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是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以马斯洛为代表的需要层次理论等,这些思想为目前我国小学德育工作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语境,对我国小学德育目标的制定、德育内容和德育方式的选择、小学德育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建立都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 人本主义心理学 小学德育工作 启示
德育,在学生个性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本研究着重从西方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出发,探讨对小学生进行有效德育的理论基础,旨在为小学德育工作提供有益的思路。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产生于美国的新型心理学派,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内心生活体验,关心的是人类生活中的迫切问题与真实感受,它看重人的积极面,强调对人的尊重,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核心”,[1]反对精神分析学派的“生物还原论”和行为主义学派的“环境决定论”,同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们关注的是健康的人的全面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生存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每个人都存在尊重与名望审美、求知与理解、创造自由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精神上的需要最高的目标是追求自我实现、自我完善。因此提出教育者应该看到学生具有学习完善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有机体有一种先天的“自我实现”或“自我提高”的动机,表现为最大限度地实现各潜能、发挥自己潜力的趋向。罗杰斯指出人的本性就是努力做到因满足于个人生活而保持乐观的态度。达到这一目标的人即为心理和谐的人。[2]马斯洛指出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要是人成为“自我实现”的人。所谓“自我实现”的人就是指那些“对天赋、能力、潜力等的充分开拓和利用。这样的人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对他们力所能及的时总是尽力去做好”。[3]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来源于其心理治疗的“来访者中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所谓“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依靠人、为了人、尊重人。教育“以人为本”就是要确立以师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当今师生话语权不平等、学生依然处于弱势的情境下,教育“以人为本”更多体现为为了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学校教育必须以学生成长为根本目的。可以通过“无条件积极关注”来实现这一目标。这是一种不以价值为条件的积极参与关注体验,是在自我行为不够理想时,觉得自己受到父母或他人真正的尊重、理解和关怀的体验。如果一个孩子在其成长中,从父母那里得到了“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渐渐的,他就会产生和谐的自我,能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关注。同理在教育中,如果教师能对学生“无条件积极关注”,同样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尊重、自我积极体验、自我发展。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对小学德育工作的启示
(一)制定恰当的德育目标。
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低级需要至少要部分实现之后,才能深入地探求高一级的需要。而每一阶段需要实现的方式不同,也就决定了在德育教育中不同阶段的学生的德育目标和实现方式是不同的。因此在我国小学德育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需要状态分阶段的制定德育目标。
比如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和高年级制定德育目标时,围绕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环境制定恰当的目标,否则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只能导致目标空泛,缺乏操作性,难以实现。而在对小学高年级制定德育目标时,学生已经养成了一定的道德规范,思辨能力有所提高,自我意识增强,这时就要关注学生较高层次的需要,满足其需要并从中获得愉快和自尊的感觉,增强德育效果。
(二)选择合适的小学德育内容。
一个心理和谐的人能够坦诚地看待我们的外部世界和自我的内心世界,愉快地欣赏美好的事物,是一个关注自我的生活体验的人。而“自我实现”的人则是对“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总是尽力去做好”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小学德育内容的选择上要做到摒弃那些讲究全面的传统的德育内容,选择适合学生的实用的德育内容。注重学生自我的道德体验和接受能力,防止教学与实际相脱离。[4]要回归学生主体,回归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掌握日常的道德规范,能学以致用。比如在对小学一至二年级学生进行德育时,应选择有关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内容,而在对高年级如五至六年级学生进行德育时,要求明显提高,更多和社会权利和义务等相联系,比如爱真理,主动求新,遵守社会规则、公共道德,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权利,主动地尽自己的义务,尊重与自己持有不同观点和立场的人。
(三)探求新的小学德育方法。
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则要求我们在德育过程中让学生将其理解到的道德规范及时地表达出来,允许学生有看法,犯错误,走弯路,保证学生在尊重和理解、爱和关心的氛围中不断反思,吸取经验教训,进行有意义的道德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新现有的教育思维,改变以往德育“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各种环境中提供学习场景,鼓励学生自我选择、分析、反省,以确立自己的价值观,这种德育模式要特别注意创设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环境,这样学生才能没有心理负担,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不断观念和感情的碰撞中明辨是非,内化社会规范,达成我们的德育目标。
(四)建立新型学生观、师生观。
“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在德育教育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当教师形成和学生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有正确的学生观时,教师无意还是有意的德育教育信息都能够很快得到学生的接纳,并且内化,而传统师道尊严使得德育说教的意味浓厚,灌输式的方式在不平等的语境下只剩下了枯燥的文本,丧失感情和力量。“以生为本”是学生观的核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接受能力,建构出一种“主体参与”式的德育模式,强调自我发展,强调自我教育,因势利导,师生互相尊重,才能保证学生的真实德育需求体现,并且是学生自觉攫取有益于自身生存的道德养料,才能使德育更有效。
参考文献:
[1]贺佩荣.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综述.安康师专学报,2005,(10):102-105.
[2][3]孙胜,延丽.本主义心理学述评.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6,(4):26-27.
[4]李宜江.小学德育内容的层次及重点.小学校长,2007,(2):17-18.
基金项目:唐山师范学院青年发展专项研究课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分析和问题探讨——以唐山市为例》,课题编号:09C16。
关键词: 人本主义心理学 小学德育工作 启示
德育,在学生个性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本研究着重从西方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出发,探讨对小学生进行有效德育的理论基础,旨在为小学德育工作提供有益的思路。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产生于美国的新型心理学派,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内心生活体验,关心的是人类生活中的迫切问题与真实感受,它看重人的积极面,强调对人的尊重,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核心”,[1]反对精神分析学派的“生物还原论”和行为主义学派的“环境决定论”,同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们关注的是健康的人的全面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生存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每个人都存在尊重与名望审美、求知与理解、创造自由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精神上的需要最高的目标是追求自我实现、自我完善。因此提出教育者应该看到学生具有学习完善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有机体有一种先天的“自我实现”或“自我提高”的动机,表现为最大限度地实现各潜能、发挥自己潜力的趋向。罗杰斯指出人的本性就是努力做到因满足于个人生活而保持乐观的态度。达到这一目标的人即为心理和谐的人。[2]马斯洛指出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要是人成为“自我实现”的人。所谓“自我实现”的人就是指那些“对天赋、能力、潜力等的充分开拓和利用。这样的人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对他们力所能及的时总是尽力去做好”。[3]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来源于其心理治疗的“来访者中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所谓“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依靠人、为了人、尊重人。教育“以人为本”就是要确立以师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当今师生话语权不平等、学生依然处于弱势的情境下,教育“以人为本”更多体现为为了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学校教育必须以学生成长为根本目的。可以通过“无条件积极关注”来实现这一目标。这是一种不以价值为条件的积极参与关注体验,是在自我行为不够理想时,觉得自己受到父母或他人真正的尊重、理解和关怀的体验。如果一个孩子在其成长中,从父母那里得到了“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渐渐的,他就会产生和谐的自我,能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关注。同理在教育中,如果教师能对学生“无条件积极关注”,同样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尊重、自我积极体验、自我发展。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对小学德育工作的启示
(一)制定恰当的德育目标。
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低级需要至少要部分实现之后,才能深入地探求高一级的需要。而每一阶段需要实现的方式不同,也就决定了在德育教育中不同阶段的学生的德育目标和实现方式是不同的。因此在我国小学德育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需要状态分阶段的制定德育目标。
比如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和高年级制定德育目标时,围绕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环境制定恰当的目标,否则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只能导致目标空泛,缺乏操作性,难以实现。而在对小学高年级制定德育目标时,学生已经养成了一定的道德规范,思辨能力有所提高,自我意识增强,这时就要关注学生较高层次的需要,满足其需要并从中获得愉快和自尊的感觉,增强德育效果。
(二)选择合适的小学德育内容。
一个心理和谐的人能够坦诚地看待我们的外部世界和自我的内心世界,愉快地欣赏美好的事物,是一个关注自我的生活体验的人。而“自我实现”的人则是对“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总是尽力去做好”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小学德育内容的选择上要做到摒弃那些讲究全面的传统的德育内容,选择适合学生的实用的德育内容。注重学生自我的道德体验和接受能力,防止教学与实际相脱离。[4]要回归学生主体,回归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掌握日常的道德规范,能学以致用。比如在对小学一至二年级学生进行德育时,应选择有关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内容,而在对高年级如五至六年级学生进行德育时,要求明显提高,更多和社会权利和义务等相联系,比如爱真理,主动求新,遵守社会规则、公共道德,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权利,主动地尽自己的义务,尊重与自己持有不同观点和立场的人。
(三)探求新的小学德育方法。
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则要求我们在德育过程中让学生将其理解到的道德规范及时地表达出来,允许学生有看法,犯错误,走弯路,保证学生在尊重和理解、爱和关心的氛围中不断反思,吸取经验教训,进行有意义的道德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新现有的教育思维,改变以往德育“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各种环境中提供学习场景,鼓励学生自我选择、分析、反省,以确立自己的价值观,这种德育模式要特别注意创设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环境,这样学生才能没有心理负担,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不断观念和感情的碰撞中明辨是非,内化社会规范,达成我们的德育目标。
(四)建立新型学生观、师生观。
“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在德育教育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当教师形成和学生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有正确的学生观时,教师无意还是有意的德育教育信息都能够很快得到学生的接纳,并且内化,而传统师道尊严使得德育说教的意味浓厚,灌输式的方式在不平等的语境下只剩下了枯燥的文本,丧失感情和力量。“以生为本”是学生观的核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接受能力,建构出一种“主体参与”式的德育模式,强调自我发展,强调自我教育,因势利导,师生互相尊重,才能保证学生的真实德育需求体现,并且是学生自觉攫取有益于自身生存的道德养料,才能使德育更有效。
参考文献:
[1]贺佩荣.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综述.安康师专学报,2005,(10):102-105.
[2][3]孙胜,延丽.本主义心理学述评.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6,(4):26-27.
[4]李宜江.小学德育内容的层次及重点.小学校长,2007,(2):17-18.
基金项目:唐山师范学院青年发展专项研究课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分析和问题探讨——以唐山市为例》,课题编号:09C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