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欧绪弗洛告父”看伦理与道德的差异

来源 :今日湖北·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3287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如何理解伦理与道德的关系,如何解决伦理与道德的冲突,将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伦理与道德内涵分析
  在现代社会,我们经常把伦理与道德合用,在某些场合相互换用,二者之所以能够相互替用,因为他们而后法律一样,其都是一种行为规范,规范着社会中人们的日常行为。很多符合伦理的行为同样是符合道德的,反之亦然。但是,我们不能就因为他们能够相互换用而忽视二者的本质区别,通过二者的内涵分析,就可以看出二者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
  伦是类别、次序,伦理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国文化中将其总结为五大类,即五伦: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其中相处应该遵循的方法就叫伦理。这些关系都是自然形成的,也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
  道德,道是道路,是宇宙人生的自然规律,《中庸》说:率性之谓道,率性就是顺应自性的意思,就是顺应宇宙万物本体的运行规律。道包括宇宙人生方方面面,生活中任何事物都存在其自然的运行规律。德,是达到万物本体的方法。华夏文化中将其归纳为八条,称为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修养这八种品德,就能回归“道”。因此“道德”其实就是宇宙人生的自然规律,以及我们应当如何通达这种自然规律的方法,它是自然存在的,而不是人为规律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伦理的侧重点强调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各种社会关系,是当下现实生活领域中人与人之间的事情。它所突出的是如何保持现实中复杂的社会关系,如父子关系,夫妻关系,上下级关系等,并使之处于一种和谐与融洽的状态。道德则是对伦理的抽象与超越,它不再关注现实的具体的社会关系,而是将视线转向更为普遍和抽象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德不规范人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妻子,它是为人如何对待他人乃至集体、宇宙或神提供规则与指导
  在《欧绪弗洛篇》中伦理与道德的差异的体现
  在西方文明的肇始,我们就可以看到这种冲突,试举一个很著名的例子来证明这一点。在《柏拉图全集》第一卷的,智者派的欧绪弗洛告诉苏格拉底,自己在控告自己的父亲,因为他的父亲杀死了一个佃农,而“我控告我父亲杀人,但是我父亲和其他亲属对我怀恨在心。他们说我父亲并没有杀那个人,被杀的那个人自己是个杀人犯,对这样的人不需要多加考虑,但是我父亲确实杀了人。他们说儿子控告父亲是不虔敬的,就像杀人一样。”这段文字中说的虔敬与伦理的关系密切,因为在古希腊早期各个城邦都有自己特别敬奉的神,并且将这个神视为城邦的保护神,甚至自称是这个神的后裔,类似于中国的祖先神。因此古希腊的众多旧神具有宗法象征意义,人与神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伦理关系。所以对神不虔敬实际上也就是不符合伦理。事实上,在父权社会,儿子控告父亲确实为伦理所不容。
  然而,对于欧绪弗洛控告父亲这件事,苏格拉底的第一反应是极其富有同情意味的,他对欧绪弗洛的这种行为持有赞同的立场:“天哪,欧绪弗洛!普通民众肯定不会深明大义。我想,任何普通人都不会认为控告自己的父亲是对的,而只有那些拥有极高智慧的人才会这样想。”可见苏格拉底甚至对此行为赋予了极高的赞扬,认为这是极具智慧的人才会作的事情。这是因为“欧绪弗洛告父”这件事已经超出了伦理之域,而上升到了道德的层面,无论如何杀人是违反道德的,而控告一个杀人犯则成了一种道德行为,无法再用伦理去要求和约束。
  在《欧绪弗洛篇》的开头,苏格拉底就告诉欧绪弗洛,自己正陷入一桩官司,以美勒托为首的一群人以两件罪名控告他:腐蚀年轻人和不信旧神,创立新神。柏拉图让苏格拉底先提起此事并非闲聊,因为这桩官司与欧绪弗洛告父在精神上有相似之处。苏格拉底反对对传统的具有宗法象征意义的旧神的迷信与崇拜,并宣扬和启发人们去相信一个统一的代表理性的新神。他所反对的旧神正是来自于传统习俗和人伦的旧伦理的化身,而他所宣扬的新神代表的是新的,合乎理性的道德。“所以,苏格拉底的罪名本身就意味着鼓励青年运用自己的理性对父辈的传统观念进行重新审视和批判,摆脱家长权威和家族血缘纽带的束缚。”道德和理性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不过这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事实上,苏格拉底对于“普通民众”的基于家庭亲情和血缘的伦理是加以贬抑和拒斥的,或者说将其置于普遍的道德之下。如在《申辩篇》中,苏格拉底不屑于用亲情去博取法官的怜悯;在《克里托篇》中,克里托试图用苏格拉底儿子的悲惨境遇来打动他,劝他保全性命,却被他拒绝了。可以说,苏格拉底之死正是伦理与道德冲突的结果。
  总结
  现实生活中,伦理与道德都是必不可少的行为规范。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关注和重视它们之间可能发生的冲突。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如何理解伦理与道德的关系,如何解决伦理与道德的冲突,将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其中有一点我们不能忽视,那就是:伦理与道德的冲突根源于现实生活本身不同方面及不同层面之间的冲突,因此不能在理论上进行抽象的非此即彼的选择。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哲学系)
其他文献
“七月诗派”自形成以来,就被冠以“成熟的现实主义诗歌”。因为在七月诗派的创作中确实体现了浓重的现实主义色彩,但除此之处,七月诗派的创作还体现出了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特征,这些特征的存在使得七月诗派的创作风格更加复杂和丰富,同时也体现出现实主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浪漫主义特征:主观抒情·理想主义  结合七月派具体的诗歌创作和浪漫主义的两个主要特征“主观性”和“抒情性”来看,七月诗派鲜明地体现了这两
在较为稳定的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之下,近些年来我国的房地产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我国城市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土地价格的持续上涨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也造
坚持以经常性举措加强对党员干部进行廉洁从业教育,以党章党规党纪严格规范党员干部言行,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明确主体责任的基础上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坚持“严”字当头,始终
期刊
在上海市总工会、市建设交通工会和局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八局)大力开展劳模工作室的创建工作,形成了多点开花的良好局面。截至2017年7月底,全局共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130个,成员达2 299人。通过局工会和各公司工会的共同努力,全局共建立劳模工作室联盟9个,参加联盟的劳模工作室达67个,占51.5%。劳模工作室创建做到了有规模、有作为、有影响,获得市总
期刊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相关人员也注意到现实事业单位的发展不能停留于传统的服务理念思想,而是要在创新思维和拓展精神的推动下开展适用于社会现实发展需求的文化建设
战后状况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整个战争使国家财产损失达1057亿日元。战争结束时国民资产仅存1889亿日元。战后日本在战争的废墟上,逐渐走上经济复兴道路。从50年代后半期开始,经过整个60年代,到1973年就实现了工业现代化,前后只用了18 年的时间。日本经济这种“奇迹”般的发展,被世人喻为战后日本的经济“神话”。  ·1945—1955年为战后恢复时期  1947年以后,工矿业生产每
目的:对重组表达的StxB和预测的模拟表位肽进行免疫保护效应评价.方法: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基因工程菌,IPTG诱导表达重组StxB,经复性后进行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同时采用生物信
交通和经济发展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合理的交通网络布局直接影响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为文化交流提供便利和条件。交通网络需要根据经济的实际发展要求来设置,
人存在与社会中,为了生活,就要进行生产——种的繁衍和满足吃穿住行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在生产的过程中,个人从自己的私人生活领域逐渐的走出去,进入到与他人交往的公共领域。在公共领域中,物质、能量、信息自由的交换,作为既有个体性又有社会性的个体,他按照自己的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换。主体为了满足自身的发展,占有一定的生产资料方能进行满足自身发展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可以说主体对物质资料的占有,能够促进自身的发
在中国,家族企业属于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体制范畴。据统计,目前在中国大陆的非公有制经济中,家族式经营的企业至少占到了90%以上。家族企业的兴起是在中国经济体制剧烈变革、游戏规则不断变更的背景下产生的。家族式企业以其特有的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步的发展壮大,也被认为是最有普遍意义的企业类型。因此,关注中国家族企业的生存和再发展,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辉煌的成就,实现将中国带入经济强国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