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手段和认识周围世界的途径之一,是学习所有学科的基础,是培养人才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工程之一,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面对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反观阅读教学现状,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仍把教学重点放在“分析”这个能力层级上,一篇优美的文章,分析了情节,分析人物;分析了人物,分析主题;分析了主题,分析写作特色。课堂上老师一讲到底,不给学生一点消化吸引的时间,更不留给他们再创造的机会,孰不知老师讲得太多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学生“亲近”文本,淡化了对文学鉴赏来说至关重要的“体验”和“再创造”的过程,妨碍了学生与作者的精神对话,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减弱,创造力萎缩,教学效率低下。要知道阅读是“读者对读物主动进行重构、加工,借以提高自身素养的精神生产过程”,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高层次的阅读,绝非是仅仅探寻和领悟文章的思想主题,表层性的解释文章的结构,或是解析文章的技巧。”近几年高考在现代文阅读考查上,无论是文本的选择,还是问题的设计,都体现了对考生阅读思维和审美体验的测试。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的话:“十年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新课标理念下,如何优化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和阅读能力?笔者提出几点思考,仅作引玉之砖。
强化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地位
读者,是阅读的主体;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体。然而作为双重主体身份的学生其话语权常常被剥夺,教师或以自己的心得强加于学生;或用教参的答案固定了教学方向;或强调技法而忽略个体的情感体验;或以群体阅读代替个体阅读;甚至不给学生足够的阅读和思考的时间。这种不从接受者角度引导的教学造成了主体的错位,学生是被动的,甚至丧失了阅读的渴望。“接受美学理论”认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调动自己的经验世界,还要展开想象的翅膀。这一理论提醒我们要尊重学生作为读者的地位,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也强调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能力的提高,只能在阅读活动中实现,因为“能力是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语文能力具有“个体性”和“非传递性”两大特点。
首先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一种对话过程,读者只有深入作品,贴近作者,才能谈得上理解、感悟、欣赏和评价。正如朱熹所言:“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阅读知识的教学应当简明扼要,教师要尽可能地把课堂教学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去读,去思考。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看,他们要求在各个方面表现自己并希望得到表现的机会,迫切希望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因此教师还应改变越俎代庖的作法,创设学生参与自主学习的机会,通过参与对话,扮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角色,充分发挥自主参与的积极性。
其次推行教学民主化,发展个性化阅读。新课标指出“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强调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心得。张扬读者个性,已成为阅读教学追求的崇高目标。文本的“潜在性”及读者的个体差异决定了阅读本身也是一种创造,所以阅读教学中不能只有一个答案、一条思路,不能靠一本教案“打天下”。 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让学生置身于与文本对话之中,去触摸、品味、体验时,他们的“独特的心理感受、情感意志、想象理解都将在客体上打下个性印痕”。这种独特的体验和解读,是生命底蕴的深层开放,让学生享受到表达的快感及成功的幸福,让他们能惊奇地发现自己的才华,激发自身学习的潜能,从而促使学生学会阅读,主动阅读,阅读教学也因此会获得蓬勃的生命力。
阅读中应重视思维训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的结合正是阅读的一大特点。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阅读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阅读教学内容中含有大量训练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素材。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素材,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一、鼓励质疑,倡导批判式阅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与疑从来就有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质疑问难”在思维训练中具有其他形式无法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热情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向老师质疑,向名家名篇质疑。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时,有位同学对课文中把“兰芝惭阿母”中的“惭”解释为“惭愧”提出了质疑,我给以热情鼓励,并引导他课后深入探讨,最后得出“惭”应解释为“委屈”,这一解释也得到了语文组其他老师的赞扬。在质疑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倡导批判式阅读,这要求学生先“入书”然后再“出书”,它是阅读过程的高级阶段,体现了读者对文本的评价和创造。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中说:“所谓持‘批评的态度’去读书,就是说不要‘尽信书’,要自己去分辨书中何者为真,何者为伪,何者为美,何者为丑。”倡导批判式阅读,实质就是培养学生读书的主人态度和创造精神,在阅读中学生的一点怀疑、一声感叹、一句批评,都是难能可贵的。在阅读中运用批判质疑策略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创新思维的动力和基础。
二、指导探索,倡导探究式阅读,培养学生的“悟性”。所谓探究性阅读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探究的方式,对文本深层含义进行阅读获取和运用的一种阅读方式。文章有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的特性,阅读教学面对优美的文章,教师指导学生含英咀华,披文入情,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领悟其间的绮情妙理。“悟性”具有非逻辑性和跳跃性,当学生进入阅读状态,教师需要进一步诱发和指导他们深入分析钻研课文,可借助探索性的设问,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处。这个阶段的设疑置问,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来设计。要多角度、多层次地设疑,要把握好问题的尺度,讲究分寸,讲究适度。学生在解疑探索过程中进行分析、联想、比较、综合等思维训练,并在反复的训练中促使思维深化,提高思维能力。
阅读中应关注审美体验
阅读的本质是要从文章外部表现世界的“物质符号”上理解其精神内核,即以作品为媒介,借此体验、感悟理解作家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和思想。阅读活动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阅读中读者会受到作品的浸染,使心灵获得美的浸润。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关注学生的审美体验,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体情知味,通过语言艺术再造美的形象,是语文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审美体验是主体与客体的沟通,也是对主体和客体的超越。审美不能靠理性的分析、归纳和总结。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调动起学生的全部情感投入到审美中:一是通过对文本的阅读、理解,体验原作所创造的艺术形象;二是对原作的艺术形象进行开拓、补充;三是渗入读者的人格、气质、生命体验。当审美主体用自己那颗在体验中跳动不安的心灵去激活那些文字、那些画面、那些音符,使他们成为主体情感、意志的载体,诞生出新的审美意象时,主体的能动性已经超越欣赏客体进入对客体进行。
作为语文信息载体的课文,本身就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们或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或渗透着美好的人性,或弥漫着温馨的至亲至爱……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披文入情”引导学生走进作品,体验作者的情感世界。作为关注学生情感的阅读教学,不仅要把诗情、文情传送到学生心中,而且要精心地给学生提供表达情感,评价情感的机会。让他们评价作品中的人情美、自然美,从美的事物中找到情趣,从而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阅读教学要向着求真、务实、审美的方向发展。
(张华喜,安徽颍上一中)
面对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反观阅读教学现状,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仍把教学重点放在“分析”这个能力层级上,一篇优美的文章,分析了情节,分析人物;分析了人物,分析主题;分析了主题,分析写作特色。课堂上老师一讲到底,不给学生一点消化吸引的时间,更不留给他们再创造的机会,孰不知老师讲得太多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学生“亲近”文本,淡化了对文学鉴赏来说至关重要的“体验”和“再创造”的过程,妨碍了学生与作者的精神对话,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减弱,创造力萎缩,教学效率低下。要知道阅读是“读者对读物主动进行重构、加工,借以提高自身素养的精神生产过程”,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高层次的阅读,绝非是仅仅探寻和领悟文章的思想主题,表层性的解释文章的结构,或是解析文章的技巧。”近几年高考在现代文阅读考查上,无论是文本的选择,还是问题的设计,都体现了对考生阅读思维和审美体验的测试。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的话:“十年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新课标理念下,如何优化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和阅读能力?笔者提出几点思考,仅作引玉之砖。
强化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地位
读者,是阅读的主体;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体。然而作为双重主体身份的学生其话语权常常被剥夺,教师或以自己的心得强加于学生;或用教参的答案固定了教学方向;或强调技法而忽略个体的情感体验;或以群体阅读代替个体阅读;甚至不给学生足够的阅读和思考的时间。这种不从接受者角度引导的教学造成了主体的错位,学生是被动的,甚至丧失了阅读的渴望。“接受美学理论”认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调动自己的经验世界,还要展开想象的翅膀。这一理论提醒我们要尊重学生作为读者的地位,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也强调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能力的提高,只能在阅读活动中实现,因为“能力是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语文能力具有“个体性”和“非传递性”两大特点。
首先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一种对话过程,读者只有深入作品,贴近作者,才能谈得上理解、感悟、欣赏和评价。正如朱熹所言:“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阅读知识的教学应当简明扼要,教师要尽可能地把课堂教学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去读,去思考。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看,他们要求在各个方面表现自己并希望得到表现的机会,迫切希望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因此教师还应改变越俎代庖的作法,创设学生参与自主学习的机会,通过参与对话,扮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角色,充分发挥自主参与的积极性。
其次推行教学民主化,发展个性化阅读。新课标指出“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强调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心得。张扬读者个性,已成为阅读教学追求的崇高目标。文本的“潜在性”及读者的个体差异决定了阅读本身也是一种创造,所以阅读教学中不能只有一个答案、一条思路,不能靠一本教案“打天下”。 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让学生置身于与文本对话之中,去触摸、品味、体验时,他们的“独特的心理感受、情感意志、想象理解都将在客体上打下个性印痕”。这种独特的体验和解读,是生命底蕴的深层开放,让学生享受到表达的快感及成功的幸福,让他们能惊奇地发现自己的才华,激发自身学习的潜能,从而促使学生学会阅读,主动阅读,阅读教学也因此会获得蓬勃的生命力。
阅读中应重视思维训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的结合正是阅读的一大特点。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阅读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阅读教学内容中含有大量训练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素材。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素材,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一、鼓励质疑,倡导批判式阅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与疑从来就有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质疑问难”在思维训练中具有其他形式无法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热情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向老师质疑,向名家名篇质疑。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时,有位同学对课文中把“兰芝惭阿母”中的“惭”解释为“惭愧”提出了质疑,我给以热情鼓励,并引导他课后深入探讨,最后得出“惭”应解释为“委屈”,这一解释也得到了语文组其他老师的赞扬。在质疑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倡导批判式阅读,这要求学生先“入书”然后再“出书”,它是阅读过程的高级阶段,体现了读者对文本的评价和创造。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中说:“所谓持‘批评的态度’去读书,就是说不要‘尽信书’,要自己去分辨书中何者为真,何者为伪,何者为美,何者为丑。”倡导批判式阅读,实质就是培养学生读书的主人态度和创造精神,在阅读中学生的一点怀疑、一声感叹、一句批评,都是难能可贵的。在阅读中运用批判质疑策略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创新思维的动力和基础。
二、指导探索,倡导探究式阅读,培养学生的“悟性”。所谓探究性阅读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探究的方式,对文本深层含义进行阅读获取和运用的一种阅读方式。文章有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的特性,阅读教学面对优美的文章,教师指导学生含英咀华,披文入情,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领悟其间的绮情妙理。“悟性”具有非逻辑性和跳跃性,当学生进入阅读状态,教师需要进一步诱发和指导他们深入分析钻研课文,可借助探索性的设问,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处。这个阶段的设疑置问,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来设计。要多角度、多层次地设疑,要把握好问题的尺度,讲究分寸,讲究适度。学生在解疑探索过程中进行分析、联想、比较、综合等思维训练,并在反复的训练中促使思维深化,提高思维能力。
阅读中应关注审美体验
阅读的本质是要从文章外部表现世界的“物质符号”上理解其精神内核,即以作品为媒介,借此体验、感悟理解作家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和思想。阅读活动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阅读中读者会受到作品的浸染,使心灵获得美的浸润。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关注学生的审美体验,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体情知味,通过语言艺术再造美的形象,是语文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审美体验是主体与客体的沟通,也是对主体和客体的超越。审美不能靠理性的分析、归纳和总结。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调动起学生的全部情感投入到审美中:一是通过对文本的阅读、理解,体验原作所创造的艺术形象;二是对原作的艺术形象进行开拓、补充;三是渗入读者的人格、气质、生命体验。当审美主体用自己那颗在体验中跳动不安的心灵去激活那些文字、那些画面、那些音符,使他们成为主体情感、意志的载体,诞生出新的审美意象时,主体的能动性已经超越欣赏客体进入对客体进行。
作为语文信息载体的课文,本身就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们或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或渗透着美好的人性,或弥漫着温馨的至亲至爱……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披文入情”引导学生走进作品,体验作者的情感世界。作为关注学生情感的阅读教学,不仅要把诗情、文情传送到学生心中,而且要精心地给学生提供表达情感,评价情感的机会。让他们评价作品中的人情美、自然美,从美的事物中找到情趣,从而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阅读教学要向着求真、务实、审美的方向发展。
(张华喜,安徽颍上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