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会计诚信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体现了会计人员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中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和鉴证者,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会计诚信缺失是指不能客观公正的把现实经济活动反映出来,不能为会计信息使用者们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
关键词:会计诚信;经济秩序;税收
1 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
1.1 危及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只有会计提供的数据真实可靠才能保证决策、执行、统计和决算等部门的正常运转。如果大量的会计资料失真,将最终导致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的偏离,进而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秩序,阻碍市场经济发展。
1.2 导致税利和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企业歪曲会计信息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但其结果总是将原本属于国家或集体或企业的财产据为小集体或企业所有。
1.3 损害企业自身利益和危害投资者利益
会计诚信缺失将全面弱化企业基础管理工作,使企业失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诚信缺失也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损害了企业的长远利益。诚信理念的缺失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尤其是增加了企业的交易成本,造成企业经济效益下降从而制约企业发展。诚信度降低使银行“惜贷”,企业发展所需资金得不到保障。会计诚信缺失直接使投资者利益受到危害,对于投资者而言,他们投资的主要依据是经审计后公布的会计报表,而会计报表的失真,将直接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受损。
2 会计诚信缺失的成因
2.1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当前,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尽完善,没有真正体现现代产权制度的特征与要求,不能适应提升内部控制功能、优化内部控制环境的需要。
首先,股东大会质量不高,甚至流于形式。其次,董事责任淡化,董事会缺乏独立性。再次,监事会功能弱化,缺乏权威性。
2.2 利益驱动
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会计造假之所以频频发生,其主要原因就是造假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
2.3 法律规范不健全
有些会计领域现在还无法规;有些会计领域有法规、制度,但是执行起来相对较难或者是不执行,有些会计政策法规不是很完善,执行起来可“变通”,很容易得“利”。有些会计方面的法规制度过时,需要修订;另外会计道德规范还不够健全,宣传教育不够到位,法律制度不健全,导致会计造假者有空可钻。
2.4 违规成本过低处罚不力
《公司法》中有不少条文只是罗列“不得”有这样或那样行为,却没有给出“违反了怎么处理”的后文。这类条文的规定,明示了造假行为预期“成本”的上限,但是处罚力不足。
3 会计诚信缺失的对策
针对会计诚信缺失的治理,要注重法治与德治并重,开展综合治理。
(1)完善健全会计制度。会计诚信缺失与国家法律规章和单位的管理制度、管理机制密不可分。在清理整顿会计工作秩序过程中,要贯彻落实好相关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好单位内部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单位领导人、会计主管人员离任审计等工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各项规章,真正将法律、规章落到实处。
(2)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完善会计监督机制
完善会计相关法规,明确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在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中的刑事责任。强化企业内部监督,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要实行内部监督责任制,提高内部会计监督的有效性。
(3)加大处罚力度。会计工作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会计诚信缺失必然涉及公司的一系列会计工作和诸多部门、人员。目前有些企业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还不完善,对相关责任人的界定还比较模糊,对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打击力度明显不够。
(4)建立有效的会计诚信的内控机制,强化会计基础工作。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一套完善规范的内控体系,能有效起到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和舞弊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的作用。 通过制定严格的企业内部会计诚信控制制度,对会计统计和其他经济业务的核算做出较为合理的规定,防止会计造假和舞弊,提高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及产品产量等信息资料的可靠性,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使信用记录不良的企业在各企业的客户管理中被筛选掉,使其没有市场活动的机会和空间。
(5)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依法治国的同时,加强以德治国。让全社会的人们都认识到会计诚信的重要性,对会计诚信缺失的单位和个人在各大媒体上披露其不诚信行为,强化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观念。
关键词:会计诚信;经济秩序;税收
1 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
1.1 危及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只有会计提供的数据真实可靠才能保证决策、执行、统计和决算等部门的正常运转。如果大量的会计资料失真,将最终导致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的偏离,进而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秩序,阻碍市场经济发展。
1.2 导致税利和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企业歪曲会计信息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但其结果总是将原本属于国家或集体或企业的财产据为小集体或企业所有。
1.3 损害企业自身利益和危害投资者利益
会计诚信缺失将全面弱化企业基础管理工作,使企业失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诚信缺失也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损害了企业的长远利益。诚信理念的缺失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尤其是增加了企业的交易成本,造成企业经济效益下降从而制约企业发展。诚信度降低使银行“惜贷”,企业发展所需资金得不到保障。会计诚信缺失直接使投资者利益受到危害,对于投资者而言,他们投资的主要依据是经审计后公布的会计报表,而会计报表的失真,将直接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受损。
2 会计诚信缺失的成因
2.1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当前,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尽完善,没有真正体现现代产权制度的特征与要求,不能适应提升内部控制功能、优化内部控制环境的需要。
首先,股东大会质量不高,甚至流于形式。其次,董事责任淡化,董事会缺乏独立性。再次,监事会功能弱化,缺乏权威性。
2.2 利益驱动
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会计造假之所以频频发生,其主要原因就是造假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
2.3 法律规范不健全
有些会计领域现在还无法规;有些会计领域有法规、制度,但是执行起来相对较难或者是不执行,有些会计政策法规不是很完善,执行起来可“变通”,很容易得“利”。有些会计方面的法规制度过时,需要修订;另外会计道德规范还不够健全,宣传教育不够到位,法律制度不健全,导致会计造假者有空可钻。
2.4 违规成本过低处罚不力
《公司法》中有不少条文只是罗列“不得”有这样或那样行为,却没有给出“违反了怎么处理”的后文。这类条文的规定,明示了造假行为预期“成本”的上限,但是处罚力不足。
3 会计诚信缺失的对策
针对会计诚信缺失的治理,要注重法治与德治并重,开展综合治理。
(1)完善健全会计制度。会计诚信缺失与国家法律规章和单位的管理制度、管理机制密不可分。在清理整顿会计工作秩序过程中,要贯彻落实好相关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好单位内部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单位领导人、会计主管人员离任审计等工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各项规章,真正将法律、规章落到实处。
(2)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完善会计监督机制
完善会计相关法规,明确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在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中的刑事责任。强化企业内部监督,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要实行内部监督责任制,提高内部会计监督的有效性。
(3)加大处罚力度。会计工作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会计诚信缺失必然涉及公司的一系列会计工作和诸多部门、人员。目前有些企业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还不完善,对相关责任人的界定还比较模糊,对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打击力度明显不够。
(4)建立有效的会计诚信的内控机制,强化会计基础工作。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一套完善规范的内控体系,能有效起到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和舞弊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的作用。 通过制定严格的企业内部会计诚信控制制度,对会计统计和其他经济业务的核算做出较为合理的规定,防止会计造假和舞弊,提高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及产品产量等信息资料的可靠性,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使信用记录不良的企业在各企业的客户管理中被筛选掉,使其没有市场活动的机会和空间。
(5)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依法治国的同时,加强以德治国。让全社会的人们都认识到会计诚信的重要性,对会计诚信缺失的单位和个人在各大媒体上披露其不诚信行为,强化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