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的混乱叙事功能探索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混乱叙事功能对于文学作品描绘故事情节和刻画人物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百年孤独》以其独特的创作背景和叙事形式,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既魔幻又真实的世界,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文章以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百年孤独》中的混乱叙事功能進行探索,着重分析了混乱叙事功能对于文学作品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百年孤独》;叙事功能;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是马尔克斯的代表作品,它描绘的是一个战乱频繁的年代,代表了马尔克斯渴望改变社会现状的希冀。马尔克斯以独特的混乱叙事时间来对《百年孤独》中的布恩迪亚家族进行描写和刻画,不仅为读者留下了充足的悬念,也让读者在阅读之余体会到了他想要表达出来的“孤独”情感。《百年孤独》以其独特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成为20世纪的经典文学著作之一。
  一、《百年孤独》及其创作背景
  (一)创作背景
  《百年孤独》诞生于1967年,它的作者是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以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为作品背景,通过讲述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故事,将百年的拉丁美洲历史呈现在读者面前。19世纪的30到70年代,拉丁美洲刚刚经历过十多年独立战争的炮火洗礼,哥伦比亚也正处于国家独立战争之中。从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恰好是哥伦比亚独立到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一百年[1]。根据《百年孤独》所描绘的内容,读者以及后世的专家学者可以将书中描绘的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看作是那个年代哥伦比亚的缩影,而哥伦比亚又是那个年代拉丁美洲的缩影。《百年孤独》更像是一部拉丁美洲的发展历史,也是拉丁美洲人民在经历长久殖民统治之后奋起反抗的“孤独”战斗史。
  (二)主题
  《百年孤独》以拉丁美洲的历史文化为背景,主要讲述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故事。马尔克斯将拉丁美洲的印第安神话传说与哥伦比亚民族独立运动中的历史事件相结合,使《百年孤独》的叙事结构既充满着残酷的历史史实,又能够折射出马尔克斯所处的社会现实。在《百年孤独》所描绘的布恩迪亚家族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缺乏最基本的信任与沟通,在为人处世和对生活的抗争中处处体现着孤独。布恩迪亚作为小说的主人公之一,在故事中经历了从淳朴的乡村生活到残酷的战争和革命,接着受到西方国家殖民思想的侵蚀,到最后一切演变为归于平静之后的绝望。这种经历正是哥伦比亚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的再现[2]。
  (三)写作特点
  魔幻现实主义是《百年孤独》的最鲜明的特点,马尔克斯将来源于神话、传说中的带有幻想色彩的内容与当时社会真实的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利用荒诞的戏剧性来充实整个故事,突出了人们思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3]。例如,书中描绘的布恩迪亚家族第二代和第三代的主人公采用的是相同的名字,这就会让读者在阅读时产生幻觉和错觉,将人物的死亡与时代发展的背景结合起来,让读者产生荒诞的阅读想法。除此之外,《百年孤独》在描绘布恩迪亚家族时,还大量地运用神话与典故,其中包括具有神秘色彩的印第安神话、东方神话以及《圣经》中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与传说通过象征的手法融入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当中,进一步为小说增添了神秘色彩。
  二、《百年孤独》的混乱叙事功能探索
  《百年孤独》之所以能够成为20世纪的经典文学著作之一,在诞生之初就在文学界造成了巨大的反响,除了因为它是对于拉丁美洲历史史实的反映之外,还要归功于小说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和混乱叙事的写作手法。魔幻现实主义风格是马尔克斯将带有神秘色彩的印第安神话等与小说的故事情节相结合,并且通过故事主人公家族的更迭换代,让读者在阅读时仿佛陷入了魔幻与现实相交的氛围之中。而对于混乱叙事的写作手法的探索,则主要通过四个方面来进行。
  (一)不同时间节点的往复
  不同时间节点的往复,是《百年孤独》的混乱叙事功能最直接的体现。马尔克斯在这本小说中,通过不断变换的时间节点和故事场所将一个完整而又复杂的背景世界呈现给读者。例如在小说的一开头,“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短短的一句话中,包含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段的信息,然而就在读者对其产生阅读兴趣之后,马尔克斯却开始描写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初创时期,让读者摸不到头脑,进而需要反复的阅读小说才能够理解他的用意和想要表达的内容。这样的安排在小说内容中多次出现,并且环环相扣,不给读者思考和反应的时间,从而不断制造了新的悬念。马尔克斯将小说的完整性和统一性通过这种以一句话或一个时间节点来将过去、现在、未来划分出来的方法体现出来。从未来的角度去回忆过去,并对其进行穿插描述,这对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背景世界的构造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百年孤独》值得细细品味的原因所在。
  (二)布恩迪亚家族命运的轮回
  《百年孤独》的混乱叙事功能,在布恩迪亚家族的命运轮回上也有充分的体现。《百年孤独》是在后现代的社会背景中创作出来的,因而其故事的主人公也具有后现代的特征。从布恩迪亚家族登场开始,这就是一个带有象征意味的命运轮回故事。在小说中,布恩迪亚家族第一代的主人公出场时交代了马孔多这个加勒比海沿岸小镇的建立背景:第一代的布恩迪亚由于姨母和叔父生出了长尾巴的孩子而受到村民的嘲笑,不堪受辱的他在将村民杀死之后带着全家离开了村子,建立了名为马孔多的村镇。而在小说的结尾部分,布恩迪亚家族的第六代主人公与姨母乱伦生下了一个同样长有尾巴的孩子,而这个孩子就是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七代继承人。这就完成了一次命运的轮回。除此之外,布恩迪亚家族在整个小说的情节中,从淳朴的乡村生活到经历残酷的战乱,再到被殖民国家所侵略,最后一切又都归于平静,也是布恩迪亚家族命运的轮回体现。马尔克斯对于布恩迪亚家族循环往复的命运安排,不仅体现了其小说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也借用混乱叙事的手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对于研究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的历史史实具有极高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三)个体人物命运的反复
  《百年孤独》的混乱叙事功能,不仅体现在布恩迪亚整个家族的命运变迁上,还体现在每一个单独人物的故事中。在《百年孤独》中,布恩迪亚家族中的每一代成员虽然都拥有各不相同的成长环境和认知经历,但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都继承了第一代布恩迪亚主人公某一方面的特性,都会沉迷于某一件特定的事物。例如,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一代和第二代主人公都沉迷于炼金术,虽然外界的战争环境对第二代的主人公之一奥雷连诺的命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他最终又回到了从前,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继续研究炼金术。从小说对这一段的描写中可以得知,奥雷连诺对于炼金术的研究仿佛陷入了无休止的恶性循环之中。这就是马尔克斯通过个体人物命运的反复来体现小说的混乱叙事功能。
  (四)现实与魔幻的循环
  《百年孤独》以其特有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和混乱叙事的手法被世界文坛和人们所熟知,而现实与魔幻循环往复的过程也是《百年孤独》中混乱叙事功能的体现。在小说中,布恩迪亚家族第一代主人公阿爾卡蒂奥的姨母与叔父生下来的长尾巴孩子、第二代的主人公之一阿卡迪奥在晚年可以与大树进行对话、奥雷连诺拥有可以移动金属的特异功能,这些都是将魔幻与现实相结合的主要表现。这种模式会让小说的内容更加具有画面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将现实与魔幻的元素结合起来,通过混乱叙事的手法将整个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性格特点描绘出来,不仅能够突出整个故事情节的完整性,还能够为小说的背景增添神秘色彩。此外,马尔克斯还以这种混乱的叙事手法暗示了故事最终的悲惨结局。
  综上所述,《百年孤独》开创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先河,在当时甚至当今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文学和历史研究价值。而其所特有的混乱叙事的手法,体现在不同时间节点的往复、布恩迪亚家族的命运轮回、个体人物命运的反复以及现实与魔幻的循环,使得看似荒诞杂乱的时间结构将小说的整个故事串联起来,不仅突出了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还为读者营造了悬念,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参考文献:
  [1]陈曦.遗忘于荒诞:人类文明的百年孤独[J].名作欣赏,2020(36):91-93.
  [2]郝月梅.《百年孤独》中悲剧的英雄主义:乌苏拉的救赎与对抗[J].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0(2):57-62,77.
  [3]刘火苟.不朽的“孤独”:浅析《百年孤独》的叙事及主题[J].海峡教育研究,2018(4):44-48.
  作者单位: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隨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合唱艺术,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开始加入合唱指挥的行列。文章提出合唱指挥中最为关键的技术是预备拍的表达,因而要做一个优秀的合唱指挥者、学习者,要了解预备拍的含义,熟悉起拍、收拍、速度、力度、节奏和声部的预备拍在指挥过程中的运用,掌握不同预备拍的挥拍方式,并合理运用面部表情将歌曲的风格和情感传达给演唱者,以提高合唱表演的质量。  关键词:预备拍;合唱指
期刊
摘 要:关于艺术与经济发展的研究命题在时代推进和社会演变中从未停止过讨论,最著名的观点莫过于马克思在其所著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出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然,舞蹈所归属的艺术门类也包含在上层建筑之中,构成了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舞蹈艺术的创新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角度梳理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经济的具象情况来探究舞蹈所处的生态环境,立足前代是推
期刊
摘 要:歌曲写作与分析是各大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通过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理论和技巧,学会分析歌曲和创作歌曲,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文章提出在高校歌曲写作与分析的课程内容中加入中国民族音乐元素的内容,在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对写作课程进行分析,以提高学生音乐品鉴的能力,提升其专业能力,从而使其能够完全创作或改编音乐,同时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文章结合广西地方师范学校全科生钢琴学习的教学目标,针对钢琴课存在的课程体系安排不全面、教学方法不科学、教师教学技能提升、教学内容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基本功和实用技巧训练、选择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加强对教师授课技能的培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等教学方法。  关键词:师范院校;零基础学生;钢琴教学  注:本文系2019年玉林师范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广西地方师范院校全科生教学口语表达
期刊
摘 要:高校扬琴即兴伴奏是适应当下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教学活动,在高校扬琴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首先对当下高校的扬琴即兴伴奏教学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即学生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手段与方法较为落后、教学资源无法满足教学需求、教学内容编排的实践性不足四个问题;其次根据目前高校扬琴即兴伴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互联网+教育”理念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使高校扬琴即兴伴奏教学能够借助互联网获得新
期刊
摘 要:老舍的《四世同堂》,既改变了传统的理想化小说主题,将当时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进行揭露,又为人们构建了一幅美好的生活图景,堪称现代小说中的瑰宝。文章从《四世同堂》的内容入手,结合不同角色的内心独白,探索老舍在创作过程中的传统文化心理特征,揭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性格。  关键词:《四世同堂》;老舍;传统文化;心理特征  《四世同堂》是老舍文学创作的重要代表作品。小说主要介绍了抗战时期北平沦陷区普
期刊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价值内涵,探索在大学校园中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还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爱国热情,提升大学生审美情操,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文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学生校园传承的意义和可能性进行探索,并提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学校园;传承  注:本文系四川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研究中心2019年度项目“非物质文
期刊
摘 要:音乐与文学之间的联系年深岁久,从先秦时期至今,诗与乐同气连枝,形成诗歌艺术,这当中的奇奥值得我们探寻。在中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许多音乐家和文学家踵事增华,使诗歌艺术积厚流光,卓然地立于时代的舞台。音乐与文学皆是文化瑰宝,二者孕育的果实成熟饱满,我们将其筛选再摘下,酿成美酒伴随未竟之旅。  关键词:诗歌艺术;文人音乐;文学素养  詩歌由文学精炼生产,音乐再加工赋予灵魂,相得益彰,表达人
期刊
摘 要:历史上,连接岭南与中原的潇贺古道与北方长城有着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在传播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连通商贸活动、连接海上丝绸之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时间的流逝虽带走了古道的繁华,却带不走它的历史价值,文章从具有 2000 多年历史的潇贺古道上探寻桂商精神之源,以期提炼桂商精神,进而丰富桂商历史文化。  关键词:潇贺古道;桂商;历史;精神  注:本文系南宁学院2018年桂商研究项目“从泰国广西会
期刊
摘 要:中外美术的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发展趋势及主流意识形态的不同程度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特征。为了加强对中外美术的正确认知,人们应当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入手进行分析,通过二者的对比全面系统地了解美术内涵及价值功能。基于此,文章立足于中外美术的实际比较,从多元化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以期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加美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关键词:中外美术;美术创作;差异化  众所周知,中外美术的产生是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