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口普查之镜看中国社会变化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qinxiao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在进行的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被媒体称作史上最复杂人口普查,这次人口普查,无论是从超过13亿人口的调查对象,或是从参与调查的逾650万统计人员数量来讲,规模都是空前的。中外媒体普遍给予高度关注,报道的内容也涉及多个方面。
  其中,美联社9月2日播发的《隐私意识让中国人口普查遇阻》一文,不仅较为平衡地写出了中国这次人口普查所面临的难题,更从中看到了中国社会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进行过5次全国人口普查。与以往不同的是,2010年11月正式展开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首次明确将中国境内的境外人员也作为普查对象。本次人口普查的难点和新遇到的问题很多,比如公民日益增强的隐私权意识以及非常庞大的流动人口数量。
  美联社这篇报道聚焦了中国人隐私意识增强给人口普查带来的新难题,如引用北京市一名负责人口普查工作的官员的话说:“在我们小时候,普查工作并不困难,如果警察要查户口,他们只要敲一下门就能进屋,现在却不能这么做了。”报道认为,这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法律意识增强,个人注重隐私权的重大变化。
  外媒对中国的报道,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无论题材大小,关注的都是中国,都试图在具体的报道中揭示中国的现实、变化与发展趋势。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美联社在报道中很注意运用历史对比的写法,将今昔的反差呈现于读者的面前。
  在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之后,报道进一步展开解读,试图给出普查员入户调查难背后的答案:一是政府对人们生活影响的弱化,“多年的改革已经逐步削弱了政府在大部分人生活中曾经的主导地位,一些中国人已经不愿意透露个人信息,而且怀疑政府掌握这些个人信息的目的”。二是某些人心存疑虑,“因为他们担心政府可能利用这些信息调查他们的财富,比如他们有多少房产,或者公布他们的灰色收入等,这些人要么很富有,要么有贪污行为”。三是生活方式的都市化或现代化,“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越来越都市化,中国人的生活也与其他发达国家接近:在办公室工作和交流,个人生活则隐藏在公寓中”。
  文章并没有单单写人口普查事件本身,而是跳出人口普查来看中国、关注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变化。透过普查员入户难这一现象,读出中国人隐私意识的增强,再分析其背后中国社会因改革开放而发生的巨大变化,可谓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满足了外界对中国的好奇心。
  本次人口普查首次将在华外国人纳入统计范围之内。因此,我们在进行对外报道时就应注意回答,中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是如何注意保护居民,特别是在华外国人的隐私安全问题的。
  一个具体的建议是,记者要跟随普查员到现场进行采访记录。如此,记者不仅可以注意到一些生动的细节,也能记录下普查员是如何工作和克服困难的,报道会更加全面、生动和有说服力。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与人口相关联的问题也都是世界级的,而且人口问题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的方方面面。这次普查将为未来的户籍改革、社保迁移、物业税、人口红利、计划生育等争论多年问题的解决提供基本的前提。换句话说,人口题材是我们进行对外报道的一个值得持续关注的重要题材,有许多报道角度在等待被发现。
  
  隐私意识让中国人口普查遇阻
  
  对中国超过13亿的人口进行普查,人口普查员们遇到一个棘手问题,而且在10年一次的最新人口普查中,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
  多年的改革已经逐步削弱了政府在大部分人生活中曾经的主导地位,一些中国人已经不愿意透露个人信息,而且怀疑政府掌握这些个人信息的目的。
  北京市一名负责人口普查工作的官员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法律意识增强,个人隐私权也得到加强。他说,在我们小时候,普查工作并不困难,如果警察要查户口,他们只要敲一下门就能进屋,现在却不能这么做了。
  中国的人口普查规模相当于美国的4倍多,正式普查时间是11月1日至10日,现在人口普查员的工作是逐户摸底,进行初步统计。
  要在中国进行准确的人口普查是一项艰巨工作,因为大量农民工离开了在农村的登记住址到城市寻找更好的谋生机会。另一个复杂因素是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出生的人口,其中很多都没有登记,因此没有合法身份,这些人口可能达到数百万。政府已经表示要降低或取消巨额超生罚款,但到目前为止,这种有限宽恕引起的反响并不大。
  在北京这样的城市,人口普查员会遇到居民不愿意让人入户或不愿意回答提问的情况。虽然国家媒体一直强调人口普查员必须遵守保密原则,但人们的怀疑并未打消。
  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刘山鹰(音)说:“一些人有抵触是因为他们担心政府可能利用这些信息调查他们的财富,比如他们有多少房产,或者公布他们的灰色收入等,这些人要么很富有,要么有贪污行为。”
  这些担忧是有理由的。据新华社报道,国家统计局将利用这次人口普查情况对几个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进行摸底,确定到底有多少房屋是被投机者购买的空置房。
  一些普通中国人对这次人口普查提出了其他质疑。
  31岁的郭映(音)是北京的一位文员。他表示会接受普查,但对普查的意义感到怀疑。他质疑普查结果的准确性。
  不愿意给陌生人开门也是一种不愿合作的态度。几十年来,政府负责从房屋分配到婚姻许可的一系列生活内容。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越来越都市化,中国人的生活也与其他发达国家接近:在办公室工作和交流,个人生活则隐藏在公寓中。25岁的殷红蕾(音)是一位房地产经纪人。她说:“我一个人生活,不想给陌生人开门。如果门外是个女性,我可能会开门。”
  中国人口普查官员顾怡丽(音)没有回答滥用人口普查信息或其他潜在侵犯人权的问题,而是说,几乎所有人都支持人口普查,因为他们知道这是政府未来决策的必要依据。她说,政府需要准确的数字以作出正确的决策,大家必须配合,这符合普通百姓的最大利益。
  ——摘编自美联社北京9月2日电
其他文献
虽然我喜欢看书,但远非博览群书之人。回想这些年,能够在旅途中随身携带,并且翻来覆去看,以至于封面凹印的书名都被摩掉色的,除却教科书,恐怕就是外文出版社今年出版的“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之十五——《对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设计》了。  在书商纷纷抢做标题党的当下,它那不是很出挑的书名,并不太容易让读者“一见钟情”。然而,简洁、平实的序《创新中国形象的内涵与载体》扼要地点出了这本书的意义,以国家社科
期刊
编者按:本期选取《纽约时报》和新华社的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两篇文章进行点评,剖析了对外传播方式方法中两种较有代表性的表现手法——讲故事和设置议题,对这两种表现手法的实际运用给出了一些启发。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一个个奇迹,也给新闻工作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发挥空间。然而由于语言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差异,如何将中国新闻用外国读者接受和欢迎的方法传播出去,这是外宣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
期刊
37岁的郑春霞现在还记得小时候从景德镇光明瓷厂大烟囱里飘出来的黑色“雪花”。好奇的小孩子用手一接,涂在小朋友脸上,像抹了一层炭粉。大人们看见了赶忙制止,“别碰,可能是有毒的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这座世界闻名的中国瓷都步入生产高峰期。市区内众多陶瓷生产企业与民居混杂,600多个大烟囱探入城市上空,相伴而生的是烧煤制瓷产生的大量黑烟和降尘,整座城市笼罩在一片灰霾中,从天上已看不见,人造地球卫星都拍
期刊
在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的收获季节,《风云激荡的一生——张彦自传》一书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捧读此书,感慨万千。书中无论是张彦老回忆自己在战争年代里所经历的战斗洗礼、见证新中国诞生而建立的业绩和自己一生跌宕多姿的成长岁月,还是记录自己在对外传播中的奋斗经历、在新闻战线上做出的非凡贡献以及内心深处于家于国于友的浓厚情感,读来都颇受教益。  张彦是我国对外传播事业的先行者、外宣工作的开拓者,优秀的新闻老战士
期刊
近年来,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并未带来西方涉华舆论的明显改善,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及有效应对之策成为中国传播学界面临的重要议题。本文就跨文化交流在中西关系中的作用,以及面对美国全球传播的最新进展,如何打造中国全球传播体系的问题采访了美国加州杰普曼大学(Chapman University,USA)终身教授贾文山。  交流消弭认知鸿沟  武闽:中西方存在着较大的认知鸿沟,您如何看待这一状
期刊
为共同探讨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围绕党和国家外宣工作大局,更好地发挥各级外宣部门在媒体、渠道、舆情和外宣品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完善现有协作机制,增强对外宣传整体合力,共同促进国家外宣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10月18日至19日,2011年中国外文局全国外宣工作协作会在广西北海市举行。协作会由北海市委宣传部、北海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协办,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分副省级城市外宣部
期刊
十七届五中全会是我党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我们观察到,2002年以后,随着中国进入科学发展轨道,综合实力显著上升,海外媒体对中国的关注明显增加。金融危机之后,特别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这种关注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被一些人视为世界经济引擎的中国究竟要走向何方?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对世界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样的问题,最近被反复提了出来。特别是会议召开之前,温总理接受CNN采访,中美围绕
期刊
上海世博会各国展馆中的电影和照片始终是展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杭州案例馆的笑脸墙就令人印象深刻。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电影和照片之类的视觉传播无疑是最直接、最有效和最受受众欢迎的一种媒介手段。  同样,对于平面媒体来说,图片都愈发成为先头兵,图片报道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家媒体对于整个世博会报道的质量。所以我们看到在上海世博会的报道工作中,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动用了大量的图片采编队伍。  国家级通讯
期刊
金融危机后,中欧关系有所恢复,欧洲民众对华观感也有所回升,但难以恢复前几年的“蜜月”状态。在近几年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关于欧洲舆论的争论很多,中、欧的学者都容易情绪化。但是中国人对欧洲舆论有一定误解,因此需要厘清欧洲涉华舆论的形成机制,才能提出较好的应对办法。    几点误解    首先,欧洲领导人故意不“约束”媒体。这是国内常见观点,言下之意即欧洲领导人故意放任、甚至怂恿媒体“反华”报道。  欧洲
期刊
中国的祭孔活动自改革开放后恢复以来,年年都举行。正如英国《卫报》在今年9月28日孔子2561岁诞辰当天所发的报道中说,“当一个人诞辰2561周年时,人们已经难以区别他的上一次诞辰与这次有什么不同。”的确,报道这样一个已成为程式的活动,如何挖掘新角度是个大问题。  笔者试以两篇外媒报道为例,探讨一下如何为祭孔报道这个“旧瓶”装入“新酒”。    新闻!新闻!    在今年孔子诞辰当天,法新社和英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