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人才培养的外部发展瓶颈与对策分析

来源 :精品·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erl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业院校培养技能人才,但是对技能人才的培养存在着诸多外部发展瓶颈,阻碍了技能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只有摒弃对技能人才的隐形歧视,增强企业培训力度,转变政府职能,促进劳动力市场发育,才能从外部保障和促进技能人才的发展。
  关键字:技能人才;发展瓶颈;对策
  1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外部瓶颈分析
  1.1对技能型人才的隐性歧视——认识瓶颈
  在我国,“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仍然根深蒂固,社会对职业教育和技能型人才缺乏正确认识,存在重理论轻技能、重学历轻资格、重管理轻一线、重干部轻工人的陈腐落后观念,很多人将从事技能行业作为无奈之选,从事技能岗位之后,往往也无心钻研技术,无力为企业的技术革新和产品更新换代贡献力量,即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老工人,都无法摒弃对技能人才的隐形歧视,更难以形成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1.2企业培训不到位——企业瓶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强化用人单位在人才培训中的主体地位。但是实践操作中,企业对技能人才的培训却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方面,他们呼应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承诺,另一方面却暗度陈仓,对职工培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广大企业的在职职工空有参培积极性却得不到发挥,久而久之,对培训也就产生了厌倦感,甚至对参与企业发展也失去了兴趣。究其原因,企业一怕职工成为熟手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跳槽”,二怕企业培训影响生产,三怕培训增加企业成本。有些企业即使认识到了培训的重要性也付诸了行动,然而对培训存在认识误区,对人才培养周期长、成本高的特点总想回避,对培训机制和培训技巧掌握不好,缺乏有效激励机制,使企业培训难如人意,造成了企业内部技能人才特别是技能人才的严重匮乏。
  1.3政府职能不完善——管理瓶颈
  政府是政策的制定者,政府政策的制定能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起到积极推进和有效保障的作用。然而,政府监管职能不到位,致使认证混乱。政府服务职能不到位,对技能人才的发展不利和投入资金不足,制约了培训市场的发展。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使市场中政府的职能不能正确体现和有效发挥,阻碍了技能人才发展的道路。
  1.4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善,导致技能人才“发育不良”——市场瓶颈
  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主要是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只有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充分发育,使劳动力价格、工资机制与供求机制发挥积极作用,高素质的劳动力能够找到较好的劳动岗位,得到较高的报偿,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技能人才的形成。这样,一方面在利益驱动下,劳动者能够不断地努力去提高自身的素质,努力避免在市场对优胜劣汰竞争中被淘汰,并获取较高的报酬。另一方面促进企业在竞争中不断提高其技术构成,对劳动者进行各种技能的培训,以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2打破桎梏技能人才发展的外部瓶颈的对策分析
  2.1完善相关法规,打破对技能人才的观念束缚,引导技能人才向良性发展
  国家要修改和完善职业教育法,制定职业教育单行配套法规,理顺职业教育各法规法条之间的关系,积极对该法进行修改、编著、解释和废止。同时,重视职业教育法和《劳动保护法》《知识产权法》等法律法规对法律主体的权限范围、权利义务的规定,对技能人才的职务发明创造、生产革新给予积极支持和奖金激励,切实地形成对技能人才的认可和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打破对技能人才的观念束缚,促进技能人员的从业热情,疏通技能人才的成长路径。
  2.2加强企业培训,促进技能人才的形成
  首先,企业应该转变观念,将技能人才真正作为企业的构成,在认识上确认其在企业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其次,将企业的绩效与职工的技术水平和成果挂钩,在制定“工资指导线”时,对经培训、考核,持有技师及以上技术等级的技术工人,制定相应的“技酬”工资报酬底线,对在生产中能够完成技术革新、职务发明创造的技工,给予专利发明的申请权和奖金鼓励。真正实现技术工人“按技取酬”,鼓励工人岗位学技术、业余学本领。培养企业自我的高技术人才,减少人才引进的成本。
  2.3转变政府职能,给予高技术人才以政策支持
  (1)完善政府的监管职能。
  政府及相关部门完善规范职业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设立许可制度、职业培训合同制度、职业培训机构以及职业技能鉴定的评估制度,完善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的制度规范。教育部负责全国职业教育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有关的职业教育工作。
  (2)完善政府的服务功能。
  政府有关部门应该为技能人才制定各種有力措施,加速其择业和成才。首先,为技能人员构建共享的网络信息平台,将其就业的各项工作引入市场服务、社会就业和再就业服务系统,为其求职和用人单位选才提供便利。同时,开发并适用人才素质测评系统,为技术工人准确的职业定位提供必要的指导。
  (3)加大政府对培训资金的投入和监管力度。
  要通过立法将教育培训经费作为保障机制常抓不懈,明确规定投资主体,投资范围、经费分配方式、财政保障监督责任。重点扶持高级技工学校和技术学院的发展,划拨一定比例的专项经费用于技能人才培养,真正架起技工教育的高速路和立交桥。
  2.4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促进技能人才的成长和自由流动
  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合理的宏观工资增长机制,逐步实现工资增长与技术水平的增值、国民经济的增长按比例协调增长机制;进一步运用财政、税收、货币、金融政策间接调控和工资分配制度,建立企业按劳分配、市场调节、政府宏观调控的企业工资分配机制。完善岗位、技能成果与企业效益挂钩制度;同时要理顺劳动和社会保障关系,反对市场中的欺诈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
  技能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他是需要教育体制、政府职能、劳动力市场的充分发育,需要广大民众改变传统和共同参与的一个系统工程。随着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不断发展,必将带动整个产业产出的增加,我们将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 卢志米.产业升级背景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2).
  [2] 刘晓玲,庄西真.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的最佳结合点[J].中国高教研究,2014(2).
  作者简介:徐海燕,经济学学士,法学硕士,高级讲师,长期从事经济与法律研究与教学管理。
  张立娜,工学学士,工程硕士,高级讲师,长期从事计算机课程教学工作。
其他文献
全断面岩石掘进机(Full Face Rock Tunnel Boring Machine,简称为TBM)在长隧洞工程施工中,具有快速、安全、作业环境好等优点,但对地质地层状况较敏感,对地质条件的适应性较差,无法
水利部以水建管[2008]187号文印发了《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及其考核标准。本文对照旧标准(以水建管[2003]208号文印发),从申报验收条件、考核项目、考核内容、赋分原则的调整
摘 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需要监理部门把关,工程数量越来越多,施工规模大小不一,这就增加了监理工作的难度。本文从现阶段监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入手,分析了监理工作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水利工程;监理工作;监理对策  1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第一,监理工作主体对工作的重要性和工作内容缺乏认识。水利工程建设业主常常将监理单位当做工程质量检查的职能部门,还有的将监理单位当做工程问题解决的顾问。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计算机和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一步步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领域中,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数字化、多媒体、计算机这样的信息技术正不断引领着教育教学走向现代化,在小学的教育教学领域中更是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本文就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希望以此推动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小学教学;信息技术;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