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化产业扶贫,在打造当地特色文化产业的同时,将偏远山区、贫困地区的文化特色项目综合成为当地独特的文化产业,是沂蒙山区文化扶贫的重点,因地制宜地发展当地特色项目,将扶贫工作打造成生态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项目,从而才能在实现文化强国的同时,最终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文化扶贫;文化产业;文化惠民
精准扶贫工作,除了要使沂蒙山区群众在物质生活上摆脱贫困外,在精神文化上使群众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不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也是一件同等重要的事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精神文明上的小康。实施文化产业推动扶贫,既是全面小康的应有之义,也是扶贫开发攻坚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促进人的自我发展和全面发展,更有利于促进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在政策上,在文化扶贫上用真功,增强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近年来,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任务依然艰巨。究其原因,客观因素当然存在,但最根本的还是精神家园的塑造未能跟上,文化贫乏。物质经济上的扶贫,虽然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难以解决长远性、根本性问题。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出台相应的政策性法规,将文化扶贫作为改善民生的又一重要举措来逐步实施和完善,才能将文化扶贫推上一个新的理论高度,从而才能多措并举的逐步实施。
二、将贫困地区特色文化产业与旅游相结合,打造特色项目产业扶贫
临沂市费县作为沂蒙革命老区,在文化产业方面无疑应更注重当地的旅游文化和民俗民间文化的发展。就旅游文化而言,费县作为中国“奇石之乡”,素有“奇石城”、“园林石之乡”的美称,费县石集“形、雄、肥、秀、瘦、透、漏、皱、色、音”诸特点于一身,已成为国内外装点园林的上乘佳品,并于每年的5月份举办中国(费县)国际赏石旅游文化节,文化节活动将历时一个月,举办各类奇石、玉器、珠宝,砚台以及其他特色产品(工艺品)的展销等。
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带领独具特色的文化项目“走出去”的有效平台;指导具有文化特色的贫困村因地制宜做好文化与旅游、农业、生态等融合发展规划,发展特色文化旅游、现代观光农业等产业,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扩大群众就业增收渠道。以建设集人文、生态、乡村、产业四位一体的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为契机,重点推进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特色文化乡村旅游产业。
三、在文化惠民中文化产业方面,在文化富民上出真招,探索脱贫致富新路径
沂蒙山区的文化特色,当属民俗民间文艺作品,如费县手绣香荷包、虎头鞋、虎头帽的制作等,偏远贫困山区,老一辈人大多保留制作手艺,具体到文化扶贫上可以将保留手艺的民间艺人组织起来,将家庭待就业妇女组织起来,集中教授学习民间手工艺作品等,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品,除了可以带动当地就业、摆脱贫困,也可以做大做强成为一种文化产业。
要在重点项目上出真招。文化重点项目是文化富民快车的引擎。文化富民,首要是做实一批重点项目,抓好项目精准规划。要加大项目包装推介力度,整合要素资源,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使用、税收政策、资金投入等方面的政策配套,推动文化产业重点项目规划实施,使已建成项目精准见效。
四、在文化惠民上使真劲,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是保障贫困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从整体看,临沂市费县贫困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比较滞后,这是我们扶贫开发中的“短板”。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加大优秀文化产品供给,用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去占领群众的生活时间和心灵空间。要实施文化惠民重大工程,组织文化惠民演出、农村电影放映、全民阅读和全民健身,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文体活动,不断满足贫困地区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要在特色打造上出真招,如费县南张庄乡的指洞石的传说项目,已选为临沂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根据这一传说项目而打造出的云瀑洞天旅游景区,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帶动当地知名度的同时,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特色”,就是要走“差异化”“个性化”的发展路子,形成各自的核心竞争力。费县贫困山区有的地缘相接、有的风物相近,在有限的区域内,必须突出地方特色,搞错位发展。要建设特色基地。特色文化基地具有强烈的聚集效应,应立足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带动力强的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和集群,吸引更多文化企业入驻发展,提升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费县是国家4A级旅游县城,乡村旅游的发源地。应将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纳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延续历史文脉,承载文化记忆,打造一批文化特点鲜明、主导产业突出的特色文化示范乡镇、示范村。要培育特色品牌。没有文化的旅游没有生命力,只能“看山看水看月亮”。文化产业富民应将各地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核心是要形成文化品牌优势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任务十分艰巨。文化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铁肩担责、攻坚克难,以决战决胜的坚定信心和从严从实的工作作风,奋力夺取脱贫奔康的全面胜利。
面临复杂的扶贫开发实情,在时时审视自身工作的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群众的精神文明素质。要加强“知恩、感恩、报恩”教育,引导贫困群众给予扶贫开发工作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文明健康、勤俭节约、自立自强、遵纪守法的良好风气。
关键词:文化扶贫;文化产业;文化惠民
精准扶贫工作,除了要使沂蒙山区群众在物质生活上摆脱贫困外,在精神文化上使群众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不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也是一件同等重要的事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精神文明上的小康。实施文化产业推动扶贫,既是全面小康的应有之义,也是扶贫开发攻坚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促进人的自我发展和全面发展,更有利于促进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在政策上,在文化扶贫上用真功,增强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近年来,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任务依然艰巨。究其原因,客观因素当然存在,但最根本的还是精神家园的塑造未能跟上,文化贫乏。物质经济上的扶贫,虽然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难以解决长远性、根本性问题。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出台相应的政策性法规,将文化扶贫作为改善民生的又一重要举措来逐步实施和完善,才能将文化扶贫推上一个新的理论高度,从而才能多措并举的逐步实施。
二、将贫困地区特色文化产业与旅游相结合,打造特色项目产业扶贫
临沂市费县作为沂蒙革命老区,在文化产业方面无疑应更注重当地的旅游文化和民俗民间文化的发展。就旅游文化而言,费县作为中国“奇石之乡”,素有“奇石城”、“园林石之乡”的美称,费县石集“形、雄、肥、秀、瘦、透、漏、皱、色、音”诸特点于一身,已成为国内外装点园林的上乘佳品,并于每年的5月份举办中国(费县)国际赏石旅游文化节,文化节活动将历时一个月,举办各类奇石、玉器、珠宝,砚台以及其他特色产品(工艺品)的展销等。
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带领独具特色的文化项目“走出去”的有效平台;指导具有文化特色的贫困村因地制宜做好文化与旅游、农业、生态等融合发展规划,发展特色文化旅游、现代观光农业等产业,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扩大群众就业增收渠道。以建设集人文、生态、乡村、产业四位一体的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为契机,重点推进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特色文化乡村旅游产业。
三、在文化惠民中文化产业方面,在文化富民上出真招,探索脱贫致富新路径
沂蒙山区的文化特色,当属民俗民间文艺作品,如费县手绣香荷包、虎头鞋、虎头帽的制作等,偏远贫困山区,老一辈人大多保留制作手艺,具体到文化扶贫上可以将保留手艺的民间艺人组织起来,将家庭待就业妇女组织起来,集中教授学习民间手工艺作品等,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品,除了可以带动当地就业、摆脱贫困,也可以做大做强成为一种文化产业。
要在重点项目上出真招。文化重点项目是文化富民快车的引擎。文化富民,首要是做实一批重点项目,抓好项目精准规划。要加大项目包装推介力度,整合要素资源,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使用、税收政策、资金投入等方面的政策配套,推动文化产业重点项目规划实施,使已建成项目精准见效。
四、在文化惠民上使真劲,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是保障贫困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从整体看,临沂市费县贫困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比较滞后,这是我们扶贫开发中的“短板”。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加大优秀文化产品供给,用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去占领群众的生活时间和心灵空间。要实施文化惠民重大工程,组织文化惠民演出、农村电影放映、全民阅读和全民健身,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文体活动,不断满足贫困地区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要在特色打造上出真招,如费县南张庄乡的指洞石的传说项目,已选为临沂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根据这一传说项目而打造出的云瀑洞天旅游景区,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帶动当地知名度的同时,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特色”,就是要走“差异化”“个性化”的发展路子,形成各自的核心竞争力。费县贫困山区有的地缘相接、有的风物相近,在有限的区域内,必须突出地方特色,搞错位发展。要建设特色基地。特色文化基地具有强烈的聚集效应,应立足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带动力强的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和集群,吸引更多文化企业入驻发展,提升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费县是国家4A级旅游县城,乡村旅游的发源地。应将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纳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延续历史文脉,承载文化记忆,打造一批文化特点鲜明、主导产业突出的特色文化示范乡镇、示范村。要培育特色品牌。没有文化的旅游没有生命力,只能“看山看水看月亮”。文化产业富民应将各地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核心是要形成文化品牌优势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任务十分艰巨。文化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铁肩担责、攻坚克难,以决战决胜的坚定信心和从严从实的工作作风,奋力夺取脱贫奔康的全面胜利。
面临复杂的扶贫开发实情,在时时审视自身工作的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群众的精神文明素质。要加强“知恩、感恩、报恩”教育,引导贫困群众给予扶贫开发工作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文明健康、勤俭节约、自立自强、遵纪守法的良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