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修正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要真正实现与自然和谐的生产生活,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盐湖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柴达木地区盐湖资源十分丰富,从六十年代起,盐湖资源开发已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先后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开发,使盐湖资源形成了大规模开发与利用的局面,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在盐湖开发中也暴露出诸多生态问题,直接影响开发进程与效益。研究柴达木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寻找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柴达木生态文明建设和盐湖资源开发的现状
柴达木地区现有盐湖75个,其中有6个大型干盐湖矿,这些盐湖矿床多属大型、特大型综合性矿床,潜在经济价值达165454亿元,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近几年,在盐湖资源开发加强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使盐湖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降低到了最低限度,做到了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污染物达标排放,使生态环境在开发中得到了有效保护。目前在盐湖资源开发中已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反浮选——冷结晶生产工艺,使氯化钾产品平均品位提高到93%以上;完成了低钠盐、硫酸钾、钡溶剂、低钠光卤石等多种新产品的研发,突破了晶间卤水的大规模连续开采和长线输送技术,掌握了大面积深水盐田光卤石生产工艺控制技术;消化吸收、突破性的研制成功了世界先进的光卤石矿采收设备——水采船;完成了脱水氯化镁的试验研究并进行试车等。在锂资源开发中已与国内、外科研单位进行了技术谈判与商讨,完成了相关试验工作,特别是已经启动了青海100万吨钾肥石油天然气化工循环利用项目,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实现了盐湖和油气资源的结合开发,延伸了盐湖矿产资源开发的产业链,为促进盐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做了一些工作。
盐湖资源开发企业充分认识到开展综合利用是一项重大的技术经济措施,对合理开发盐湖资源,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污染具有重大意义。为了减少氯化钾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老卤、尾盐对盐湖资源的影响,加大资源综合利用力度,先后开发出水氯镁石、低钠盐等综合利用产品,尤其对老卤选矿母液实施综合利用,利用兑卤盐工艺生产精制氯化钾;对氯化钾生产项目进行技术改造,采用光卤石反浮选—冷结晶法先进工艺,基本上消除了十八胺、2#药剂的等浮选添加剂的使用量,改善了生产作业环境,产品由粉状氯化钾变为颗粒状氯化钾,淘汰了部分落后装置,降低了粉尘污染。同时,根据市场需要开发建设金属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镁、高纯氧化镁、硝酸钾、碳酸钾、碳酸锂等项目,这些项目的开发标志着柴达木地区盐湖综合利用工程的启动。
以环境治理为重点,加强环境现场管理。加大环保治理和现场监管力度,将环保工作纳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轨道,对污染排放达标工作进行后续监督管理,对盐湖开发企业污染物排放进行定期监测,对工业污染物的增减情况、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及时了解,发现问题限期治理。
二、柴达木生态文明建设和盐湖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柴达木地区盐湖资源在五十多年的开发中,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统一布局,暴露出一系列生态问题。
(一)盐湖湖区生态环境脆弱,淡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察尔汉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中东部,湖区内地势平坦,地表为一层地质坚厚的盐盖,无任何植被,盐壳下面是含有晶章卤水的盐层,遇水速溶,盐湖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与此同时,由于受自然因素和在资源开发中缺乏开发技术支撑因素的双重作用,使整个柴达木地区的草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可利用的优质草场面积不断下降,沙化面积速度在扩大,生态环境进一步退化,使昆仑河、三江源等河流源头的雪线逐年上升,地下水位不断下降,表现为湖泊沼泽干枯、冰川退缩、土地冻融沙化和荒漠化,水资源供需十分突出。而柴达木地区的盐湖资源固液并存、以液体卤水矿为主,在固液转化过程中必须投入大量的淡水,对淡水的需求急剧增加,若没有周边淡水补给与晶问卤水开采的平衡,固体钾矿就不可能转化成液体钾矿,孔隙度卤水就难以转化成给水度卤水,晶问卤水可能在孔隙申析盐变,使储量减少,给资源开发带来特大困难。
(二)盐湖资源开发加工工艺落后,科技支撑能力弱
柴达木地区盐湖资源中有广泛的钾、钠、镁、锂、锶、硼等资源,在盐湖资源开发中,除氯化钾生产已经采用了国际先进的反浮选冷结晶法之外,其他盐湖资源的开发生产工艺十分落后。盐湖资源综合开发整体科技投入不足,对一些制约资源综合开发的技术缺乏研究。目前盐湖资源的开发仍处于低层次和粗放型阶段,资源综合开发水平比较低,采选矿回收率和伴生矿、共生矿及尾矿的利用率不高,钾、锂、镁、硼、锶等多种有用成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生产尾盐的排放造成盐湖中某一组分的富集和对开发矿种的贫化,既破坏了环境,也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各种资源联合开发的层次较低,产业关联度不高,产业链短。
(三)资金投入机制不完善,生态环境建设资金不足
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保障。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柴达木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但由于该地区社会经济落后,地方财政困难。所以,地方政府和企业能够投入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也很有限。企业在筹资治理污染过程中面临着发展与稳定的压力,如盐湖资源开发中的固体废弃物治理的投资严重不足,与当前企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显得极为不和谐。
(四)清洁生产力度不强,污染物排放量较严重
由于盐湖资源开发企业清洁生产力度不强,致使污染物排放量有增无减,生态文明建设形势十分严峻。柴达木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现有盐湖工业中多数企业在生产规模、生产水平以及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在钾肥生产中老卤大量排放,并将在盐湖钾肥生产中产生的大量的氯化钠(干盐)弃放,一般采用盐滩和盐池露天堆放,回收利用率不高,造成巨大浪费, 甚至是破坏资源。且污染物排放达标现状距全面达标要求也相差甚远。
(五)生态环境监管技术落后,环保队伍素质不高
柴达木地区生态功能区涵盖区域面积30.09万平方公里,自然环境恶劣,生态体系脆弱,生态环境一旦破坏难以恢复。目前监管体系不健全,一是缺乏一个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还没有形成有针对性的管理机制和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二是环境保护的人员、装备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致使环境管理跟不上盐湖资源开发的需要,成为柴达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薄弱环节。三是监管技术、手段落后,无法及时准确提供盐湖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的相关信息;难以从根本上保障昆仑河、三江源等河流源头区域生态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尤其是目前盐湖资源的开发机制不适应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需要,盐湖湖区生态环境治理总体上进展缓慢。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柴达木盐湖资源可持续发展
盐湖资源开发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坚持从发展的实际出发,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一)积极推行节能减排工作,不断推进生态型工业发展
我国是缺钾大国,全国钾肥自给率低,对外依赖度很高。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2O07年柴达木地区生产钾肥300多万吨,使我国钾肥自给率大幅提高。但是根据市场需要我国缺钾还十分突出,所以,要进一步搞好盐湖资源的综合开发,以生产氢氧化钾、碳酸钾、硝酸钾、硫酸钾、高氯酸钾等钾系列产品为重点,建成国家钾资源综合利用的基地。加强研发氯化镁、硫酸镁为原料,建设电解金属镁和镁系列化工项目,同时对副产的氯气、二氧化硫、硫酸、盐酸进行综合利用,配套建设甲醇、乙烯、丙烯、镁合金等关联项目。加强对盐湖老卤的回收融化利用,发展纯碱、烧碱等盐化产品;加快锂系列产品综合开发,积极开发铝锂合金、镁锂合金、锂电池等产品,补充和延伸锂产品开发产业链条。通过以上手段,不仅可以综合利用盐湖资源,包括初级产品的有效利用和循环,而且可以把盐湖资源加工中的废弃物回收利用,也可减少排放物,形成循环发展的产业链条和规模化的产业集群,实现生态型工业发展模式。
(二)加强保护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管理质量
柴达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保护队伍来完成。一要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环保机构编制、装备和人员,努力实现各地区环保工作有独立部门、专人负责管理。二要进一步加强环保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环保队伍思想、业务水平,完善管理制度,培养一支思想作风过硬、业务能力精湛、廉洁奉公、勤奋敬业的环保队伍。三要不断加强环境管理、监察和监测能力建设。认真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努力实现大气、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目标。根据省环保局给全区下达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化学需氧量15600吨、氨氮3900吨、二氧化硫3300吨、烟尘25000吨、工业粉尘36000吨),全区环保部门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发展中积极解决环境问题,努力做到增产不增污,严格控制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为重点,综合考虑各地区及流域的排放基数、排放强度、环境容量、削减能力等因素,采取整体控制和分区包干的原则,认真落实每年度全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目标控制分解计划,鉴定目标责任书。同时,要加强柴达木地区老企业环保设施的监管力度,确保其环保设施正常使用和运用;要对每年新审批的各类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的规定及时予以验收,并督促企业确保环保设施正常使用和运行;要严把各类规划及各类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关,从源头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有效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三)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力度
要加大生态文明建设资金投入力度,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工程顺利实施。同时,要制订优惠政策,吸纳民间资金,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接受社会捐助,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建立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补偿机制,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依法征收国家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规费;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专项基金,积极争取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世行贷款等项目资金,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不断加强对矿山企业监管、检查力度,督促企业认真落实各项生态保护措施,做好资源的循环利用工作。
(四) 加大法制建设力度
要加大法制建设力度,不断完善资源开发的相关法规,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依法打击各种乱砍滥伐林木和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对违反“三同时”制度、不正常运转治污设施、超标排污、不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等违法行为重点查处。强化限期治理制度,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对不能稳定达标或超总量排污的企业实行限期治理,以强硬手段减少污染物,保护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卫东.对柴达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青海师大学报.2008.3.
[2].青海省生态文明保护“十一五”规划,青海省发改委,2005.12.
[3]. 江西省东江源头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十一五”规划,江西省发改委,2004.12.
(作者单位:青海盐湖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企业管理处)
一、柴达木生态文明建设和盐湖资源开发的现状
柴达木地区现有盐湖75个,其中有6个大型干盐湖矿,这些盐湖矿床多属大型、特大型综合性矿床,潜在经济价值达165454亿元,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近几年,在盐湖资源开发加强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使盐湖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降低到了最低限度,做到了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污染物达标排放,使生态环境在开发中得到了有效保护。目前在盐湖资源开发中已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反浮选——冷结晶生产工艺,使氯化钾产品平均品位提高到93%以上;完成了低钠盐、硫酸钾、钡溶剂、低钠光卤石等多种新产品的研发,突破了晶间卤水的大规模连续开采和长线输送技术,掌握了大面积深水盐田光卤石生产工艺控制技术;消化吸收、突破性的研制成功了世界先进的光卤石矿采收设备——水采船;完成了脱水氯化镁的试验研究并进行试车等。在锂资源开发中已与国内、外科研单位进行了技术谈判与商讨,完成了相关试验工作,特别是已经启动了青海100万吨钾肥石油天然气化工循环利用项目,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实现了盐湖和油气资源的结合开发,延伸了盐湖矿产资源开发的产业链,为促进盐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做了一些工作。
盐湖资源开发企业充分认识到开展综合利用是一项重大的技术经济措施,对合理开发盐湖资源,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污染具有重大意义。为了减少氯化钾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老卤、尾盐对盐湖资源的影响,加大资源综合利用力度,先后开发出水氯镁石、低钠盐等综合利用产品,尤其对老卤选矿母液实施综合利用,利用兑卤盐工艺生产精制氯化钾;对氯化钾生产项目进行技术改造,采用光卤石反浮选—冷结晶法先进工艺,基本上消除了十八胺、2#药剂的等浮选添加剂的使用量,改善了生产作业环境,产品由粉状氯化钾变为颗粒状氯化钾,淘汰了部分落后装置,降低了粉尘污染。同时,根据市场需要开发建设金属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镁、高纯氧化镁、硝酸钾、碳酸钾、碳酸锂等项目,这些项目的开发标志着柴达木地区盐湖综合利用工程的启动。
以环境治理为重点,加强环境现场管理。加大环保治理和现场监管力度,将环保工作纳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轨道,对污染排放达标工作进行后续监督管理,对盐湖开发企业污染物排放进行定期监测,对工业污染物的增减情况、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及时了解,发现问题限期治理。
二、柴达木生态文明建设和盐湖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柴达木地区盐湖资源在五十多年的开发中,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统一布局,暴露出一系列生态问题。
(一)盐湖湖区生态环境脆弱,淡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察尔汉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中东部,湖区内地势平坦,地表为一层地质坚厚的盐盖,无任何植被,盐壳下面是含有晶章卤水的盐层,遇水速溶,盐湖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与此同时,由于受自然因素和在资源开发中缺乏开发技术支撑因素的双重作用,使整个柴达木地区的草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可利用的优质草场面积不断下降,沙化面积速度在扩大,生态环境进一步退化,使昆仑河、三江源等河流源头的雪线逐年上升,地下水位不断下降,表现为湖泊沼泽干枯、冰川退缩、土地冻融沙化和荒漠化,水资源供需十分突出。而柴达木地区的盐湖资源固液并存、以液体卤水矿为主,在固液转化过程中必须投入大量的淡水,对淡水的需求急剧增加,若没有周边淡水补给与晶问卤水开采的平衡,固体钾矿就不可能转化成液体钾矿,孔隙度卤水就难以转化成给水度卤水,晶问卤水可能在孔隙申析盐变,使储量减少,给资源开发带来特大困难。
(二)盐湖资源开发加工工艺落后,科技支撑能力弱
柴达木地区盐湖资源中有广泛的钾、钠、镁、锂、锶、硼等资源,在盐湖资源开发中,除氯化钾生产已经采用了国际先进的反浮选冷结晶法之外,其他盐湖资源的开发生产工艺十分落后。盐湖资源综合开发整体科技投入不足,对一些制约资源综合开发的技术缺乏研究。目前盐湖资源的开发仍处于低层次和粗放型阶段,资源综合开发水平比较低,采选矿回收率和伴生矿、共生矿及尾矿的利用率不高,钾、锂、镁、硼、锶等多种有用成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生产尾盐的排放造成盐湖中某一组分的富集和对开发矿种的贫化,既破坏了环境,也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各种资源联合开发的层次较低,产业关联度不高,产业链短。
(三)资金投入机制不完善,生态环境建设资金不足
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保障。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柴达木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但由于该地区社会经济落后,地方财政困难。所以,地方政府和企业能够投入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也很有限。企业在筹资治理污染过程中面临着发展与稳定的压力,如盐湖资源开发中的固体废弃物治理的投资严重不足,与当前企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显得极为不和谐。
(四)清洁生产力度不强,污染物排放量较严重
由于盐湖资源开发企业清洁生产力度不强,致使污染物排放量有增无减,生态文明建设形势十分严峻。柴达木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现有盐湖工业中多数企业在生产规模、生产水平以及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在钾肥生产中老卤大量排放,并将在盐湖钾肥生产中产生的大量的氯化钠(干盐)弃放,一般采用盐滩和盐池露天堆放,回收利用率不高,造成巨大浪费, 甚至是破坏资源。且污染物排放达标现状距全面达标要求也相差甚远。
(五)生态环境监管技术落后,环保队伍素质不高
柴达木地区生态功能区涵盖区域面积30.09万平方公里,自然环境恶劣,生态体系脆弱,生态环境一旦破坏难以恢复。目前监管体系不健全,一是缺乏一个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还没有形成有针对性的管理机制和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二是环境保护的人员、装备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致使环境管理跟不上盐湖资源开发的需要,成为柴达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薄弱环节。三是监管技术、手段落后,无法及时准确提供盐湖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的相关信息;难以从根本上保障昆仑河、三江源等河流源头区域生态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尤其是目前盐湖资源的开发机制不适应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需要,盐湖湖区生态环境治理总体上进展缓慢。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柴达木盐湖资源可持续发展
盐湖资源开发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坚持从发展的实际出发,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一)积极推行节能减排工作,不断推进生态型工业发展
我国是缺钾大国,全国钾肥自给率低,对外依赖度很高。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2O07年柴达木地区生产钾肥300多万吨,使我国钾肥自给率大幅提高。但是根据市场需要我国缺钾还十分突出,所以,要进一步搞好盐湖资源的综合开发,以生产氢氧化钾、碳酸钾、硝酸钾、硫酸钾、高氯酸钾等钾系列产品为重点,建成国家钾资源综合利用的基地。加强研发氯化镁、硫酸镁为原料,建设电解金属镁和镁系列化工项目,同时对副产的氯气、二氧化硫、硫酸、盐酸进行综合利用,配套建设甲醇、乙烯、丙烯、镁合金等关联项目。加强对盐湖老卤的回收融化利用,发展纯碱、烧碱等盐化产品;加快锂系列产品综合开发,积极开发铝锂合金、镁锂合金、锂电池等产品,补充和延伸锂产品开发产业链条。通过以上手段,不仅可以综合利用盐湖资源,包括初级产品的有效利用和循环,而且可以把盐湖资源加工中的废弃物回收利用,也可减少排放物,形成循环发展的产业链条和规模化的产业集群,实现生态型工业发展模式。
(二)加强保护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管理质量
柴达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保护队伍来完成。一要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环保机构编制、装备和人员,努力实现各地区环保工作有独立部门、专人负责管理。二要进一步加强环保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环保队伍思想、业务水平,完善管理制度,培养一支思想作风过硬、业务能力精湛、廉洁奉公、勤奋敬业的环保队伍。三要不断加强环境管理、监察和监测能力建设。认真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努力实现大气、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目标。根据省环保局给全区下达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化学需氧量15600吨、氨氮3900吨、二氧化硫3300吨、烟尘25000吨、工业粉尘36000吨),全区环保部门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发展中积极解决环境问题,努力做到增产不增污,严格控制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为重点,综合考虑各地区及流域的排放基数、排放强度、环境容量、削减能力等因素,采取整体控制和分区包干的原则,认真落实每年度全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目标控制分解计划,鉴定目标责任书。同时,要加强柴达木地区老企业环保设施的监管力度,确保其环保设施正常使用和运用;要对每年新审批的各类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的规定及时予以验收,并督促企业确保环保设施正常使用和运行;要严把各类规划及各类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关,从源头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有效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三)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力度
要加大生态文明建设资金投入力度,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工程顺利实施。同时,要制订优惠政策,吸纳民间资金,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接受社会捐助,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建立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补偿机制,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依法征收国家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规费;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专项基金,积极争取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世行贷款等项目资金,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不断加强对矿山企业监管、检查力度,督促企业认真落实各项生态保护措施,做好资源的循环利用工作。
(四) 加大法制建设力度
要加大法制建设力度,不断完善资源开发的相关法规,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依法打击各种乱砍滥伐林木和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对违反“三同时”制度、不正常运转治污设施、超标排污、不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等违法行为重点查处。强化限期治理制度,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对不能稳定达标或超总量排污的企业实行限期治理,以强硬手段减少污染物,保护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卫东.对柴达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青海师大学报.2008.3.
[2].青海省生态文明保护“十一五”规划,青海省发改委,2005.12.
[3]. 江西省东江源头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十一五”规划,江西省发改委,2004.12.
(作者单位:青海盐湖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企业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