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当前的教育改革的方针,信息技术学科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 信息技术列入了高职、专科类高考总分。同时它的益处渗透到了每一个学科,甚至能影响学生的一生,也有助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课程创新 课程整合
大家都知道,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标准的信息社会,信息对社会产生着一种极为积极的影响,信息技术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一切,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以及工作方式。为了让学生适应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的社会趋势,让学生以后成为信息的受益者,我们要把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技能作为新时代有用人才的根本素养,由此,我们必须让学生具有获取、加工和整理、存储、传播信息的能力。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如此重要的科目,我们要认真探求当前这个信息时代大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与方法,让学生又快又好地接受信息技术。在此,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观点与教学方法。
一、正确的教学方法与步骤
(一)明确教学目标
要搞好信息技术科目的教学工作首先得熟练把握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任务。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当今社会拥有较强的信息技术信息意识非常重要,认识到了解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加工信息、传播和应用信息的方式和方法,能够利用信息技术的各种工具进行自发学习和研究,或能与信息技术以外的其他学科整合,并能使用因特网的资源,能运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学习、思考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应用,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力。
(二)精心处理教材,分层次教学
教材内容难易不一,学生基础也各有不同,因此,不同的学生我们必须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高一学生中很多人特别是农村学生没有任何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就得把一些必需的基础知识给补上,如键盘、指法、汉字输入法等简单的指导。
(三)任务驱动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信息技术的学习很多部分是“任务驱动”方式进行的,学习的进程大致可分为:情境导入、明确任务、小组合作研究、交流评价和总结提高等环节。让学生带着任务自觉学习与练习,并能自己动手操作。这就要求老师先设计出一个合理的问题,能让大部分学生理解的问题,应该对不同学生的任务进行分层处理,可分为简单任务、中等难度的任务与高难度的任务。
(四)发展个性,培养创新能力
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就应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特殊情况,力求使不同能力的学生都有选择不同操作目标和要求的自由,有主动发展的余地,这样才能建立起全体学生的创新的信心。
(五)作品评价要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评价学生作品时,应让学生主动参与,或自我评价或进行互相评价,老师自己则应该少讲,这对于学生将来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至关重要。但目前,有些老师喜欢从表面简略地评价,或是不知道如何去评价,或是评价方向不到位或出现问题,好多情况是“你做得很好,还不错”,有点应付的感觉。
二、要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一)正确处理好基础教学
学生的学习水平高低不齐,基础知识是特别重要,但是又不能面面俱到,我们必须提炼出一些主要的知识来讲解,对于少数基础薄弱的学生,要单独辅导。
(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信息技术的范围太大了,不是老师能讲全面的,由此,培养自学能力显得特别重要。我建了一个信息技术资源库,利用局域网,将教案及一些好的作品素材共享,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三)重视教学评价,试卷测试与上机测试相结合
依照信息技术课先理论后实践的思路,经常要布置一些上机题目,可以有效地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实例化教学,适量指导,让学生举一反三。
用实例教学,先展示网上下载或同学做的各种优秀作品,可以扩大同学视野,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然后和学生一道分析作品,最后学生实践,还可以在学生作品中选一些优秀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自评或互评,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帮助,并增进友谊。
总之,要抓好信息技术的教学,就要认真探索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除了有正确的教学方法,还要具备一定的硬件条件,要有恰当的教学评价、考核方法、考核标准。
参考文献:
[1]李伟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探索[J].广东教育,2003.
[2]苗逢春.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理念与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黄甫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2.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课程创新 课程整合
大家都知道,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标准的信息社会,信息对社会产生着一种极为积极的影响,信息技术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一切,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以及工作方式。为了让学生适应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的社会趋势,让学生以后成为信息的受益者,我们要把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技能作为新时代有用人才的根本素养,由此,我们必须让学生具有获取、加工和整理、存储、传播信息的能力。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如此重要的科目,我们要认真探求当前这个信息时代大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与方法,让学生又快又好地接受信息技术。在此,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观点与教学方法。
一、正确的教学方法与步骤
(一)明确教学目标
要搞好信息技术科目的教学工作首先得熟练把握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任务。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当今社会拥有较强的信息技术信息意识非常重要,认识到了解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加工信息、传播和应用信息的方式和方法,能够利用信息技术的各种工具进行自发学习和研究,或能与信息技术以外的其他学科整合,并能使用因特网的资源,能运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学习、思考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应用,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力。
(二)精心处理教材,分层次教学
教材内容难易不一,学生基础也各有不同,因此,不同的学生我们必须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高一学生中很多人特别是农村学生没有任何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就得把一些必需的基础知识给补上,如键盘、指法、汉字输入法等简单的指导。
(三)任务驱动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信息技术的学习很多部分是“任务驱动”方式进行的,学习的进程大致可分为:情境导入、明确任务、小组合作研究、交流评价和总结提高等环节。让学生带着任务自觉学习与练习,并能自己动手操作。这就要求老师先设计出一个合理的问题,能让大部分学生理解的问题,应该对不同学生的任务进行分层处理,可分为简单任务、中等难度的任务与高难度的任务。
(四)发展个性,培养创新能力
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就应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特殊情况,力求使不同能力的学生都有选择不同操作目标和要求的自由,有主动发展的余地,这样才能建立起全体学生的创新的信心。
(五)作品评价要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评价学生作品时,应让学生主动参与,或自我评价或进行互相评价,老师自己则应该少讲,这对于学生将来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至关重要。但目前,有些老师喜欢从表面简略地评价,或是不知道如何去评价,或是评价方向不到位或出现问题,好多情况是“你做得很好,还不错”,有点应付的感觉。
二、要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一)正确处理好基础教学
学生的学习水平高低不齐,基础知识是特别重要,但是又不能面面俱到,我们必须提炼出一些主要的知识来讲解,对于少数基础薄弱的学生,要单独辅导。
(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信息技术的范围太大了,不是老师能讲全面的,由此,培养自学能力显得特别重要。我建了一个信息技术资源库,利用局域网,将教案及一些好的作品素材共享,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三)重视教学评价,试卷测试与上机测试相结合
依照信息技术课先理论后实践的思路,经常要布置一些上机题目,可以有效地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实例化教学,适量指导,让学生举一反三。
用实例教学,先展示网上下载或同学做的各种优秀作品,可以扩大同学视野,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然后和学生一道分析作品,最后学生实践,还可以在学生作品中选一些优秀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自评或互评,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帮助,并增进友谊。
总之,要抓好信息技术的教学,就要认真探索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除了有正确的教学方法,还要具备一定的硬件条件,要有恰当的教学评价、考核方法、考核标准。
参考文献:
[1]李伟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探索[J].广东教育,2003.
[2]苗逢春.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理念与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黄甫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