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这些要求所反映出来的便是阅读教学的理想状态,更具体形象化的表达就是:主体活跃,思维积极,感悟深刻,情感丰富,体验独特。
阅读教学中为何非要强调阅读主体的亲身体验?因为体验是知识的内化,经验的升华,它是自得自悟的生命活动状态。“对于文学类的文章,理所当然应该进行体验,因为文学文本是作者丰富的人生体验的载体,若不调动学生的整个人生经验全身心地投入文本之中,那么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永远是外在的,不能将文章的丰富内涵化作自己的底蕴。”(徐辉《体验式阅读教学的误区与思考》)面对课堂上遇到的种种尴尬,我们倡导“体验性阅读”,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文本。通过自己的体验,把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阅读对象变成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心智的语文学习活动过程。
上周听了一位教师的《最后的常春藤叶》的公开课。《最后的常春藤叶》告诉我们,坚强的信念是生命赖以延续的精神支柱,小说情节曲折动人,这位教师引导学生就以下问题进行了探讨:琼珊是画家,为什么没有识破最后一片叶子是假的?贝尔曼突然去世,是否符合逻辑?假如最后一片叶子真的掉了,琼珊会死吗?小说的主人公是谁?最为精彩处是这位教师就小说广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欧·亨利式结尾”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用手中的笔将贝尔曼顶风冒雨画常春藤叶的场景描写出来。课堂上学生还进行了作品交流。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
已是深夜十二点了,贝尔曼的房间里依然亮着灯,想着苏艾的话,看着窗外越来越猛的风雨,他再也坐不住了。见尔曼喝完最后一口杜松子酒,嘴里还泛着酒味,并不时嘀咕着:“可怜的孩子啊!”他缓缓地走向那堵墙,手里拿着几只用秃了的笔和那块已经褪了色的画板……他吃力地爬上那把梯子,衰老的身体在风中战抖着,风雨无情地灌进了他单薄的衣服,但此时的他却无比清醒,他执著地用画笔在墙上一笔一笔地画着,那星星点点的黄色和绿色的颜料在风雨中熠熠生辉……
这一教学环节取得了成功。在我看来主要是这位教师在这里没有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而是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重视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了小说的空白处,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但我同时认为,这位教师教学到此结束还是有很大缺陷的。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说:“理解是一种无限的过程。”我认为,这种理解的“无限”不仅指理解的广度、深度,同时,还应在理解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
我在上《最后的常春藤叶》时,在这位教师教学的基础上,又加上了以下两个环节。
在学生完成了贝尔曼顶着风雨画常春藤叶的场景后,我让小组做了交流推荐,又进行了点评。
点评要点:1.揣摩原文,充分利用小说中能引起读者想象的地方,如湿透的鞋和衣服,燃着的灯笼,挪动过的梯子,散落的画笔以及调色板上剩下的颜料。2.整合材料,注意人物形象的刻画,如前文说的“年纪六十开外”“一把像米开朗琪罗的摩西雕像上的胡子”“萨蒂尔似的脑袋”“小鬼般的身体”等等。3.合理想象,刻画出细节,使当时的场景重现出来。
对学生描写的场景点评后,又让学生修改了自己描写的场景。
学生经过对以往体验的反刍,对自己体验的咀嚼,才能使体验留下深深的印记,而这种不断累加与强化的印记将使学生久久不能忘怀,也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断将这些印记重现,作为解决当下问题的借鉴与参照。
完成了这一教学环节后,我又将教学向前推进了一步:把我们描写的场景放到小说中好不好?为什么?
学生讨论,得出如下结果:
小说如果有这样的画叶子的场景肯定不好。原因有:1.小说把画叶子的情节隐藏到了故事背后,再通过别人补充交代,不仅叙事简洁,而且给人以“出乎意料”的惊奇感。2.不直接描写画叶子的场景,而只写与画叶子相关的东西,形成“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和回味的空间,使作品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3.突出了人物形象,凸显了小说所讴歌和颂扬的人情美、人性美。
这两个教学环节,开阔了学生的解读视野。文本留给读者的空白,要让学生去想象,去补充,教学要重视对寻常处的发现,对浅显处的挖掘,抓住空白,展开想象,教师再给以必要的点拨和讲解,同时,入乎其内,赏析其构思“出乎意料”的惊奇,出乎其外,探究其底蕴的深厚,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阅读在本质上是一种阅读主体对文本的动态反应过程,是阅读主体通过与文本对话交流,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的无限的创造性活动。在这过程中读者全身心地投入,在体验和感悟的同时丰富了自己。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某种特定的情境并且要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将新的教学内容和原有的认识结构联系起来,不断地内化、体验、内省以及参悟,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激发生命的活力,以获得更深层次的人生参悟和审美熏陶。
阅读教学中为何非要强调阅读主体的亲身体验?因为体验是知识的内化,经验的升华,它是自得自悟的生命活动状态。“对于文学类的文章,理所当然应该进行体验,因为文学文本是作者丰富的人生体验的载体,若不调动学生的整个人生经验全身心地投入文本之中,那么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永远是外在的,不能将文章的丰富内涵化作自己的底蕴。”(徐辉《体验式阅读教学的误区与思考》)面对课堂上遇到的种种尴尬,我们倡导“体验性阅读”,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文本。通过自己的体验,把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阅读对象变成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心智的语文学习活动过程。
上周听了一位教师的《最后的常春藤叶》的公开课。《最后的常春藤叶》告诉我们,坚强的信念是生命赖以延续的精神支柱,小说情节曲折动人,这位教师引导学生就以下问题进行了探讨:琼珊是画家,为什么没有识破最后一片叶子是假的?贝尔曼突然去世,是否符合逻辑?假如最后一片叶子真的掉了,琼珊会死吗?小说的主人公是谁?最为精彩处是这位教师就小说广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欧·亨利式结尾”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用手中的笔将贝尔曼顶风冒雨画常春藤叶的场景描写出来。课堂上学生还进行了作品交流。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
已是深夜十二点了,贝尔曼的房间里依然亮着灯,想着苏艾的话,看着窗外越来越猛的风雨,他再也坐不住了。见尔曼喝完最后一口杜松子酒,嘴里还泛着酒味,并不时嘀咕着:“可怜的孩子啊!”他缓缓地走向那堵墙,手里拿着几只用秃了的笔和那块已经褪了色的画板……他吃力地爬上那把梯子,衰老的身体在风中战抖着,风雨无情地灌进了他单薄的衣服,但此时的他却无比清醒,他执著地用画笔在墙上一笔一笔地画着,那星星点点的黄色和绿色的颜料在风雨中熠熠生辉……
这一教学环节取得了成功。在我看来主要是这位教师在这里没有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而是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重视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了小说的空白处,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但我同时认为,这位教师教学到此结束还是有很大缺陷的。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说:“理解是一种无限的过程。”我认为,这种理解的“无限”不仅指理解的广度、深度,同时,还应在理解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
我在上《最后的常春藤叶》时,在这位教师教学的基础上,又加上了以下两个环节。
在学生完成了贝尔曼顶着风雨画常春藤叶的场景后,我让小组做了交流推荐,又进行了点评。
点评要点:1.揣摩原文,充分利用小说中能引起读者想象的地方,如湿透的鞋和衣服,燃着的灯笼,挪动过的梯子,散落的画笔以及调色板上剩下的颜料。2.整合材料,注意人物形象的刻画,如前文说的“年纪六十开外”“一把像米开朗琪罗的摩西雕像上的胡子”“萨蒂尔似的脑袋”“小鬼般的身体”等等。3.合理想象,刻画出细节,使当时的场景重现出来。
对学生描写的场景点评后,又让学生修改了自己描写的场景。
学生经过对以往体验的反刍,对自己体验的咀嚼,才能使体验留下深深的印记,而这种不断累加与强化的印记将使学生久久不能忘怀,也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断将这些印记重现,作为解决当下问题的借鉴与参照。
完成了这一教学环节后,我又将教学向前推进了一步:把我们描写的场景放到小说中好不好?为什么?
学生讨论,得出如下结果:
小说如果有这样的画叶子的场景肯定不好。原因有:1.小说把画叶子的情节隐藏到了故事背后,再通过别人补充交代,不仅叙事简洁,而且给人以“出乎意料”的惊奇感。2.不直接描写画叶子的场景,而只写与画叶子相关的东西,形成“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和回味的空间,使作品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3.突出了人物形象,凸显了小说所讴歌和颂扬的人情美、人性美。
这两个教学环节,开阔了学生的解读视野。文本留给读者的空白,要让学生去想象,去补充,教学要重视对寻常处的发现,对浅显处的挖掘,抓住空白,展开想象,教师再给以必要的点拨和讲解,同时,入乎其内,赏析其构思“出乎意料”的惊奇,出乎其外,探究其底蕴的深厚,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阅读在本质上是一种阅读主体对文本的动态反应过程,是阅读主体通过与文本对话交流,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的无限的创造性活动。在这过程中读者全身心地投入,在体验和感悟的同时丰富了自己。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某种特定的情境并且要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将新的教学内容和原有的认识结构联系起来,不断地内化、体验、内省以及参悟,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激发生命的活力,以获得更深层次的人生参悟和审美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