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害虫田间技术是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也是一门田间实践课。本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植保专业技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害虫田间技术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害虫田间技术;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2-0333-02
Abstract Technique to the Pests in the Field is the undergraduate major course of Plant Protection Specialty. As a field practical course,it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practical innovative ability and improving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of plant protection. In this article,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this course were carried on in optimizing teaching contents,reform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and other aspects. As a consequence,we had achieved ideal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technique to the pests in the field;practical teaching;reform
实践性教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使其掌握专业操作技能的重要且行之有效的途径[1-2]。加强实践教学对于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保护专业是传统农学类主干专业之一,旨在培养具备植保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能,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植物保护工作的教学与科研、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植保专业对学生的科學思维和创造性的培养更显重要,而实践教学则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和丰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3]。害虫田间技术是为沈阳农业大学植保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与农业昆虫学课程并行的实践课程。本课程使学生在学习农业昆虫学课堂讲授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生产上发生的各种农作物害虫的观察、识别和诊断,融理论于实践,熟练掌握田间农作物害虫的发生为害特点、重要害虫的调查及预测预报方法和相应的行之有效的防治策略。为适应高等农业教育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培养具有科学实践能力的创新型植保专业人才为目标,探索从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成绩考核办法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更新实践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
农业昆虫学是植物保护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传统农业昆虫学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以实验课及生产实习为主,实验课是以验证性为主,实习的季节性较强,害虫发生的种类有限,知识系统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农业昆虫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害虫田间技术的开设进一步提高了学生正确识别田间害虫及分析、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加强了对昆虫学实践技能的培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我国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农业昆虫学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为了保证实践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新精神,对害虫田间技术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和优化。
首先,在课程体系设置上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构建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传统的实践教学内容属于验证性的内容较多,虽然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认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另外,还有些教学内容的设置较为分散,知识系统性不强,也不利于教学的组织。针对这些问题,将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部分删节或增设,实行实践教学内容的模块化整合,将其分为验证型、综合型、研究型等多层次模式,即田间农作物害虫及其天敌种类的调查、主要害虫的虫口密度及危害情况的调查、重要害虫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措施等,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害虫田间的实践知识和技能。其次,为与农业昆虫学课程相呼应,突出地域特色,每个模块又都是围绕北方地区种植的主要作物种类而展开,即水稻、玉米、大豆、小麦、蔬菜和果树等。在授课时间上,本课程分为上下2个学期进行,经过了所有作物的生长季,避免了实践环节的疏漏。同时,按照每类害虫的发生季节灵活组织教学,做到了边学习边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为适应教学需要,课程组还重新编写了害虫田间技术指导,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指导。
2 改进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应有利于提高独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创新能力的培养。
由于害虫田间技术是一门实践课,以往本课程的教学全部都是在田间进行的,先由教师讲解实践内容后,再由学生进行实施。由于实践内容大多涉及害虫的形态及危害症状等,单纯的口头介绍并不能给学生以直观、清晰的认识。因此,我们采用了田间现场教学和室内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即先在实验室内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将要调查的相关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获得了感性印象后,再去田间进行实践,从而提升了田间教学效果。在进行田间实践的教学中,学生真正处于主动认知的过程,只有调动其参与实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因此,改变了全程“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完全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将实践的目的及内容简单介绍后,具体的操作全部都由学生亲自去田间完成,教师只做适当的指导。对于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再由教师做详细解答,而是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去进行思考,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不同方面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同时,还将解决实践过程中问题的表现作为成绩考核的一个方面,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思维。 3 扩大实践教学基地,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实践基地是影响实践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能否很好地建立和使用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是搞好实践教学的关键。
高等农林院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是教学、科研和推广示范的重要基地,也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综合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场所[4]。校内的教学基地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是保证学生实践教学的必备条件。多年来,为了保证实践教学效果,校内教学基地一直在不断地建设和完善中。尤其是近几年,为满足现代教学发展的需要,学校和学院加大了对基地建设与管理的力度,提高了实践教学效果。校内教学基地种植的作物种类丰富、品种齐全,害虫田间技术的各项实践内容都得到了圆满地实施。但是,长期依赖于校内基地进行害虫田间技术的实践教学,其缺点也日益显现。由于本地区的环境及种植制度基本不变,每年在田间调查与采集的害虫及天敌的种类和数量也都相对固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识别害虫能力的提高,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实践课的教学质量,我们采取多种形式与生产单位联合,积极开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目前,已同辽宁省内的多家农林部门及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协作关系,在东、西、南、北各地区都开辟了一批稳定的校外教学实践基地,不但提高了实践课的教学效果,也为教学实习的顺利完成提供了重要保障。
4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实践环节的考核既是强化学生技能训练的途径,又是检验和推进实践水平的主要手段。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的考核标准是完成实践性教学任务的关键,也是完成培养目标的保障,考核的方式与方法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效果[5]。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对于课程的教学效果考查往往是通过期末闭卷考試来进行,多数学生采取应试式的学习方法,通过死记硬背来回答田间实践的各项内容,而实际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并不能完全地体现出来。为了客观、合理地对学生进行考核,立足于对学生知识、专业素质与能力的综合测定,我们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把考试与教学过程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学生的课程成绩由几方面综合来评定,每方面各占有一定的比例。其中,平时成绩占30%,不但包括了实践报告(10%)、学习态度(10%),还将在田间实践过程中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0%)也加入其中,以求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素养。期末成绩占70%,主要包括闭卷考试(50%)和标本鉴定(20%)2个环节,闭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某些田间实践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标本鉴定则是考查对常见农业害虫及相关为害症状的识别能力。综合评定成绩的方法,增强了考核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他们的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
5 结语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植保专业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造性的培养更显重要,而实践教学则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和丰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6]。害虫田间技术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在实现植保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害虫田间技术课程所进行的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植保专业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实践教学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仍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我们将在以后的实践中继续努力和探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创新人才。
6 参考文献
[1] 张立,李红玫,戴良英,等.农业院校植保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以湖南农业大学植保专业为试点[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5(6):72-74.
[2] 钱春,刘素君,尹克林.高校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4(3):250-252.
[3] 龚国淑,黄云,张敏.新时期植保高素质人才培养浅析[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4,22(增刊1):29-31.
[4] 杨友才,欧阳中万,李贵成.推进农科实践教学基地规范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3(11):77-79.
[5] 王小平,周兴苗,朱芬,等.植物保护专业作物生产教学实习的实践与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7-99.
[6] 王学利,田小卫.关于拓宽植保专业方向与加强实践教学的思考[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4,11(增刊1):34-35.
关键词 害虫田间技术;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2-0333-02
Abstract Technique to the Pests in the Field is the undergraduate major course of Plant Protection Specialty. As a field practical course,it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practical innovative ability and improving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of plant protection. In this article,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this course were carried on in optimizing teaching contents,reform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and other aspects. As a consequence,we had achieved ideal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technique to the pests in the field;practical teaching;reform
实践性教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使其掌握专业操作技能的重要且行之有效的途径[1-2]。加强实践教学对于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保护专业是传统农学类主干专业之一,旨在培养具备植保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能,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植物保护工作的教学与科研、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植保专业对学生的科學思维和创造性的培养更显重要,而实践教学则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和丰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3]。害虫田间技术是为沈阳农业大学植保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与农业昆虫学课程并行的实践课程。本课程使学生在学习农业昆虫学课堂讲授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生产上发生的各种农作物害虫的观察、识别和诊断,融理论于实践,熟练掌握田间农作物害虫的发生为害特点、重要害虫的调查及预测预报方法和相应的行之有效的防治策略。为适应高等农业教育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培养具有科学实践能力的创新型植保专业人才为目标,探索从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成绩考核办法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更新实践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
农业昆虫学是植物保护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传统农业昆虫学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以实验课及生产实习为主,实验课是以验证性为主,实习的季节性较强,害虫发生的种类有限,知识系统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农业昆虫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害虫田间技术的开设进一步提高了学生正确识别田间害虫及分析、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加强了对昆虫学实践技能的培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我国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农业昆虫学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为了保证实践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新精神,对害虫田间技术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和优化。
首先,在课程体系设置上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构建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传统的实践教学内容属于验证性的内容较多,虽然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认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另外,还有些教学内容的设置较为分散,知识系统性不强,也不利于教学的组织。针对这些问题,将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部分删节或增设,实行实践教学内容的模块化整合,将其分为验证型、综合型、研究型等多层次模式,即田间农作物害虫及其天敌种类的调查、主要害虫的虫口密度及危害情况的调查、重要害虫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措施等,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害虫田间的实践知识和技能。其次,为与农业昆虫学课程相呼应,突出地域特色,每个模块又都是围绕北方地区种植的主要作物种类而展开,即水稻、玉米、大豆、小麦、蔬菜和果树等。在授课时间上,本课程分为上下2个学期进行,经过了所有作物的生长季,避免了实践环节的疏漏。同时,按照每类害虫的发生季节灵活组织教学,做到了边学习边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为适应教学需要,课程组还重新编写了害虫田间技术指导,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指导。
2 改进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应有利于提高独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创新能力的培养。
由于害虫田间技术是一门实践课,以往本课程的教学全部都是在田间进行的,先由教师讲解实践内容后,再由学生进行实施。由于实践内容大多涉及害虫的形态及危害症状等,单纯的口头介绍并不能给学生以直观、清晰的认识。因此,我们采用了田间现场教学和室内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即先在实验室内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将要调查的相关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获得了感性印象后,再去田间进行实践,从而提升了田间教学效果。在进行田间实践的教学中,学生真正处于主动认知的过程,只有调动其参与实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因此,改变了全程“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完全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将实践的目的及内容简单介绍后,具体的操作全部都由学生亲自去田间完成,教师只做适当的指导。对于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再由教师做详细解答,而是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去进行思考,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不同方面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同时,还将解决实践过程中问题的表现作为成绩考核的一个方面,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思维。 3 扩大实践教学基地,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实践基地是影响实践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能否很好地建立和使用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是搞好实践教学的关键。
高等农林院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是教学、科研和推广示范的重要基地,也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综合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场所[4]。校内的教学基地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是保证学生实践教学的必备条件。多年来,为了保证实践教学效果,校内教学基地一直在不断地建设和完善中。尤其是近几年,为满足现代教学发展的需要,学校和学院加大了对基地建设与管理的力度,提高了实践教学效果。校内教学基地种植的作物种类丰富、品种齐全,害虫田间技术的各项实践内容都得到了圆满地实施。但是,长期依赖于校内基地进行害虫田间技术的实践教学,其缺点也日益显现。由于本地区的环境及种植制度基本不变,每年在田间调查与采集的害虫及天敌的种类和数量也都相对固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识别害虫能力的提高,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实践课的教学质量,我们采取多种形式与生产单位联合,积极开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目前,已同辽宁省内的多家农林部门及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协作关系,在东、西、南、北各地区都开辟了一批稳定的校外教学实践基地,不但提高了实践课的教学效果,也为教学实习的顺利完成提供了重要保障。
4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实践环节的考核既是强化学生技能训练的途径,又是检验和推进实践水平的主要手段。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的考核标准是完成实践性教学任务的关键,也是完成培养目标的保障,考核的方式与方法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效果[5]。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对于课程的教学效果考查往往是通过期末闭卷考試来进行,多数学生采取应试式的学习方法,通过死记硬背来回答田间实践的各项内容,而实际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并不能完全地体现出来。为了客观、合理地对学生进行考核,立足于对学生知识、专业素质与能力的综合测定,我们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把考试与教学过程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学生的课程成绩由几方面综合来评定,每方面各占有一定的比例。其中,平时成绩占30%,不但包括了实践报告(10%)、学习态度(10%),还将在田间实践过程中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0%)也加入其中,以求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素养。期末成绩占70%,主要包括闭卷考试(50%)和标本鉴定(20%)2个环节,闭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某些田间实践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标本鉴定则是考查对常见农业害虫及相关为害症状的识别能力。综合评定成绩的方法,增强了考核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他们的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
5 结语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植保专业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造性的培养更显重要,而实践教学则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和丰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6]。害虫田间技术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在实现植保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害虫田间技术课程所进行的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植保专业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实践教学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仍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我们将在以后的实践中继续努力和探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创新人才。
6 参考文献
[1] 张立,李红玫,戴良英,等.农业院校植保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以湖南农业大学植保专业为试点[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5(6):72-74.
[2] 钱春,刘素君,尹克林.高校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4(3):250-252.
[3] 龚国淑,黄云,张敏.新时期植保高素质人才培养浅析[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4,22(增刊1):29-31.
[4] 杨友才,欧阳中万,李贵成.推进农科实践教学基地规范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3(11):77-79.
[5] 王小平,周兴苗,朱芬,等.植物保护专业作物生产教学实习的实践与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7-99.
[6] 王学利,田小卫.关于拓宽植保专业方向与加强实践教学的思考[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4,11(增刊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