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9月21日,来自世界多国孔子学院的领导相聚衢州孔氏家庙。他们在衢开展“孔子嫡裔家乡行”活动,祭祀孔子先圣,体验柯城儒风,感知中华传统文化……
院落深深的孔氏家庙
2010年9月28日,孔子2561周年诞辰。
我伫立衢州老城街头,一边是寻常百姓的巷陌,一边是院落深深的孔庙。
探视庙内林立的参天古树,历史的风尘瞬时就在眼前弥漫,直觉得这些堆积厚重的砖土石头带着时光的刻痕告诉你,这是走在孔氏族人曾走过的路上。
走过大成门,走过思鲁阁,走过圣泽楼……每走一步,便是往岁月的深处迈进一步,我观瞻着,就像走进历史的长廊。而你知道,这些建筑都是在孔子之后所造。你不由得开始惊叹一个文人身后竟然释放如此浩荡的能量。
一个个角楼,一块块碑文,无不诉说那一次次谥封的历史。
想起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于《论语》的注解。一箪食、一瓢饮,乐在陋巷的颜回;征战沙场,抱伤临终不忘端正衣冠,成全儒者之死的子路;沂水河边,携童踏歌而行,自有一番恬淡宁静的曾点等七十二圣贤。
想象着历史深处那段岁月:宋代衍圣公孔端友率领曲阜的家族精英、负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跟随着皇帝的脚步扈跸南渡。一路不渝之情,在朝野上下流传。于是三衢之地,平空建起一座形制规整、气度非凡的东南阙里,上下八百余年,流传至今。手抚亭柱,心中只有感叹:从此,南方的平民走进承接儒学教育的历史。
别树一帜的祭孔礼
还没感受完孔庙悠远的文源,忽然听到庙内传出琅琅的诵读《论语》之声。孔庙正在举行盛大的祭孔典礼,纪念孔子诞辰2561周年。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随着悠扬的钟声响起,“祭礼”开始,在奏乐、进香、献五谷后,衢州市人民政府代表、儒学专家代表、世界各地孔子学院领导代表、衢州市社会各界代表等,分别向孔子像敬献花篮。在向孔子像行鞠躬礼后,主祭人、衢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尚清诵读《祭孔子文》。
紧接着,衢州二中学生的《颂孔子》拉开了第二章“颂礼”的序幕。外国友人孔子学院代表、农民代表、市民代表、孔府少儿读经班先后诵读了《论语》章句。典礼最后,《孔庙孔府孔林》特种邮票也揭开了面纱。最后,祭礼在全体共唱《大同颂》中落幕。
孔庙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相对于目前祭孔活动中盛行的传统祭祀方式,南孔衢州定位于“当代人祭孔”。以“今礼”祭孔,摒弃那些旧礼仪,穿现代人的服装,行现代人的礼节,祭祀的仪式也简化了很多,不仿古、不复古,改“献三牲”为“献五谷”、改佾舞为朗诵《论语》章句等。衢州人说:现代人祭孔,目的同样是为了继承与弘扬儒家思想的精髓。
出人意料,采访中我们还得知,“当代人祭孔”的浙江衢州南宗祭孔,已于2005年上半年被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2010年上半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孔氏后裔的时代感
我们幸运地采访到了当代祭孔方式的创始人、衢州孔氏南宗家庙管委会主任、孔子七十五世嫡长孙孔祥楷先生。
这是一位沉静如水、威严如山的老人。很少有人同他一样,认真、豪爽,却又让人觉得无比亲近。
在衢州,男女老少都称孔祥楷为“老爷子”。提起他,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有才干、有思想”。
孔祥楷说,“今礼祭孔”,就是将孔子请下神坛,还其以人的本来面目。采访中,老爷子挂在嘴边最多的,就是孔子那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访谈中孔祥楷回忆起第一次举办“祭孔”的情景。
那是2004年9月28日,孔子诞辰2555周年纪念日。这一天,经过三年的精心筹备,衢州市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衢州国际孔子文化节暨祭孔大典”。当地政府采纳了孔祥楷建议,确定“当代人祭孔”作为孔氏南宗家庙祭礼的定位。
孔祥楷深思熟虑,精心设计整个“公祭”议程:改“太牢”为五谷;采摘家庙里的古银杏叶和古柏树叶系以黄丝带,取代贵宾胸签上的鲜花;以字斟句酌的《祭文》和他亲自作曲的《大同颂》为尾声。不少人佩服老爷子策划、作曲、指挥等多才多艺的能力。祭奠结束后,中国孔子基金会常务副会长刘蔚华教授说:“祥楷,你开创了一个祭祀新仪式。”
世界孔子学院的中国情
在今年的祭孔大典上,记者还看到了许多蓝眼睛、白皮肤、高鼻梁的老外,对于孔子,他们和国人一样,都抱着无比尊崇的心情。
他们是来自摩洛哥、西班牙、德国、冰岛等国的孔子学院领导和韩国大田市近30位中小学校长。那些日子里,他们在衢州开展“孔子嫡裔家乡行”活动,祭祀孔子先圣,体验柯城儒风,感知孔氏嫡裔。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能够参与并见证这样的盛典,深感荣幸,回去之后我要把所见所闻告诉我的德国学生。”德国鲁尔都市孔子学院院长安雅·森茨博士作为此次外国友人及世界孔子学院代表诵读了《论语》的章句。她告诉记者,现在中国日益强大,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了解中国,而儒学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儒学可以加深对中国的了解。
陪同在安雅博士身边担任翻译的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武汉大学外语学院德文系教授许宽华也对记者说:“衢州有古代文化积淀,也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非常好,很高兴来衢州。”他说,在德国孔子学院,除了日常学习的学生之外,还开设了许多中国文化的趣味班,比如剪纸、刺绣、书法、绘画等等,德国学生对此兴趣很大,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报名。
来自冰岛北极光孔子学院的院长、今年41岁的歌尔,是老外里中文最好的一个。他说,他大学读的是哲学专业,曾经在中国、美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等地留学,2001年至2003年曾在中国人民大学求学。这是他第一次来衢州。“我在1998年对中国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先在德国学习汉语1年,再去美国夏威夷大学念博士,选的是中西方哲学的比较,2001年至2003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
歌尔介绍说,2008年5月16日,北极光孔子学院这个坐落在地球最北端的孔子学院成立,当时有汉语书籍1300多册,目前已达3000多册,包括语言、文化、社会、地理等方面书籍。中文系现有35名大学生,算上各类培训班总人数有上百人。
“冰岛面积和浙江省差不多。” 歌尔说,在人口仅30多万人的国度里,到今年5月孔子学院培训3000余人次,占到总人口的1%。“这是个很了不起的数字,冰岛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真的很高。”
采访中,我们还遇见了衢州当地对外文化交流最频繁的学校——衢州二中的校长潘志强。这位英语老师出身的校长,一路亲自为老外院长们担任翻译。谈起文化交流事业,他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早在1994年,衢州就与美国雷德温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雷德温市女教师戴茜到衢州二中任教,而我当年也被派到雷德温市担当文化使者,由此开始了两市间的文化交流。” 潘志强说,回国后,他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口语对话能力,多次组织夏令营、联谊活动等开展对外文化交流。这对于我们,既是挑战,又是把衢州孔子文化推向世界的契机。”□
院落深深的孔氏家庙
2010年9月28日,孔子2561周年诞辰。
我伫立衢州老城街头,一边是寻常百姓的巷陌,一边是院落深深的孔庙。
探视庙内林立的参天古树,历史的风尘瞬时就在眼前弥漫,直觉得这些堆积厚重的砖土石头带着时光的刻痕告诉你,这是走在孔氏族人曾走过的路上。
走过大成门,走过思鲁阁,走过圣泽楼……每走一步,便是往岁月的深处迈进一步,我观瞻着,就像走进历史的长廊。而你知道,这些建筑都是在孔子之后所造。你不由得开始惊叹一个文人身后竟然释放如此浩荡的能量。
一个个角楼,一块块碑文,无不诉说那一次次谥封的历史。
想起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于《论语》的注解。一箪食、一瓢饮,乐在陋巷的颜回;征战沙场,抱伤临终不忘端正衣冠,成全儒者之死的子路;沂水河边,携童踏歌而行,自有一番恬淡宁静的曾点等七十二圣贤。
想象着历史深处那段岁月:宋代衍圣公孔端友率领曲阜的家族精英、负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跟随着皇帝的脚步扈跸南渡。一路不渝之情,在朝野上下流传。于是三衢之地,平空建起一座形制规整、气度非凡的东南阙里,上下八百余年,流传至今。手抚亭柱,心中只有感叹:从此,南方的平民走进承接儒学教育的历史。
别树一帜的祭孔礼
还没感受完孔庙悠远的文源,忽然听到庙内传出琅琅的诵读《论语》之声。孔庙正在举行盛大的祭孔典礼,纪念孔子诞辰2561周年。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随着悠扬的钟声响起,“祭礼”开始,在奏乐、进香、献五谷后,衢州市人民政府代表、儒学专家代表、世界各地孔子学院领导代表、衢州市社会各界代表等,分别向孔子像敬献花篮。在向孔子像行鞠躬礼后,主祭人、衢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尚清诵读《祭孔子文》。
紧接着,衢州二中学生的《颂孔子》拉开了第二章“颂礼”的序幕。外国友人孔子学院代表、农民代表、市民代表、孔府少儿读经班先后诵读了《论语》章句。典礼最后,《孔庙孔府孔林》特种邮票也揭开了面纱。最后,祭礼在全体共唱《大同颂》中落幕。
孔庙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相对于目前祭孔活动中盛行的传统祭祀方式,南孔衢州定位于“当代人祭孔”。以“今礼”祭孔,摒弃那些旧礼仪,穿现代人的服装,行现代人的礼节,祭祀的仪式也简化了很多,不仿古、不复古,改“献三牲”为“献五谷”、改佾舞为朗诵《论语》章句等。衢州人说:现代人祭孔,目的同样是为了继承与弘扬儒家思想的精髓。
出人意料,采访中我们还得知,“当代人祭孔”的浙江衢州南宗祭孔,已于2005年上半年被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2010年上半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孔氏后裔的时代感
我们幸运地采访到了当代祭孔方式的创始人、衢州孔氏南宗家庙管委会主任、孔子七十五世嫡长孙孔祥楷先生。
这是一位沉静如水、威严如山的老人。很少有人同他一样,认真、豪爽,却又让人觉得无比亲近。
在衢州,男女老少都称孔祥楷为“老爷子”。提起他,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有才干、有思想”。
孔祥楷说,“今礼祭孔”,就是将孔子请下神坛,还其以人的本来面目。采访中,老爷子挂在嘴边最多的,就是孔子那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访谈中孔祥楷回忆起第一次举办“祭孔”的情景。
那是2004年9月28日,孔子诞辰2555周年纪念日。这一天,经过三年的精心筹备,衢州市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衢州国际孔子文化节暨祭孔大典”。当地政府采纳了孔祥楷建议,确定“当代人祭孔”作为孔氏南宗家庙祭礼的定位。
孔祥楷深思熟虑,精心设计整个“公祭”议程:改“太牢”为五谷;采摘家庙里的古银杏叶和古柏树叶系以黄丝带,取代贵宾胸签上的鲜花;以字斟句酌的《祭文》和他亲自作曲的《大同颂》为尾声。不少人佩服老爷子策划、作曲、指挥等多才多艺的能力。祭奠结束后,中国孔子基金会常务副会长刘蔚华教授说:“祥楷,你开创了一个祭祀新仪式。”
世界孔子学院的中国情
在今年的祭孔大典上,记者还看到了许多蓝眼睛、白皮肤、高鼻梁的老外,对于孔子,他们和国人一样,都抱着无比尊崇的心情。
他们是来自摩洛哥、西班牙、德国、冰岛等国的孔子学院领导和韩国大田市近30位中小学校长。那些日子里,他们在衢州开展“孔子嫡裔家乡行”活动,祭祀孔子先圣,体验柯城儒风,感知孔氏嫡裔。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能够参与并见证这样的盛典,深感荣幸,回去之后我要把所见所闻告诉我的德国学生。”德国鲁尔都市孔子学院院长安雅·森茨博士作为此次外国友人及世界孔子学院代表诵读了《论语》的章句。她告诉记者,现在中国日益强大,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了解中国,而儒学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儒学可以加深对中国的了解。
陪同在安雅博士身边担任翻译的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武汉大学外语学院德文系教授许宽华也对记者说:“衢州有古代文化积淀,也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非常好,很高兴来衢州。”他说,在德国孔子学院,除了日常学习的学生之外,还开设了许多中国文化的趣味班,比如剪纸、刺绣、书法、绘画等等,德国学生对此兴趣很大,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报名。
来自冰岛北极光孔子学院的院长、今年41岁的歌尔,是老外里中文最好的一个。他说,他大学读的是哲学专业,曾经在中国、美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等地留学,2001年至2003年曾在中国人民大学求学。这是他第一次来衢州。“我在1998年对中国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先在德国学习汉语1年,再去美国夏威夷大学念博士,选的是中西方哲学的比较,2001年至2003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
歌尔介绍说,2008年5月16日,北极光孔子学院这个坐落在地球最北端的孔子学院成立,当时有汉语书籍1300多册,目前已达3000多册,包括语言、文化、社会、地理等方面书籍。中文系现有35名大学生,算上各类培训班总人数有上百人。
“冰岛面积和浙江省差不多。” 歌尔说,在人口仅30多万人的国度里,到今年5月孔子学院培训3000余人次,占到总人口的1%。“这是个很了不起的数字,冰岛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真的很高。”
采访中,我们还遇见了衢州当地对外文化交流最频繁的学校——衢州二中的校长潘志强。这位英语老师出身的校长,一路亲自为老外院长们担任翻译。谈起文化交流事业,他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早在1994年,衢州就与美国雷德温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雷德温市女教师戴茜到衢州二中任教,而我当年也被派到雷德温市担当文化使者,由此开始了两市间的文化交流。” 潘志强说,回国后,他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口语对话能力,多次组织夏令营、联谊活动等开展对外文化交流。这对于我们,既是挑战,又是把衢州孔子文化推向世界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