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很多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游离于课堂外。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每一个学生自主、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本文从多个角度论述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其中,树立主人公意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最关键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口语交际;培养技能;阅读;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语文教师在台上讲得栩栩如生,传神生动,台下互动参与的学生却不多,一般由几个语文素养较好的学生代劳,其他学生甘心做听众,将自己置身事外。其实真正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属于全体师生的,不是属于哪一个教师和学生的,在课堂上的每个人都应该热情参与。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必要手段。怎样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升参与语文课堂的热情?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读入手: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小学生在课堂上不敢说,最重要的原因是词汇量缺乏,导致语言苍白无力,表达不出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想。古语云:厚积才能薄发。只有有了充足的知识储备,表达时才能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学生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才会说话有条理,表述语言生动有趣。对于不喜欢读书的学生,教师可以逐步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小学生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从故事入手,让他们阅读名家名篇,如安徒生、格林兄弟、叶圣陶等,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逼真,让学生在读书过程中逐步积累词汇,培养语文的基本素养。有了趣味童话的良性刺激,学生会逐渐喜欢上读书,词汇量的积累也会逐渐增加。
二、以听为名: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很多教师在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时候,只关注怎么样让学生说,却忽视了让他们认真听的习惯。回想一下,学生在幼儿阶段,正是不断地听家长说话表达,才逐渐学会说话。所以,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非常重要。学生在学习倾听的过程中,会学会分析说话者的语气、神态、内容,学会揣摩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并慢慢学会说话要做到有条理,合理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位教育专家曾经说:教师与学生课堂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倾听与对话,而关键在于教师的耐心倾听。教师给学生做了正确的示范,即怎样倾听、感受别人的意见,学生会慢慢习得这种技能,不仅在语文课堂上,在校园生活或者家庭活动中,会倾听,有耐心,能听懂,会理解。
三、训练胆量:培养学生敢于表达的勇气
小学生经过充分的阅读经典阶段,知识储备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这时就可以做到有话可说了。在倾听阶段,又学习了怎么样和别人正确交流,知道怎么样从别人的话语中提取信息,合理表达自己的意见,到了这个阶段,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了。可是有的学生由于性格、气质的关系,在课堂上羞于表达,限制了他们的发展。这时教师应该鼓励他们敢于表达,战胜自己的内心,勇敢地当众发言,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想法,让教师和学生明白自己的想法。
哈罗德·泰勒曾经说过:教师的责任在于运用各种方法、手段,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可以活跃心灵以及充满智慧与人类经验的环境中。在课堂上,语文教师除了关注那些学习优秀、勇于表达的学生,也应该把目光投注在那些低调、羞涩的学生身上,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均衡发展的机会,抓住每一个可以激发他们勇气的机会,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置身于活跃心灵和充满智慧的课堂环境中。语文教师用柔和的话语、温柔的目光,燃起学生表达的欲望,鼓起表达的勇气。
四、用情感人:创设乐于表达的情境
要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演说家,而不是课堂上的闷葫芦,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为学生积极创设乐于表达的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落实在口语表达上同样如此,只有让学生对口语交际充满了浓厚的兴趣,给他们创设自由表达想法的宽松氛围,他们才会愿意说,才会大胆说。语文教师的选题非常重要。在小学阶段,完全可以利用学生爱听故事、喜猜谜语等活动,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在平时的语文課堂中,可以找一些有趣的童话题材,训练他们续编故事等,如每一册都安排了很多童话题材的课文,像从低年级一直到高年级的课文中出现的《乌鸦喝水》《小松鼠找花生果》《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九色鹿》等,这些都是续编故事的好材料,让学生自由发挥,在课堂上续编故事,天马行空,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时间一长,学生会逐渐爱上表达,爱上口语交际。
总之,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它需要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如果语文教师掌握了培训的技巧,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习惯、倾听习惯,同时又能兼顾到全体学生,创设乐于表达的情境,那么全体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升便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王深海.中小学课堂教学论丛[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春梅.在情境中提高学生交际能力[M].长春:吉林出版社,2008.
关键词:口语交际;培养技能;阅读;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语文教师在台上讲得栩栩如生,传神生动,台下互动参与的学生却不多,一般由几个语文素养较好的学生代劳,其他学生甘心做听众,将自己置身事外。其实真正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属于全体师生的,不是属于哪一个教师和学生的,在课堂上的每个人都应该热情参与。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必要手段。怎样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升参与语文课堂的热情?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读入手: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小学生在课堂上不敢说,最重要的原因是词汇量缺乏,导致语言苍白无力,表达不出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想。古语云:厚积才能薄发。只有有了充足的知识储备,表达时才能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学生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才会说话有条理,表述语言生动有趣。对于不喜欢读书的学生,教师可以逐步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小学生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从故事入手,让他们阅读名家名篇,如安徒生、格林兄弟、叶圣陶等,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逼真,让学生在读书过程中逐步积累词汇,培养语文的基本素养。有了趣味童话的良性刺激,学生会逐渐喜欢上读书,词汇量的积累也会逐渐增加。
二、以听为名: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很多教师在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时候,只关注怎么样让学生说,却忽视了让他们认真听的习惯。回想一下,学生在幼儿阶段,正是不断地听家长说话表达,才逐渐学会说话。所以,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非常重要。学生在学习倾听的过程中,会学会分析说话者的语气、神态、内容,学会揣摩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并慢慢学会说话要做到有条理,合理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位教育专家曾经说:教师与学生课堂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倾听与对话,而关键在于教师的耐心倾听。教师给学生做了正确的示范,即怎样倾听、感受别人的意见,学生会慢慢习得这种技能,不仅在语文课堂上,在校园生活或者家庭活动中,会倾听,有耐心,能听懂,会理解。
三、训练胆量:培养学生敢于表达的勇气
小学生经过充分的阅读经典阶段,知识储备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这时就可以做到有话可说了。在倾听阶段,又学习了怎么样和别人正确交流,知道怎么样从别人的话语中提取信息,合理表达自己的意见,到了这个阶段,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了。可是有的学生由于性格、气质的关系,在课堂上羞于表达,限制了他们的发展。这时教师应该鼓励他们敢于表达,战胜自己的内心,勇敢地当众发言,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想法,让教师和学生明白自己的想法。
哈罗德·泰勒曾经说过:教师的责任在于运用各种方法、手段,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可以活跃心灵以及充满智慧与人类经验的环境中。在课堂上,语文教师除了关注那些学习优秀、勇于表达的学生,也应该把目光投注在那些低调、羞涩的学生身上,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均衡发展的机会,抓住每一个可以激发他们勇气的机会,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置身于活跃心灵和充满智慧的课堂环境中。语文教师用柔和的话语、温柔的目光,燃起学生表达的欲望,鼓起表达的勇气。
四、用情感人:创设乐于表达的情境
要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演说家,而不是课堂上的闷葫芦,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为学生积极创设乐于表达的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落实在口语表达上同样如此,只有让学生对口语交际充满了浓厚的兴趣,给他们创设自由表达想法的宽松氛围,他们才会愿意说,才会大胆说。语文教师的选题非常重要。在小学阶段,完全可以利用学生爱听故事、喜猜谜语等活动,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在平时的语文課堂中,可以找一些有趣的童话题材,训练他们续编故事等,如每一册都安排了很多童话题材的课文,像从低年级一直到高年级的课文中出现的《乌鸦喝水》《小松鼠找花生果》《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九色鹿》等,这些都是续编故事的好材料,让学生自由发挥,在课堂上续编故事,天马行空,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时间一长,学生会逐渐爱上表达,爱上口语交际。
总之,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它需要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如果语文教师掌握了培训的技巧,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习惯、倾听习惯,同时又能兼顾到全体学生,创设乐于表达的情境,那么全体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升便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王深海.中小学课堂教学论丛[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春梅.在情境中提高学生交际能力[M].长春:吉林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