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中的花苞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got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剧情简介】
  
  天高地远穷甲天下的西海固。这是一个从黄土地里刨出来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王燕身上所发生的事情,在西海固那些渴望求学的孩子们身上几乎都发生过——学校的孩子们几乎每天都要朗读一首绿意盎然的小诗:“我家住在小山村,/清晨太阳从东方慢慢升起,/阳光洒在山坡上,/洒在森林里,/野花一朵朵遍地开放。/蝴蝶来了,/蜜蜂也来了。/夜晚月亮悄悄地把月光带进村子,/星星眨着眼睛,/好像在听老奶奶讲故事……”,但对于生活在一片光秃秃的黄土地上的孩子们来说,绿色只是他们的一个梦。
  学校放暑假那天,王老师告诉大家,开学的时候,每人要交24.8元的学杂费。12岁的王燕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家庭里,家里有三个孩子上学,七十多块钱对于这个贫困的家庭不是一个小数字。和许多贫困的家庭在遇到类似的事情时会做出的选择一样,妈妈告诉她,为了保证两个弟弟上学,下个学期她不要再去上学了。于是,本片的故事就真正开始了。
  生活在漫漫黄土地上的王燕要通过自己的聪明和努力,在一个暑假里把自己下个学期的学杂费挣出来。王燕从十个鸡蛋开始了她艰难而富有想象力的积累“财富”的过程。她把这十个鸡蛋拿到集上换回了三块钱。当妈妈逼她前去相亲的时候,她从前来相亲的男孩那儿用这笔钱买到了一支漂亮的笔。在老师那儿,这支笔卖到了五块钱,她又拿这五块钱到集上赊了一只小羊,把养大的小羊卖掉以后,她可以挣到去水固的路费,在那儿,生长着一大片绿色的枸杞林,摘一斤枸杞,她可以挣到两毛钱……追求梦想的路永远都是这么一波三折,但正是在这波折中一个农家女孩顽强的生命力和意志力才显得如此生动和鲜活。历经艰难,王燕终于扑进了那片绿色的海洋。
  而同样还没读完小学的女孩三花却屈从了命运的安排,辍学回家并听话地出嫁。当她出嫁那天,王燕送给她一只笔,也给她留下了对知识的渴望。
  与此同时,随着国家开发西部步伐的加快,当地孩子上学也得到更多外部的资助。新学期开始的时候,王燕和其他孩子一起迈进了学校的大门。在那片黄土地上,又一次响起了歌颂绿色的小诗,象征着这片土地绿色的希望。
  全片通过一个自强不息的女孩挣学费的故事,展示了西部儿童渴望知识、自强自立、积极向上的精神,歌颂了西部人民生生不息、健康顽强的生命力,同时,呼唤人们更多地关注西部,关注西部的教育和孩子,是一部充满了生动细节和情趣的主旋律影片。
  
  【经典镜头】
  
  追逐阳光的故事
  场景一:一面红旗迎风飘扬,镜头缓缓降下。这是一座简陋的学校操场,操场的中央立着篮球架,周围是低矮的土墙,墙外几乎寸草不生,远处是高低不平的黄土丘陵,还有被洪水冲出的深深的沟壑。
  这是《上学路上》的第一个镜头,也是对故事背景的交代,干旱贫瘠的西北黄土地,再确切点就是宁夏西海固,一片昏黄的背景中,鲜艳的红旗昭示着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一个叫王燕的普通而倔强的孩子,为了能够继续留在这所简陋的乡村小学读书,开始了自己挣24.8元学杂费的曲折历程。
  导演解析:在我看来,《上学路上》我不在乎一个西海固的孩子求学的精神如何感动人,我更在乎她是怎么一点点赚到学杂费的。我愿意拍这部电影,是因为这个剧本本身技巧娴熟,我有热情,是因为我还比较喜欢故事里那个实实在在的小王燕,我被她追逐阳光的故事打动了。
  
  王燕的“第一桶金”
  场景二:一只母鸡卧在窝里,王燕守候在一边等着它下蛋。大瓜二瓜跑来掏走了鸡蛋。大瓜二瓜跑开,王燕在后面追:别跑别跑,给我。王燕生气地回到院子,正好一只母鸡不慌不忙走过来。王燕高兴地跑向鸡窝。她看着鸡蛋笑了,小心翼翼地拿起鸡蛋。
  王燕虽然埋怨妈妈重男轻女,但当母亲让她自己挣钱上学的时候,却没有一句争辩,而是开始认真策划着自己的挣钱计划,想去摘枸杞可连车费都没有。于是她想到了卖鸡蛋。十个鸡蛋三块,王燕在自己挣学费的路上挖到了“第一桶金”。
  导演解析:第一次在预旺的集市上看见两个买农具的人,因为价钱没有说好,谈崩了。其实双方都有买卖之意,只是碍于面子。这时一个长须老者上前帮他二人说价撮合。这种说客俗称“牙行”,即买卖中介。他是以此为生的,他是最早的服务行业,他是最早的第三产业,他是交易中最复杂的人际关系的最高境界。
  只有走进西海固,你才能明白当地人的精明和商业头脑,“一个鸡蛋走出五华里就能变成五块钱”,是当地人的一个信条,王燕的挣钱经历也就是从十个鸡蛋开始,卖了鸡蛋、买了笔,又从老师那里“赚了”五块钱。
  
  【相关链接】
  
  《上学路上》是《马燕日记》的电影版。马燕,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预旺镇张家树小学学生(现已上了预旺中学),五年级时,因为家贫,马燕辍学。马燕的命运是无数西海固女孩的缩影:上过几年学,多少识几个字,辍学回家,十四五岁嫁人,二十几岁就可能是一大堆孩子的年轻妈妈。但马燕的命运神话般地在一个夜晚改变:当法国公使夫人到西海固参观的时候,马燕的妈妈,一个精明的农村妇女,把马燕写的三本日记塞到了公使夫人手里。不久,这三本日记通过法国驻华记者韩石到了法国,先在法国《解放报》上发表,引起法国社会哄动,然后正式出版,在欧洲成为畅销书,先后被翻译成六国文字,最近又“出口转内销”回到了中国。而马燕,小小的年纪就在法国有了一大笔的财产,在她18岁成人之前,法国出版社每月给她500元人民币,这在当地是一笔不小的财富。马燕重新上了学,她一家的命运也从此彻底改变。
其他文献
【社团简介】  未名社,现代文学团体。1925年 8月成立于北京。由鲁迅发起,成员为鲁迅、韦素园、韦丛芜、李霁野、台静农、曹靖华 6人。后王菁士、李何林曾一度参加过该社工作。“未名”,是“还未想定名目”的意思。其时鲁迅正为北京北新书局编辑专收译文的《未名丛刊》,遂以“未名”为社名,丛刊改归该社发行。后该社又编辑出版《未名新集》,专收社员创作。   1931年春,未名社因经济困难和思想分歧,有结束之
期刊
宾夕法尼亚大道的人行道上,矮小的她总是站在两幅标语牌之间。据说自1981年8月起,不管是在暴风骤雨中,还是在炎炎烈日下,抑或是在冰天雪地里,她从未离开。从里根到布什,从布什到克林顿,游客与行人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唯独她,却一直守候在这里。有人说她是白宫的“守望者”,有人说她是美国总统永远的邻居。  这个人就是康塞普赛昂·皮奇奥托女士。如果她愿意,尽可以随时离开这里,找到工作赚钱维持生计,也完全可以
期刊
1.B2.B3.A4.A
期刊
为了自己能够活下去,诺尼磨着刀子,眼睛盯着他忠实的猎犬……这只是开始,却已牢牢抓住读者的心。也许真正需要幸存的不仅仅是人的生命,更是生命里蕴含着的人性。  (浩 其)    熬到第三个饥饿的夜晚,诺尼把眼睛盯在那条狗上面。在这座漂流的冰岛上,除了高耸的冰山之外,没有任何的血肉,就剩他们两个了。在那次撞击中,诺尼失去了他的雪橇、食物、皮衣甚至他的尖刀。他只救起了心爱的猎犬——尼奴克。如今,一人一狗被
期刊
【秧歌起源】  秧歌与高跷,是乐、舞、技三者结合的典型,其历史久远,形式多样。  秧歌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它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歌的一种形式)、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成为民间歌舞,至清代,秧歌已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为示区别,人们常把某地区或形式特征冠于前面。如鼓子秧歌(山东)、陕北
期刊
【人物风采】  张爱莲,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职教中心教师,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全国优秀教师,自治区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旗“十佳”园丁,市兼职教研员,数十篇论文荣获国家及自治区一等奖,并有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    【苦乐酸甜】  镜头再现  梦中呓语妻子误解  一位不惑之年的男教师,在普通话培训课上学得出奇的认真,而本期的培训班上谁都知道他是普通话基础最差的一个,不妨您就来听听:  轮到
期刊
◆著/[日]冈本和明  译/苏 肯    从前有个乡下老和尚。这个老和尚最不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不懂”。就算有他不懂的事情,他也要不懂装懂。因为这个,老和尚没少吃苦头。  有一天,老和尚突然肚子疼。于是请来了一位医生。医生给他做了检查之后,说:“没什么大事,只是有点腹胀。对了,你有‘转失气’吗?”  听到这里,老和尚根本不知道“转失气”是什么。可是一向爱逞能的他顺嘴说道:“嗯……也不是没有。” 
期刊
创造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出现的重要社团,其主要成员如郁达夫、郭沫若、田汉等,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特别是郁达夫,不仅是一个优秀作家,更在抗日战争中为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生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被追认为“为民族解放事业殉难的烈士”。  (格 子)    【社团成立】  创造社出现于“五四”时期,是与文学研究会齐名的进步的新文学社团。由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等人发起,1921年6
期刊
◆图 图 辑录
期刊
稿费    班会课上,语文老师笑容满面地当着全班同学把40元稿费和20元奖金发给飞时间,他先是不知所措,继而热泪盈眶飞没想到几个月前投到《语文报》的一篇小小说发表了。  回到宿舍,他看了又看奖金和稿费,欣慰地笑道:“有了这钱,我就可以……”  突然,几个室友推门进来,异口同声地嚷道:飞,这回要请客!”  “请客?请什么客?”他被弄糊涂了。  “别装蒜了,那40元稿费,对了,还有20元奖金,足足6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