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教师素质、课堂教学、实验模式和工程实践四个方面探讨了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总结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如何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
关键词: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是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十分重要的一门专业课,它包括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两部分内容。
关于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的教学改革,已经有诸多学者进行了阐述。如何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呢,这与每个教育工作者密切相关,创造思维来源于理论与实践的碰撞。兴趣是创新人才的恒动力,我们从四个方面阐述在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的教学中如何从点滴培养创新人才。
1 优秀的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教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先决条件
学生最初的专业理论知识来源于教师,人们常说 “给学生一瓢水,老师必须要有一桶水”,教师知识丰富了,才能让学生视野开阔,才有条件培养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高素质,更新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思考空间,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培养出具有创新潜能的人,教师的创新就意味着人才培养的创新,因此教师必须提高知识水平与创新能力。教师不仅有渊博扎实的理论知识,应该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因为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与工程实际密切结合,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教师在理论授课时能更好的结合实际,使讲授的理论知识不再空洞无力,辅以真实例子的课堂会更加生动,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兴趣是创新人才的恒动力,因此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具有优秀素质的土力
学教师。另外教师应有较高的修养,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高校教师和学生之间应构建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之间是否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感情是否和谐融洽,对教学效果影响很大。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提高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前提条件。
2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
教学过程不只是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学习、师生相互交流与合作,相互启发与提高的过程,在学生学习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以充分发挥的空间和自由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去思考、去培养对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学习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图像、声音、文字三者结合,把教学内容生动的展现出来,节约时间,增加授课的信息量。比如讲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时,这样阐述:自重应力是土体重力引起的应力,是土体日积月累形成的;而附加压力是由建筑物荷载引起的应力;就像我们每一个人从小时候几斤重,到现在一百多斤,也是日积月累形成的,每个人的体重在每个人的身上都不会把自己压垮,如果我们背负几斤的重量感觉很轻松,那么如果我们背负五百多斤,那么人承受不了,致使我们的身体受伤,我们自身重量就像自重应力,负重就像附加应力,会对地基造成影响。这样讲解既生动又容易理解。通过生动、深入简出的讲解既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同学们掌握了理论知识,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土力学实验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条件
土力学试验的目的不是简单的测量数据、看看现象、最后验证某个结论,使学生明白通过实验不仅可以得到正确的结论,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开发。在实验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可以给同学们播放实验视频,使其对实验有一个最初的认识,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而后在实验室让同学们亲自动手做实验,不对其具体规定详细的实验步骤,让同学们自己根据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和预习的实验步骤,自己摸索做实验,同学们肯定能得出不同的结果,在不同的实验结果中查找产生的原因,从而更加清楚的理解试验原理,之后教师再对课本的实验步骤做详细的讲解,与同学们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在不断的对比查找中对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这门课产生兴趣,对其培养创新精神,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对科学研究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众所周知,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是在不断的实验和实践中成功的,因此要培养创新人才,很强的实验动手能力、独立的思考习惯是不可少的。
4 土力学理论知识与基础工程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条件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这门课基础工程部分与工程实际密切结合,基础工程是对土力学知识的应用,在这部分的教学中,可以拿一些工程实际的图纸给学生学习,培养其工程素养,比如在讲浅基础时,在理论知识讲解完成后,带领同学们去工地实习,认识什么是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等以及它们的配筋,还有钢筋如何绑扎,如何支模板,并结合基础施工图,让同学们了解如何把图纸做成实物,课堂讲解的再多,都抵不过同学们亲眼看到的容易理解。通过亲身实习,同学们能切身感到学习知识的作用,知识的神奇,更激发它们学习的兴趣,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持。
5 总结
总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的教学从教师自身条件、课堂教学、实验和实践四个方面来反映如何从点滴培养创新人才,寓于我们教学的每一个过程。
参考文献:
[1]黄丽娟等《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实践性教学探讨[J] 2007,5(16):96-98
[2]史贵才等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教学实践与思考[J] 常州工学院学报2007,(20)5:5281-83
商丘师范学院校级教改项目(2010-jgxm-51)
作者简介:
厉玲玲(1982-),女,河南开封人,助教,主要从事《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关键词: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是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十分重要的一门专业课,它包括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两部分内容。
关于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的教学改革,已经有诸多学者进行了阐述。如何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呢,这与每个教育工作者密切相关,创造思维来源于理论与实践的碰撞。兴趣是创新人才的恒动力,我们从四个方面阐述在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的教学中如何从点滴培养创新人才。
1 优秀的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教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先决条件
学生最初的专业理论知识来源于教师,人们常说 “给学生一瓢水,老师必须要有一桶水”,教师知识丰富了,才能让学生视野开阔,才有条件培养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高素质,更新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思考空间,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培养出具有创新潜能的人,教师的创新就意味着人才培养的创新,因此教师必须提高知识水平与创新能力。教师不仅有渊博扎实的理论知识,应该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因为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与工程实际密切结合,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教师在理论授课时能更好的结合实际,使讲授的理论知识不再空洞无力,辅以真实例子的课堂会更加生动,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兴趣是创新人才的恒动力,因此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具有优秀素质的土力
学教师。另外教师应有较高的修养,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高校教师和学生之间应构建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之间是否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感情是否和谐融洽,对教学效果影响很大。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提高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前提条件。
2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
教学过程不只是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学习、师生相互交流与合作,相互启发与提高的过程,在学生学习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以充分发挥的空间和自由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去思考、去培养对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学习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图像、声音、文字三者结合,把教学内容生动的展现出来,节约时间,增加授课的信息量。比如讲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时,这样阐述:自重应力是土体重力引起的应力,是土体日积月累形成的;而附加压力是由建筑物荷载引起的应力;就像我们每一个人从小时候几斤重,到现在一百多斤,也是日积月累形成的,每个人的体重在每个人的身上都不会把自己压垮,如果我们背负几斤的重量感觉很轻松,那么如果我们背负五百多斤,那么人承受不了,致使我们的身体受伤,我们自身重量就像自重应力,负重就像附加应力,会对地基造成影响。这样讲解既生动又容易理解。通过生动、深入简出的讲解既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同学们掌握了理论知识,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土力学实验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条件
土力学试验的目的不是简单的测量数据、看看现象、最后验证某个结论,使学生明白通过实验不仅可以得到正确的结论,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开发。在实验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可以给同学们播放实验视频,使其对实验有一个最初的认识,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而后在实验室让同学们亲自动手做实验,不对其具体规定详细的实验步骤,让同学们自己根据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和预习的实验步骤,自己摸索做实验,同学们肯定能得出不同的结果,在不同的实验结果中查找产生的原因,从而更加清楚的理解试验原理,之后教师再对课本的实验步骤做详细的讲解,与同学们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在不断的对比查找中对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这门课产生兴趣,对其培养创新精神,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对科学研究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众所周知,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是在不断的实验和实践中成功的,因此要培养创新人才,很强的实验动手能力、独立的思考习惯是不可少的。
4 土力学理论知识与基础工程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条件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这门课基础工程部分与工程实际密切结合,基础工程是对土力学知识的应用,在这部分的教学中,可以拿一些工程实际的图纸给学生学习,培养其工程素养,比如在讲浅基础时,在理论知识讲解完成后,带领同学们去工地实习,认识什么是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等以及它们的配筋,还有钢筋如何绑扎,如何支模板,并结合基础施工图,让同学们了解如何把图纸做成实物,课堂讲解的再多,都抵不过同学们亲眼看到的容易理解。通过亲身实习,同学们能切身感到学习知识的作用,知识的神奇,更激发它们学习的兴趣,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持。
5 总结
总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的教学从教师自身条件、课堂教学、实验和实践四个方面来反映如何从点滴培养创新人才,寓于我们教学的每一个过程。
参考文献:
[1]黄丽娟等《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实践性教学探讨[J] 2007,5(16):96-98
[2]史贵才等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教学实践与思考[J] 常州工学院学报2007,(20)5:5281-83
商丘师范学院校级教改项目(2010-jgxm-51)
作者简介:
厉玲玲(1982-),女,河南开封人,助教,主要从事《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等课程的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