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可否认,人们对中国的历史、政治、哲学乃至经济越来越感兴趣,尤其是那些从中国人角度写的书。但是这些书的主题仍然很艰涩,很容易让普通读者打瞌睡!我们需要将他们引入更加动人的故事中去,直到他们和书中人物感同身受,沉浸在他们活动的环境当中。
全球市场是否对中国文学有需求?中国的出版人目前试图明确他们在出口市场上的地位,所以我和吴伟一样,也经常被问到这个问题。
在某种程度上,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主要是由于中国图书对于当代西方还很新鲜。另一方面,这个问题相当荒谬!中国在世界文学上当然有合理的地位。从两千年前《易经》和《孙子兵法》的发行算起,中国在历史和哲学著作的人类宝库中一直就举足轻重。但是,20世纪中国的政治动荡打断了中国和外国之间观点和知识的交流,因此,我们现在正处于重建的年代。
对许多人而言,重建中的挑战是种巨大的障碍。我个人却认为,我们应视其为机遇,可以借此用新方式来寻找新读者。可以肯定的是,冲突与政治重建似乎总会吸引其他国家中那些善于思考的人的注意。想想二战后的德国、共产主义崛起后的俄国以及21世纪的穆斯林世界,人们总对这些地方更为好奇。他们想知道这些事情的历史背景,冲突的政治后果,以及新政权下社会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况。
很多时候,人们所写的书只涵盖了历史和政治,而很少有人去读它们。大部分潜在读者群是中产阶级,他们更喜欢小说,而不愿读历史书或者是政论集。
所以,我对中国出版人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在世界书市中开辟一片新土地。这片土地便是从中国来的小说,所涉及的主题又是西方读者最喜欢的:爱情故事、侦探传奇以及惊险小说。这些题材的市场份额毫无疑问是最大的,非小说题材无法与之相比。我注意到由李钢所写的《我们的思维方式》一书正在西方售卖,但我不认为大多数读者喜欢这种形式的读物。要让中国文化和哲学在世界面前更加通俗,更加有趣,聪明的方法就是将其融入小说之中,这就是我的建议。
不可否认,人们对中国的历史、政治、哲学乃至经济越来越感兴趣,尤其是那些从中国人角度写的书。但是这些书的主题仍然很艰涩,很容易让普通读者打瞌睡!我们需要将他们引入更加动人的故事中去,直到他们和书中人物感同身受,沉浸在他们活动的环境当中。
举个例子,我现在正在读伊恩·兰金的小说,书名叫《怨言》,作者在英国属于一流作家,不过很苏格兰。他写苏格兰发生的事情,使用的语言让人想起那个国家的文化,而南边的大多数英格兰读者认为其既陌生又很神秘。《怨言》的背景发生在爱丁堡,我们很容易融人人物当中,也能很容易构想出那座城市,哪怕你从没到过那里。再举个例子,英国日裔作家黑石一雄的《我辈孤遗》为读者展示了一幅上海的真实画面,以及南京大屠杀的悲惨情景。我相信同样的情况可以更多地被中国作家利用起来。
我的第二个建议便是,小说不一定非得真实再现某段历史,但是要和虚构小说的传统风格相符,小说可以是对历史环境的思考,也可以是对时代政治和背后哲学的反映。这些正是世界读者想要看的:理解人们的日常言行,理解他们如何受到社会政治和经济条件的制约或者激励。最重要的是,读者想从现代角度了解这些事情,因为他们熟悉的是这个时代,他们认同的是这个时代,他们评论的也是这个时代。
第三,在试图表达中国视角的时候,我们一再碰到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幅员辽阔,民族多样,根本不可能有代表典型中国情况的视角。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用一种不同的方式来思考中国,将其看作一个由不同文化的省份个体组成的国家,其个体文化通常只限制在自己省份的边界之内。因此,那些注重于某个城市,某种文化的小说会非常有趣。我觉得一本揉人丝绸之路历史的新疆传奇会非常好看:也会被一段基于昆明一成都铁路上的云南冒险所吸引;也想看那有着澎湃长江和壮美黄山的安徽……每一个省份都有自己令人回味之处。每一个都有自己的菜肴、香气和调料,每一个都有独特的民俗,每一个都有不同的社会政治问题。所有这一切,能为一段冒险、一场爱恋提供激动人心的背景,如果把这些放在中国这个复杂文化体的背景下,那么一切都有可能发生。
在当今世界,我们受惠于一种新的全球意识,这种意识受到新闻、电视和网络的影响,鼓励人们去探求,去更多地了解中国。人们世代以来都想去周游世界,亲身感受,当越来越多的人爱上旅行,当国家和城市之间交通越来越方便的时候,我们坚信,会有更多的人渴求于现代中国的故事。机会就摆在那里,就看中国出版人和作家是否有勇气抓住。
这听起来非常容易,但实际上并不简单。即使半个世纪以来与西方文化更为接轨的香港和台湾地区,其蓬勃的出版业也没有真正打入西方市场,还缺少着某种东西。中国土地上的异国情调对欧洲读者而言仍然存在巨大的吸引力。我认为,欠缺的正是一种新的冒险意识。在悠悠历史中,中国人民从来不缺乏冒险的精神!
全球市场是否对中国文学有需求?中国的出版人目前试图明确他们在出口市场上的地位,所以我和吴伟一样,也经常被问到这个问题。
在某种程度上,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主要是由于中国图书对于当代西方还很新鲜。另一方面,这个问题相当荒谬!中国在世界文学上当然有合理的地位。从两千年前《易经》和《孙子兵法》的发行算起,中国在历史和哲学著作的人类宝库中一直就举足轻重。但是,20世纪中国的政治动荡打断了中国和外国之间观点和知识的交流,因此,我们现在正处于重建的年代。
对许多人而言,重建中的挑战是种巨大的障碍。我个人却认为,我们应视其为机遇,可以借此用新方式来寻找新读者。可以肯定的是,冲突与政治重建似乎总会吸引其他国家中那些善于思考的人的注意。想想二战后的德国、共产主义崛起后的俄国以及21世纪的穆斯林世界,人们总对这些地方更为好奇。他们想知道这些事情的历史背景,冲突的政治后果,以及新政权下社会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况。
很多时候,人们所写的书只涵盖了历史和政治,而很少有人去读它们。大部分潜在读者群是中产阶级,他们更喜欢小说,而不愿读历史书或者是政论集。
所以,我对中国出版人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在世界书市中开辟一片新土地。这片土地便是从中国来的小说,所涉及的主题又是西方读者最喜欢的:爱情故事、侦探传奇以及惊险小说。这些题材的市场份额毫无疑问是最大的,非小说题材无法与之相比。我注意到由李钢所写的《我们的思维方式》一书正在西方售卖,但我不认为大多数读者喜欢这种形式的读物。要让中国文化和哲学在世界面前更加通俗,更加有趣,聪明的方法就是将其融入小说之中,这就是我的建议。
不可否认,人们对中国的历史、政治、哲学乃至经济越来越感兴趣,尤其是那些从中国人角度写的书。但是这些书的主题仍然很艰涩,很容易让普通读者打瞌睡!我们需要将他们引入更加动人的故事中去,直到他们和书中人物感同身受,沉浸在他们活动的环境当中。
举个例子,我现在正在读伊恩·兰金的小说,书名叫《怨言》,作者在英国属于一流作家,不过很苏格兰。他写苏格兰发生的事情,使用的语言让人想起那个国家的文化,而南边的大多数英格兰读者认为其既陌生又很神秘。《怨言》的背景发生在爱丁堡,我们很容易融人人物当中,也能很容易构想出那座城市,哪怕你从没到过那里。再举个例子,英国日裔作家黑石一雄的《我辈孤遗》为读者展示了一幅上海的真实画面,以及南京大屠杀的悲惨情景。我相信同样的情况可以更多地被中国作家利用起来。
我的第二个建议便是,小说不一定非得真实再现某段历史,但是要和虚构小说的传统风格相符,小说可以是对历史环境的思考,也可以是对时代政治和背后哲学的反映。这些正是世界读者想要看的:理解人们的日常言行,理解他们如何受到社会政治和经济条件的制约或者激励。最重要的是,读者想从现代角度了解这些事情,因为他们熟悉的是这个时代,他们认同的是这个时代,他们评论的也是这个时代。
第三,在试图表达中国视角的时候,我们一再碰到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幅员辽阔,民族多样,根本不可能有代表典型中国情况的视角。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用一种不同的方式来思考中国,将其看作一个由不同文化的省份个体组成的国家,其个体文化通常只限制在自己省份的边界之内。因此,那些注重于某个城市,某种文化的小说会非常有趣。我觉得一本揉人丝绸之路历史的新疆传奇会非常好看:也会被一段基于昆明一成都铁路上的云南冒险所吸引;也想看那有着澎湃长江和壮美黄山的安徽……每一个省份都有自己令人回味之处。每一个都有自己的菜肴、香气和调料,每一个都有独特的民俗,每一个都有不同的社会政治问题。所有这一切,能为一段冒险、一场爱恋提供激动人心的背景,如果把这些放在中国这个复杂文化体的背景下,那么一切都有可能发生。
在当今世界,我们受惠于一种新的全球意识,这种意识受到新闻、电视和网络的影响,鼓励人们去探求,去更多地了解中国。人们世代以来都想去周游世界,亲身感受,当越来越多的人爱上旅行,当国家和城市之间交通越来越方便的时候,我们坚信,会有更多的人渴求于现代中国的故事。机会就摆在那里,就看中国出版人和作家是否有勇气抓住。
这听起来非常容易,但实际上并不简单。即使半个世纪以来与西方文化更为接轨的香港和台湾地区,其蓬勃的出版业也没有真正打入西方市场,还缺少着某种东西。中国土地上的异国情调对欧洲读者而言仍然存在巨大的吸引力。我认为,欠缺的正是一种新的冒险意识。在悠悠历史中,中国人民从来不缺乏冒险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