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作者建公益图书馆:是对公共责任的承担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事引读 >>
  2019年7月26日,《泉州晚报》报道了蔡崇达用母亲的房子建公益图书馆的事迹,引发关注。2018年10月,蔡崇达的《皮囊》销量突破300万册,他决定用稿费将老家的房子建成一座对外开放的图书馆,取名为“母亲的房子”图书馆。自从他在微博发布了这个决定,就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友人伍筱便特地篆刻了藏书章,莫西子诗将专门为图书馆写歌,《皮囊》的粉丝也表态一定要带着书来打卡……建造公益图书馆既圆了蔡崇达儿时的梦想,又是一次再回家的过程,更是对社会公共责任的承担形态。
  素材聚焦1 回馈家乡
  在蔡崇达看来,《皮囊》是为泉州而写的。他曾发过一个愿:“《皮囊》这本书销量每上一个百万册,就要为家乡做点什么。”《皮囊》销量突破100万册,他回东石的母校设立了奖学金;《皮囊》销量突破200万册,他设立“长丽文学奖”;《皮囊》销量达到280万册,他设立“《皮囊》文学奖”;2019年3月,《皮囊》销量突破300万册,这一次,他决定把“母亲的房子”建成半开放的图书馆。蔡崇达说:“有人为家乡铺路,有人为家乡建楼,但还没有人为小镇建一座公益图书馆,我是作家,我来做很合适。”
  素材聚焦2 “母亲的房子”的未来
  对图书馆建成后的安排,蔡崇達早已有了一套自己的设想:待落成后,这座为小镇而建的图书馆,小镇上的人只需凭有效身份证,就可以借出一本书;小镇外的人同样借书免费,只需要付一定的押金。馆内将预留茶饮、轻食空间。他说:“图书馆是自我身上的家乡和远方,融合成一个新的空间,起点是家乡的情感,但终点是通向现代社会责任的公共空间。”


  【考场仿真试题】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则150字左右的微评论。
  【范文示例】献出自己的稿费,献出自己老家的房子,在自己曾经生活的小镇建一座公益图书馆,蔡崇达可谓倾其所有。想一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有一颗公益之心,都能为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那我们的家乡怎能不强大?我们的国家怎能不强大?其实,公益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你有无私的情怀,只要你有奉献的精神,只要你肯付诸实践。
  【适用话题】公益 文化反哺 梦想 家国情怀
其他文献
作文君:最近,新浪微博博主“蜻蜓队长”发起话题#本人摄入营养的途径#,网友的评论果然不会让人失望。这一波操作处处透露着扎心,不信你看——  作文君:少年,你中槍了吗?有句话与君共勉: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规律的饮食会对身体有巨大伤害,大家还是要有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不说了,作文君要去吃水果了。
期刊
纳塔莉·戈德堡(Natalie Goldberg),作家、写作导师,三十余年教授文学和写作课的经验,她写于1986年的著作《再活一次:用写作来调心》引发了美国的一场写作革命,迄今销量已超过150万册。  15年来,每次写作班开课,我都会重申“写作练习”的规则。我信奉这些规则,甚至可以说有些狂热,因为它们对写作来说很灵。你不妨试试。  1.手不要停  一旦坐下来开始写,就不要停。如果你打算写十分钟,
期刊
人物时事速递 >>  如果你曾在网上搜索过老年服装,那你一定对“阳光奶奶”不陌生,在网络上搜索“老年服装”,几乎满屏都是她的身影,她就是模特奶奶杨光。2019年7月,73岁的杨光走红网络。这是她过去没想过的。年轻的时候,杨光最大的梦想是当个电影演员,拍了几十部影视剧,几百条广告,还曾与周迅同屏演戏。2015年7月,怀着好奇,69岁的杨光独自前往杭州,试镜后成为一名老年服装模特。“没做过的事情,我总
期刊
人物时事速递 >>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化学家、现代电化学重要奠基人之一、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查全性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8月1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不幸逝世,享年95岁。查先生本职工作是从事电极过程动力学的研究和教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一学科发展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撰写的《电极过程动力学导论》一书,1976年出版,此后30年,一直是我国研究生用的主要教材之一,研究
期刊
无导语的“裸题”作文,是部分省份中考经常会出的作文题类型,“裸题”作文一方面可以回避“导语给学生带来误导”的问题,同时可以避免考生写作内容的趋同,不过,没有了明确的写作范例,考生突然失去抓手,任由思路信马由缰,不能做到有的放矢,也造成了一定的写作困难。如何让学生遇到“裸题”作文时,既能巧妙地拓展思路,发散思维,又能写出主题鲜明的高分甚至满分作文来?但愿下面三篇2019年上海市中考满分作文,能带给你
期刊
人物时事速递 >>  2019年7月19日,《都市快报》报道了这样一群人:他们穿着橙色的工作服,头戴耳机,手里握着一根长长的铁杆,独自在马路上走来走去,还经常俯下身来靠近地面,然后一言不发地仔细倾听……他们叫“听漏工”,是城市自来水管道管理中一个特殊的工种,全杭州只有十几名,他们主要利用听漏设备检测自来水管线漏水情况,以便于及时检修,节约水资源。从事这行快30年的李文炳,是杭州水务公司的“金耳朵”
期刊
新闻回放 >>  2019年7月底,一场台下空无一人的演出引发网友关注。7月28日,在浙江省慈溪市,有社会志愿者在消防大隊准备了一台慰问演出。但没想到,随着演出的进行,台下的消防员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一排排空空的座位。原来,并不是因为台上的节目不精彩,而是警铃先后三次响起,消防员紧急出动执行任务去了。当晚8点20分,此刻节目刚刚开始不到半个小时,警铃响起,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第一辆消防车已经驶出大队
期刊
人物时事速递 >>  直到李济生去世,有人才第一次听闻他的名字,“原来他就是传说中的‘牧星人’”“就是他把卫星定轨精度从千米精确到厘米”“这才是真正的明星”。2019年7月28日,这位和人造卫星打了一辈子交道、被称作“牧星”院士的卫星轨道动力学和卫星测控专家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76歲。从“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到“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李济生以及其团队的坚持和努力之下,共和国航天测控事业实现了“
期刊
新闻回放 >>  2019年7月23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签发了一份总裁办电子邮件,宣布对部分2019届顶尖学生实行年薪制管理。根据这份邮件,华为对八名2019届顶尖学生给出高薪,这八名员工均为博士学历,其中有两名员工的年薪高达182万~201万元。这一计划响应了早前任正非提到的“天才少年”招募。2019年6月20日,任正非曾在经营管理团队的一次会议上表示,2019年华为将从全世界招进20~30名天
期刊
新闻回放 >>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进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返乡就业成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据2019年8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73名离开家乡工作和生活的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7.9%的受访青年考虑过返乡就业。76.8%的受访青年认为返乡就业方便赡养老人,59.1%的受访青年觉得家乡生活成本低、压力小,58.8%的受访青年认为家乡的生活方式和环境自己更能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