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历史课程教学实践,本文设计以下几种教学提问法:迂同巧问;连环叠问;逆向曲问;假设反问;激疑设问等。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法是推进素质教育,进行创新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就此提问法遵循的原则和注意事项进行阐述。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思维能力;提问;培养
“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巴尔扎克话)这说的就是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对于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巧妙提问学生,必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美国当代知识心理学家布鲁姆致力提倡“问题教学方法”。即是由教师提出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建立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索和探讨,并且明确发现目标和中心,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因此,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使用问题教学法,应是教师推行素质教学,进行创新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提问的原则
历史课堂问题的设计首先应着眼于三性:即针对性、启发性和科学性。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备知识,还应精心设计课堂问题。设计问题既要针对历史教材的实际,又要考虑学生的现有的知识储备与能力发展水平。提问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复习已学的知识,领会新知,即“温故而知新”。脱离教材实际和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设计,必然让学生一头雾水,无从回答。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教师除了吃透教材和了解学生之外,还应懂得启发、点拨和引导。例如,分析解放战争中胜利的原因。教材上没有现成答案,学生回答会丢点,不完整,教师可以从战争实质,战争胜利的内因、外因等方面进行思考、归纳,进而又得出此类问题的思考角度与要点顺序,这就较好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课堂问题,学生虽然以口头回答为主,但教师所问必须科学、具体、由浅入深、难易适度。如果问题抽象、笼统、学生则无从答起。比如,向学生发问抗日战争的时间,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同答:开始年代,起止年限,持续时间等。其实,只要在时间的前面加上“起止”二字,答案就是唯一的。教师所提问题范围不宜过火,答案不宜过于复杂的。
二、提问的方法
1.迂回巧问,曲径通幽
迂回巧问,就是绕个圈子发问,常常是问在此,而意在彼,意深语婉,迂回曲折,具有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艺术力量。教师提出一问,并非真正求其意旨,而是待这一问题得到答案后,再以此为铺垫,提出新的真意求解的问题,达到“曲径通幽”之目的,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如:讲战国时期的货币时,教师可向学生发问:“张三兴奋地提着一串刀币上街买肉,路遇李四提着一串铲形币去买米……这是发生在什么时代,什么地区的事?”这样的迂回巧问显然比“战国时货币形态有几种?齐、赵等国货币形态如何?”的直接提问更受学生的欢迎。“曲迳通幽”教学实践也证明:这种问法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深刻且更持久。
2.连环叠问,步步深入
就是要遵循人们的认识规律,由外及里,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地发问。《学计》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术,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这说明提问时要先易后难,层层铺垫,步步深入。连环提问就象一根链索,每个问题都是链索上的一个链环,环环相扣。它要求教师应该根据课文内容和逻辑顺序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维走向,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如教授鸦片战争时,可先导入提问:“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后,学生会有多种答案。如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活动;英国要使鸦片交易合法化;落后就要挨打……经过短暂讨论后,答案集中到“落后就要挨打”,这时我们就可以提出第二个问题:“中国落后在何处?英国先进在何处?”,引导学生分析,不难得出下列答案:中国落后在于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军备废驰,……而英国先进在经济发达、技术装备先进……这时,教师应抓住时机提出第三个问题:上述中英力量对比状况反映出的根本问题是什么?经过学生发言,逐渐得到一个课本上没有点明的“新”结论:即中国是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而英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社会制度的落后和腐朽是中国“挨打”的根本原因。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又深入到问题之中,它始终和一定的问题联系着。因此,如果教师能巧妙地、层次性地一连串发问,来强调一个知识点往往比正面讲述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3.逆向曲问,开阔思路
提问可从课文传统结论相反的方向或变换个角度提出疑问以开拓学生思路。中学生往往喜欢寻根问底,他们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所以。逆向提问,对突破思维定势,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讲授“中日甲午战争”时,可逆向提出问题:日本与中国相比,无论是国土面积,还是从人口数量上,日本都是小国。俗语不是常说“人多力量大”吗?为何中国会惨败?又如“八国联军侵华”,讲授时可提问“不是都说得道多助,火道寡助,邪不胜正吗?为何当时清政府会受八国的侵略,并且惨败呢?”这样,逆向提出问题,引起学生质疑思辨,有利于学生明事理、抓关键、辨是非,从而探索出正确的答案,同时又培养了学生求同存异思维能力。
4.假设反问,驰骋想象
历史课堂可通过假设课文中没有或从课文情节发展中看有可能出现的情景,提出问题。它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推理和想象力,引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创造性、独立性地驰骋想象。从而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和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是以“鸦片战争”为例。教材上讲:中国虎门销烟的消息传来,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这可假设反问:“如果林则徐不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侵略战争了,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学生会跃跃欲试:有的讲禁烟是借口,没有这个借口,侵略者也会找别的借口,或者直接发动侵略战争;有的讲是由当时国际国内情况决定的。教师在分析学生的答案后,可进一步提出战争发生的必然性是什么?战争爆发的偶然性是什么?这样就可引导学生从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来分析问题。再如:“西安事变”时,如杀了蒋介石会怎样?“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没有失败,那五四运动还会不会爆发?等等,均可假设反问。 5.激疑设问,探微发隐
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人疑则人进。”又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激疑设问就是要抓住那些易为学生忽略而看似简单,或在学生看来不是问题的问题,激发其产生疑问,调动其学习、思维的积极性,就象投石击水,在学生思维的海洋里,激起层层涟漪,启发学生探微发隐,触发思维的火花,促进创新思维的开展,养成质疑思辨的习惯。
例如,讲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可提问: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以“文革”结束为标志呢,还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呢?学生虽然一时答不上来,但可促使其积极思维,教师趁势引导,从而使他们排除疑点,深化知识。
三、实践的反思
当然,历史课堂的提问方式不只以上几种,我们还可以因势利导地提问、开门见山地提问、比较分析提问、追本溯源提问……,但不管运用那种提问方式,都必须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1.相机而宜,戒“满堂问”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发展学生思维,而思维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提问,要求教师要善于审时度势,抓住契机,问到“点”上。这个点就是孔子所说的“愤悱”状态。提问次数要适当,不能协调为追求轰动效应的手段,不分主次“满堂问”。此外,还要因人施问,力争每个学生都能思有所获。
2.要启发诱导,戒越俎代疱
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向学生奉献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真理,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实际,情绪特征等,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当学生有了求知要求后,不能用生硬灌输来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而应积极地启发诱导。填鸭说教,拔苗助长或者“抱着走”,都只能损害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求异性思维的形成。
3.气氛融洽,戒批评责难
和谐的课堂气氛能够产生一种教学的合力,相互促进,教学相长的目的,而过于严肃紧张的课堂气氛易使学生处于恐惧焦虑的状态,抑制其智力发展。所以教师要讲求教学民主,尊重相信学生,鼓励他们大胆思维,大胆质疑。创造一个乐学的环境,当学生回答有误时,要因势利导,对其勤于思考,敢于回答的积极性给予鼓励,绝不能求全责备,讽刺挖苦,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定县坎市中学)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思维能力;提问;培养
“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巴尔扎克话)这说的就是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对于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巧妙提问学生,必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美国当代知识心理学家布鲁姆致力提倡“问题教学方法”。即是由教师提出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建立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索和探讨,并且明确发现目标和中心,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因此,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使用问题教学法,应是教师推行素质教学,进行创新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提问的原则
历史课堂问题的设计首先应着眼于三性:即针对性、启发性和科学性。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备知识,还应精心设计课堂问题。设计问题既要针对历史教材的实际,又要考虑学生的现有的知识储备与能力发展水平。提问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复习已学的知识,领会新知,即“温故而知新”。脱离教材实际和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设计,必然让学生一头雾水,无从回答。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教师除了吃透教材和了解学生之外,还应懂得启发、点拨和引导。例如,分析解放战争中胜利的原因。教材上没有现成答案,学生回答会丢点,不完整,教师可以从战争实质,战争胜利的内因、外因等方面进行思考、归纳,进而又得出此类问题的思考角度与要点顺序,这就较好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课堂问题,学生虽然以口头回答为主,但教师所问必须科学、具体、由浅入深、难易适度。如果问题抽象、笼统、学生则无从答起。比如,向学生发问抗日战争的时间,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同答:开始年代,起止年限,持续时间等。其实,只要在时间的前面加上“起止”二字,答案就是唯一的。教师所提问题范围不宜过火,答案不宜过于复杂的。
二、提问的方法
1.迂回巧问,曲径通幽
迂回巧问,就是绕个圈子发问,常常是问在此,而意在彼,意深语婉,迂回曲折,具有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艺术力量。教师提出一问,并非真正求其意旨,而是待这一问题得到答案后,再以此为铺垫,提出新的真意求解的问题,达到“曲径通幽”之目的,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如:讲战国时期的货币时,教师可向学生发问:“张三兴奋地提着一串刀币上街买肉,路遇李四提着一串铲形币去买米……这是发生在什么时代,什么地区的事?”这样的迂回巧问显然比“战国时货币形态有几种?齐、赵等国货币形态如何?”的直接提问更受学生的欢迎。“曲迳通幽”教学实践也证明:这种问法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深刻且更持久。
2.连环叠问,步步深入
就是要遵循人们的认识规律,由外及里,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地发问。《学计》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术,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这说明提问时要先易后难,层层铺垫,步步深入。连环提问就象一根链索,每个问题都是链索上的一个链环,环环相扣。它要求教师应该根据课文内容和逻辑顺序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维走向,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如教授鸦片战争时,可先导入提问:“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后,学生会有多种答案。如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活动;英国要使鸦片交易合法化;落后就要挨打……经过短暂讨论后,答案集中到“落后就要挨打”,这时我们就可以提出第二个问题:“中国落后在何处?英国先进在何处?”,引导学生分析,不难得出下列答案:中国落后在于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军备废驰,……而英国先进在经济发达、技术装备先进……这时,教师应抓住时机提出第三个问题:上述中英力量对比状况反映出的根本问题是什么?经过学生发言,逐渐得到一个课本上没有点明的“新”结论:即中国是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而英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社会制度的落后和腐朽是中国“挨打”的根本原因。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又深入到问题之中,它始终和一定的问题联系着。因此,如果教师能巧妙地、层次性地一连串发问,来强调一个知识点往往比正面讲述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3.逆向曲问,开阔思路
提问可从课文传统结论相反的方向或变换个角度提出疑问以开拓学生思路。中学生往往喜欢寻根问底,他们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所以。逆向提问,对突破思维定势,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讲授“中日甲午战争”时,可逆向提出问题:日本与中国相比,无论是国土面积,还是从人口数量上,日本都是小国。俗语不是常说“人多力量大”吗?为何中国会惨败?又如“八国联军侵华”,讲授时可提问“不是都说得道多助,火道寡助,邪不胜正吗?为何当时清政府会受八国的侵略,并且惨败呢?”这样,逆向提出问题,引起学生质疑思辨,有利于学生明事理、抓关键、辨是非,从而探索出正确的答案,同时又培养了学生求同存异思维能力。
4.假设反问,驰骋想象
历史课堂可通过假设课文中没有或从课文情节发展中看有可能出现的情景,提出问题。它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推理和想象力,引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创造性、独立性地驰骋想象。从而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和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是以“鸦片战争”为例。教材上讲:中国虎门销烟的消息传来,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这可假设反问:“如果林则徐不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侵略战争了,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学生会跃跃欲试:有的讲禁烟是借口,没有这个借口,侵略者也会找别的借口,或者直接发动侵略战争;有的讲是由当时国际国内情况决定的。教师在分析学生的答案后,可进一步提出战争发生的必然性是什么?战争爆发的偶然性是什么?这样就可引导学生从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来分析问题。再如:“西安事变”时,如杀了蒋介石会怎样?“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没有失败,那五四运动还会不会爆发?等等,均可假设反问。 5.激疑设问,探微发隐
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人疑则人进。”又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激疑设问就是要抓住那些易为学生忽略而看似简单,或在学生看来不是问题的问题,激发其产生疑问,调动其学习、思维的积极性,就象投石击水,在学生思维的海洋里,激起层层涟漪,启发学生探微发隐,触发思维的火花,促进创新思维的开展,养成质疑思辨的习惯。
例如,讲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可提问: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以“文革”结束为标志呢,还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呢?学生虽然一时答不上来,但可促使其积极思维,教师趁势引导,从而使他们排除疑点,深化知识。
三、实践的反思
当然,历史课堂的提问方式不只以上几种,我们还可以因势利导地提问、开门见山地提问、比较分析提问、追本溯源提问……,但不管运用那种提问方式,都必须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1.相机而宜,戒“满堂问”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发展学生思维,而思维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提问,要求教师要善于审时度势,抓住契机,问到“点”上。这个点就是孔子所说的“愤悱”状态。提问次数要适当,不能协调为追求轰动效应的手段,不分主次“满堂问”。此外,还要因人施问,力争每个学生都能思有所获。
2.要启发诱导,戒越俎代疱
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向学生奉献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真理,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实际,情绪特征等,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当学生有了求知要求后,不能用生硬灌输来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而应积极地启发诱导。填鸭说教,拔苗助长或者“抱着走”,都只能损害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求异性思维的形成。
3.气氛融洽,戒批评责难
和谐的课堂气氛能够产生一种教学的合力,相互促进,教学相长的目的,而过于严肃紧张的课堂气氛易使学生处于恐惧焦虑的状态,抑制其智力发展。所以教师要讲求教学民主,尊重相信学生,鼓励他们大胆思维,大胆质疑。创造一个乐学的环境,当学生回答有误时,要因势利导,对其勤于思考,敢于回答的积极性给予鼓励,绝不能求全责备,讽刺挖苦,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定县坎市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