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芦岭矿三水平开采,统计与分析了矿井各阶段的地质勘探及水文资料。得出了10煤底板灰岩单层厚度较大的分别为3灰(6.86m)、4灰(16.44m)、6灰(8.4m)、10灰(6.28m);10煤底~1灰顶之间隔水层分布较为稳定,隔水效果较好;经突水系数法计算,1灰突水危险程度较大。
【关键字】承压岩溶水;富水性;灰岩;隔水层
1.矿井地质水文地质概况
本矿区处于淮北煤田内,矿井范围内地形平坦,呈西北高东南低的变化趋势,标高在+22~+25m之间。地表水体主要是沱河及塌陷区积水。
据矿井勘探资料,本井田揭露的地层自下而上依次为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新近系、第四系等。含煤地层主要为石炭-二叠系地层。矿区位于宿东向斜西南翼的东南段,总体形态为走向NW,倾向NE的单斜构造。井田内发育三组断层,即NW、NE、近SN向,断层面多以东倾为主,倾角较大,一般为60°~70°。
该区内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出现的矿井水害事故突水水源既有地表的地表水体、松散层中的孔隙水体、煤系砂岩裂隙水体、薄层及厚層灰岩水体,还有特殊的岩浆岩裂隙(离层)水体。
2.10煤底板灰岩赋存特征及其富水性
2.1 10煤底板灰岩赋存特征
淮北煤田太原组薄层灰岩可划分为上、中、下三段。其中,1至4灰为上段,5至8灰属中段,9至15灰为下段[1]。据矿井地质报告对钻孔资料的统计,揭露太灰层数为11层,各单层灰岩含水层沉积厚度及间距变化较明显,如表1所示。
由表分析可知,灰岩发育总厚度平均值为60.96m,灰岩间隔的其他岩性的岩层发育总厚度平均值为66.98m。太原组地层中灰岩总厚占该组地层总厚的47.6%。各单层灰岩中,以3灰、4灰、6灰、10灰发育厚度较大,其平均值分别为6.86m、16.44m、8.4m、6.28m。其中,3灰、4灰厚度占该组地层总厚的18.2%,占该组灰岩总厚的38.2%。
1灰、2灰灰岩沉积厚度较小,其平均厚度分别为2.77m和2.68m,若经突水预测其水头超过安全水头值不大时,可通过疏水降压工程即可达到安全开采。
2.2 10煤底板灰岩富水性
为定量评价三水平10煤安全开采及富水程度,于三水平变电所及外侧钻场内施工了7个太原组灰岩钻孔对其富水性进行探查。
揭露太灰时,1灰、2灰、4灰均无出水,3灰为主要的出水层段。7#钻孔揭露1灰、2灰、3灰厚度分别为为1.73m、4灰厚度为12.1m。1灰、2灰发育厚度与上述赋存条件一致:厚度发育较小,反映富水性较差。而3灰揭露的厚度为全井田最小值,这进一步说明了太原组地层中单层灰岩厚度发育变化较大,呈不均一性。揭露3灰的钻孔个数有7个,出水钻孔有2个,出水率占28.5%。其中1#出水量为24 m3/h(目前为6 m3/h)、3#出水量为12 m3/h。这也验证了3灰在芦岭井田内富水性较强且分区性较明显。揭露4灰有5个,但均无出水。这与区域4灰的富水性有相悖之处。但从某种程度上也验证了4灰富水性具有分区性和不均一性。
10煤底板隔水层地质水文地质特征
利用矿区内29个揭露10煤底~1灰顶之间隔水层的钻孔资料,统计并分析了芦岭煤矿10煤底至1灰顶隔水层的厚度及岩性变化[2]。其变化规律如下:
1)10煤底板至1灰隔水层真厚度发育两极范围为24.77m~84.04m;平均厚度为62.31m;
隔水层厚度<50m的钻孔个数为1个,厚度为24.77m。占统计钻孔数量的3.45%;隔水层厚度在50m~60m之间的钻孔个数为11个,占统计钻孔数量的37.93%;隔水层厚度在60m~70m之间的钻孔个数为12个,占统计钻孔数量的41.38%;隔水层厚度在70m~80m之间的钻孔个数为4个,占统计钻孔数量的13.79%;隔水层厚度>80m的钻孔个数为1个,占统计钻孔数量的3.45%;
2)隔水层厚度在60m~80m之间的钻孔个数有16个,占统计钻孔数据量的55.17%。这说明该井田内10煤底板隔水层厚度分布较为稳定。
3)三水平隔水层厚度发育稳定在56m~72m,厚度变化不大较稳定。
经井田巷道揭露:10煤底板附近裂隙平均密度为0.125条/m2~0.43条/m2。底板隔水层岩性以泥岩、砂岩互层为主,且泥岩中裂隙不发育。因此,隔水层中裂隙发育相对较弱,隔水效果较好。
三水平10煤开采突水危险性评价
根据2009年颁布的《煤矿防治水规定》第七十七、七十八条规定,当进行带压开采时应计算突水系数,评价其突水危险性。本文采用突水系数法,对1灰、3灰突水的可能性进行分别评价。
经计算,三水平底板在未受构造影响,属正常块段情况下,-590m开采1灰突水系数均未超过0.1 Mpa/m,承压水上开采时较安全[3、4];但受构造影响下,其突水系数均超过0.06 Mpa/m。-900m水平开采1灰突水系数均超过0.1Mpa/m,承压水上开采时安全系数较低,突水危险程度较大。
-590m水平开采时,3灰突水系数均未超过0.06Mpa/m,承压水上开采时水文地质条件较为简单,开采时较安全;-900m水平开采时,突水系数限于0.08 Mpa/m ~0.1Mpa/m,在正常地块可实现承压水上安全开采。但在受构造影响地块开采时,应进一步开展水害综合治理技术的实践与研究工作。
结论
1)10煤底~1灰顶之间隔水层的钻孔资料,隔水层发育的两极厚度为24.77m~84.04m;平均厚度为62.31m。三水平隔水层厚度发育稳定在56m~72m,厚度变化不大较稳定;
2)三水平10煤开采底板灰岩突水计算,1灰突水危险程度较大,应结合疏水降压、注浆加固、含水层隔水改造等水害防治技术进行10煤承压水上安全开采。
参考文献
[1]李伟,淮北矿区6(10)煤层底板灰岩水害防治评价及治理,淮南工业学院学报[J],2002.22增,104-106.
[2]徐智敏,孙亚军等.煤层底板寒灰上段隔水性能及水文地质结构特征,采矿与安全工程学院[J],2010.(3),399-403.
[3]煤矿防治水规定,2009,第28号
[4]管恩太,突水系数的产生及修正过程,中国煤炭地质[J],2012.24(2),30-32
【关键字】承压岩溶水;富水性;灰岩;隔水层
1.矿井地质水文地质概况
本矿区处于淮北煤田内,矿井范围内地形平坦,呈西北高东南低的变化趋势,标高在+22~+25m之间。地表水体主要是沱河及塌陷区积水。
据矿井勘探资料,本井田揭露的地层自下而上依次为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新近系、第四系等。含煤地层主要为石炭-二叠系地层。矿区位于宿东向斜西南翼的东南段,总体形态为走向NW,倾向NE的单斜构造。井田内发育三组断层,即NW、NE、近SN向,断层面多以东倾为主,倾角较大,一般为60°~70°。
该区内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出现的矿井水害事故突水水源既有地表的地表水体、松散层中的孔隙水体、煤系砂岩裂隙水体、薄层及厚層灰岩水体,还有特殊的岩浆岩裂隙(离层)水体。
2.10煤底板灰岩赋存特征及其富水性
2.1 10煤底板灰岩赋存特征
淮北煤田太原组薄层灰岩可划分为上、中、下三段。其中,1至4灰为上段,5至8灰属中段,9至15灰为下段[1]。据矿井地质报告对钻孔资料的统计,揭露太灰层数为11层,各单层灰岩含水层沉积厚度及间距变化较明显,如表1所示。
由表分析可知,灰岩发育总厚度平均值为60.96m,灰岩间隔的其他岩性的岩层发育总厚度平均值为66.98m。太原组地层中灰岩总厚占该组地层总厚的47.6%。各单层灰岩中,以3灰、4灰、6灰、10灰发育厚度较大,其平均值分别为6.86m、16.44m、8.4m、6.28m。其中,3灰、4灰厚度占该组地层总厚的18.2%,占该组灰岩总厚的38.2%。
1灰、2灰灰岩沉积厚度较小,其平均厚度分别为2.77m和2.68m,若经突水预测其水头超过安全水头值不大时,可通过疏水降压工程即可达到安全开采。
2.2 10煤底板灰岩富水性
为定量评价三水平10煤安全开采及富水程度,于三水平变电所及外侧钻场内施工了7个太原组灰岩钻孔对其富水性进行探查。
揭露太灰时,1灰、2灰、4灰均无出水,3灰为主要的出水层段。7#钻孔揭露1灰、2灰、3灰厚度分别为为1.73m、4灰厚度为12.1m。1灰、2灰发育厚度与上述赋存条件一致:厚度发育较小,反映富水性较差。而3灰揭露的厚度为全井田最小值,这进一步说明了太原组地层中单层灰岩厚度发育变化较大,呈不均一性。揭露3灰的钻孔个数有7个,出水钻孔有2个,出水率占28.5%。其中1#出水量为24 m3/h(目前为6 m3/h)、3#出水量为12 m3/h。这也验证了3灰在芦岭井田内富水性较强且分区性较明显。揭露4灰有5个,但均无出水。这与区域4灰的富水性有相悖之处。但从某种程度上也验证了4灰富水性具有分区性和不均一性。
10煤底板隔水层地质水文地质特征
利用矿区内29个揭露10煤底~1灰顶之间隔水层的钻孔资料,统计并分析了芦岭煤矿10煤底至1灰顶隔水层的厚度及岩性变化[2]。其变化规律如下:
1)10煤底板至1灰隔水层真厚度发育两极范围为24.77m~84.04m;平均厚度为62.31m;
隔水层厚度<50m的钻孔个数为1个,厚度为24.77m。占统计钻孔数量的3.45%;隔水层厚度在50m~60m之间的钻孔个数为11个,占统计钻孔数量的37.93%;隔水层厚度在60m~70m之间的钻孔个数为12个,占统计钻孔数量的41.38%;隔水层厚度在70m~80m之间的钻孔个数为4个,占统计钻孔数量的13.79%;隔水层厚度>80m的钻孔个数为1个,占统计钻孔数量的3.45%;
2)隔水层厚度在60m~80m之间的钻孔个数有16个,占统计钻孔数据量的55.17%。这说明该井田内10煤底板隔水层厚度分布较为稳定。
3)三水平隔水层厚度发育稳定在56m~72m,厚度变化不大较稳定。
经井田巷道揭露:10煤底板附近裂隙平均密度为0.125条/m2~0.43条/m2。底板隔水层岩性以泥岩、砂岩互层为主,且泥岩中裂隙不发育。因此,隔水层中裂隙发育相对较弱,隔水效果较好。
三水平10煤开采突水危险性评价
根据2009年颁布的《煤矿防治水规定》第七十七、七十八条规定,当进行带压开采时应计算突水系数,评价其突水危险性。本文采用突水系数法,对1灰、3灰突水的可能性进行分别评价。
经计算,三水平底板在未受构造影响,属正常块段情况下,-590m开采1灰突水系数均未超过0.1 Mpa/m,承压水上开采时较安全[3、4];但受构造影响下,其突水系数均超过0.06 Mpa/m。-900m水平开采1灰突水系数均超过0.1Mpa/m,承压水上开采时安全系数较低,突水危险程度较大。
-590m水平开采时,3灰突水系数均未超过0.06Mpa/m,承压水上开采时水文地质条件较为简单,开采时较安全;-900m水平开采时,突水系数限于0.08 Mpa/m ~0.1Mpa/m,在正常地块可实现承压水上安全开采。但在受构造影响地块开采时,应进一步开展水害综合治理技术的实践与研究工作。
结论
1)10煤底~1灰顶之间隔水层的钻孔资料,隔水层发育的两极厚度为24.77m~84.04m;平均厚度为62.31m。三水平隔水层厚度发育稳定在56m~72m,厚度变化不大较稳定;
2)三水平10煤开采底板灰岩突水计算,1灰突水危险程度较大,应结合疏水降压、注浆加固、含水层隔水改造等水害防治技术进行10煤承压水上安全开采。
参考文献
[1]李伟,淮北矿区6(10)煤层底板灰岩水害防治评价及治理,淮南工业学院学报[J],2002.22增,104-106.
[2]徐智敏,孙亚军等.煤层底板寒灰上段隔水性能及水文地质结构特征,采矿与安全工程学院[J],2010.(3),399-403.
[3]煤矿防治水规定,2009,第28号
[4]管恩太,突水系数的产生及修正过程,中国煤炭地质[J],2012.24(2),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