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教38年来,他一直秉持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教书育人本分,主持编写本科、研究生教材以及专著8本,发表论文150余篇,研究课题60余项。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他严于律己,上课从不迟到、早退。每次上课将精心准备的PPT讲义发给学生,同时十分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重视课堂交流,努力营造学生们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无论何时何地,他谨记师德口碑的原则,优良的教学科研作风和为人处事之道获得广大师生好评与认可。他对学校的感情深厚,无论教学还是科研方面,包括社会服务领域,所有人对他的口碑都是公认的。
这些朴实无华的评价背后,是多年如一日的扎实教学、质朴为人。
他就是东华大学服装艺术学院教授杨以雄。
为同一个目标培养人才
从1977年在东华大学任教至今,杨以雄对学校抱有深厚的感情。作为一名教师,杨以雄经常从自身角度出发思考从师从教的问题。
教学和科研两方面的工作,杨以雄的看法是,做教师就是要为人师表,40年来杨以雄都非常注重这一点。东华大学有一支兢兢业业教学工作的队伍,教学质量保持了相当高的水平。虽然现在很多教学环境相对比较浮躁,教师基本生存条件也都是现实问题。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东华大学仍然坚持认真对待教学工作,注重教育本质。
“大家都在为一个同样的目标培养人才。作为教师的一分子,这也是我自己最根本的想法。”杨以雄如是说。
日常教学中,杨以雄从不会轻意调课,在他看来,这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讲课是教师的天职,但是要把课真正上好又是另一回事。杨以雄对教学要求做好充分准备,同时保持与学生进行最好的交流。
“到底我们现在能够花多少力气用在教学上?这是每个教师都应该问自己和去思考的问题。”
每年要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服装学院压力很大。尤其在有些初始签约率比较低的情况下,如何能让学生们最终都找到工作,并且是否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杨以雄认为,解决这些的关键在于学校和老师能否将学生培养好,让学生最终能够适应社会和竞争。
“每周我会规定好,一定要做本科生毕业论文碰头,每个学生的进程都由我控制。”杨以雄举例道:“研究生也是一样,包括博士生,都会分开辅导。没有这样的基础时间保证,教学质量怎么能有保证?”
将培养纺织人才理念与企业发展有效结合
杨以雄从1970年参加工作到现在,深知很多工作的成功和成果的取得都必须依靠积累。
在经济环境下行的困境里,很多企业也面临着企业自身的问题,不少大型企业都有“大企业病”。杨以雄认为,面临转型升级时,企业本身的生存发展是需要人才的,反过来说,我们学生的成材意识也要有一个培养的过程。现在社会环境比较浮躁,成功是一个耐得住性子的积累。对于毕业压力大的学生,杨以雄认为,学生自身也要转变观念,这也是纺织教学过程中需要宣传和灌输的理念。
成材理念要与企业结合,很多纺织专业的学生读了四年本科最终却没有走进纺织企业,这是为什么?杨以雄认为,需要有一个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将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
“现在与企业接触比较多,有些项目投资资金规模很大,这是一个方法,一个团队实现一个学科教育,与企业的结合很有意义。我们自己学校毕业的好学生,是不是能和蒸蒸日上的上市企业进一步进行沟通。企业也最终会知道,要发展一定是需要人才的,人才也是可以选择的。”
杨以雄以芝禾品牌为例,品牌创始人叶寿增原来曾是东华大学的学生和留校教师,从1997年的2000万发展到现在的10个亿规模,在芝禾在业界已经发展成为广为人知的品牌。杨以雄表示,有这样一群优秀毕业生,自己创业发展并取得成功,代表了很多中国年轻品牌的发展方向。
一个好的企业能够吸引很多专业人才。现在的中国服装企业80%以上还是传统粗放型经营,对企业来说,也希望知道今后创业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与此同时,中国的奢侈品市场变化非常大,个性化的设计师品牌正在建立起一个新的市场细分。实体经济需要创作,同时更需要有创新方法和技术。
在强调两化融合的时代,工业4.0其实都与纺织服装结合得非常密切,只是需要教育者去寻找到那个切入点。
在杨以雄看来,今后的教学改革和学术研究,专项课题一定要研究的,反过来说,也要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要切实用心于教育事业,同时要将教育与企业和市场结合起来。东华大学的科研以前小团队比较多,要形成一个跨学科的综合团队,齐心协力朝同一个目标发展,目前做得还不够。要能够为企业服务,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
“希望我们的学生都能够成为社会栋梁。”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他严于律己,上课从不迟到、早退。每次上课将精心准备的PPT讲义发给学生,同时十分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重视课堂交流,努力营造学生们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无论何时何地,他谨记师德口碑的原则,优良的教学科研作风和为人处事之道获得广大师生好评与认可。他对学校的感情深厚,无论教学还是科研方面,包括社会服务领域,所有人对他的口碑都是公认的。
这些朴实无华的评价背后,是多年如一日的扎实教学、质朴为人。
他就是东华大学服装艺术学院教授杨以雄。
为同一个目标培养人才
从1977年在东华大学任教至今,杨以雄对学校抱有深厚的感情。作为一名教师,杨以雄经常从自身角度出发思考从师从教的问题。
教学和科研两方面的工作,杨以雄的看法是,做教师就是要为人师表,40年来杨以雄都非常注重这一点。东华大学有一支兢兢业业教学工作的队伍,教学质量保持了相当高的水平。虽然现在很多教学环境相对比较浮躁,教师基本生存条件也都是现实问题。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东华大学仍然坚持认真对待教学工作,注重教育本质。
“大家都在为一个同样的目标培养人才。作为教师的一分子,这也是我自己最根本的想法。”杨以雄如是说。
日常教学中,杨以雄从不会轻意调课,在他看来,这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讲课是教师的天职,但是要把课真正上好又是另一回事。杨以雄对教学要求做好充分准备,同时保持与学生进行最好的交流。
“到底我们现在能够花多少力气用在教学上?这是每个教师都应该问自己和去思考的问题。”
每年要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服装学院压力很大。尤其在有些初始签约率比较低的情况下,如何能让学生们最终都找到工作,并且是否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杨以雄认为,解决这些的关键在于学校和老师能否将学生培养好,让学生最终能够适应社会和竞争。
“每周我会规定好,一定要做本科生毕业论文碰头,每个学生的进程都由我控制。”杨以雄举例道:“研究生也是一样,包括博士生,都会分开辅导。没有这样的基础时间保证,教学质量怎么能有保证?”
将培养纺织人才理念与企业发展有效结合
杨以雄从1970年参加工作到现在,深知很多工作的成功和成果的取得都必须依靠积累。
在经济环境下行的困境里,很多企业也面临着企业自身的问题,不少大型企业都有“大企业病”。杨以雄认为,面临转型升级时,企业本身的生存发展是需要人才的,反过来说,我们学生的成材意识也要有一个培养的过程。现在社会环境比较浮躁,成功是一个耐得住性子的积累。对于毕业压力大的学生,杨以雄认为,学生自身也要转变观念,这也是纺织教学过程中需要宣传和灌输的理念。
成材理念要与企业结合,很多纺织专业的学生读了四年本科最终却没有走进纺织企业,这是为什么?杨以雄认为,需要有一个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将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
“现在与企业接触比较多,有些项目投资资金规模很大,这是一个方法,一个团队实现一个学科教育,与企业的结合很有意义。我们自己学校毕业的好学生,是不是能和蒸蒸日上的上市企业进一步进行沟通。企业也最终会知道,要发展一定是需要人才的,人才也是可以选择的。”
杨以雄以芝禾品牌为例,品牌创始人叶寿增原来曾是东华大学的学生和留校教师,从1997年的2000万发展到现在的10个亿规模,在芝禾在业界已经发展成为广为人知的品牌。杨以雄表示,有这样一群优秀毕业生,自己创业发展并取得成功,代表了很多中国年轻品牌的发展方向。
一个好的企业能够吸引很多专业人才。现在的中国服装企业80%以上还是传统粗放型经营,对企业来说,也希望知道今后创业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与此同时,中国的奢侈品市场变化非常大,个性化的设计师品牌正在建立起一个新的市场细分。实体经济需要创作,同时更需要有创新方法和技术。
在强调两化融合的时代,工业4.0其实都与纺织服装结合得非常密切,只是需要教育者去寻找到那个切入点。
在杨以雄看来,今后的教学改革和学术研究,专项课题一定要研究的,反过来说,也要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要切实用心于教育事业,同时要将教育与企业和市场结合起来。东华大学的科研以前小团队比较多,要形成一个跨学科的综合团队,齐心协力朝同一个目标发展,目前做得还不够。要能够为企业服务,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
“希望我们的学生都能够成为社会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