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文媒体。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海外移民不断增加,中国留学生、海外旅游者规模扩大,使得华文媒体资讯的需求不断提高,海外华文媒体也成为海外舆论场上不可忽视的力量。多年以来,海外华文媒体正是依靠自身与海外受众紧密联系的独特优势,利用其熟悉中国国情、文化同根同脉的特征,凭借其天然的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成为以海外华人为主要受众的世界各国人民的“中国故事讲述者”。
进入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更是成为海外华文媒体为之努力的目标。但长期以来,西方长期垄断国际事务的话语权,通过传播理念、传播手段的不断升级换代,西方三大通讯社——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一直垄断着世界新闻发稿量的绝大部分份额。①从2005年开始,美国各大主流媒体如《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以及英国路透社等媒体纷纷开办中文网,努力争取华文舆论场的话语权。
当前,海外华文媒体面临的一大困境是西方主流社会对其与中国关系的误读,对其与中国媒体合作关系的歪曲,被认为是为中国说话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發挥联络华人与祖籍国关系的纽带作用,如何发挥融通中外的天然优势,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成为海外华文媒体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本文拟通过案例的形式,试图探析海外华文媒体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路径。
海外华文媒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国际传播前沿阵地的海外华文媒体不仅要向住在国华侨华人和主流社会报道真实的中国故事,更承担着向外界释疑解惑、准确塑造中国形象,消除外界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忧虑、误解乃至敌视的态度。
在反全球化逆流中,在“中国威胁论”“修昔底德陷阱论”“文明冲突论”沉渣泛起的大背景下,华文媒体在住在国的生存与发展受到诸多限制。因华文媒体与祖籍国和祖籍国媒体的语言与文化的联系,常常受到“为中国说话”的质疑,无形中为华文媒体的生存发展设置了障碍。
另外,海外华文媒体受限于经营经费,面临人才短缺的境地,尤其是能够融通中外的人才奇缺,也影响了其有效讲述中国故事的效果。
当然,挑战之外,华文媒体作为中国故事讲述者也面临着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7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成就,使得中国成为世界的聚焦地,尽管有批评声,有抹黑者,但世界的目光所向必然是新闻的富矿,蕴藏着中国故事的宝藏。
另一方面,传媒技术的发展也令华文媒体突破了旧时的地域限制,利用语言优势和媒体背景,好的故事可以第一时间传遍全球。
此外,除却媒体属性的差异,中国国内正在进行的媒体融合发展路径,在内容传播、渠道、运营、平台等方面可以为海外华文媒体提供经验借鉴。
“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路径
基于上述特殊角色担当,站在中外文化交融处的海外华文媒体,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方面也有着不同于国内媒体的特殊路径与框架。这也决定了在不同的文化场域与生存土壤中,华文媒体在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中,需要积极探索,创新内容呈现、创新传播方式、创新平台渠道,从而真正在国际传播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1.创新内容呈现
综观海外华文媒体有关中国新闻报道的内容,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是直接转载国内媒体报道,涉及社会新闻、科技新闻较多;二是根据国内媒体内容综合编辑,适当添加背景解读;三是驻华或特派记者的原创报道。前两类可视作中国新闻的“二传手”。第三类的原创报道占比很小,根据海外华文媒体提升针对性、加强本地化的趋势,应重视原创报道,或者独家视角的解读,或者更接地气的表述,让海外受众读得懂、听得进,方能增信释疑,促进各国民众对中国的友好感情,由此营造出广泛的国际传播途径和良好的舆论生态环境。
因此,在内容呈现上,需要拓展信息来源,努力掌握一手资料,多以国际视野、采用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及传播技巧进行“二次原创”的改写。这方面,图片、图表的可视化制作,未来将成为华媒传播的趋势之一。
依笔者观察,海外华文媒体在中国新闻的报道内容选题方面,“接地气”逐渐成为共识,近年来除了政治、经济话题这种“硬新闻”之外,加大了对社会、人文等软性话题的报道,通过报道中国社会民生和中国特色的风土人情,客观呈现当今中国社会的进步,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偏见。
比如,美国《侨报》根据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战胜饥饿、贫困的事实,重墨描述中国脱贫故事,陆续刊发记者的署名文章,如《中国40年来7.4亿人脱贫》(2018年10月18日)、《中国贫困县脱贫进程过半》(2019年7月3日)、《中国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2019年9月27日)等。
2.创新话语体系
话语是传播的内容,是传播是否有效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融通中外”是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关键。海外受众不单有中国文化的元素,也受住在国文化体系的影响,因此在讲述中国故事时,应尊重海外受众的话语习惯和接受程度,在这方面,长期向海外华媒供稿的中国新闻社倡导的“官话民说、硬话软说、长话短说、空话不说”传播方针,也正契合了这一要求。以美国《侨报》为例,在涉及中国报道中的“公安”“干部”“群众”等意识形态色彩的字眼逐渐减少,代之以“警察”“公职人员”“民众”,让海外受众更易于接受,在消除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阅读差异、尊重华人读者不同文化背景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②
在不同文明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华文媒体要把中国人的话说给外国人听,而且让外国人听得懂、愿意听,就必须在融通中外上下功夫,就必须改变那种国内宣传味道。
3.挖掘中国故事 “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就传播规律与新闻实践而言,故事性的叙事仍然是国际传播的基础,它决定了报道内容能否引起目标受众的阅读兴趣。
針对不同的受众,传播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海外华文媒体所处的环境,是多种文明多种潮流在交锋交流中共存的,如何超越历史传统、文化语言、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等障碍,在不同文明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最好的方式仍是讲故事,即“观点蕴含于材料中”,一个好故事比道理更形象生动,更让人记得住,更能跨越地区隔阂,超越文化差异,直击人心,共通情感。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组织各种精彩、精炼的故事载体,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寓于其中,使人想听爱听,听有所思,听有所得。讲好中国故事,还要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习惯和特点,采用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表述,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使故事更为国际社会和海外受众所认同。
在外事访问中,习近平总书记几乎每到一地,都会用最朴实的民间语言讲述一个故事或阐述一个复杂的道理。这也成为华媒争相报道的中国好故事。2012年2月15日,习近平在华盛顿讲述了一个动人的“鼓岭”故事。
1901年,加德纳随身为传教士的父亲来到中国福建,他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欢乐难忘的童年时光。1911年,加德纳全家迁回加州,却常眷念鼓岭希望故地重游而未能如愿。临终前,加德纳反复说出“Kuliang,Kuliang”(鼓岭音译),其夫人却不知道是哪儿,为圆丈夫之梦,她多次到中国寻访未果,后在一留学生帮助下确认就在福州鼓岭。1992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报上看到一篇《啊!鼓岭》的文章后,立即将加德纳夫人请到鼓岭,圆了夫妇俩一个中国梦。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到场的美国人。
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由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投资拍摄、2019年8月21日上映的纪录片《美国工厂》,以2008年金融危机,通用汽车在俄亥俄州代顿工厂倒闭,整个社区陷入萧条为背景,讲述了中国福耀玻璃集团,接手美国俄亥俄州一座废弃的通用汽车工厂,将其改为玻璃制作工厂并雇请上千位美国蓝领员工的故事。
在《美国工厂》中,有观众看到了中国资本拯救美国就业,“中国效率”将代表制造业的未来;有人注意到中国企业的不合规,劳工权益最终被资本碾压。《美国工厂》讲的是有中美特色的故事,也是一个全球性的故事,正是这样的故事,引发共情效应,经过海外华文媒体的报道,产生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4.破除西方偏见
经典现实主义大师汉斯·摩根索曾在《国际纵横策论——争强权、求和平》中写道:“对一个政府来说,把本国舆论发动起来支持它的对外政策还是不够的,它还必须取得其他国家的舆论对其内外政策的支持。”③
让海外受众通过华媒读懂中国,让世界正确认识中国,塑造真实的国家形象,绝非一日之功,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主导舆论世界的当下,华媒任重道远。受限于媒体所在国的舆论环境影响,尤其是涉及国家民族核心利益的情况下,破除西方媒体的报道偏见,呈现真实、立体、全面的发展中的中国,就必须在相关报道中积极有为。
巧妙地利用外宣手段,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问题方面开展国际舆论斗争,以讲故事的形式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更易为海外读者接受。紧跟时事主动出击必能赢得先机,抢占于我有利的舆论阵地。在这方面,美国《侨报》的做法值得借鉴。
2019年6月以来,香港因“反修例”而发生持续暴力事件,在西方媒体抹黑、歪曲报道的大背景下,《侨报》以每日1至2版的新闻版面篇幅揭批暴徒行径及海外势力的干预,并在“古今轶闻”版连续刊发6个“香港往事”的专版——《英国殖民下的香港是哪样?》《香港回归前的中英交锋》《采访失言引发香港驻军事件》《香港政权交接的“一秒之争”》《惊心动魄的香港金融保卫战》《开埠至今 香港何以繁荣?》,以讲故事的方式向外界传递香港问题来龙去脉的信息,起到释疑解惑以正视听的作用。④
5.借助意见领袖
在承担民间使者的角色中,华文媒体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发挥影响力。一是影响有影响力的人,根据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理论”,意见(即舆论)是由媒体到意见领袖,再到普通受众的模式。
媒体界津津乐道的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在特定的历史时空发挥了重要作用。作者1936年访问延安的作品,改变了全世界对红色苏区的看法。
长期在海外生活的华人大部分已融入主流社会,不少人也进入了政坛,华文媒体与他们有着共通的语言文字体系,因此更容易发挥影响,通过这些人可以间接影响主流社会,准确表达诉求。而商界、政界的人士也希望通过媒体影响华裔族群,相互依赖的诉求使得华媒扮演公共外交使者的角色。二是直接影响主流社会的舆论领袖,华媒可以通过活动、对话、采访等,直接设置中外议题,表达华人关切。
6.开辟媒体融合路径
随着传媒领域的变革日新月异,海外华文媒体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传统纸质媒体到电子报,从拥抱互联网到自媒体的崛起。类似“华人头条”的资讯平台的兴起,粉丝量、点击率、转发量、打赏量成为衡量媒体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很多华文媒体顺势而为,转型新媒体。美国《侨报》洛杉矶版自2019年7月起向新媒体转型升级,并将此前发行的纸质日报转为全新的周报。而借助强大的新闻采编网络,《侨报》的微博、微信、脸书、推特等已具备了很大的影响力,其微博粉丝一直保持在200万人以上,居全球华文媒体前列。
「注释」
①《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2018年版)》,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8年版,第148页。
②张雷:《美国华文报纸中国竞争力分析》,《2005世界华文传媒年鉴》,中国新闻社、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社2005年版,第161页。
③[美]汉斯·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争强权、求和平》,卢明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第202页。
④美国侨报电子报:http://ny2.uschinapress.com/e-paper。
责编:谭震
进入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更是成为海外华文媒体为之努力的目标。但长期以来,西方长期垄断国际事务的话语权,通过传播理念、传播手段的不断升级换代,西方三大通讯社——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一直垄断着世界新闻发稿量的绝大部分份额。①从2005年开始,美国各大主流媒体如《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以及英国路透社等媒体纷纷开办中文网,努力争取华文舆论场的话语权。
当前,海外华文媒体面临的一大困境是西方主流社会对其与中国关系的误读,对其与中国媒体合作关系的歪曲,被认为是为中国说话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發挥联络华人与祖籍国关系的纽带作用,如何发挥融通中外的天然优势,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成为海外华文媒体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本文拟通过案例的形式,试图探析海外华文媒体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路径。
海外华文媒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国际传播前沿阵地的海外华文媒体不仅要向住在国华侨华人和主流社会报道真实的中国故事,更承担着向外界释疑解惑、准确塑造中国形象,消除外界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忧虑、误解乃至敌视的态度。
在反全球化逆流中,在“中国威胁论”“修昔底德陷阱论”“文明冲突论”沉渣泛起的大背景下,华文媒体在住在国的生存与发展受到诸多限制。因华文媒体与祖籍国和祖籍国媒体的语言与文化的联系,常常受到“为中国说话”的质疑,无形中为华文媒体的生存发展设置了障碍。
另外,海外华文媒体受限于经营经费,面临人才短缺的境地,尤其是能够融通中外的人才奇缺,也影响了其有效讲述中国故事的效果。
当然,挑战之外,华文媒体作为中国故事讲述者也面临着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7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成就,使得中国成为世界的聚焦地,尽管有批评声,有抹黑者,但世界的目光所向必然是新闻的富矿,蕴藏着中国故事的宝藏。
另一方面,传媒技术的发展也令华文媒体突破了旧时的地域限制,利用语言优势和媒体背景,好的故事可以第一时间传遍全球。
此外,除却媒体属性的差异,中国国内正在进行的媒体融合发展路径,在内容传播、渠道、运营、平台等方面可以为海外华文媒体提供经验借鉴。
“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路径
基于上述特殊角色担当,站在中外文化交融处的海外华文媒体,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方面也有着不同于国内媒体的特殊路径与框架。这也决定了在不同的文化场域与生存土壤中,华文媒体在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中,需要积极探索,创新内容呈现、创新传播方式、创新平台渠道,从而真正在国际传播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1.创新内容呈现
综观海外华文媒体有关中国新闻报道的内容,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是直接转载国内媒体报道,涉及社会新闻、科技新闻较多;二是根据国内媒体内容综合编辑,适当添加背景解读;三是驻华或特派记者的原创报道。前两类可视作中国新闻的“二传手”。第三类的原创报道占比很小,根据海外华文媒体提升针对性、加强本地化的趋势,应重视原创报道,或者独家视角的解读,或者更接地气的表述,让海外受众读得懂、听得进,方能增信释疑,促进各国民众对中国的友好感情,由此营造出广泛的国际传播途径和良好的舆论生态环境。
因此,在内容呈现上,需要拓展信息来源,努力掌握一手资料,多以国际视野、采用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及传播技巧进行“二次原创”的改写。这方面,图片、图表的可视化制作,未来将成为华媒传播的趋势之一。
依笔者观察,海外华文媒体在中国新闻的报道内容选题方面,“接地气”逐渐成为共识,近年来除了政治、经济话题这种“硬新闻”之外,加大了对社会、人文等软性话题的报道,通过报道中国社会民生和中国特色的风土人情,客观呈现当今中国社会的进步,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偏见。
比如,美国《侨报》根据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战胜饥饿、贫困的事实,重墨描述中国脱贫故事,陆续刊发记者的署名文章,如《中国40年来7.4亿人脱贫》(2018年10月18日)、《中国贫困县脱贫进程过半》(2019年7月3日)、《中国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2019年9月27日)等。
2.创新话语体系
话语是传播的内容,是传播是否有效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融通中外”是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关键。海外受众不单有中国文化的元素,也受住在国文化体系的影响,因此在讲述中国故事时,应尊重海外受众的话语习惯和接受程度,在这方面,长期向海外华媒供稿的中国新闻社倡导的“官话民说、硬话软说、长话短说、空话不说”传播方针,也正契合了这一要求。以美国《侨报》为例,在涉及中国报道中的“公安”“干部”“群众”等意识形态色彩的字眼逐渐减少,代之以“警察”“公职人员”“民众”,让海外受众更易于接受,在消除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阅读差异、尊重华人读者不同文化背景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②
在不同文明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华文媒体要把中国人的话说给外国人听,而且让外国人听得懂、愿意听,就必须在融通中外上下功夫,就必须改变那种国内宣传味道。
3.挖掘中国故事 “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就传播规律与新闻实践而言,故事性的叙事仍然是国际传播的基础,它决定了报道内容能否引起目标受众的阅读兴趣。
針对不同的受众,传播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海外华文媒体所处的环境,是多种文明多种潮流在交锋交流中共存的,如何超越历史传统、文化语言、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等障碍,在不同文明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最好的方式仍是讲故事,即“观点蕴含于材料中”,一个好故事比道理更形象生动,更让人记得住,更能跨越地区隔阂,超越文化差异,直击人心,共通情感。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组织各种精彩、精炼的故事载体,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寓于其中,使人想听爱听,听有所思,听有所得。讲好中国故事,还要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习惯和特点,采用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表述,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使故事更为国际社会和海外受众所认同。
在外事访问中,习近平总书记几乎每到一地,都会用最朴实的民间语言讲述一个故事或阐述一个复杂的道理。这也成为华媒争相报道的中国好故事。2012年2月15日,习近平在华盛顿讲述了一个动人的“鼓岭”故事。
1901年,加德纳随身为传教士的父亲来到中国福建,他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欢乐难忘的童年时光。1911年,加德纳全家迁回加州,却常眷念鼓岭希望故地重游而未能如愿。临终前,加德纳反复说出“Kuliang,Kuliang”(鼓岭音译),其夫人却不知道是哪儿,为圆丈夫之梦,她多次到中国寻访未果,后在一留学生帮助下确认就在福州鼓岭。1992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报上看到一篇《啊!鼓岭》的文章后,立即将加德纳夫人请到鼓岭,圆了夫妇俩一个中国梦。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到场的美国人。
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由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投资拍摄、2019年8月21日上映的纪录片《美国工厂》,以2008年金融危机,通用汽车在俄亥俄州代顿工厂倒闭,整个社区陷入萧条为背景,讲述了中国福耀玻璃集团,接手美国俄亥俄州一座废弃的通用汽车工厂,将其改为玻璃制作工厂并雇请上千位美国蓝领员工的故事。
在《美国工厂》中,有观众看到了中国资本拯救美国就业,“中国效率”将代表制造业的未来;有人注意到中国企业的不合规,劳工权益最终被资本碾压。《美国工厂》讲的是有中美特色的故事,也是一个全球性的故事,正是这样的故事,引发共情效应,经过海外华文媒体的报道,产生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4.破除西方偏见
经典现实主义大师汉斯·摩根索曾在《国际纵横策论——争强权、求和平》中写道:“对一个政府来说,把本国舆论发动起来支持它的对外政策还是不够的,它还必须取得其他国家的舆论对其内外政策的支持。”③
让海外受众通过华媒读懂中国,让世界正确认识中国,塑造真实的国家形象,绝非一日之功,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主导舆论世界的当下,华媒任重道远。受限于媒体所在国的舆论环境影响,尤其是涉及国家民族核心利益的情况下,破除西方媒体的报道偏见,呈现真实、立体、全面的发展中的中国,就必须在相关报道中积极有为。
巧妙地利用外宣手段,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问题方面开展国际舆论斗争,以讲故事的形式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更易为海外读者接受。紧跟时事主动出击必能赢得先机,抢占于我有利的舆论阵地。在这方面,美国《侨报》的做法值得借鉴。
2019年6月以来,香港因“反修例”而发生持续暴力事件,在西方媒体抹黑、歪曲报道的大背景下,《侨报》以每日1至2版的新闻版面篇幅揭批暴徒行径及海外势力的干预,并在“古今轶闻”版连续刊发6个“香港往事”的专版——《英国殖民下的香港是哪样?》《香港回归前的中英交锋》《采访失言引发香港驻军事件》《香港政权交接的“一秒之争”》《惊心动魄的香港金融保卫战》《开埠至今 香港何以繁荣?》,以讲故事的方式向外界传递香港问题来龙去脉的信息,起到释疑解惑以正视听的作用。④
5.借助意见领袖
在承担民间使者的角色中,华文媒体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发挥影响力。一是影响有影响力的人,根据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理论”,意见(即舆论)是由媒体到意见领袖,再到普通受众的模式。
媒体界津津乐道的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在特定的历史时空发挥了重要作用。作者1936年访问延安的作品,改变了全世界对红色苏区的看法。
长期在海外生活的华人大部分已融入主流社会,不少人也进入了政坛,华文媒体与他们有着共通的语言文字体系,因此更容易发挥影响,通过这些人可以间接影响主流社会,准确表达诉求。而商界、政界的人士也希望通过媒体影响华裔族群,相互依赖的诉求使得华媒扮演公共外交使者的角色。二是直接影响主流社会的舆论领袖,华媒可以通过活动、对话、采访等,直接设置中外议题,表达华人关切。
6.开辟媒体融合路径
随着传媒领域的变革日新月异,海外华文媒体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传统纸质媒体到电子报,从拥抱互联网到自媒体的崛起。类似“华人头条”的资讯平台的兴起,粉丝量、点击率、转发量、打赏量成为衡量媒体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很多华文媒体顺势而为,转型新媒体。美国《侨报》洛杉矶版自2019年7月起向新媒体转型升级,并将此前发行的纸质日报转为全新的周报。而借助强大的新闻采编网络,《侨报》的微博、微信、脸书、推特等已具备了很大的影响力,其微博粉丝一直保持在200万人以上,居全球华文媒体前列。
「注释」
①《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2018年版)》,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8年版,第148页。
②张雷:《美国华文报纸中国竞争力分析》,《2005世界华文传媒年鉴》,中国新闻社、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社2005年版,第161页。
③[美]汉斯·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争强权、求和平》,卢明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第202页。
④美国侨报电子报:http://ny2.uschinapress.com/e-paper。
责编:谭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