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网页制作系列课程浅析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dsfdsadsfafd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中专生就业率低下的原因,指出中等职业教育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就业生存问题,提出了“生存技术”的概念,从而提出了系列课程教学的思路,并对其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就业技术 系列课程 课程模式 教学方法
  近几年,中专学校取消了录取分数线,导致中专生素质大大下降、双差生骤增。因此,如何使中专学校的学生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市场的需要,是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严峻问题。就此,提出了“就业技术”这一概念。所谓“就业技术”,是指现有市场缺少的、学生能在学校三年学习中熟练掌握的、使学生赖以就业的技术。说到底,中等职业教育就是要考虑学校的课程模式、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以解决学生迫在眉睫的就业生存问题。
  一、课程模式的选择
  课程模式选择的出发点,是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对软件课程的讲授应该注重实践操作,在学生学习了专业基础课后,就可以进行网页制作系列课程的学习。网页制作课程是按照系列课程进行教学,即把《计算机网络基础》《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Flash应用基础》、《Dreamweaver网页制作》做成一个系列,循序渐进地安排学习。系列化课程的显著特点是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学生熟练掌握网页制作的基础,能熟练制作Flash、进行图像处理,使之能够应用到网页中,恰如其分地表达网页主题。
  选择了一种课程模式,就意味着在课程改革实践中选择了相应的课程观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开发方法等,不仅直接影响着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而且对培养实用人才起着重要作用。让学生掌握一门“就业技术”是选择课程模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教学方法研究
  中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一门“就业技术”,培养实用型人才,因此教学方法应围绕着这一目标进行,在讲授和上机的课时分配、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材的处理上要整体考虑。例如在Internet教学中加强对FTP软件的教学力度,不仅要讲解各种FTP的使用、指出各自的优缺点,并且要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为以后网页的上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难点的处理上,可利用系列化软件教学的特点,分几个学期分散突破难点,使每个学生都能熟练掌握运用。在教学中还应特别注意各个软件之间的关联,相互穿插渗透。例如,制作或下载一个Flash动画,如何插入到网页中,就要对Flash、Dreamweaver渗透教学。在教材的处理上要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注重实用性和实效性相结合,减掉抽象的理论和过时的知识,补充最新的知识和新动向。
  系列课程教学模式选定之后,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所以在教学中应不断总结、研究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
  1.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全面应用。多媒体教学是通过文字、图像、动画、声音及视频,多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的感官形成多种刺激,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应尽可能选择在生活中和社会实践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力争使教学内容生动、活泼、有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课件教学。由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全面运用,教师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在课件的制作上,这种制作课件的过程本身也是教师业务水平提高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求课件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注重教学全过程的可操作性、教学成果的可视性,利用先进的多媒体系统,把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给学生,扩大学生的视野,补充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技巧,使学生获得全面的知识。
  3.学生作品演示教学。学生作品演示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多媒体上演示自己的作品,讲解作品的思路、制作方法和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才能和发表作品的空间。学生的作品可以是一个动画、一个网页、一个效果图、一个网页制作中的某个技巧等等,演示者在演示过程中可以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以启发自己和其他同学的思路,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提供了条件。这种教学方法往往比教师单独讲授要好,更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竞争精神,这样就达到了教师自己授课达不到的效果。
  4.通过QQ、Email与学生在交流中进行教学。教师工作的特点是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是一个新的尝试。例如给学生留的课外作业,都可以在网上批阅。
  三、系列课程教学的优点
  1.系列课程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一门“就业技术”,为学生学好一门技术提供了条件,对学生的择业、就业、创业十分有利。
  2.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系列课程的教学对于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是一个挑战,教师不仅要系统掌握网站建设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研究和掌握网络中出现的新知识、新技术。
  3.有利于教师出成果。长期以来,中专学校一没有升学压力,二没有统考压力,这样也就没有成果可言。因此,系列课程的教学可以考查一个教师的教学成果,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他文献
一、什么是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也可以说是人自身发展的产物,而且是发展到某个特殊时期的产物。职业教育受益于社会,社会也可受益于职业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义务和神圣职责。  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训练,因此亦称职业技术教育或实业教育。职业教育是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板块之一,职业高中、中专、
期刊
新的教学理念的逐步实践,课改的逐步深入,使语文教学如鱼得水,呈现出勃勃生机,信息技术的运用又使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一、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跨越时空,使学生很容易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课文内容。  由于时代的久远,地域的差异,风俗的不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为数不少的课文中的一些内容,学生不能理解,而这些内容往往影响着学生对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思想情感、人物形象的理解。例如,《紫藤萝瀑布》一文中有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能使被动的学习主动化,使呆板的知识生动化、形象化,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网状化,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是当今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它具有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  通过几年来在地理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与观摩,本人对应用多媒体感触颇深:多媒体教学有助于直观形象地展现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清晰、真实、
期刊
在近几年的教研实践过程中,我一直在努力尝试把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中,将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这种全新的教学手段确实给以实验为主体的化学学科的课堂教学带来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从而引发了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创新。  一、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  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
期刊
摘 要:以计算机、通讯等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技术的兴起,加速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渗透,加速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进而掀起了全球信息化热潮。为了更好地适应信息对人才的要求,教学模式、教育观念以及教学方式都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和创新。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非常现实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任务驱动 信息技术课程 应用  “任务驱动
期刊
摘 要: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涵养。学生能准确地识别捕捉诗词的意象是鉴赏诗歌的前提。把握意象内涵和特点有利于学生找准意象,从而更好地分析意境。诗歌意象的主要作用是塑造意境,要指导学生抓住“诗眼”,分析意象的表层意义,通过想象入境,领悟意象的“象外之意”,从而让学生“临其境”或“入其境”, 领悟意象的深层意蕴和情感,感知境界之妙。  关键词:诗歌鉴赏 捕捉意象
期刊
听客居美国的朋友讲的两则故事,很是感慨。  故事一:在小学二年级的课堂上,数学老师问,8的一半是几?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中国幼儿园的小朋友也能回答。8的一半是4,老师会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而美国小孩问老师,8的一半怎么分?数学老师被问得莫明其妙。小孩说,如果左右分,8的一半是3;如果上下分,8的一半是0。  这样的回答,如果出现在中国的课堂,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幸亏未出现在中国的课堂,否则,倒
期刊
摘 要:在当今信息化浪潮中,随着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日益普及,财会人员的电算化水平急需提高。做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的电算化人才的需求变得异常迫切。今天我们所说的电算化不仅仅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而是指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多媒体进入课堂,图文并茂,声情并举,将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为教学创设了互动、和谐的教学情境,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计算机将来自不同途径的信息像人的大脑一样进行了综合处理,将经过处理的信息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各种信息不再只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建立了一种有机的、逻辑的连接,
期刊
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学校的人文管理,着重分析如何通过“全力服务教师、创建学习型组织、注重科学方法、营造人文校园”等方面去进行管理,以构建“以人为本,自然和谐”的管理氛围。  关键词:学校 人文 管理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对学校管理起着积极的指导意义。随着新时期人们的人文意识不断增强,我们的学校管理更需增加人文管理的色彩。  作为在农村中学担任多年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