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出现“洋枪队”?

来源 :少男少女·校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d_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朝的“洋枪队”穿越到了东晋淝水之战的战场上,你信不信?最早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真的被吓一跳。先把网上流传的这个神奇事件,大致说给大家听听。
  东晋太元八年,淝水之战前夕,将领王蓬带领一队人马,支援北府兵前锋刘牢之的队伍。他的目的地,是淝水附近的洛涧。结果,因为途中遇到了麻烦,导致王蓬的队伍“迟到”了,到达洛涧时战斗已经结束。那么,他们遇到了什么麻烦呢?
  有一个叫做冶溪的地方,整整耽误了王蓬3天时间。在冶溪发生的事情,后来的野史笔记中有些零星的记载。唐朝李亢《独异志》中的记载很特别:
  “时淝水接战,晋参军王蓬率北府兵趋洛涧,援牢之。至冶溪,有偃旗潜行山道,蓬以弩箭攻之。哗,有器鸣,火焰出,声震于野。北府兵有中火焰者,遂仆地,血流不止……寇多中箭,仆于马下。”
  也就是说,王蓬的队伍遇到了一队“敌人”。敌人的武器非常厉害,声音巨大,还冒出火焰,只要中了“火焰”,就会倒在地上血流不止……王蓬拼命组织反攻,射箭还击,打死了不少敌人。后面的记载更加诡异:
  “初,日色昏昧。后火起,观敌旌旗已残,上书‘常胜军’三字。其弃盔者,皆黄发,鹰鼻陷目,一如羯人。”
  打退敌人之后,竟然发现对方的旗子上写着“常胜军”,而且敌人都是黄头发、鹰钩鼻、眼窝深陷……
  这种造型?难道是洋人?别急,后面还有。
  这个故事又说了,根据许文佑先生的《天平战纪》记载,1864年3月底,英国人戈登率领的洋枪队,在江阴和太平天国康王汪海洋激战。失败后率领残部200多人渡江退却,准备转赴合肥。但是在定远炉桥这个地方,遭遇袭击,仓皇而退。
  洋枪队,1860年由美国人华尔组建,1862年扩编后改名为“常胜军”。而洋枪队在定远炉桥遭遇袭击,炉桥就是以前的冶溪。
  难道,出现了“时空重叠”?或者是洋枪队瞬间穿越回了东晋?是不是很离奇?一个非常好的穿越故事吧。
  实际上,这事儿没这么简单。后来某一天查资料,正好看到《独异志》,于是想起了这个故事,就查一查具体是怎么写的。结果,《独异志》里压根儿没有这段记载。于是,继续查了查这个神奇的故事,发现还有人称,这段记载在唐李淳风的《六朝遗事》和南朝沈约的《建康杂记》中也有具体的记载,大名鼎鼎的《拾遗记》(补遗之卷二)也提到了。
  哦,那是我查错书了呗,钻钻牛角尖,再看看这几本书呗。先说《拾遗记》,且不说这是一本怪诞离奇的故事集,关键是找不到这个“补遗之卷二”啊!《拾遗记·卷二》当中,也根本没有记载。再说唐代最著名的道士,《推背图》作者之一的李淳风,人家编的书确实不少,但是没有《六朝遗事》……完全查不到。
  那就怪了,《建康杂记》呢?不出所料,也查不到这本书。
  那许文佑的《天平战纪》呢?没有。会不会是笔误,还真查到了《太平戰纪》这本书,不过是一本穿越小说……网络时代了,就算是再珍贵的古本书籍,也一定会有个蛛丝马迹的,怎么可能只在这个离奇的故事中提到呢?那就只有一个解释了:这个故事,这些所谓的书中记载,都是假的,是某个有些古文功底的人编出来的。所以,如果不去查这些资料,完全就被唬住了……
其他文献
人生,就像一条林荫小道,自出生以来,就一直向外延伸。而在这条小道上间,有许多生活小事,像那一朵朵小花:平凡的,高贵的,甜美的,丑陋的……我最喜欢的,是那个最平凡的故事。  在那个寒冷的冬天,北风呼呼地吹。那天,一家面馆来了一对特别的客人。说他们特别,是因为他们是对父子,较老的那位是一位盲人,无神的眼睛直直地目视着前方。较小的那位也20来岁,眉宇间散发着一种书生气,是一个正在读书的年轻小伙。但他们看
期刊
在一个彩色的梦里  我们都长高了长高了  不再是灰灰的小不点  不再有小个子的烦恼  我们是姚明的队友  我们和刘翔一起大笑  在这个彩色的梦里  同學都成了校花校草  飞吧,篮球  飞吧,我们的梦啊多么好
期刊
广东省小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基地“小翎文学坊”坚持了一个经典的课程——走进社会大课堂。学生们通过参观、体验,对自己的城市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岭南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给作文注入了新的生命。  2017年3月,小翎文学坊走进了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重要一页的位于广州六二三路的沙面。他们看到了血雨腥风的一幕一  沙面的启示  卢瑞涛(六年级)  烽火连天,硝烟四起,打着清政府旗号的军队在英法联军的炮火下节节败退…
期刊
以爱为源,靠自己的努力救了百万个非洲孩子生命。这是一个七岁小女孩的感人故事。  2006年4月6日的这一天。凯瑟琳(Katherine Commale)看到美国公共电视播的非洲纪录片,片中说非洲平均每三十秒,就有一个小孩因为疟疾而死亡。  才五岁大的她,蜷缩在沙发扳着手指数数,一、二、三……三十,当她数到三十,一脸惊恐说:“妈妈,一个非洲小孩死掉了,我们一定要做点什么!”  妈妈上网查资料,告诉凯
期刊
亲爱的何东明同学:  你好!  我们虽然只相隔十里,但生活,环境,竟有如此大的不同。噢!对了,忙着说话,都忘了自我介绍了。我叫黄骞,今年已經12岁了。在广州市新塘镇第二小学上五年级,我是个蛮风趣的学生。因为在广州市的作文比赛中拿了一等奖后,同学和老师都叫我“小作家”咧。不过你也不用这么叫我,太别扭了,叫我黄骞就行了。  该说说正事了,在一次偶然的电脑“作业”中,我在“需要帮助的人”的百度平台上看到
期刊
妈妈给我和爸爸端出一桌子好菜,看着我大口地吃着,却在一边紧紧地咬住下唇:唉,可怜的妈妈,又在进行节食减肥了!  我有个勤快能干又爱美的妈妈,对了,她还是个美食家的妈妈!为了亲爱的妈妈,我决定要发明一台美食机:让妈妈能吃尽天下美食,却不胖不瘦,健康美丽!  首先,我收集了古今中外的各种美食:不但是各种菜肴,连小吃和零食都一网打尽。通过电脑分析了它们的营养成份和味道,分类归放,存到我设立的“美食档案”
期刊
有一百名小记者,在2017的南国书香节上,现场向同龄人推荐他们喜欢的书。  在那个每一步都会有书在向你招手、每一眼都是书在给你诱惑的30万种书的海洋中,为什么他会看中的是这一本?  你又会想看哪一本?  你会想从书中得到那些快乐和知识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小记者的推荐吧!——  他们的每一个推荐,都加入了自己的心得:为什么喜欢这本书,这本书给了读者怎样的收获,以及这本好书的价值。  他们推荐的
期刊
我站在楼梯拐角处,莫名其妙地回头望了一眼。仅仅只一眼,就怔住了。回校的下午,校门口人流不息,学生背着书包的,家长拖着行李箱的,迈着或急或缓的步子走过。越发衬得立在原地纹丝不动的母亲格格不入,如同动态背景里强拉硬凑P上的静像,来来往住偶尔有人将目光投向她。  母亲全然没有在意。远远地望着我的方向,脖子伸得长长的,也不知道是不放心还是怎么的,明明她的角度根本看不到我,却执着地伸长脖子往左右两边探了探,
期刊
人人都有好伙伴,姐姐的好伙伴是小于,表弟的好伙伴是小红,而我的好伙伴却是书!在我眼里书就是最好的伙伴!书柜里那花花绿绿,千千万万的书本全都是我的伙伴。它们有的很博学,知识跟大树的叶子一样多,有的能说会道,有的是“开心果”,总是逗得我哈哈大笑,还有的是爱讲故事的教育家,每个故事都包含着一个道理。  我最好的伙伴是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它是我知识最多的伙伴了。有一次,我有一道科学小问题不懂怎么做,只好
期刊
我不喜欢爬一日六趟的十二米,可我喜欢五楼的高度。  我不喜欢燥热难耐的天气,可我喜欢待在一方十米的阳台。  每每待在阳台的课间,总有同学会随口问我,周菁,你看啥呢?每问及此,总会慢吞吞地回一句,看风景啊。往往对方听后只会撇撇嘴,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  近处绿树青翠欲满,远处海岸波光粼粼。  风景就只是风景啊,并不因为随处可见就不是风景。  学校的雨天很美,雨滴拉长成丝,屋檐下雨水中规中矩排成直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