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到的第一句中国话是“没有”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9yhbkyy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Q:行程中你们怎么和中国人进行交流、沟通?
  A:那次旅行,可以说是非常困难的,我一点中文都不会,而当时也几乎没有遇到会说英语的人,所以我们一路上基本都靠“比划”,或者拿出地图,告诉工作人员我们要去哪儿。再就是手里的一本小词典,随时随地拿出来翻着,靠这样的方式进行交流。
  那时中国涉外的酒店是有数量规定的,去一些城市还需要拿到审批,买东西全靠“外汇券”,不能用美元。
  那次我学到的第一句中国话就是“没有”,因为我们上了绿皮车后找列车工作人员问有没有软卧,得到的反馈都是“没有”。
  Q:那趟旅行,你看到的中国和之前听说过的中国有什么差别吗?
  A:在我们小时候,接收到的关于中国的信息都是不怎么友好的。来中国前,我在和平队工作了两年,这两年间虽然没有回过美国,但当时知道中美关系回暖。来到中国后,感觉当时人们的生活确实不富裕,但我们遇到的中国人都非常友好、可爱、乐于助人,那趟旅行让我觉得世界变小了。
  Q:你当时拍了很多中国人的肖像。
  A:这可能和我的专业“人类学”有关系吧。当我看到他们并流露出拍摄意图时,如果被摄者表现出的表情是比较高兴的,或者像是在说“来拍我吧”,这种情况下我就会去拍。但是,我在峨眉山的寺庙里拍摄那些和尚时、在广州拍摄一个仓库管理员时,他们都冲我使劲摆手,那我就不拍了。
  当时街上看到的大人们都是色彩单调的中山装,但小孩子们都是穿得五颜六色。
  Q:这批照片里还有很多是关于菜市场的,这里有什么吸引你的吗?
  A:中国和美国的市场差别太大了,美国的市场卖肉都是那种大块包装好的,看不出来是什么动物、哪个部位,也不知是从哪来的。
  可是,在中国的菜市场里,那些猪头、肋骨、一些被剥皮的动物,就那么清清楚楚地摆在你眼前!看到这些时,别提多吃惊了。尤其是在广州清平的菜市场,不仅有蔬菜水果、肉类卖,我在那还看到了猫、猴子、猫头鹰、青蛙、蛇……好像这些都是用来吃的。一个菜市场竟然有那么多动物,太不可思议了,好像动物园。
  Q:你还拍了很多食品、饰品的细节?平时你会拍这些吗?
  A:不会的,在美國时,除了一些艺术家、摄影师会专门拍照外,普通人就是在家庭活动时会拍拍合影,那时大家都没有太多的拍摄意识,也很少去拍一些日常生活的场景。
  但是到了中国后,我发现有太多、太多和美国不一样的地方了,在中国吃到的中餐和美国的中餐完全不一样!我对“文化差异”很感兴趣,所以我希望回美国给我的朋友、亲戚讲起这次旅行时,能让他们从照片中看到这种差异。
  Q:你还记得当时在中国城市的街头拍摄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吗?
  A:慢慢溜达,市场、公园、社区,看看人们在做什么,感受一下他们怎么生活……走着走着我就会停下来,拍摄路上的车流、行人,拍摄十几分钟后再走。那次的绿皮车也是慢慢的感觉,很好,让我有更多时间去感受。
  因为那时都是胶片拍摄,所以每次拍摄都非常小心,每一个场景都要考虑是否值得花费一张胶片。
  Q:那次行程,你用了多少胶卷,是在中国买的吗?当时好买吗?现在经常回看这些底片吗?
  A:大概拍了三四十卷吧。柯达和富士的胶片我都用,我比较喜欢富士的色彩。我用的是刚从新加坡买的佳能AE-1相机,最初的胶卷是从香港买的,后来是能买到什么就用什么,当时在旅行途中想买胶卷非常困难。我记得在大理时,正赶上白族的一个盛大节日,胶卷用完了,我到处找,可就是没有卖的,所以盛典开始的时候,我干脆选择离开现场。
  这些胶卷是最后拿回香港进行冲洗的,之后的这么多年里,我花了很多时间在这些照片上,经常拿出来看,回忆当时的情况,这一点我太太最清楚。可惜的是,我只能尽量根据后来的回忆写上标签、图说,但有些确实记不太清楚了。   Q:有些照片很讲究光影、角度,是受过专业训练吗?
  A:没有,只是在大学上过摄影课,那时我的室友就是摄影专业的,我们把洗手间改造成了暗房。平时约着出去一起拍,看他怎样拍照,受他影响较大。
  毕业时,我们要进行毕业设计展示,我就把自己拍的照片贴到了展示板上,老师看到后很惊讶:你的照片拍得很好啊,比摄影专业的学生还要好!那时我主要拍科罗拉多州的一些风景,当时看来不错,但现在看,就觉得水平一般了。
  我喜欢李·弗里德兰德(Lee Friedlander)的照片,20世纪70年代我在大学期间,看到他的作品,就有点想模仿。我覺得自己拍的和他的有点像。
  我最喜欢的是亨利·卡蒂埃-布勒松(Henri CartierBresson)的作品。
  Q:亨利·卡蒂埃-布勒松也曾来中国拍摄过,你有看过他拍中国的作品吗?
  A:我并不清楚他来过中国拍摄照片的事,也没有看过他拍的这些中国照片。如果知道的话,我肯定很愿意去看。
我排在一个队伍里买馒头,前面老者的装扮吸引了我,我要拍他,他立刻摆手不让拍。轮到他买时,我抢着帮他付了钱,他很高兴,就对我比划着要带我去他家。就这样,我跟着一个陌生的中国人去到他家里。那个屋子非常小、非常暗,他让他的妻子买了啤酒、橘子回来,就那样,我们完全无法沟通,却一起边吃边喝。我记得他不断冲我竖大拇指,而我能做的就是也冲他竖起大拇指。最终,他同意拍照了,你们也就看到了这张照片。
1984·阳朔 傅杰明 摄
1984 傅杰明 摄
1984·广州 傅杰明 摄
1984 傅杰明 摄
1984 傅杰明 摄
1984 傅杰明 摄
其他文献
2019年登场的vivo X27摄像头不凸起,屏幕也是完整的圆角矩形,是目前视觉上最没有妥协的手机之一。  你還记得七八年前的智能手机是什么样子吗?那时虽然没有全面屏和多摄像头系统,但多数手机都干干净净,摄像头不突出,也没有“齐刘海”、“美人尖”、“打孔屏”这样的异形屏幕。  自从苹果iPhone 6 Plus的手机摄像头开始凸起、iPhone X的顶部出现“刘海”之后,所有厂商都似乎放松了对设计
编者按:  建筑是很多摄影人喜爱的拍摄题材,在为一件件伫立于城市或乡间的  建筑艺术作品留存了宝贵影像的同时,  还因摄影人对于角度、构图、光影的选择,而将建筑自身的艺术特性更加精练地表现出来。因此,建筑摄影并不只是  简单地拍下来,而更应该拍出比建筑本身更为精彩的画面,如何在这个老题材  中拍出新意?希望本期的三位作者能  给您带来启发。
在数码摄影时代,摇黑卡其实变得更加轻易,只需掌握以下三个步骤,人人都可以拍摄出满意的黑卡照片。  1 掌握全景深  拍摄技巧  风光摄影如何控制景深,保证画面里的每个细节都能清晰地呈现出来,这个是第一步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当相机的对焦点对准画面里的主体时,它就有一个前后景深和后景深,主体之前的我们叫前景深,主体后的我们叫后景深,如何保证前后景深都在一个景深范围里,这个就是通常所说的全景深
绚丽的河流 毕彩萍 摄  风光摄影在中国乃至世界应该是拥有最庞大创作群体的摄影门类。有人追溯缘由,认为是从山林荒野走出、逐步演化至文明的人类潜意识里普遍残留的返古现象,也有人认为这是现代城市化社会下久居钢筋混凝土丛林而对自然难以言状的向往与崇尚。中国传统艺术尤其是山水画,更是将风光上升到返观内照表哲理、铭志向的高度。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进而定国安邦,退而纵情山水,是历代多少士大夫的人生追求。这一深
本期专题,我们采访了几位从事户外极限运动拍摄的摄影师,山地车速降、攀岩、抱石、攀冰、自由潜水……他们专注于拍摄某一项运动,或在几种运动之间自由切换。与赛场报道类摄影师不同,他们首先是户外运动的资深玩家,其后才是摄影师,他们也并不供职于媒体,而是以自由摄影师的身份与媒体、户外品牌甚至科研机构合作。  户外极限类运动和传统竞技类体育最显著的不同,首先是走出竞技场,进入自然环境。与普及性更高的马拉松、自
植物 孔耐人像 成涵落水时空 陈吉楠时光飞逝中,时间留下了它的痕迹,却已改变了它的模样。物是人非由此而出。此组作品通过蓝晒法及其相关工艺,将博物馆中的动物标本重现。时空中,生命的轮回不可逆转,而那些标本也将成为永恒。落水時空 陈吉楠  古典摄影工艺是达盖尔银版摄影法之后、摄影进入工业化之前主要的影像呈现技术,包括多达几十种手工印相工艺,这些手工工艺丰富了摄影语言,为摄影表达提供了更多可能。经典蓝晒
源自于明清时期的古老建筑,  承载了胶东几代人的家庭生活和记忆。  由于时间的风化和保护的不善,  这些世间绝无仅有的“海草房”  和它们所承载的历史价值、  文化价值在逐渐被人们所遗忘。  刘雅菁选择了最传统的黑白胶片来试图找寻、还原和记录往昔的记忆,而手工上色的手法,则是在彩色胶片发明之前的古老工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特别的海草房拥有怎样的故事和历史。  / 缘起 /  对于海草房的关注,源
小优美、小哲理、小清新、小辛酸、小幽默……摆脱了摄影专业金科玉律的桎梏,没有了摄影“创作”拈断数茎须的痛苦,在“快拍快拍网”上看到的照片总是很有意思、很轻松。  从2010年9月开始,杭州《都市快报》创办的快拍快拍网以“每天最有意思的照片”不断征服着包括专业摄影人在内的受众,进而在全国都市类媒体里引发了快拍潮,随之,摄影领域里,“拍客”也迅速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一个群体。  士、农、工、商、学……“
雨季来临,雷雨之夜闪电划破夜空,瞬间的炫耀,而后消失得无影无踪。神秘之夜如何在户外安全抓住这灵动的闪电是许多摄影人期盼的,本期将与大家分享实用的拍摄攻略。    『安全当头』  绝对不能在雷雨区内暴露的场所中拍摄,正确的做法是选择低洼的地点,避免在高大的建筑物或树下选点;  一定要关闭手机、对讲机等易招致雷击的通讯工具;  无论是金属或碳纤维的三脚架都是电流的传导体,所以在操作时要格外小心;  随
2011年10月18日,佳能(中国)在北京正式发布了新一代EOS数码单反相机的旗舰机型EOS-1D X。作为面向专业用户的高端机型,EOS-1D X打破常规,将高像素与高速反应融合于一身,终结了EOS-1D和1Ds系列划界而治的局面。  有趣的是,早在2011年的2月份,当本刊记者应邀前往佳能大分工厂参观时,曾就“小马四”的下一代何时发布询问过佳能方面。对此,佳能的回答是会在合适的机会推出。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