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要你去过医院,你就一定见到过医生脖子上的听诊器。它可是医生这个职业最显著的标志了。听诊器——医生最常用、最称手的诊断工具,你想不想了解一下?
用耳朵找病根
用耳朵去谛听病人体内的动静,从而作为诊断病症的辅助手段,帮助医生判断病情,这可是人类在医学方面最有价值的技术之一 —— 听诊技术。
在听诊器发明之前,医生都是怎么进行听诊的呢?
古希腊有一本书名叫《希波克拉底文集》。这本书中详细地记载了医生用耳朵贴近病人胸廓诊察心肺声音的诊断方法,这可能是我们目前已知的,有关听诊技术最早的记录了。
你们一定想知道,希波克拉底是谁呢?他可是古希腊伯里克利时代非常有名的医师,被尊为“医学之父”。他是西方医学的奠基人。在他那个时代,听诊的方式就是:无论春夏秋冬,听诊时病人都要裸露上身,医生则将耳朵贴在病人身上,努力寻找病体内模糊杂乱的声音。
你瞧,那个时代的听诊方式,真是简单直接。最主要的问题是,这种听诊方式听得很不清楚,很容易对诊断病情造成延误或误导。
羞涩的医生
现代听诊器的发明人,是一位聪明的医生。但这位医生能够发明听诊器,并不是因为他聪明,而是因为他非常的害羞。
这位害羞的医生,名叫何内·雷奈克。1781年2月17日雷奈克出生于法国,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法国现代医学发展的黄金时期。
雷奈克作為医生,感到最困难、最头疼的就是为女性病患诊断病症。他的性格实在是太内向、太羞涩了,平时连跟女性讲话都比较困难。
被逼出来的智慧
1816年的一天,雷奈克被邀请为一位贵族小姐看病。这位贵族小姐正因疑似心脏病的症状而受苦。由于她体形肥胖,以手敲诊或触诊都起不了作用,听心音的话,则需要雷奈克附耳于其胸口做诊断。这样的局面让羞涩的雷奈克感到很为难,也很崩溃!
雷奈克面对这个尴尬的局面,来回踱步,苦苦思考解决之道。突然,他想起了小时候孩子们玩的一种用木杆传递声音的游戏:一个孩子把耳朵贴在一根木杆的一端,就可以听清楚另一个孩子在另一端用大头针在木头上刮出的“密码”。
雷奈克想到的是,声音透过某些固体的传递可以达到放大的效果,那么也应该可以应用于听诊吧?他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从纸筒到听诊器
雷奈克立即找来一张厚厚的纸,他将纸紧凑地卷成一个圆筒,一头按在病患的胸口,另一头贴在自己的耳朵上。不出所料,小姐心脏的跳动声通过纸筒传递到雷奈克耳中,就连其中夹杂着的轻微的杂音都听得一清二楚。比以前任何一次直接贴耳于患者胸口都来得更清晰。
雷奈克意识到,自己无意中发明了非常重要的东西。很快,他就找人做了一根空心的木管,为了便于携带,从中间断为两截,可以通过螺纹旋转连接起来使用。
这就是医学史上的第一支听诊器,由于长得像笛子,也被人们戏称为“医生的笛子”。后来,雷奈克又将自己的发明进行了改进,将接触病人的那一头改成喇叭状,这样可以方便采集到病人身体内更多的声音。
听诊器的“进化”
1819年,雷奈克出版了专著《间接听诊法》,还仔细地将各种诊音分类,并以临床观察和解剖为根据,对各种声音做了解释。
此后,医生改良听诊器的脚步并没有停下来。1840年,英国医师乔治·卡门对听诊器进行了重大改进,用两个末端有耳塞的金属弯管来传导声波,用橡胶管来连接听筒头和这一对弯管,这样操作起来就更为灵活。这种结构至今仍是听诊器的标准设计呢。
用耳朵找病根
用耳朵去谛听病人体内的动静,从而作为诊断病症的辅助手段,帮助医生判断病情,这可是人类在医学方面最有价值的技术之一 —— 听诊技术。
在听诊器发明之前,医生都是怎么进行听诊的呢?
古希腊有一本书名叫《希波克拉底文集》。这本书中详细地记载了医生用耳朵贴近病人胸廓诊察心肺声音的诊断方法,这可能是我们目前已知的,有关听诊技术最早的记录了。
你们一定想知道,希波克拉底是谁呢?他可是古希腊伯里克利时代非常有名的医师,被尊为“医学之父”。他是西方医学的奠基人。在他那个时代,听诊的方式就是:无论春夏秋冬,听诊时病人都要裸露上身,医生则将耳朵贴在病人身上,努力寻找病体内模糊杂乱的声音。
你瞧,那个时代的听诊方式,真是简单直接。最主要的问题是,这种听诊方式听得很不清楚,很容易对诊断病情造成延误或误导。
羞涩的医生
现代听诊器的发明人,是一位聪明的医生。但这位医生能够发明听诊器,并不是因为他聪明,而是因为他非常的害羞。
这位害羞的医生,名叫何内·雷奈克。1781年2月17日雷奈克出生于法国,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法国现代医学发展的黄金时期。
雷奈克作為医生,感到最困难、最头疼的就是为女性病患诊断病症。他的性格实在是太内向、太羞涩了,平时连跟女性讲话都比较困难。
被逼出来的智慧
1816年的一天,雷奈克被邀请为一位贵族小姐看病。这位贵族小姐正因疑似心脏病的症状而受苦。由于她体形肥胖,以手敲诊或触诊都起不了作用,听心音的话,则需要雷奈克附耳于其胸口做诊断。这样的局面让羞涩的雷奈克感到很为难,也很崩溃!
雷奈克面对这个尴尬的局面,来回踱步,苦苦思考解决之道。突然,他想起了小时候孩子们玩的一种用木杆传递声音的游戏:一个孩子把耳朵贴在一根木杆的一端,就可以听清楚另一个孩子在另一端用大头针在木头上刮出的“密码”。
雷奈克想到的是,声音透过某些固体的传递可以达到放大的效果,那么也应该可以应用于听诊吧?他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从纸筒到听诊器
雷奈克立即找来一张厚厚的纸,他将纸紧凑地卷成一个圆筒,一头按在病患的胸口,另一头贴在自己的耳朵上。不出所料,小姐心脏的跳动声通过纸筒传递到雷奈克耳中,就连其中夹杂着的轻微的杂音都听得一清二楚。比以前任何一次直接贴耳于患者胸口都来得更清晰。
雷奈克意识到,自己无意中发明了非常重要的东西。很快,他就找人做了一根空心的木管,为了便于携带,从中间断为两截,可以通过螺纹旋转连接起来使用。
这就是医学史上的第一支听诊器,由于长得像笛子,也被人们戏称为“医生的笛子”。后来,雷奈克又将自己的发明进行了改进,将接触病人的那一头改成喇叭状,这样可以方便采集到病人身体内更多的声音。
听诊器的“进化”
1819年,雷奈克出版了专著《间接听诊法》,还仔细地将各种诊音分类,并以临床观察和解剖为根据,对各种声音做了解释。
此后,医生改良听诊器的脚步并没有停下来。1840年,英国医师乔治·卡门对听诊器进行了重大改进,用两个末端有耳塞的金属弯管来传导声波,用橡胶管来连接听筒头和这一对弯管,这样操作起来就更为灵活。这种结构至今仍是听诊器的标准设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