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宗旨,也是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焦点。究竟中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数学素质呢?较为一致的看法是:要培养学生具有比较丰富的数学知识,熟练的数学技能,强烈的数学意识。中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体现素质教育,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生动活泼,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热爱祖国等思想品德和良好的习惯。下面谈一谈我在多年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一、 实施素质教育要正确把握课时教学目标
传统的应试教育把单纯的知识传授作为课时教学目标。而素质教育则要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把数学知识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心理素质目标、思想品德教育目标的落实作为课时教学目标的要求。数学知识目标在教材中是明显的,但其他的目标在教材中是比较隐蔽的。因此,我在提高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把握准教材,掌握好每节课的知识结构体系,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所要达到的知识和能力等各方面的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从而确定课时教学目标和所要用的教学方法,正确把握好教材中所体现的能力、心理素质和思想品德目标。比如,我在教“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这一课时,课题本身就明显告诉学生要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并正确应用。而这一课时教材内容的能力、心理素养和思想品德教育点不很清楚,不易看出。但教师只要认真钻研教材、阅读分析教材,就能看出:该课时的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旧知识和实验操作的方法,探索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把任意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凑成一个平角,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趣、仔细认真的学习习惯。
二、 实施素质教育应注重数学兴趣的培养
众所周知,由于重视应视教育,造成的恶果是学生数学素质偏低,高分低能现象非常严重。现代数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认识过程。在该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要想使学生高智高能,落实素质教育,教师就必须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我经常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数学,参与社会建设要有坚实的数学基础,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潜力。学生喜欢什么学科,往往与任课教师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增加对学生的感情投入,通过课堂教学中的许多细微之处,对学生科学引导、热情帮助,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老师的爱心,沟通师生感情。大量的事实证明这样一个真理:如果师生之间有感情的共鸣,学生对数学课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 发挥分数在素质教育中的正确导向作用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教师的法宝。”这是应试教育中致命的弱点。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为发挥分数在素质教育中的正确导向作用,我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淡化分数竞争,强化人才竞争。考试分数的差异和由此引发的竞争是客观的,这种竞争不应该是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学校之间的竞争,而应是国际之间的竞争。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教育工作者应把眼光看远一点,不要把每次的考分看得过重。应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适应社会的需求,发挥自己的长处,做社会有用之才。第二,强化教学过程中的素质教育。有教学就有考试,应试能力也是学生素质中的一种。我经常进行数学教育过程化研究,在提高学生能力上下工夫。第三,强化科学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估。我的做法是:从平时测验分、期中月考考分、期末联考分、平时考查等多方面衡量一个学生的成绩。
总之,大力推广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当前非常紧迫的任务。我们要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为提高素质教育质量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 实施素质教育要正确把握课时教学目标
传统的应试教育把单纯的知识传授作为课时教学目标。而素质教育则要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把数学知识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心理素质目标、思想品德教育目标的落实作为课时教学目标的要求。数学知识目标在教材中是明显的,但其他的目标在教材中是比较隐蔽的。因此,我在提高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把握准教材,掌握好每节课的知识结构体系,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所要达到的知识和能力等各方面的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从而确定课时教学目标和所要用的教学方法,正确把握好教材中所体现的能力、心理素质和思想品德目标。比如,我在教“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这一课时,课题本身就明显告诉学生要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并正确应用。而这一课时教材内容的能力、心理素养和思想品德教育点不很清楚,不易看出。但教师只要认真钻研教材、阅读分析教材,就能看出:该课时的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旧知识和实验操作的方法,探索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把任意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凑成一个平角,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趣、仔细认真的学习习惯。
二、 实施素质教育应注重数学兴趣的培养
众所周知,由于重视应视教育,造成的恶果是学生数学素质偏低,高分低能现象非常严重。现代数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认识过程。在该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要想使学生高智高能,落实素质教育,教师就必须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我经常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数学,参与社会建设要有坚实的数学基础,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潜力。学生喜欢什么学科,往往与任课教师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增加对学生的感情投入,通过课堂教学中的许多细微之处,对学生科学引导、热情帮助,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老师的爱心,沟通师生感情。大量的事实证明这样一个真理:如果师生之间有感情的共鸣,学生对数学课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 发挥分数在素质教育中的正确导向作用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教师的法宝。”这是应试教育中致命的弱点。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为发挥分数在素质教育中的正确导向作用,我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淡化分数竞争,强化人才竞争。考试分数的差异和由此引发的竞争是客观的,这种竞争不应该是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学校之间的竞争,而应是国际之间的竞争。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教育工作者应把眼光看远一点,不要把每次的考分看得过重。应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适应社会的需求,发挥自己的长处,做社会有用之才。第二,强化教学过程中的素质教育。有教学就有考试,应试能力也是学生素质中的一种。我经常进行数学教育过程化研究,在提高学生能力上下工夫。第三,强化科学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估。我的做法是:从平时测验分、期中月考考分、期末联考分、平时考查等多方面衡量一个学生的成绩。
总之,大力推广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当前非常紧迫的任务。我们要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为提高素质教育质量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