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阶段的阅读教学应以评价和创新为主。用培根的求知理论来解释,积累性阅读,是一种“蚂蚁式”的求知方式,到了高中阶段,应该是“蜜蜂式”的求知,即将材料加以消化吸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用知识去创新。那么如何使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呢?留一方空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空间和探索机会,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指导他们将自己的经验协调起来并纳入科学活动的逻辑系统,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认知技能,提高学生科学综合能力。
一、精心布局,引导学生进入发现阶段
发现科学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学习科学,获得只是的基本能力,从事教育,就应该思考怎样能够给学生创设所需要的机会,发展他们的好奇心,增强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和对未知事物发现的能力。引导学生进入创造性的发现阶段,关键是点燃学生质疑的火花。因此,教师要精心布局,即在展现问题的时候,激发学生的心理产生疑问。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展开质疑问难的思维活动。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的阅读中,贾母和宝玉先后都曾问黛玉读的什么书,黛玉的回答却截然不同。阅读时提出疑问:为什么前后不一,自相矛盾?《警察和赞美诗》一文的情节曲折多变,出乎意料,因而质疑:情节的真实性如何?是否符合生活规律?提出这些疑问,讨论这些问题,不仅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对课文的内容和形式作出更确切更合理的评价,而且对培养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批判、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具有积极意义。
二、比较求异,引导学生进入探究阶段
发散法就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围绕某一问题,从多方面展开,从多角度着眼,分多层次研读,进行思考、探索、创新。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让学生研究某一事物时,既能从一个角度看问题,又能在必要时改变角度看问题,或者同时从几个角度看问题。”对同一事物进行多方面的了解和分析,才能求其全、得其真。例如,在《药》的教学过程中,讨论小说的主题是写群众的愚昧、麻木,揭示唤醒民众的重要;还是写革命者的悲哀,揭示辛亥革命时期革命者和群众的关系,批判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的错误。按教参、资料的说法,两者都有,一个表层的,一个是深层的。我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展开分析:从人物看,如果表现后者,则应以夏瑜为主要人物,但他自始至终都未出场;从故事的线索看,华家的活动是明线;从场景看,三个场景所表现的都是群众的思想麻木的愚昧无知;从题目和情节看,把人血馒头当作“良药”已经愚昧,把救国救民的革命者的血当作治病的“药”,就更是麻木无知了。再联系《<呐喊>自序》中关于创作目的的阐述,揭示愚昧、麻木,为了唤醒民众的主题思想就十分鲜明了。
逆向求异法是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逆向思维的方式,正中求反,逆向求异。运用这种方法,并不是对常规现象的否定,而是对正面道理的补充,给司空见惯的现象、老生常谈的话题、陈旧传统的定论增添新意。有意识地对某些问题唱唱反调,找找岔子,可使学生不满足于已学过的知识,已获得的答案,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逆向思维,求异立论,批判性思考,要辩证地处理好正反两面、顺逆两向的矛盾关系。既不能随意地抑制学生的逆向创新,也不能无条件地怂恿学生标新立异。应该启发学生用新的观念、从新的角度,对旧观点进行
批判分析,扬弃缺陷,补充新意。
三、“补白”迁移,引导学生进入延伸阶段
推想“补白”法是在阅读教学中利用课文“空白”艺术,进行合理想象,把课文中常有的那些写得含蓄、留给读者想象和回味的内容推想出来。例如,在《雷雨》中,鲁待萍和周朴园的对话,具有丰富的“潜台词”,阅读时让学生揣摩人物心理、运用独白的形式把人物没说出的话补上。这既是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挖掘,又是对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具体训练。《项链》的结尾戛然而止,耐人寻味。不防让学生推想一下:当玛蒂尔德知道自己付出十年艰辛换来的项链只值几百法郎时,她会怎样?如果真项链又回到了她手中,她又会怎样?续写这个结尾,学生颇感兴趣,想象极其丰富,读了以后乐趣横生。……,都是值得推想的内容。填补这些“空白”,不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补充了教学内容,而且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索创新的良好习惯,起了一石三鸟的作用。
联想迁移法是引导学生把课文阅读中学到的知识方法运用到课外的某一个情境中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创新能力。例如,阅读了钱钟书的《〈宋诗选注〉序》(课外阅读材料),根据文中“假如单凭内容是否在史书上信而有征这一点来判断诗歌的价值,那就仿佛要从爱克司光透视里来鉴定图画家和雕刻家所选择的人类美了”的观点,讨论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然后迁移到对电视剧《还珠格格》的评论上。这部电视剧当时正在播放,而且引起哄动,但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故事情节胡编乱造,没有真实感,“乾隆”不是乾隆,歪曲史实。我问学生,你怎么看。这又是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讨论结果,大家认为:故事不可能真实,但这是文学艺术,“想象当时没有发生的事”,本来就是文学艺术反映生活的一种方式。虽然“乾隆”不是乾隆,但故事里的“乾隆”更有人情味,老百姓更喜欢,如果还其乾隆真面目,这电视也许就没人要看了。通过迁移运用,不仅补充论证了钱钟书的“诗论”观点,而且对文学艺术的特性、作用都有了新的认识。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留一片“空白”给学生,为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用知识去创新提供自主探究的条件,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精心布局,引导学生进入发现阶段
发现科学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学习科学,获得只是的基本能力,从事教育,就应该思考怎样能够给学生创设所需要的机会,发展他们的好奇心,增强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和对未知事物发现的能力。引导学生进入创造性的发现阶段,关键是点燃学生质疑的火花。因此,教师要精心布局,即在展现问题的时候,激发学生的心理产生疑问。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展开质疑问难的思维活动。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的阅读中,贾母和宝玉先后都曾问黛玉读的什么书,黛玉的回答却截然不同。阅读时提出疑问:为什么前后不一,自相矛盾?《警察和赞美诗》一文的情节曲折多变,出乎意料,因而质疑:情节的真实性如何?是否符合生活规律?提出这些疑问,讨论这些问题,不仅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对课文的内容和形式作出更确切更合理的评价,而且对培养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批判、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具有积极意义。
二、比较求异,引导学生进入探究阶段
发散法就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围绕某一问题,从多方面展开,从多角度着眼,分多层次研读,进行思考、探索、创新。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让学生研究某一事物时,既能从一个角度看问题,又能在必要时改变角度看问题,或者同时从几个角度看问题。”对同一事物进行多方面的了解和分析,才能求其全、得其真。例如,在《药》的教学过程中,讨论小说的主题是写群众的愚昧、麻木,揭示唤醒民众的重要;还是写革命者的悲哀,揭示辛亥革命时期革命者和群众的关系,批判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的错误。按教参、资料的说法,两者都有,一个表层的,一个是深层的。我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展开分析:从人物看,如果表现后者,则应以夏瑜为主要人物,但他自始至终都未出场;从故事的线索看,华家的活动是明线;从场景看,三个场景所表现的都是群众的思想麻木的愚昧无知;从题目和情节看,把人血馒头当作“良药”已经愚昧,把救国救民的革命者的血当作治病的“药”,就更是麻木无知了。再联系《<呐喊>自序》中关于创作目的的阐述,揭示愚昧、麻木,为了唤醒民众的主题思想就十分鲜明了。
逆向求异法是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逆向思维的方式,正中求反,逆向求异。运用这种方法,并不是对常规现象的否定,而是对正面道理的补充,给司空见惯的现象、老生常谈的话题、陈旧传统的定论增添新意。有意识地对某些问题唱唱反调,找找岔子,可使学生不满足于已学过的知识,已获得的答案,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逆向思维,求异立论,批判性思考,要辩证地处理好正反两面、顺逆两向的矛盾关系。既不能随意地抑制学生的逆向创新,也不能无条件地怂恿学生标新立异。应该启发学生用新的观念、从新的角度,对旧观点进行
批判分析,扬弃缺陷,补充新意。
三、“补白”迁移,引导学生进入延伸阶段
推想“补白”法是在阅读教学中利用课文“空白”艺术,进行合理想象,把课文中常有的那些写得含蓄、留给读者想象和回味的内容推想出来。例如,在《雷雨》中,鲁待萍和周朴园的对话,具有丰富的“潜台词”,阅读时让学生揣摩人物心理、运用独白的形式把人物没说出的话补上。这既是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挖掘,又是对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具体训练。《项链》的结尾戛然而止,耐人寻味。不防让学生推想一下:当玛蒂尔德知道自己付出十年艰辛换来的项链只值几百法郎时,她会怎样?如果真项链又回到了她手中,她又会怎样?续写这个结尾,学生颇感兴趣,想象极其丰富,读了以后乐趣横生。……,都是值得推想的内容。填补这些“空白”,不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补充了教学内容,而且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索创新的良好习惯,起了一石三鸟的作用。
联想迁移法是引导学生把课文阅读中学到的知识方法运用到课外的某一个情境中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创新能力。例如,阅读了钱钟书的《〈宋诗选注〉序》(课外阅读材料),根据文中“假如单凭内容是否在史书上信而有征这一点来判断诗歌的价值,那就仿佛要从爱克司光透视里来鉴定图画家和雕刻家所选择的人类美了”的观点,讨论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然后迁移到对电视剧《还珠格格》的评论上。这部电视剧当时正在播放,而且引起哄动,但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故事情节胡编乱造,没有真实感,“乾隆”不是乾隆,歪曲史实。我问学生,你怎么看。这又是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讨论结果,大家认为:故事不可能真实,但这是文学艺术,“想象当时没有发生的事”,本来就是文学艺术反映生活的一种方式。虽然“乾隆”不是乾隆,但故事里的“乾隆”更有人情味,老百姓更喜欢,如果还其乾隆真面目,这电视也许就没人要看了。通过迁移运用,不仅补充论证了钱钟书的“诗论”观点,而且对文学艺术的特性、作用都有了新的认识。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留一片“空白”给学生,为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用知识去创新提供自主探究的条件,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