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较作为一种手段,古来有之,以一事物同另一事物的比较或以一事件同另一事件的比较,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以此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屡见不鲜的。可见,比较就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有发现、有创造。笔者以为在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中,也不妨尝试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
一、中学语文教学需要引入“比较法”
首先,中学语文教学要求进行探究性学习,而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同时,课堂上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阅读活动。由于作家思想素质、文化修养的不同,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是不相同的。为能把握文章的思想特征,领略文章的艺术特色,我们运用“比较法”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了。其次,从完成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上看,运用“比较法”教学也是必要的。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乃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所以,语文教学在完成“授业”任务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运用“比较法”教学,可使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思路宽广,能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想像和思维能力。最后,“比较法”教学不失为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改变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少慢差费”现象,改革常规教学程序,提高教学效率是关键。 因此,在中学教学实践中,“比较法”也不失为一种扩展思路、提高效率的重要方法。教师可以在讲读完几篇课文后,通过比较分析进行归纳总结;也可以以一篇课文作范文讲读,再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自读其它课文。在课时比较紧的时候,“比较法”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在比较少的课时内,完成大量的教学任务。“比较法”加强了课文之间、知识之间的联系,最终达到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的目的。
二、具体教学实践证实“比较法”的科学性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想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比较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途径和方法:
1.文章标题的“比较法”教学
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纲,“题”的本义是“额头”,而标题对于文章来讲就如同眼睛对于人一样重要。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标题则是整篇文章的“窗户”,它往往寥寥几个字就能纲举目张,提纲挈领,高度概括文章的主题和内容,这也就有利于教师从课文的标题入手,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一般课文标题分为三大类:①限定文章表现的范围;②点明文章的中心;③确定文章的表现形式。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纲”,教会学生审题,将一些典型的标题作比较分析,能让学生领会作者命题的严密性。
2.同单元课文的“比较法”教学
课文的单元组合,是由专家精心设计的。同单元的课文一般体裁是相同的。有的在内容上是同类的。将单元里的课文进行比较,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另外,那些内涵丰富的句子则要能作拓宽式理解。这样,即使在大容量的教学内容下,学生也能通过比较同一文体的语言特色,抓住学习重点,触类旁通,事半功倍,进而使学生顺利理解文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课本思想内容的“比较法”教学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文道结合”是语文教师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实践证明运用“比较法”教学还能强化课文的人文关怀。
人文精神不是徜徉流溢在教本之外的美丽幻影,而是发自文本幽秘之处的人性之光。因此,文学就是人学。人们可以通过文学艺术这面镜子,发现并认识人自身。如在教授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一文时,我首先指导学生了解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民所具有的心理倾向。然后,在教学中将小农生产者性格心理的两个侧面:善良与软弱、纯朴与无知、憨直与愚昧、诚实与轻信、追求生活的韧性与容易满足的浅薄、讲究实际与狭隘自私等等进行比较,进而将人文关怀以精神导引的方式融入课堂教学,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最终,不仅在思想内容上把学生的精神境界引向光明和崇高,而且不断地拓展了理性心理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必须以开放性为基本,只有在开放的环境下学生才能自主地体验。又如在进行《逍遥游》的教学时,我将庄子、宋荣子、列子的境界进行比较,由浅入深的引导,尊重文本的整体性和美感意蕴。与此同时,我还把“无功无名无我”的思想进行比较,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深刻地理解到“无功无名无我”的思想实质是追求内心的安宁,保持本性,而不在乎表面的弃绝功名——明白这种思想对现代社会的人的重要意义,使学生在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上得到提升和净化。可见,如果在教学中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开放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精神渗透于“比较法”的教学过程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的提升才有可能实现。
4.课内外文章“比较法”教学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本好比一个钥匙,学生拿了它可以去开其他的书库。”这句话对语文教材的作用进行了科学的说明,启示我们:编入课本的知识和训练内容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把语文教材当作一把钥匙,用它开启课本以外的无限宝藏,那么,就会从“有限”走向“无限”。同时,也提醒我们,不仅可以把教材内部的课文组成研究主题,还可以从课文拓展到课外的相关文章,对它们进行比较组合,形成研究专题。比如在教学课文《荷花淀》时,我将其与茹志鹃的小说《百合花》重新组合,通过比较研究,让学生了解同一时代两位女性的人格美和形象美;亦可从体裁角度理解诗意小说的特点,将研究课题定为“《荷花淀》和《百合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或者“诗意的小说”等;或从文章诗意化的开头引入世界名著的经典开头。
可见,“比较法”确实是个好的教学法,使本已是尘封凝固的知识,一对比就变得鲜活生动起来;使两个遥远且不搭界的文本,通过具象的对比成为近距离的沟通。“比较法” 在差异中寻找到了共同语言,揭开了神秘的迷雾,使遥远隔膜变得熟悉亲近。
一、中学语文教学需要引入“比较法”
首先,中学语文教学要求进行探究性学习,而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同时,课堂上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阅读活动。由于作家思想素质、文化修养的不同,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是不相同的。为能把握文章的思想特征,领略文章的艺术特色,我们运用“比较法”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了。其次,从完成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上看,运用“比较法”教学也是必要的。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乃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所以,语文教学在完成“授业”任务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运用“比较法”教学,可使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思路宽广,能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想像和思维能力。最后,“比较法”教学不失为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改变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少慢差费”现象,改革常规教学程序,提高教学效率是关键。 因此,在中学教学实践中,“比较法”也不失为一种扩展思路、提高效率的重要方法。教师可以在讲读完几篇课文后,通过比较分析进行归纳总结;也可以以一篇课文作范文讲读,再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自读其它课文。在课时比较紧的时候,“比较法”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在比较少的课时内,完成大量的教学任务。“比较法”加强了课文之间、知识之间的联系,最终达到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的目的。
二、具体教学实践证实“比较法”的科学性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想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比较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途径和方法:
1.文章标题的“比较法”教学
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纲,“题”的本义是“额头”,而标题对于文章来讲就如同眼睛对于人一样重要。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标题则是整篇文章的“窗户”,它往往寥寥几个字就能纲举目张,提纲挈领,高度概括文章的主题和内容,这也就有利于教师从课文的标题入手,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一般课文标题分为三大类:①限定文章表现的范围;②点明文章的中心;③确定文章的表现形式。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纲”,教会学生审题,将一些典型的标题作比较分析,能让学生领会作者命题的严密性。
2.同单元课文的“比较法”教学
课文的单元组合,是由专家精心设计的。同单元的课文一般体裁是相同的。有的在内容上是同类的。将单元里的课文进行比较,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另外,那些内涵丰富的句子则要能作拓宽式理解。这样,即使在大容量的教学内容下,学生也能通过比较同一文体的语言特色,抓住学习重点,触类旁通,事半功倍,进而使学生顺利理解文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课本思想内容的“比较法”教学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文道结合”是语文教师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实践证明运用“比较法”教学还能强化课文的人文关怀。
人文精神不是徜徉流溢在教本之外的美丽幻影,而是发自文本幽秘之处的人性之光。因此,文学就是人学。人们可以通过文学艺术这面镜子,发现并认识人自身。如在教授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一文时,我首先指导学生了解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民所具有的心理倾向。然后,在教学中将小农生产者性格心理的两个侧面:善良与软弱、纯朴与无知、憨直与愚昧、诚实与轻信、追求生活的韧性与容易满足的浅薄、讲究实际与狭隘自私等等进行比较,进而将人文关怀以精神导引的方式融入课堂教学,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最终,不仅在思想内容上把学生的精神境界引向光明和崇高,而且不断地拓展了理性心理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必须以开放性为基本,只有在开放的环境下学生才能自主地体验。又如在进行《逍遥游》的教学时,我将庄子、宋荣子、列子的境界进行比较,由浅入深的引导,尊重文本的整体性和美感意蕴。与此同时,我还把“无功无名无我”的思想进行比较,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深刻地理解到“无功无名无我”的思想实质是追求内心的安宁,保持本性,而不在乎表面的弃绝功名——明白这种思想对现代社会的人的重要意义,使学生在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上得到提升和净化。可见,如果在教学中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开放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精神渗透于“比较法”的教学过程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的提升才有可能实现。
4.课内外文章“比较法”教学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本好比一个钥匙,学生拿了它可以去开其他的书库。”这句话对语文教材的作用进行了科学的说明,启示我们:编入课本的知识和训练内容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把语文教材当作一把钥匙,用它开启课本以外的无限宝藏,那么,就会从“有限”走向“无限”。同时,也提醒我们,不仅可以把教材内部的课文组成研究主题,还可以从课文拓展到课外的相关文章,对它们进行比较组合,形成研究专题。比如在教学课文《荷花淀》时,我将其与茹志鹃的小说《百合花》重新组合,通过比较研究,让学生了解同一时代两位女性的人格美和形象美;亦可从体裁角度理解诗意小说的特点,将研究课题定为“《荷花淀》和《百合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或者“诗意的小说”等;或从文章诗意化的开头引入世界名著的经典开头。
可见,“比较法”确实是个好的教学法,使本已是尘封凝固的知识,一对比就变得鲜活生动起来;使两个遥远且不搭界的文本,通过具象的对比成为近距离的沟通。“比较法” 在差异中寻找到了共同语言,揭开了神秘的迷雾,使遥远隔膜变得熟悉亲近。