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理国情监测工作近几年已成为常态化,为保证现势性,每年进行一次更新,已成为多种行业统计、分析和规划的数据基础,由于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关系复杂、内容要素种类多样,所以要在作业过程中和结束时对数据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与验收,保证数据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地理要素信息,做到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处理,满足质量要求。鉴于此,文章重点就地理国情监测质量检查相关要点进行研究分析,旨在为业内人士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质量检查;内容;要点
引言
地理国情是指一个国家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国情信息的总和,是基本国情之一。具体来讲是指包括国家地形分布、疆土面积、地貌环境、人文建设、气候变化等诸多方面于地球载体上的立体表现状况。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国家发展的各个方面有着卓著而长足的影响。结合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实际国情情况,如何全面实现动态监测地理国情以及如何高效利用地理国情信息成为时代赋予测绘工作者的新使命。
1地理国情监测的内涵
1.1地理国情监测的概念
地理国情是从地理的角度分析、研究和描述国情,即以地球表层自然、生物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变化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征等为基本内容,对构成国家物质基础的各种条件因素做出宏观性、整体性、综合性的调查、分析和描述。例如,对国土疆域概况、地理区域特征、地形地貌特征、道路交通网络、江河湖海分布、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城市布局和城镇化扩张、孕灾环境与灾害分布、环境与生态状况、生产力空间布局等基本状况的调查、分析和描述等。
1.2地理国情监测的主要内容
第一,自然地理要素监测,包括全区范围内的地形地貌、植被覆盖(耕地、林地、草地)状况、水域和湿地(河流、湖泊、水库、湿地)状况、荒漠与裸露地(沙漠、石砾地、盐碱地、沙地、裸露地)状况等;第二,人文地理要素监测,包括全区范围内的交通网络(铁路、公路、水路、重要交通设施)、居民地与工矿设施(居民地、工矿、公共服务、特殊用地)、境界与行政区划(盟市、旗县、乡镇)、管线(输电线、通信线、油、气、城市管线)信息等;第三,专题地理要素监测,包括重大工程、人口和民族分布、生产型企业分布、学校、医院分布、工业污染源分布及其他专题信息。专题信息监测主要有:灾害监测、沉降监测以及突发应急事件监测。
2地理國情监测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2.1测绘能力
地理国情监测相关的测绘能力包括测绘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分析与分发能力,地理国情监测是对地表实施持续的动态测绘,监测数据具有实时性强、准确性高、覆盖范围广、监测频率高以及成果展现方式丰富等特点,因此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对测绘数据获取、处理以及地理信息服务等一系列工作流程的测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资金投入
目前测绘地理信息部门资金获取的主要来源还是国家的基础测绘经费,而这些经费还主要用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生产、更新和维护,很多省份甚至还没有完成全省范围内1:10000比例尺4D产品的全面覆盖。近年来,通过从传统测绘到信息化测绘的不断推进,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在技术水平、装备设施和人才队伍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要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前期投入相对较大,且短期内无法及时完成资金的回收,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现有的基础测绘经费仍不足以维持地理国情监测的长期持续性发展,使得许多工作难以开展。
2.3标准体系
地理国情监测具有涉及行业领域广、学科交叉强、数据获取量大、服务需求多样化等特点,现有的测绘标准中仅涉及了其中某些环节某些方面,部分标准滞后,不能很好地指导实际生产,同时还存在部分现有标准之间协调性差、现有标准和地理国情监测要求不一致等问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标准体系。为了使地理国情监测能够全面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就要建立和完善地理国情监测相关标准体系,确保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的权威性。
2.4成果应用
地理国情涉及到跨地区和跨部门的专题地理信息,各种专题地理信息的不协调和不一致也将造成地理国情监测数据难以利用。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正是这样一个公共的、权威的和标准统一的平台,将地理国情监测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相结合,既能满足监测成果应用的需求,又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重点工程建设思路相吻合。
3地理国情监测质量解决对策
3.1夯实地理信息支撑
一是充分利用先进卫星定位技术手段,建设全国统一和共享的卫星导航定位服务“一个网”,提供高精度、高效率的导航定位服务;二是加快实施国家重大测绘工程,积极推动数字省区、数字城市建设,精心组织“一村一图”工程,全力打造全国测绘“一张图”;三是加快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把“天地图”打造成国际一流的地图服务网站,尽快建成可为各类用户提供全国乃至全球地理信息“一站式”服务的“一个平台”。
3.2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
一是进一步实施“人才强测”战略,健全测绘自主创新体系,优化生产科研结构,加强科技资源整合,着力培育具有核心技术竞争力的测绘科技企业;二是加强测绘基础研究,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加快推动测绘工作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三是着力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测绘仪器装备,大力发展我国高分辨率遥感系列测绘卫星,加强无人机、移动测量系统等高精尖装备建设,显著提升我国测绘生产力整体水平。
3.3加强组织机构和法规政策建设
一是要大力推进各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机构建设,进一步明确将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纳入测绘行政管理范畴,强化地理国情监测信息的权威性;二是要系统谋划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做好顶层规划设计,积极推进试点示范,尽快形成“测绘部门主导、有关部门支持”的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机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最终以数据库的形式保存,所以既要保证数据的技术质量要求,又要保证数据能够顺利入库,由于地理国情数据内容详尽,要素分类细致,连带关系复杂,指标众多,这就要求作业及检查环节均要认真负责,熟悉并掌握相关技术规范及监测设计要求,才能保证成果质量能够满足上交及入库要求。
参考文献:
[1] 许根,王莉莉,王檄.地理国情监测数据质量检查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8,41(10):165-167.
[2] 张璐.基于ArcEngine的地理国情监测矢量数据质量检查系统开发研究[D].长安大学,2017.
(作者单位:青海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质量检查;内容;要点
引言
地理国情是指一个国家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国情信息的总和,是基本国情之一。具体来讲是指包括国家地形分布、疆土面积、地貌环境、人文建设、气候变化等诸多方面于地球载体上的立体表现状况。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国家发展的各个方面有着卓著而长足的影响。结合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实际国情情况,如何全面实现动态监测地理国情以及如何高效利用地理国情信息成为时代赋予测绘工作者的新使命。
1地理国情监测的内涵
1.1地理国情监测的概念
地理国情是从地理的角度分析、研究和描述国情,即以地球表层自然、生物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变化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征等为基本内容,对构成国家物质基础的各种条件因素做出宏观性、整体性、综合性的调查、分析和描述。例如,对国土疆域概况、地理区域特征、地形地貌特征、道路交通网络、江河湖海分布、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城市布局和城镇化扩张、孕灾环境与灾害分布、环境与生态状况、生产力空间布局等基本状况的调查、分析和描述等。
1.2地理国情监测的主要内容
第一,自然地理要素监测,包括全区范围内的地形地貌、植被覆盖(耕地、林地、草地)状况、水域和湿地(河流、湖泊、水库、湿地)状况、荒漠与裸露地(沙漠、石砾地、盐碱地、沙地、裸露地)状况等;第二,人文地理要素监测,包括全区范围内的交通网络(铁路、公路、水路、重要交通设施)、居民地与工矿设施(居民地、工矿、公共服务、特殊用地)、境界与行政区划(盟市、旗县、乡镇)、管线(输电线、通信线、油、气、城市管线)信息等;第三,专题地理要素监测,包括重大工程、人口和民族分布、生产型企业分布、学校、医院分布、工业污染源分布及其他专题信息。专题信息监测主要有:灾害监测、沉降监测以及突发应急事件监测。
2地理國情监测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2.1测绘能力
地理国情监测相关的测绘能力包括测绘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分析与分发能力,地理国情监测是对地表实施持续的动态测绘,监测数据具有实时性强、准确性高、覆盖范围广、监测频率高以及成果展现方式丰富等特点,因此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对测绘数据获取、处理以及地理信息服务等一系列工作流程的测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资金投入
目前测绘地理信息部门资金获取的主要来源还是国家的基础测绘经费,而这些经费还主要用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生产、更新和维护,很多省份甚至还没有完成全省范围内1:10000比例尺4D产品的全面覆盖。近年来,通过从传统测绘到信息化测绘的不断推进,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在技术水平、装备设施和人才队伍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要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前期投入相对较大,且短期内无法及时完成资金的回收,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现有的基础测绘经费仍不足以维持地理国情监测的长期持续性发展,使得许多工作难以开展。
2.3标准体系
地理国情监测具有涉及行业领域广、学科交叉强、数据获取量大、服务需求多样化等特点,现有的测绘标准中仅涉及了其中某些环节某些方面,部分标准滞后,不能很好地指导实际生产,同时还存在部分现有标准之间协调性差、现有标准和地理国情监测要求不一致等问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标准体系。为了使地理国情监测能够全面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就要建立和完善地理国情监测相关标准体系,确保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的权威性。
2.4成果应用
地理国情涉及到跨地区和跨部门的专题地理信息,各种专题地理信息的不协调和不一致也将造成地理国情监测数据难以利用。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正是这样一个公共的、权威的和标准统一的平台,将地理国情监测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相结合,既能满足监测成果应用的需求,又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重点工程建设思路相吻合。
3地理国情监测质量解决对策
3.1夯实地理信息支撑
一是充分利用先进卫星定位技术手段,建设全国统一和共享的卫星导航定位服务“一个网”,提供高精度、高效率的导航定位服务;二是加快实施国家重大测绘工程,积极推动数字省区、数字城市建设,精心组织“一村一图”工程,全力打造全国测绘“一张图”;三是加快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把“天地图”打造成国际一流的地图服务网站,尽快建成可为各类用户提供全国乃至全球地理信息“一站式”服务的“一个平台”。
3.2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
一是进一步实施“人才强测”战略,健全测绘自主创新体系,优化生产科研结构,加强科技资源整合,着力培育具有核心技术竞争力的测绘科技企业;二是加强测绘基础研究,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加快推动测绘工作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三是着力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测绘仪器装备,大力发展我国高分辨率遥感系列测绘卫星,加强无人机、移动测量系统等高精尖装备建设,显著提升我国测绘生产力整体水平。
3.3加强组织机构和法规政策建设
一是要大力推进各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机构建设,进一步明确将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纳入测绘行政管理范畴,强化地理国情监测信息的权威性;二是要系统谋划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做好顶层规划设计,积极推进试点示范,尽快形成“测绘部门主导、有关部门支持”的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机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最终以数据库的形式保存,所以既要保证数据的技术质量要求,又要保证数据能够顺利入库,由于地理国情数据内容详尽,要素分类细致,连带关系复杂,指标众多,这就要求作业及检查环节均要认真负责,熟悉并掌握相关技术规范及监测设计要求,才能保证成果质量能够满足上交及入库要求。
参考文献:
[1] 许根,王莉莉,王檄.地理国情监测数据质量检查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8,41(10):165-167.
[2] 张璐.基于ArcEngine的地理国情监测矢量数据质量检查系统开发研究[D].长安大学,2017.
(作者单位:青海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