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同纽约州长斯皮策的招妓丑闻一样,贝尔斯登的危机或许也是一场阴谋,而中信证券的华尔街美梦就此葬送
2008年3月13日下午4点半,中信证券的华尔街意向性合作伙伴贝尔斯登(Bear Stearns Cos.)被对冲基金推向了破产的漩涡之中。于2007年11月2日高调宣布进军华尔街的中信证券顿时慌了神,还处在尽职调查阶段的合作伙伴就快完蛋了。2008年3月16日,摩根大通宣布出手拯救贝尔斯登,支付的代价总计2.7亿美元。
中信证券的董事会彻底失望了。
2008年3月19日,中信证券粗暴地宣布终止与贝尔斯登的一切合作。中信证券一只已经伸向华尔街的脚迅速地收了回来,掐断了自己的一切后路,没有给自己一个走出去的机会。摩根大通加价了,美国国会介入了,还有很多人在觊觎贝尔斯登,中信证券却成了永远的看客。
这是中国证券界一场糟糕的国际化,背后充满着辛酸与无奈。
梦幻恋情
贝尔斯登一直希望寻找一个合作伙伴,最好来自亚洲。
次贷危机让贝尔斯登很是尴尬,旗下两只对冲基金不得不清盘,虽然母公司拿出了资金去弥补两只对冲基金造成的窟窿,但是不依不饶的美国人拿起法律武器要跟贝尔斯登干到底。次贷危机就如病毒一般侵袭着贝尔斯登,2007年第三季度,贝尔斯登实现净营收13亿美元,同比下降38%;其中,固定收益业务(Fix Income Securities and Related Products )营收同比降幅高达88%,仅为1.18亿美元;实现净利润1.713亿美元,每股收益1.16美元,同比降幅分别达61%和62%,为近十几年来的最大跌幅。2007年8月,贝尔斯登的股价一度跌至历史最低点103美元。
贝尔斯登在次贷危机中受到的影响还远远没有结束,必须要寻求合作伙伴共渡难关。贝尔斯登四处寻求有实力的战略合作者,希望合作者能提供大量的现金支持,以期改善其糟糕的财务报表。英国富豪刘易斯(Joseph H. Lewis)提着8.604亿美元收购了贝尔斯登7%的股份,成为其名义上的第一大股东之后,巴菲特等金融大鳄也盯上了贝尔斯登。
引来刘易斯的贝尔斯登非常担心这个英国人,贝尔斯登的强硬派大股东兼总裁吉米.凯恩(Jimmy Cayne)希望全球副董事长兼亚洲区总裁唐伟为贝尔斯登引入一个可以结盟的白衣骑士,并希望这个白衣骑士来自于亚洲,最好是中国。
在次贷危机尚未上演时,唐伟就找过私交甚好的常振明,常当时是建行行长,唐伟希望能为贝尔斯登引入建行这个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随后,该消息在美国开始泄漏,贝尔斯登高层担心中海油美国并购失败案再次重演,加之彼时,贝尔斯登股价坚挺,故谈判不了了之。
后来常振明调任中信集团总经理,正在酝酿A+H上市的中信银行让唐伟再次看到了希望,中信集团亦对这家华尔街第五大投行非常感兴趣,双方展开了实质性谈判。然而美国对投资银行的监管使得中信银行的入股十分棘手,但中信集团不想放过这个机会。
中信集团旗下的中信证券开始接触贝尔斯登,中信证券董事长王东明对唐伟颇有好感,与贝尔斯登的合作也进展迅速。入股贝尔斯登,以及合资成立香港公司,这是一揽子的合作计划。
随后两家发布信息,中信证券出资10亿美元,购买贝尔斯登40年期的可转换信托优先证券,在全面摊薄基础上,可转换成相当于6%的贝尔斯登股份,并可增持至9.9%;贝尔斯登出资10亿美元购入一笔6年期的可转换债券,以及一个有效期为5年的期权,摊薄之后将持有中信证券2%。两家还商量,中信证券用香港子公司跟贝尔斯登的亚洲区公司合资,尤其是贝尔斯登手上还有8000亿元的中国“泛黄区业务”(指黄河沿岸十多个省份的产权交易所的业务),让中信证券垂涎三尺。
这将是一段很有面子的跨国姻缘。无论是之前的中海油海外并购还是民生银行等金融企业收购国外银行股权,中国企业都必须掏出真金白银才能购买这些海外企业的股权,而中信证券跟贝尔斯登的合作,开启了中国企业首次用股权跟外国企业进行合作的先例。尤其是中信证券在历史高位的合作,让国人为此交易欢心鼓舞。随后中信证券的股价快速下跌,这桩买卖对于中信证券显得越来越划算,中信证券希望美国财政部能尽快批准这桩合作,中国证监会更是放言鼓励中信证券走出去。
不断下滑的股价让美国人迟疑了,他们越来越觉得这桩交易充满了股价泡沫,美国财政部的批复迟迟不能下来,中信证券在焦急的等待中股价腰斩,甚至有传言中信集团为了打消美国人关于股价的担心,不惜准备进场托市,拉升中信证券的股价。春节之后,美国的金融危机越来越让中信证券看不到希望,而中国股市的下跌,也让这桩交易前景越来越暗淡。
七日浩劫
2008年3月4日,一个可怕的消息传到了中国,中信证券的合作伙伴出现了危机,欧洲银行已经停止与贝尔斯登进行交易。不仅仅是贝尔斯登,整个西方金融行业遭遇流动性危机,欧美市场开始大量抛售金融股,形势愈演愈烈。
3月10日,贝尔斯登发行了一只交易所基金(ETF),但是无人问津。当天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也破天荒地站出来为贝尔斯登以及整个华尔街辩护,“投资银行都具有足够的缓冲资本”。然而,投资者对SEC的话无动于衷。第二天,更多的客户从贝尔斯登抽走了资金。3月13日,美国银行停止了跟贝尔斯登的任何交易,贝尔斯登遭遇挤兑的信息犹如病毒一般在华尔街传染,其他的大行也没有幸免。
就在3月13日一大早,拥有6年瑞士信贷经纪业务主管经历的纽约S3对冲基金合伙人BogSloan向他的客户下达了最后的指令,“把资金全部撤出贝尔斯登”。BogSloan对贝尔斯登的现任总裁阿兰·施瓦茨(Alan Schwartz)很无奈地说,“这绝不是落井下石,贝尔斯登已经不行了”。接下来,一个美国胖子一下子提走了250亿美元的客户资产,贝尔斯登彻底枯竭了。
这是阴谋?华尔街有人说这是贝尔斯登的对手要将其置于死地,提走巨额现金,使其流动资金枯竭,陷入流动性危机之中,如果能破产,那是最好的结局。一下子提走了250亿美元,在全球任何一家银行,更不用说是投行,都会一下子陷入挤兑的漩涡。
接下来潮水一般的电话让阿兰·施瓦茨崩溃了。对,就是S3这根最后的稻草引发了挤兑的疯狂,让阿兰·施瓦茨喘不过气来。 当天下午4点30分(美国东部时间),施瓦茨拿起了接通纽约联储的电话,这位2008年1月9日才刚刚到任的贝尔斯登主席兼CEO向纽约联储发出了最后的求救:“我们需要帮助。”
当天晚上,美联储灯火通明,贝尔斯登一旦破产,将给深受次贷危机影响的华尔街带来致命的打击,引发的连锁反应将使华尔街陷入金融危机。拯救贝尔斯登就是拯救华尔街,美联储最后商议向贝尔斯登提供流动性支持,但是贝尔斯登没有商业银行业务,美联储只有通过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 Co.)为过桥,给贝尔斯登提供28天期的贷款。摩根大通的条件就是以每股两美元的价格收购贝尔斯登的股权。
我们怕了
“那是不可思议的交易。”中信证券在完全停止了尚未完成的合作双方尽职调查,所有派出的调查人员返回中信证券。
尤其是摩根大通近乎打劫般的收购让中信证券惊讶,一旦收购成功,那么中信证券10亿美元的投资与摩根大通2.7亿美元的收购成本相比,简直离谱到了可笑的地步。
在这之前,中信证券试图与贝尔斯登重新谈判合作的价格,但是阿兰·施瓦茨整天忙于应付客户的挤兑,双方的谈判一直没有结果。尤其在欧洲银行停止了跟贝尔斯登进行交易以后,中信证券还在期待着收购贝尔斯登的亚洲区业务,贝尔斯登在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以及大陆拥有着非常丰厚的客户资源,仅仅就“泛黄区业务”,总交易额就超过8000亿元,这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现在摩根在拯救贝尔斯登,中信证券只是一个距离最近的看客”,摩根大通介入后,中信证券已经对曾经充满幻想的联姻失去了信心。“中信证券与贝尔斯登当初的合作是10亿美元,这次摩根大通用2.7亿美元就要收购,这个价格太低了,美联储是不会将这个果实交给中信证券的。”中信证券内部人士认为。
“中信证券与贝尔斯登的合作现在还处在一个尽职调查的过程之中,没想到事情恶化的这么迅速,贝尔斯登的窟窿到底有多大,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数据,可以判断的是,摩根大通给出的2美元一股的价格,基本可以将隐性风险囊括。”知情人士分析。
事实上,中信证券本可以不成为看客的,他们太没有耐心与信心了。在贝尔斯登和摩根大通的声明中称,贝尔斯登将与摩根大通一道寻找永久性的战略投资者,以减轻流动性问题。美国众多投行都在盯着这个机会,中信证券作为签署过合作协议的合作方,具有优先权,这为中信证券保留了一线希望。
但是中信证券对此依然担心:“现在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包括美联储的贷款能否挽救贝尔斯登的流动性危机,摩根大通到底会向贝尔斯登投入多少资金,其介入是否标志着次贷危机就此将出现转机等。而一旦贝尔斯登的危机化解不了,美国出现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就依然存在,贝尔斯登也许就真正破产了。”
3月19日,中信证券正式宣布:“贝尔斯登与摩根大通在2008年3月17日晨(即,纽约时间2008年3月16日晚)共同发出公告,双方的董事会已达成协议,并批准拟由摩根大通以换股方式全面收购贝尔斯登。因此,中信证券2007年11月2日公告双方战略合作计划的基础和前提已经不再存在。根据董事会的授权,中信证券决定终止与贝尔斯登相互投资和业务合作计划的协商,全面终止与贝尔斯登的合作。”
这是一个粗暴的决定,中信证券董事会彻底地关闭了与贝尔斯登合作的大门。中信证券称,公司现已终止与贝尔斯登就原有相互投资和业务合作计划的所有协商工作;上述工作终止后,公司与贝尔斯登将不会就原有相互投资和业务合作计划签署任何协议,公司也不会因此承担任何责任和义务。鉴于公司就上述计划未曾与贝尔斯登签署任何正式协议,更未支付任何价款,因而公司不会承担相关的投资风险及损失。
英国人刘易斯生气了,摩根大通也改变了之前的收购方案,改为贝尔斯登向其定向增发股票,每股的价格也提升到10美元。纽约联储表示,将控制贝尔斯登价值300亿美元的资产组合,为摩根大通的收购提供便利。虽然美国国会认为美联储为贝尔斯登提供担保融资是扩权,但是美国财政部却支持美联储的行为,因为那不仅仅是拯救华尔街,而是拯救美国的金融危机,拯救美国的经济。可以判断,贝尔斯登不会死去,但是中信证券的华尔街之路却走到了尽头,主动终止了可以重启谈判的优先权,这可以说是一种粗暴的放弃。
“现在是拷问中国金融企业在国际上到底有多大竞争力的时候了”,中信证券内部人士承认,在拯救贝尔斯登的过程中,摩根大通的行动之快捷与谈判之果断,都是中信证券需要学习与锻炼的。面对看不清前景的贝尔斯登,中信证券的决定是完全终止合作,撇清是非,而不是抓住有利时机争取并购的主动权。
2008年3月13日下午4点半,中信证券的华尔街意向性合作伙伴贝尔斯登(Bear Stearns Cos.)被对冲基金推向了破产的漩涡之中。于2007年11月2日高调宣布进军华尔街的中信证券顿时慌了神,还处在尽职调查阶段的合作伙伴就快完蛋了。2008年3月16日,摩根大通宣布出手拯救贝尔斯登,支付的代价总计2.7亿美元。
中信证券的董事会彻底失望了。
2008年3月19日,中信证券粗暴地宣布终止与贝尔斯登的一切合作。中信证券一只已经伸向华尔街的脚迅速地收了回来,掐断了自己的一切后路,没有给自己一个走出去的机会。摩根大通加价了,美国国会介入了,还有很多人在觊觎贝尔斯登,中信证券却成了永远的看客。
这是中国证券界一场糟糕的国际化,背后充满着辛酸与无奈。
梦幻恋情
贝尔斯登一直希望寻找一个合作伙伴,最好来自亚洲。
次贷危机让贝尔斯登很是尴尬,旗下两只对冲基金不得不清盘,虽然母公司拿出了资金去弥补两只对冲基金造成的窟窿,但是不依不饶的美国人拿起法律武器要跟贝尔斯登干到底。次贷危机就如病毒一般侵袭着贝尔斯登,2007年第三季度,贝尔斯登实现净营收13亿美元,同比下降38%;其中,固定收益业务(Fix Income Securities and Related Products )营收同比降幅高达88%,仅为1.18亿美元;实现净利润1.713亿美元,每股收益1.16美元,同比降幅分别达61%和62%,为近十几年来的最大跌幅。2007年8月,贝尔斯登的股价一度跌至历史最低点103美元。
贝尔斯登在次贷危机中受到的影响还远远没有结束,必须要寻求合作伙伴共渡难关。贝尔斯登四处寻求有实力的战略合作者,希望合作者能提供大量的现金支持,以期改善其糟糕的财务报表。英国富豪刘易斯(Joseph H. Lewis)提着8.604亿美元收购了贝尔斯登7%的股份,成为其名义上的第一大股东之后,巴菲特等金融大鳄也盯上了贝尔斯登。
引来刘易斯的贝尔斯登非常担心这个英国人,贝尔斯登的强硬派大股东兼总裁吉米.凯恩(Jimmy Cayne)希望全球副董事长兼亚洲区总裁唐伟为贝尔斯登引入一个可以结盟的白衣骑士,并希望这个白衣骑士来自于亚洲,最好是中国。
在次贷危机尚未上演时,唐伟就找过私交甚好的常振明,常当时是建行行长,唐伟希望能为贝尔斯登引入建行这个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随后,该消息在美国开始泄漏,贝尔斯登高层担心中海油美国并购失败案再次重演,加之彼时,贝尔斯登股价坚挺,故谈判不了了之。
后来常振明调任中信集团总经理,正在酝酿A+H上市的中信银行让唐伟再次看到了希望,中信集团亦对这家华尔街第五大投行非常感兴趣,双方展开了实质性谈判。然而美国对投资银行的监管使得中信银行的入股十分棘手,但中信集团不想放过这个机会。
中信集团旗下的中信证券开始接触贝尔斯登,中信证券董事长王东明对唐伟颇有好感,与贝尔斯登的合作也进展迅速。入股贝尔斯登,以及合资成立香港公司,这是一揽子的合作计划。
随后两家发布信息,中信证券出资10亿美元,购买贝尔斯登40年期的可转换信托优先证券,在全面摊薄基础上,可转换成相当于6%的贝尔斯登股份,并可增持至9.9%;贝尔斯登出资10亿美元购入一笔6年期的可转换债券,以及一个有效期为5年的期权,摊薄之后将持有中信证券2%。两家还商量,中信证券用香港子公司跟贝尔斯登的亚洲区公司合资,尤其是贝尔斯登手上还有8000亿元的中国“泛黄区业务”(指黄河沿岸十多个省份的产权交易所的业务),让中信证券垂涎三尺。
这将是一段很有面子的跨国姻缘。无论是之前的中海油海外并购还是民生银行等金融企业收购国外银行股权,中国企业都必须掏出真金白银才能购买这些海外企业的股权,而中信证券跟贝尔斯登的合作,开启了中国企业首次用股权跟外国企业进行合作的先例。尤其是中信证券在历史高位的合作,让国人为此交易欢心鼓舞。随后中信证券的股价快速下跌,这桩买卖对于中信证券显得越来越划算,中信证券希望美国财政部能尽快批准这桩合作,中国证监会更是放言鼓励中信证券走出去。
不断下滑的股价让美国人迟疑了,他们越来越觉得这桩交易充满了股价泡沫,美国财政部的批复迟迟不能下来,中信证券在焦急的等待中股价腰斩,甚至有传言中信集团为了打消美国人关于股价的担心,不惜准备进场托市,拉升中信证券的股价。春节之后,美国的金融危机越来越让中信证券看不到希望,而中国股市的下跌,也让这桩交易前景越来越暗淡。
七日浩劫
2008年3月4日,一个可怕的消息传到了中国,中信证券的合作伙伴出现了危机,欧洲银行已经停止与贝尔斯登进行交易。不仅仅是贝尔斯登,整个西方金融行业遭遇流动性危机,欧美市场开始大量抛售金融股,形势愈演愈烈。
3月10日,贝尔斯登发行了一只交易所基金(ETF),但是无人问津。当天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也破天荒地站出来为贝尔斯登以及整个华尔街辩护,“投资银行都具有足够的缓冲资本”。然而,投资者对SEC的话无动于衷。第二天,更多的客户从贝尔斯登抽走了资金。3月13日,美国银行停止了跟贝尔斯登的任何交易,贝尔斯登遭遇挤兑的信息犹如病毒一般在华尔街传染,其他的大行也没有幸免。
就在3月13日一大早,拥有6年瑞士信贷经纪业务主管经历的纽约S3对冲基金合伙人BogSloan向他的客户下达了最后的指令,“把资金全部撤出贝尔斯登”。BogSloan对贝尔斯登的现任总裁阿兰·施瓦茨(Alan Schwartz)很无奈地说,“这绝不是落井下石,贝尔斯登已经不行了”。接下来,一个美国胖子一下子提走了250亿美元的客户资产,贝尔斯登彻底枯竭了。
这是阴谋?华尔街有人说这是贝尔斯登的对手要将其置于死地,提走巨额现金,使其流动资金枯竭,陷入流动性危机之中,如果能破产,那是最好的结局。一下子提走了250亿美元,在全球任何一家银行,更不用说是投行,都会一下子陷入挤兑的漩涡。
接下来潮水一般的电话让阿兰·施瓦茨崩溃了。对,就是S3这根最后的稻草引发了挤兑的疯狂,让阿兰·施瓦茨喘不过气来。 当天下午4点30分(美国东部时间),施瓦茨拿起了接通纽约联储的电话,这位2008年1月9日才刚刚到任的贝尔斯登主席兼CEO向纽约联储发出了最后的求救:“我们需要帮助。”
当天晚上,美联储灯火通明,贝尔斯登一旦破产,将给深受次贷危机影响的华尔街带来致命的打击,引发的连锁反应将使华尔街陷入金融危机。拯救贝尔斯登就是拯救华尔街,美联储最后商议向贝尔斯登提供流动性支持,但是贝尔斯登没有商业银行业务,美联储只有通过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 Co.)为过桥,给贝尔斯登提供28天期的贷款。摩根大通的条件就是以每股两美元的价格收购贝尔斯登的股权。
我们怕了
“那是不可思议的交易。”中信证券在完全停止了尚未完成的合作双方尽职调查,所有派出的调查人员返回中信证券。
尤其是摩根大通近乎打劫般的收购让中信证券惊讶,一旦收购成功,那么中信证券10亿美元的投资与摩根大通2.7亿美元的收购成本相比,简直离谱到了可笑的地步。
在这之前,中信证券试图与贝尔斯登重新谈判合作的价格,但是阿兰·施瓦茨整天忙于应付客户的挤兑,双方的谈判一直没有结果。尤其在欧洲银行停止了跟贝尔斯登进行交易以后,中信证券还在期待着收购贝尔斯登的亚洲区业务,贝尔斯登在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以及大陆拥有着非常丰厚的客户资源,仅仅就“泛黄区业务”,总交易额就超过8000亿元,这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现在摩根在拯救贝尔斯登,中信证券只是一个距离最近的看客”,摩根大通介入后,中信证券已经对曾经充满幻想的联姻失去了信心。“中信证券与贝尔斯登当初的合作是10亿美元,这次摩根大通用2.7亿美元就要收购,这个价格太低了,美联储是不会将这个果实交给中信证券的。”中信证券内部人士认为。
“中信证券与贝尔斯登的合作现在还处在一个尽职调查的过程之中,没想到事情恶化的这么迅速,贝尔斯登的窟窿到底有多大,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数据,可以判断的是,摩根大通给出的2美元一股的价格,基本可以将隐性风险囊括。”知情人士分析。
事实上,中信证券本可以不成为看客的,他们太没有耐心与信心了。在贝尔斯登和摩根大通的声明中称,贝尔斯登将与摩根大通一道寻找永久性的战略投资者,以减轻流动性问题。美国众多投行都在盯着这个机会,中信证券作为签署过合作协议的合作方,具有优先权,这为中信证券保留了一线希望。
但是中信证券对此依然担心:“现在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包括美联储的贷款能否挽救贝尔斯登的流动性危机,摩根大通到底会向贝尔斯登投入多少资金,其介入是否标志着次贷危机就此将出现转机等。而一旦贝尔斯登的危机化解不了,美国出现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就依然存在,贝尔斯登也许就真正破产了。”
3月19日,中信证券正式宣布:“贝尔斯登与摩根大通在2008年3月17日晨(即,纽约时间2008年3月16日晚)共同发出公告,双方的董事会已达成协议,并批准拟由摩根大通以换股方式全面收购贝尔斯登。因此,中信证券2007年11月2日公告双方战略合作计划的基础和前提已经不再存在。根据董事会的授权,中信证券决定终止与贝尔斯登相互投资和业务合作计划的协商,全面终止与贝尔斯登的合作。”
这是一个粗暴的决定,中信证券董事会彻底地关闭了与贝尔斯登合作的大门。中信证券称,公司现已终止与贝尔斯登就原有相互投资和业务合作计划的所有协商工作;上述工作终止后,公司与贝尔斯登将不会就原有相互投资和业务合作计划签署任何协议,公司也不会因此承担任何责任和义务。鉴于公司就上述计划未曾与贝尔斯登签署任何正式协议,更未支付任何价款,因而公司不会承担相关的投资风险及损失。
英国人刘易斯生气了,摩根大通也改变了之前的收购方案,改为贝尔斯登向其定向增发股票,每股的价格也提升到10美元。纽约联储表示,将控制贝尔斯登价值300亿美元的资产组合,为摩根大通的收购提供便利。虽然美国国会认为美联储为贝尔斯登提供担保融资是扩权,但是美国财政部却支持美联储的行为,因为那不仅仅是拯救华尔街,而是拯救美国的金融危机,拯救美国的经济。可以判断,贝尔斯登不会死去,但是中信证券的华尔街之路却走到了尽头,主动终止了可以重启谈判的优先权,这可以说是一种粗暴的放弃。
“现在是拷问中国金融企业在国际上到底有多大竞争力的时候了”,中信证券内部人士承认,在拯救贝尔斯登的过程中,摩根大通的行动之快捷与谈判之果断,都是中信证券需要学习与锻炼的。面对看不清前景的贝尔斯登,中信证券的决定是完全终止合作,撇清是非,而不是抓住有利时机争取并购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