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起初不经意的你,和少年不经事的我”“苍茫茫的天涯路,是你的漂泊,寻寻觅觅长相守,是我的脚步”……许多优美的歌因为流行而被传唱成经典。无论老一代的黄霑、林夕、罗大佑,还是近年才声名鹊起的方文山,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营造出移步换景、情景交融的画面感,同时又汲取中国古典诗词的精华,兼具旧式文言的历史沧桑感和现代白话的交流顺畅性。流行歌词中多元素的糅合与再现,相对时下稍显沉闷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情境构建过程来说,显然有着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一、挖掘历史,素材多样化
方文山最善于从历史文明的碎片中剪取意象。《东风破》中糅合了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伤感以及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的惆怅,而《青花瓷》则直接以传承中华文明的瓷器为载体,吟咏出古典爱情的错过与相守。其歌词中隐喻的意象独具老照片和旧电影温黄的画面感,给人以一种独特的美学感受。
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有着许多历史的结合点,从这些角度入手,选择更多教学素材,显然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有人这样引入“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这一部分的教学,一段《火烧圆明园》中清兵用长矛、弓弩对抗英法联军火枪队的电影视频,一个极具震撼力的问题“我们的祖先发明了黑火药,却没能转化成保卫国家的武器,西方列强从我们这里吸收了文明的浸染,炮声隆隆中,一个古老帝国最终覆灭。然而大家是否了解,枪弹飞行的能量从何而来?”这堂课学生反响相当热烈,显然与课堂初期教学情境的冲击力密切相关。
而在“铝与铝合金”这一部分的教学过程中,分析铝的冶炼方法时,教师适时抛出这样的问题——“你知道吗?在历史上,西方的宫廷贵族曾经以拥有一件铝制器具为身份的象征,其价格远远超过相同质量的白银甚至黄金。”学生的探究欲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为什么呢”?接着教师设置问题,让学生从铝的性质的活泼程度以及金属的冶炼方法等角度进行思考,学生讨论总结后,适时发问“是不是跟当时铝的提炼方法达不到要求有关”。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金属钠的工业制法——因为性质非常活泼,无法用常规方法进行提炼,必须采用电解法。学生恍然大悟:电力的大规模应用只不过几百年时间,限于铝也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常规冶炼方法显然很难得到大量的铝单质,所以物以稀为贵,铝制品的价格超过白银黄金也就不足为奇了。从历史的角度挖掘教学素材,渲染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片段,课堂教学情境就可以更加摇曳多姿、引人入胜。
二、着眼日常,视角生活化
李宗盛的《凡人歌》质朴浅易、娓娓道来,仿佛邻家大叔于微醉中感慨自己半生沉浮的际遇,别具一种中年男人的沧桑情怀。其他如风行一时的《同桌的你》,高晓松用“你曾经很小心地向我借半块橡皮”这样极具代表性的生活场景勾起“我”对白衣飘飘的学生时代的回忆,那些纯真的情愫便很容易涌上心头,直抵被生活打磨得粗糙不堪的心灵硬壳下最软弱的地方。
“酸雨的形成与防治”这一部分的教学,首先就用大幅的被酸雨腐蚀过的农作物的图片来冲击学生的视觉,学生大多来自于农村,父母的劳碌感同身受,所以看到农作物被毁的情景立刻一片惊呼。教师适时发问:“同学们,大家知道酸雨产生的原理么,又了解怎样才能够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么?”最基本的环保意识只能从生活中去培养,一个鲜活生动的事例胜过教师在课堂上灌输一百句“我们应该保护环境”。而对于“合成材料”这部分的讲解又可以引入塑料“白色污染”的内容,垃圾场中堆积如山的各种塑料制品让人油然而生仿佛置身于荒无人烟的废墟一般的空旷与孤寂,而动物因误食塑料袋而死亡的事例层出不穷,教师完全可以用这样的问题来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索:100年前,比利时科学家贝克兰(酚醛树脂的发明者)在他的日记中写道:我相信,这个东西会改变世界!1963年,德国科学家齐格勒和意大利科学家纳塔凭借聚丙烯的合成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然而,几十年后,有激进的环境保护组织宣称应该收回对他们的褒奖——他们确实改变了世界,然而留给子孙后代的是无穷无尽又不可降解的塑料垃圾!
当代青年学生因为成长经历更加丰富而拥有相对独立的世界观,不容易盲从,善于发现问题表象下蕴含的实质。所以教师在课堂上重要的不是向学生传达什么灌输什么,而是创设更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去认识什么。基于这个角度,课堂教学必然要更多地从生活实际出发,才能找到更加合理的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唤醒他们自身的社会主人翁意识。
三、精心构建,过程主体化
无论是经典的文学作品还是优美的歌曲乃至优秀的影视作品,其能够打动人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受众的“代入”效应,在情节的引导下,受众进入到一种和主人公同悲同喜、荣辱与共的境界当中,为了“他”的艰辛和磨难而落泪,为了“他”的荣光与胜利而欢欣,甚至每每把“他”当成了自己。在这一点上,无论是《小芳》带给老一辈“知青”的情感共鸣,还是网络歌曲《大学自修室》中对大学生活的自嘲与反讽,以及《我的中国心》中因漂泊而产生的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本质都是把“他”当成了“我”,在此基础上激发产生了“共振”及“呼应”。
现代教育尤其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地位,这也是传统“填鸭式”教学法走入死胡同的关键所在——学生在教师划定的区域内战战兢兢、举步维艰,自主思维和判断力和学习主动性最终被枯燥的过程消磨殆尽。所以无论怎样的课堂模式,教师都要注意不要代替学生去思考、判断、得出结论,而是要创设更合理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去预设、推理、分析,这样他们所得到的,才是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自主的学习理念,而不仅仅是一个生硬而刻板的结果或答案。
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这一部分的学习过程中,“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这一规律的得出,就是一个很好的知识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提出合理的问题,运用各种教学模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随着元素原子序数递增,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都呈现周期性变化”。教师可以这样预设“根据我们所学知识,大家分析一下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幻灯片),请注意观察,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呈现什么样的变化特点”,切忌做出类似“大家看一下,元素核外电子排布是不是呈现周期性变化的特点,每一个变化周期内,最外层电子是不是都从1增加到8”无意义的提问。正如专家所言,“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智慧的启发与唤醒,而不是知识的再现与传递”!
当课堂上教师的角色由“演员”变成了“导演”,在其精心设置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充分地投入到问题的互动和交流,进而体会到问题解决的愉悦和成功感,甚至课堂结束思考依旧“余韵不绝”,那么,课堂教学也就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作者单位:山东胶南市第二中学;胶南市第八中学)
一、挖掘历史,素材多样化
方文山最善于从历史文明的碎片中剪取意象。《东风破》中糅合了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伤感以及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的惆怅,而《青花瓷》则直接以传承中华文明的瓷器为载体,吟咏出古典爱情的错过与相守。其歌词中隐喻的意象独具老照片和旧电影温黄的画面感,给人以一种独特的美学感受。
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有着许多历史的结合点,从这些角度入手,选择更多教学素材,显然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有人这样引入“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这一部分的教学,一段《火烧圆明园》中清兵用长矛、弓弩对抗英法联军火枪队的电影视频,一个极具震撼力的问题“我们的祖先发明了黑火药,却没能转化成保卫国家的武器,西方列强从我们这里吸收了文明的浸染,炮声隆隆中,一个古老帝国最终覆灭。然而大家是否了解,枪弹飞行的能量从何而来?”这堂课学生反响相当热烈,显然与课堂初期教学情境的冲击力密切相关。
而在“铝与铝合金”这一部分的教学过程中,分析铝的冶炼方法时,教师适时抛出这样的问题——“你知道吗?在历史上,西方的宫廷贵族曾经以拥有一件铝制器具为身份的象征,其价格远远超过相同质量的白银甚至黄金。”学生的探究欲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为什么呢”?接着教师设置问题,让学生从铝的性质的活泼程度以及金属的冶炼方法等角度进行思考,学生讨论总结后,适时发问“是不是跟当时铝的提炼方法达不到要求有关”。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金属钠的工业制法——因为性质非常活泼,无法用常规方法进行提炼,必须采用电解法。学生恍然大悟:电力的大规模应用只不过几百年时间,限于铝也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常规冶炼方法显然很难得到大量的铝单质,所以物以稀为贵,铝制品的价格超过白银黄金也就不足为奇了。从历史的角度挖掘教学素材,渲染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片段,课堂教学情境就可以更加摇曳多姿、引人入胜。
二、着眼日常,视角生活化
李宗盛的《凡人歌》质朴浅易、娓娓道来,仿佛邻家大叔于微醉中感慨自己半生沉浮的际遇,别具一种中年男人的沧桑情怀。其他如风行一时的《同桌的你》,高晓松用“你曾经很小心地向我借半块橡皮”这样极具代表性的生活场景勾起“我”对白衣飘飘的学生时代的回忆,那些纯真的情愫便很容易涌上心头,直抵被生活打磨得粗糙不堪的心灵硬壳下最软弱的地方。
“酸雨的形成与防治”这一部分的教学,首先就用大幅的被酸雨腐蚀过的农作物的图片来冲击学生的视觉,学生大多来自于农村,父母的劳碌感同身受,所以看到农作物被毁的情景立刻一片惊呼。教师适时发问:“同学们,大家知道酸雨产生的原理么,又了解怎样才能够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么?”最基本的环保意识只能从生活中去培养,一个鲜活生动的事例胜过教师在课堂上灌输一百句“我们应该保护环境”。而对于“合成材料”这部分的讲解又可以引入塑料“白色污染”的内容,垃圾场中堆积如山的各种塑料制品让人油然而生仿佛置身于荒无人烟的废墟一般的空旷与孤寂,而动物因误食塑料袋而死亡的事例层出不穷,教师完全可以用这样的问题来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索:100年前,比利时科学家贝克兰(酚醛树脂的发明者)在他的日记中写道:我相信,这个东西会改变世界!1963年,德国科学家齐格勒和意大利科学家纳塔凭借聚丙烯的合成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然而,几十年后,有激进的环境保护组织宣称应该收回对他们的褒奖——他们确实改变了世界,然而留给子孙后代的是无穷无尽又不可降解的塑料垃圾!
当代青年学生因为成长经历更加丰富而拥有相对独立的世界观,不容易盲从,善于发现问题表象下蕴含的实质。所以教师在课堂上重要的不是向学生传达什么灌输什么,而是创设更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去认识什么。基于这个角度,课堂教学必然要更多地从生活实际出发,才能找到更加合理的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唤醒他们自身的社会主人翁意识。
三、精心构建,过程主体化
无论是经典的文学作品还是优美的歌曲乃至优秀的影视作品,其能够打动人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受众的“代入”效应,在情节的引导下,受众进入到一种和主人公同悲同喜、荣辱与共的境界当中,为了“他”的艰辛和磨难而落泪,为了“他”的荣光与胜利而欢欣,甚至每每把“他”当成了自己。在这一点上,无论是《小芳》带给老一辈“知青”的情感共鸣,还是网络歌曲《大学自修室》中对大学生活的自嘲与反讽,以及《我的中国心》中因漂泊而产生的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本质都是把“他”当成了“我”,在此基础上激发产生了“共振”及“呼应”。
现代教育尤其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地位,这也是传统“填鸭式”教学法走入死胡同的关键所在——学生在教师划定的区域内战战兢兢、举步维艰,自主思维和判断力和学习主动性最终被枯燥的过程消磨殆尽。所以无论怎样的课堂模式,教师都要注意不要代替学生去思考、判断、得出结论,而是要创设更合理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去预设、推理、分析,这样他们所得到的,才是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自主的学习理念,而不仅仅是一个生硬而刻板的结果或答案。
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这一部分的学习过程中,“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这一规律的得出,就是一个很好的知识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提出合理的问题,运用各种教学模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随着元素原子序数递增,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都呈现周期性变化”。教师可以这样预设“根据我们所学知识,大家分析一下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幻灯片),请注意观察,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呈现什么样的变化特点”,切忌做出类似“大家看一下,元素核外电子排布是不是呈现周期性变化的特点,每一个变化周期内,最外层电子是不是都从1增加到8”无意义的提问。正如专家所言,“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智慧的启发与唤醒,而不是知识的再现与传递”!
当课堂上教师的角色由“演员”变成了“导演”,在其精心设置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充分地投入到问题的互动和交流,进而体会到问题解决的愉悦和成功感,甚至课堂结束思考依旧“余韵不绝”,那么,课堂教学也就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作者单位:山东胶南市第二中学;胶南市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