么样的表现姿态和语气歌唱要构思好。唱引子的时候,可站在钢琴前不动,用声音把观众吸引到你要表现的画面中来;A段的表演是眼睛先行,如果感觉眼睛的表现不足以抒发你此时的心情,手可以随着眼睛看到的方向告诉观众你看到了什么;切不可手指的方向和眼睛看的方向背道而驰,一者不协调;二者不美。
唱C段“啊”时按照作品的发展此时只是有感而发,动作不用太大。旋律的装饰音告诉演员应该是发现了什么,所以要突然睁大眼睛往一个方向看,此时可以设计是看到一对鸳鸯在江边戏水,或者是一个美丽的画面。值得强调的是,唱花腔时眼睛是很有神的,而不是在那儿呆呆地想技术。
D段是钢琴的SOLO,此时演唱者切不要以为与唱无关而毫无表情,或者无所适从;歌唱如同在讲某个故事,如果中断了再继续会影响听者的情绪。歌唱仿佛是在描述一幅画,我们通常讲在间奏时演员的情绪不要断,否则就会破坏整个画面。此段表演,根据歌曲的场景可以把目光收回来,听到有人在弹琴边走边听去寻找这个声音;此时的脚步可随着旋律的节奏往钢琴方向走,并用手和眼睛引导观众往钢琴方向看,使得大家集中注意力欣赏这段旋律。 再现A段“啊”是歌曲抒发感情的高潮,即便这样动作也不能夸张,要根据人物此时的心情表现。再现“U”声音渐弱,表演是宁静的,并在这种状态下结束演唱。
四、歌唱中的美学
(一)歌唱的内涵体验
蔡元培在谈到音乐理论时曾说:“求声音之性质及秩序与夫乐器之比较,则关乎物理学者也。求吾人对于音乐之感情,则关乎生理学心理学美学者也”。[2]
我们在歌唱中,情感始终是贯穿整个演唱过程的;根据歌曲提供给我们的素材来分析、处理,从而去表达它的内涵。歌曲情感表达方式有几种类型,抒情、颂歌、诉说、悲壮等。歌曲《春江花月夜》是属于抒情性歌曲,它是由内到外的一种有感而发;同时也有诉说的成分;在歌词里表现的是一幅画面,音乐的节奏也是舒缓流畅,这就要求演唱者有丰富的想像力和表达力,而这些能力来源于平时对生活的感悟和观察,还有学习。首先要热爱生活,才会对每件事情充满好奇心,然后去了解它;观察身边发生的事和物,当某件事情发生时,人们对它的反映怎样,走过一片风景,它美在哪儿;要学习声乐演唱相关的门类艺术,如美术、摄影、造型、交响乐、话剧、戏曲等,以上所述是丰富我们歌唱情感和表现力的重要部分。
(二)歌唱的表演心理
歌唱除了以上所述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外,还要有艺术构思。歌唱是以声音为主,借助音乐旋律和歌词,表达某种情感;这种内心的表现主要是透过眼睛,脸部表情和身体动作等手段。要把一首歌曲演唱好,必须要做好演唱前的案头工作,它包含着声音的运用、歌曲处理、歌唱动作设计、舞台布局等等;当然还有心理素质。笔者在唱《春江花月夜》这首歌前,首先要考虑自己适合唱这首歌吗?为什么要唱?怎么唱?这并不是把问题复杂化,而是要把一件事情做好必备的心理条件。这首歌用艺术歌曲的声音演唱,根据作曲家提供歌曲的内容,演唱中加点戏剧风格唱腔,表演也是以中国传统性格为基调,比较含蓄,歌曲中虽然也有高潮,但动作不必夸张,一招一式都要做到合情合理;此时眼睛的表现只有两种,演唱花腔部分时眼睛是灵活的,在多年演唱中,笔者以为女高音的花腔是体现生活中的笑,是用眼睛笑着歌唱。当这首歌曲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这样在台上才会演唱自如,不会无所适从。
五、结语
演唱中理性和感性是并存的两个载体,我们要把它很好地结合起来,一个人演唱风格的形成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笔者很赞同古希腊著名科学家、思想家,被人们誉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的奠基人毕达哥拉斯(Pythagorus)的观点:“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的统一,把杂多导致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3]音乐是美的,因为它使人愉悦,陶冶人的情操。笔者从声乐演唱中得到了快乐和享受,并把这份感受分享给了听演唱的观众;使自己更加追求歌唱的完美。音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元素,也是社会和谐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使人们在享受音乐时让生活更加丰富,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变得有修养。尼采说的好“可曾有人发现,音乐解放精神,为思想添上双翼?”每个人一生中不一定要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凡只要把一件事做好就算成功了;笔者人生的定义就是把歌唱好。
参考文献
[1]施雪钧,徐景新访谈.上海音乐家协会[J].2006第2期.
[2]张前主编,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
[作者简介]赵莉莉,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声乐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关键词]音乐;表演;美学
一、歌曲《春江花月夜》的音乐结构分析
歌曲《春江花月夜》是由作曲家徐景新创作的随想曲,此曲根据琵琶文曲《夕阳箫鼓》改编而成。琵琶文曲《夕阳箫鼓》通过对夕阳西下,江上归州等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感受,全曲共分为11段。歌曲《春江花月夜》选其中主题旋律改编而成。
我们知道琵琶文曲《夕阳箫鼓》是以乐队演奏的形式描绘夕阳下的场景;由此曲改编而成的舞蹈《春江花月夜》是描写一位少女在江边看到的美景而产生的联想,用舞姿来诠释音乐;歌曲《春江花月夜》则是根据旋律加填词用人声唱出此时的景色。三种艺术表现方式给人对音乐感受有所不同;听乐队的演奏,需要乐队配器使各声部之间的旋律产生平衡,给听众以谐和的声音,同时要求听众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并充分发挥想像力去感受每一段音乐的意境。舞蹈则与观众拉近了距离,观众可用视觉直接感受人体动感的艺术魅力。而歌唱是用歌词叙述的方式,声乐演员用歌声表达歌词的内涵与观众沟通,更能使观众走进音乐。
歌曲《春江花月夜》的演唱者应定为第三人称,他把在江边看到的风景告诉观众。在音乐上笔者把它划分为:
引子 前奏由钢琴以小字组的“6”由慢到快而后四度上行的旋律引出人声“U”,而这个声音带给观众是宁静的,且声音似乎模仿中国的一种乐器“埙”,声音是由远而近。
A段 “江上明月升,江畔花如锦,春潮随波千万里,夜色沁人心”歌词,向人们描绘出江边的美景。
B段 “啊”作承上启下转换,是演唱者对大好景色的感叹。
C段 以大段的花腔演唱告诉观众演唱者看到的一些场景。
D段 是钢琴的大段SOLO,笔者以为此段旋律演奏的力度和音色应该是模仿古筝。
A段 又回到第一段的歌词。
尾声 “U”和歌曲引子的“U”形成首尾呼应。整首歌一气呵成,有音落情不落之感。
二、歌曲《春江花月夜》的演唱处理
演唱《春江花月夜》应该是不拘泥于哪种唱法,艺术都是相通的,往往一部艺术作品表现的内容是一样的,不同的是表现形式。在我看来唱法是次要的,关键是演唱的作品是否表达了作者的思想,且能让观众肯定。按照作者的意思,歌曲《春江花月夜》“题材是中国的,有民族的音调,但唱法上结合了西洋美声。”[1]歌谱给演员的演唱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首先在声音的处理上有模仿乐器的声音,还有运用中国戏曲的行腔等。
引子三小节“U”母音,要求演唱者音色纯而丰满,声音要拉直,从弱到强再渐弱,好似慢慢泛起的夜雾,在江上萦绕。
歌曲A段的四句“江上明月升,江畔花如锦,春潮随波千万里,夜色沁人心” 三个“沁人心”时声音要渐弱,从音乐处理上是合乎逻辑的,也符合人物的心里感受,因为是在感叹此时的美景,通过演唱者二度创作,整段演唱使人听起来委婉动听;可借用昆曲南仙吕[皂罗袍]牡丹亭·游园的行腔,唱“里”字给点儿擞,要避免拿腔拿调的演唱,这样有悖于歌曲表达的内涵。
B段“啊”是歌曲的衔接段,是内心情感的抒发。它引出后面大段花腔部分;这个字运腔的换气很讲究,把这段唱的旋律与钢琴伴奏的旋律结合起来看是很贴切的。
花腔的演唱运用西洋美声唱法,气息深到下腹,上面要挂在头腔,上下两点集中歌唱,每个音唱出来的效果如珍珠落玉盘,声音短促、剔透;因为歌曲的速度比较快,所以强调每个音的音准。当进入—=84 的速度时,演唱者要把此段的韵味唱出来,笔者体会作者是借用戏剧西皮流水快板,每小节第一拍切分的地方要唱得很准确。歌唱的旋律是高音,声音像一根线飘在上面;钢琴伴奏左手用八分音符一拍的八度跳音,右手是十六分音符一拍的跳音;不管是前面的快板还是后面的慢板,换气的节奏要掌握好,不要给观众有丝毫不舒服感,因此在练习过程中,让技能形成习惯,才能运用自然。
D段是钢琴SOLO,—=96 作者同样采用左手弹奏八分音符一拍节奏,右手十六分音符一拍的跳音;最后左手八度上行激进音把旋律推向高潮,引出再现A段;演唱者此时的用声应该更丰满,气息要连贯,要有气掀山河之势,但也要避免为了撑大音量而撑喉,使音色暗淡。再现B段“啊”起音在a2,一定要很准确地唱出此音,千万不要用滑音带上去,否则会破坏歌曲的意境。尾声“U”的用声要流畅,气息要稳;渐弱要循循渐进,给观众一个完美地结束。
三、歌曲《春江花月夜》的表演
这首歌曲的表演,可运用戏曲的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法,但演唱前演员酝酿好情绪,因为演唱者是一个人在讲故事,所以通过什么样的表现姿态和语气歌唱要构思好。唱引子的时候,可站在钢琴前不动,用声音把观众吸引到你要表现的画面中来;A段的表演是眼睛先行,如果感觉眼睛的表现不足以抒发你此时的心情,手可以随着眼睛看到的方向告诉观众你看到了什么;切不可手指的方向和眼睛看的方向背道而驰,一者不协调;二者不美。
唱C段“啊”时按照作品的发展此时只是有感而发,动作不用太大。旋律的装饰音告诉演员应该是发现了什么,所以要突然睁大眼睛往一个方向看,此时可以设计是看到一对鸳鸯在江边戏水,或者是一个美丽的画面。值得强调的是,唱花腔时眼睛是很有神的,而不是在那儿呆呆地想技术。
D段是钢琴的SOLO,此时演唱者切不要以为与唱无关而毫无表情,或者无所适从;歌唱如同在讲某个故事,如果中断了再继续会影响听者的情绪。歌唱仿佛是在描述一幅画,我们通常讲在间奏时演员的情绪不要断,否则就会破坏整个画面。此段表演,根据歌曲的场景可以把目光收回来,听到有人在弹琴边走边听去寻找这个声音;此时的脚步可随着旋律的节奏往钢琴方向走,并用手和眼睛引导观众往钢琴方向看,使得大家集中注意力欣赏这段旋律。 再现A段“啊”是歌曲抒发感情的高潮,即便这样动作也不能夸张,要根据人物此时的心情表现。再现“U”声音渐弱,表演是宁静的,并在这种状态下结束演唱。
四、歌唱中的美学
(一)歌唱的内涵体验
蔡元培在谈到音乐理论时曾说:“求声音之性质及秩序与夫乐器之比较,则关乎物理学者也。求吾人对于音乐之感情,则关乎生理学心理学美学者也”。[2]
我们在歌唱中,情感始终是贯穿整个演唱过程的;根据歌曲提供给我们的素材来分析、处理,从而去表达它的内涵。歌曲情感表达方式有几种类型,抒情、颂歌、诉说、悲壮等。歌曲《春江花月夜》是属于抒情性歌曲,它是由内到外的一种有感而发;同时也有诉说的成分;在歌词里表现的是一幅画面,音乐的节奏也是舒缓流畅,这就要求演唱者有丰富的想像力和表达力,而这些能力来源于平时对生活的感悟和观察,还有学习。首先要热爱生活,才会对每件事情充满好奇心,然后去了解它;观察身边发生的事和物,当某件事情发生时,人们对它的反映怎样,走过一片风景,它美在哪儿;要学习声乐演唱相关的门类艺术,如美术、摄影、造型、交响乐、话剧、戏曲等,以上所述是丰富我们歌唱情感和表现力的重要部分。
(二)歌唱的表演心理
歌唱除了以上所述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外,还要有艺术构思。歌唱是以声音为主,借助音乐旋律和歌词,表达某种情感;这种内心的表现主要是透过眼睛,脸部表情和身体动作等手段。要把一首歌曲演唱好,必须要做好演唱前的案头工作,它包含着声音的运用、歌曲处理、歌唱动作设计、舞台布局等等;当然还有心理素质。笔者在唱《春江花月夜》这首歌前,首先要考虑自己适合唱这首歌吗?为什么要唱?怎么唱?这并不是把问题复杂化,而是要把一件事情做好必备的心理条件。这首歌用艺术歌曲的声音演唱,根据作曲家提供歌曲的内容,演唱中加点戏剧风格唱腔,表演也是以中国传统性格为基调,比较含蓄,歌曲中虽然也有高潮,但动作不必夸张,一招一式都要做到合情合理;此时眼睛的表现只有两种,演唱花腔部分时眼睛是灵活的,在多年演唱中,笔者以为女高音的花腔是体现生活中的笑,是用眼睛笑着歌唱。当这首歌曲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这样在台上才会演唱自如,不会无所适从。
五、结语
演唱中理性和感性是并存的两个载体,我们要把它很好地结合起来,一个人演唱风格的形成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笔者很赞同古希腊著名科学家、思想家,被人们誉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的奠基人毕达哥拉斯(Pythagorus)的观点:“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的统一,把杂多导致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3]音乐是美的,因为它使人愉悦,陶冶人的情操。笔者从声乐演唱中得到了快乐和享受,并把这份感受分享给了听演唱的观众;使自己更加追求歌唱的完美。音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元素,也是社会和谐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使人们在享受音乐时让生活更加丰富,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变得有修养。尼采说的好“可曾有人发现,音乐解放精神,为思想添上双翼?”每个人一生中不一定要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凡只要把一件事做好就算成功了;笔者人生的定义就是把歌唱好。
参考文献
[1]施雪钧,徐景新访谈.上海音乐家协会[J].2006第2期.
[2]张前主编,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
[作者简介]赵莉莉,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声乐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